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析
1.1校园文化的整体结构失衡
以文化的基本结构为尺度,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方面:精神文化,体现为校园人所积淀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道德情操,如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制度文化,体现为所形成的规范和组织形式,如学校章程、班级守则等;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建筑群落、活动设施、标志物(校徽、校旗、校标、校服)等。三个层次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灵魂,以制度文化为保障,共同促进学校的整体与均衡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却表现出发展失衡。一方面,表现为物质文化中硬质景观人文性的缺失与软质景观主题性的缺乏。硬质景观指多由人工材料合成的建筑设施、小品、道路、广场等,而软质景观主要是以自然山水、植物为主的景观。如今,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都建立了满足特殊学生康复训练与生活学习的功能多样的建筑设施,并对建筑进行了色彩丰富的装饰,然而部分美化停留于视觉享受,忽视了建筑设施人文内涵的塑造;同时,部分学校缺乏富有个性的标志性景观的设计,其小品、广场等样式雷同、千篇一律,无法反映学校的特色。
在软质景观方面,系统规划与维护力度不够,相对零散、主题性不突出,未能很好地软化硬质景观,使其隐性教育功能发挥不足。校园景观建设软硬的失衡,硬质景观过重、缺乏人文性,软质景观零散、缺乏主题性,整体上容易造成硬化的视觉感应。另一方面,表现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发展的失衡。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鼎力支持,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物质文化得到显著发展,同时也加速制定了系统科学的学校管理条例与班级准则,但是部分学校的精神文化发展,始终不如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成效显著;部分学校的精神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比较浅显,多是对其他学校的简单移植,忽视了特殊学生的特性。如,有些学校校风、校训有趋同倾向;部分学校在办学理念上过度强调特殊学生的成才,过度重视对学生生活实用技能与职业技能的训练;部分学校的办学成就仍单纯地以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获奖数来衡量。
1.2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主体性的遮蔽
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教师对校园文化的创建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职业认同、教风等方面,规定着学校的价值体系。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活动、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等方面,是学生个体价值观、态度与情感的反映。特殊学生,由于其生理或心理上存有缺陷,往往不自信、自卑,自我效能感低;而教师对特殊学生的关注点多在于通过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等知识的传授进行缺陷补偿,相对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部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官本位”意识,对特殊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缺乏学生参与的管理制度对学生产生不当规制与约束。这些因素都容易遮蔽特殊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校园活动方面上,学生社团的学生主导作用遭到削弱。部分校园活动的领头人是教师,他们进行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引导,学生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比起普通学校学生社团的学生主导、活动的多样化与新颖性,部分特殊学校的社团中学生的主体性相对较弱,活动主题、形式相对单调,抑制了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较少基于对特殊学生需要的调查,较集中关注于对学生的缺陷补偿与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思考;形式上相对单一,班级间雷同现象较明显,未充分激发学生自己去涂鸦、展现自我,缺乏让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宿舍文化中,部分学校对学生的纪律要求过于严格,忽视了学生自我建设私密空间的需要,使得寝室相对缺乏文化建设。
1.3校园文化模式的个性化不足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模式即校园人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由学校精神、价值体系、制度规范等构成的行为定势。对校园文化模式的研究就是具体地分析校园文化的差异性和个性特征,研究某个校园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揭示某个学校师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具体到每个校园,由于其历史传统、校园主体、校园环境等差异,其文化模式应该具有相对鲜明的特性;对于特殊教育学校也不例外。然而,当前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模式却处于雷同状态,缺乏与学校历史、现实、地域相呼应的个性化建设,个别学校的文化模式是对其他学校的重现。一方面,有对普通学校的模式简单移植倾向,没有体现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共性,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对其进行借鉴,但必须建立在适度的基础上,结合特殊教育的独特理念对其进行改良,简单移植或全盘吸收都容易脱离特殊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个别学校对其他特殊学校过度模仿,未能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发展、所处地域特色、校本特色等进行独特建设,使得个别学校间的文化模式有些雷同。
2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生命精神
2.1超越缺陷,体验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
