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舞蹈教学论文 » 正文

民间舞蹈教学的改革3篇

2021-4-10 | 舞蹈教学论文

第一篇

一、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面狭窄

我国民间舞蹈教学的教育面十分狭窄,很多教学内容已经陷入模式化、条块化的弊端中。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规范化的思维模式进行课程传授,在民间舞蹈知识传播中除了藏族舞、秧歌舞、蒙古舞、花灯舞等已不再有新的形式出现,从而导致学生在认识上的短缺、在知识扩充上的匮乏。

2.舞蹈教学的规范化

民间舞蹈教学的教学者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模式与规范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陷入了模式化的怪圈,在教学方法与内容上没有创新意识,从而使舞蹈文化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开来,不利于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3.舞蹈文化教学内容空洞化

教育者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未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考证,仅仅依靠教科书或者是部分资料进行传授,从而使传授的知识具有空洞性。部分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脱离了民间与民族的范围,而是用相关的内容进行填充,从而失去了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意义,不利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与教学。我国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要想实现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二、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民间舞蹈文化既需要通过民间舞蹈教学来体现,也需要通过民间舞蹈文化来充实,其既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再创造。民俗文化的精神、物质文化观的产生是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其具有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认同感等功能,因此具有普遍性与传承性的特征。舞蹈作为文化的载体,继承了民俗文化的精神与风格,有利于对其进行发扬与扩大,因此民间舞蹈教学通过体现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传承发扬民间舞蹈文化,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1.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民间舞蹈教学是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其既是一种历史的载体、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个人表现力、创造力的体现。教师通过传授某一舞蹈动作时,必须对此动作的背景、当地民俗习惯、社会、地理环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训练中展开想象力与探索力,从自我领悟中再现舞蹈文化的价值。

2.对民间舞蹈风格的保持

民间舞蹈的风格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多样化的形式,因此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进行民间采风,也要利用艺术处理方法进行再创造。民间舞蹈教学是保持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形式,其通过表现力体现民间舞蹈的特殊性,并通过动作组合、韵律舞动来体现沉淀在文化中的历史因素,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在传授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渗透不同地域民族舞蹈的风格,从而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更加融合。

3.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升华

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是民间舞蹈文化,因此其既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体,又是对生活的升华,是情感的创造与表现。要想理解民间舞蹈的形态,就必须对隐藏在其中的民间舞蹈文化有所了解,并把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体现舞蹈境界的过程中进行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升华。

4.民间舞蹈动作源于民间舞蹈文化

舞蹈动作的产生建立于情感的表达、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等基础上,其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体,因此民间舞蹈动作的产生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形态,其来源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具有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的特点。

5.舞蹈教学植根于民间舞蹈文化

舞蹈教学深深植根于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通过采集民间舞蹈动作,从而经过艺术的加工使其成为具有审美性与观赏性的民间舞蹈,增强与扩大了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性,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改进方法

民间舞蹈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仅需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对民间舞蹈基础知识的了解,还需要对民间舞蹈文化的渊源与动作规范进行阐述,从而培养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风格,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民族、民间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对不同的舞蹈风格进行对比把握,采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实际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韵味,从而受到感染,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1.教学方法的改进

⑴模仿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模仿能力,通过播放视频、讲解民间舞蹈动作让学生体会相关课程的舞蹈形态,然后辅以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采用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领悟力。⑵重视表现力。表现力是情感、文化以及历史融合的体现,其是一种张力也是一种背景的浓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想体现民间舞蹈文化的历史沧桑感、抒情柔美感以及亘古不息的融合感就必须提高学生舞蹈训练中的表现力,通过眼神、动作以及情感的爆发从而赋予民间舞蹈不同的文化价值。⑶分类教学。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例如某些学生身材纤细,具有骨感美,便可以重点培养学习傣族舞蹈,某些学生带有粗犷气质,便可以学习蒙族民间舞蹈,通过对学生特点的培养,从而体现民间舞蹈文化。⑷知识传授。民间舞蹈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传授舞蹈文化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对节奏感的把握,以及对民族语言的认知。众所周知,音乐与舞蹈是世界六大艺术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采用直观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领悟舞蹈文化的内涵,通过成语提示理解舞蹈动作,从而把握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⑸风俗民情的渗透。风俗民情是时间舞蹈文化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在舞蹈动作分解与组合的领悟上,也应该重视学生对舞蹈文化风格背景、民族风情的理解,通过其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从而展示出自身的独特风格。

