2021-4-10 | 高中历史论文
一、教学现状
1.教材难度大、课时紧、教学任务重
专题模式下的新教材通贯古今中外,各章节时间跨度较大,重历史结论。我区高中学生通史知识薄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差。高中历史课课时紧,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对于学生接受还是教师讲授都是件难事。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讲述了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这些内容在大纲版教材中散布于四个章节五课时内容中。如果教师在讲授时按照教材的内容讲解,许多问题不是讲不清楚就是学生难以理解,若教师对所讲内容加以补充说明,则难以在一节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
2.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手段不当
大部分教师仍固守正统的政治史观,以陈述历史知识为主,面面俱到,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根本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改在我区实施以来,部分教师尝试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其结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因基础差,阅读面窄等等原因,自主探究几乎无法进行。故大部分老师们仍然用“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对策
1.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第一、从初高中的知识教学目标入手,找准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点,并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化解。这其中要求教师认真理解初高中课程标准,花功夫钻研教材,才能找到衔接点。第二、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引导学生运用初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理解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按高中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以外,还得随时提醒学生回忆初中教材的内容使初高中知识联系起来。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初中阶段,学生死记硬背暂时能够应付,但到高中死记硬背绝对不能学好。从近些年高考命题情况来看,高考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所以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填鸭式”教学,学生肯定得不到好成绩。笔者认为应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教材内容而言。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教材中古文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平时教学中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抓住核心词句理解题意。二是指导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主要讲述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变化,即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知识分子对西方认识也不断深入。所以讲授本单元不能局限于思想文化的内容,而必须将其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是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帮助学生改变考试前才复习的习惯,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不断积累的习惯。四是指导学生运用联系对比的方法,特别是同一时期不同历史事件异同点,总结规律,帮助学生记忆。五是注重培养兴趣,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运用辅助材料如漫画、经典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兴趣。六要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教学难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帮助学生提升信心。七要加强考试训练。如每学习一个单元进行一次考试,以便发现不足,找到成就感。
3.适当整合教材内容
教本虽是教师的根本,但教师不是教教本,而是用教本。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难度大、课时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要敢于结合课标和我区学生的学习水平,对教材内容、知识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或简化处理。对重点内容教师要精心设计,要让学生透彻理解。对非重点内容,可以不讲或少讲,让学生自学。
三、总结
总之,教师要改变历史教学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历史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范昌莉 单位:拉萨北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