2.实践活动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文化知识传播、形体训练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采风活动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通过感悟不同的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了解。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文化知识的交流、沟通,既丰富了相关素材也传承了民间舞蹈。

3.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

为了培养学生对民间舞蹈领悟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通过增强自身的经验、文化素养,掌握不同的文化知识与舞蹈风格从而提高教学的能力,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间接感染学生,使其在模仿与想象中领悟民间舞蹈文化。

4.课程安排合理化

要想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必须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风格特点安排相关课程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的了解以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动作规范性、准确性、表现力、模仿性。在培养学生形体动作的同时,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文化,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领悟舞蹈文化知识。当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知识具有初步了解及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形体动作时,分科目教授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从而扩展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认识的知识面,通过理论性、背景文化与实践练习的结合,从而在有限时间内合理安排课时,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教学价值。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不仅要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以及地理环境也应该介绍当地民俗、人文特点,通过对当地习俗、人物性格的了解揣摩舞蹈角色的灵动性,从而在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对舞蹈教学进行创新。

四、结语

民间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文化沉淀,又是一种精神文明的再现,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情感与知识的融合,强调文化与表现的融合。本文通过对民间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文化现状进行剖析,从而通过探讨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舞者的综合素质,创造了舞蹈文化的现代文明。

作者:李晓君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

第二篇

1、民族的风格性的多元化

中国拥有着众多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语言系统,在此之下也孕育了不同风格的舞蹈,这些舞蹈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传承者传统文化并且反映了每个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针对这么多种的民族风格,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是否仅仅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由简到繁的教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着整个舞蹈未来的发展。民族的风格性的表达不仅仅在与独特的外在表达方式,更要体会里面蕴含的内在情感。而中国的大部分教育中,仍然还在进行着简单机械的模仿,缺少对于文化的讲解,更缺乏将文化和舞蹈律动的结合。风格性是一个时代的民族的文艺作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观点,那么放在舞蹈中,风格性舞蹈是集作品的内在思想、外在的形象和创作者本人的个性于一体的表演。中国的舞蹈文化有很多,比如海洋文化、草原文化等,造就了各种舞蹈类型。维吾尔族的舞蹈风格体现的就是绿洲文化,它的脱帽和扶胸无一不是表示维吾尔族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蒙古族的舞蹈是典型的草原文化的代表,它底蕴深邃、架鹜不驯,洋溢着大自然的气息,舞蹈中也体现了蒙古族同胞的豪放性格和质朴的审美标准。双肩的抖动和平面绕圈则是融汇老鹰和骏马的形象。

2、针对舞蹈的风格性的教学方法

2.1深人贯彻舞蹈意念。

要拥有一个完美的动作,舞蹈意念的存在是必然的。舞蹈意念是指通过联想从而在舞者内心深处塑造出符合舞蹈动作的气质、性格和情感。这是一种思维中枢神经的反射,让舞蹈意念和自身灵魂达到统一,做出完美的动作。以朝鲜族的舞蹈为例,首先要了解朝鲜民族的舞蹈意念,朝鲜族的舞蹈的风格特征是沉稳和含蓄,朝鲜人民的性格特征是坚韧、典雅。朝鲜人民经历过多次的外来侵略,具有勇于对抗暴力的坚强意志。同时,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朝鲜人民以义、礼和孝作为道德观念。只有理解了朝鲜文化,体会出朝鲜舞蹈的意念,才能将舞步跳出生命力。

2.2学会欣赏不同的风格。

学过舞蹈的人都知道,一样的动作在不同的音乐下会有不同的表现特点,这就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标准,多去看不同民族的舞蹈,并进行对比,才能有效的感知不同的风格。以“一鹰三态”为例,蒙古舞的鹰是生活在大草原上面的英雄,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翱翔的感觉;藏族舞的鹰是一种与神为伍的神鸟,它有着灵性和特殊的力量,甚至可以将死者的灵魂带到天上,所以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崇敬的表达方式;塔吉克族的鹰有崇敬,但是略带一些洒脱和轻快,甚至它有保留古西域的文化,所以表现的鹰与上两种不同。三种民族三种鹰舞,各有千秋,需要学生去解释、区分不同的表现形式,学会欣赏不同的民族舞蹈的表现风格,从而提高自己跳舞水平。

2.3提倡展现个性。

风格是可以一直保留没有任何变化的,但是个性却因人而异。在当今的社会里,各个民族的沟通都能达到顺畅,人们看到其他的舞姿也相对容易,简单的模仿已经走出舞台,怎样让舞蹈再进步、再创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这其中,对于个性的追逐则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回归到风格上来讲,每种风格焕发出异样的光彩的时候,都是一种新的个性介人而导致的。不同的生活体验造就了拥有不同个性的人,只有将个性极致的发挥出来才能将风格演绎的淋漓尽致。

2.4教学方法要多样性。

舞蹈的形式多样和学生的个性百般使得舞蹈的教学不能是单一的教导。舞蹈的教学是一个很复杂、很艰巨的过程,它要将众多的表现形式反复的学习和研究。民族舞有着一致的民族性和价值的取向,这对于学生的掌握无疑是一个福音。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可以领着学生去实地考察一下当地的民风民俗,切身感受舞蹈形式的发源地可以增强学生的舞蹈领悟。学校不同的舞种之间要进行互通有无,这样可以体现出舞种的差异化并激发出学习者的好奇心。

2.5如何培养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民间舞蹈的风格性,就需要教授者学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并利用这个好奇心。比如通过讲解例子,让学生对此产生想要接触的冲动,但是要求例子具有新颖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范围,具体的例子可以拿舞姿来取材,像为什么蒙古族的舞者经常出现0型腿啊,这种问题就会让学生产生思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呢,第一步应该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好的情绪带到课堂,将不愉快的东西放到一边。第二步应该产生类似朋友之间沟通的感觉,这样有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想法,不会有压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人手,就“一鹰三态”阐述了不同风格下面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针对风格性分析了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便教授者和学习者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民间舞蹈的风格性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作者:刘菲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对“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法的分析

其一,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首先,“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达到每一个单元目标;其次,“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采用纵横协作比较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按照教学要求树立教学培养目标,促进各“单元”间的横向联系,对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其二,具有自身特色的师资配置。教育管理者根据“单元”教学的特色进行师资队伍规划,促进各“单元”的相关老师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教学课程进行合理安排,从而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现状

由于我国关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导致许多学校在进行舞蹈教学时都是摸石头过河,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育者逐渐认识到完备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民族民间舞蹈人才,必须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此外,目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开展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课程群的设置,虽然课程群的设置让学生难以自发找到学习的重点,让学生感觉课程知识不够集中,但是课程群的设置丰富了学生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各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促进其对各类民族民间舞蹈的掌握;其二,进行讲座式授课,这种教授方式是教师对各类民族民间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和内容,激发他的激情和斗志,产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另外,通过对教学现状的研究发现,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为充分发挥自身的指挥作用,促进了“单元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但是受到自身理论知识的限制,“单元式”教学并未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有机地结合,导致舞蹈教学的课程设计不够合理。

三、如何促进“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实施

1.为“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提供构建的基础

其一,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面对当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教学法现状,国内权威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者必须树立精益求精的研究和教学态度,对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为“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实施提供实践的基础;其二,对课时量的增加。由于民族民间舞蹈院校的管理者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设计进行了调整,希望通过课时的增加为教学提供空间。

2.为“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提供构建的框架

首先,需要了解“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和基础。其中包括对教学方法的单元化,并通过各自的单元化教学发现其中的共同特点,将此特点作为“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框架。另外,需对“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共性和特性需要进行初步的了解。其次,进行“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总结。在进行教学法的总结时,研究者可以先对独立存在的“单元”进行研究,然后对各“单元”的教学方法进行归类连接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法框架。最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因为“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注重舞蹈特色和民族文化,注重对各类知识的相互总结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四、结语

“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应该得到教育家的高度重视。此外,通过对“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研究,实现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人才。

作者:林亮 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