教育作为一项人道主义的事业,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的更有意义、更高尚。因此,特殊教育应从根本上以学生的生命为起点,直面学生的生命,满足学生的生命欲求,但是这种追求不能仅停留于满足学生的外在欲求,即满足于物质层面的工具性生活,更应培育学生精神层面的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因为对物质现实的过多关注,使人过度追逐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为未来的物质富裕做准备,而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单向度的人”:技术理性主导下的价值理性阙失,在单一化的物质生活世界中无法超越现实生存的“俗”,缺乏对生命本体性价值———“人之为人”的诉求。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综上,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应立足学生个体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去创造,体现生命的个性;其最终目的也应是促进特殊学生生命精神层面的价值与意义的生成,即以主体生命精神的建构作为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其关键差异在于“未完成性和不完美性更为严重”;但他并未失去支撑生命运转的动力系统,社会科技的进步也证实了缺陷的可改善性;再者,随着社会各界对特殊学生的缺陷补偿与服务支持剧增,其在发展过程遇到的障碍相对减少,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充足,享受的关怀也越来越多,外界社会条件的改善更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但是,特殊学生的发展关键还在于学生自身。部分特殊学生存在自卑情结,自我意识薄弱,自我效能感低,束缚了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因而,特殊学生要不断理性认识自我,超越其缺陷,提升自我意识,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在与他人的共融中建构自身的生命精神,不断拓展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人格的健全与生命的充盈。据此,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首先应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自我,看清自我,超越缺陷,把握自我,树立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不断主动发掘生命的潜能。其次,引导学生体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的追求。人的生活,在关涉现实生存的同时更应获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超越对世俗生活的无限追逐,在自我体验中追求生命的终极意义。因为人是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存在,对人来说,无价值、无意义的生活,是人的“存在的空虚”。同时,特殊学生,在克服、超越缺陷走向自立、自强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是普通学生的数倍,更容易展现生命的坚韧性与潜能的无限性,是一种生命精神的彰显。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体现于对物质财富的创造,而更具感染力的是其孕育的强大精神价值,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其他弱势群体富有极强的教育性。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自身也应充分发挥这种生命精神的感召价值,充分利用独特的自我优势,以强烈的生命意志与毅力去感染社会大众,彰显特殊学生的精彩生活。
2.2走向他者,实现生命主体间的融合
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部分特殊群体的精彩绽放,社会大众已逐渐意识到特殊学生存有的缺陷可以通过医疗训练与教育得到改善,他们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不只是被动享受他人成果,因此各行各业多多少少已吸纳了部分优秀特殊学生。然而,多数特殊学生在融入社会主流的过程中仍然存有重重障碍,这其中固然有个体自身原因,但更多是由于大众主流对他们的异样眼光、对特殊群体文化的陌生感造成的。这种沟通的缺乏,使他们更易被排斥在社会的边缘地带。自上世纪90年代,为满足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公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在“世界特殊需要大会”提出全纳教育的理念。它强调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建立全纳社会。特殊学生,长期身处特殊教育学校,有利于他们生命的个性化发展,但也会致使他们与学校之外的群体沟通不足,不利于社会参与与融合。这就要求他们积极把校园活动主题与社区、企业、社会时事等相联系;同时,应经常走出学校大门,宣扬自身的群体文化,展示生命的风采;主动敞开心灵,开展自我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有效互动,用博爱走向他人,关怀周围生命体,实现生命间的融合发展;积极参与社会集体生活,彰显生命群体的需求与活力,逐步融入社会的主流,促进全纳社会的建设。因为人不仅是个体性的存在,更是社会性的存在,始终生活于一种客观的社会关系中。人只有以社会生活为中介才能发现他自己,才能意识到他的个体性。
3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建构
3.1立足基础,加强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
首先,注重基础研究,以特殊教育理论和校园文化理论为依托,结合特殊教育的对象,建构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科学界定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准确定位特殊教育校园文化在特殊教育和社会文化中的地位,探索特殊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系与模式等。这是今后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基本方面。其次,开展案例研究,由于校园文化随校园历史传统、现实、地域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加之特殊学生个体间的巨大差异,因此研究者应当多深入校园实地,以某个校园、校园文化的某方面为案例进行中观与微观探索,了解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存有的问题以及教师、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学校自身状况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最后,扩充研究人员的专业队伍,提高专业素质。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研究工作多数集中于高校和科研所,从事特殊教育一线的老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相对缺乏研究理念与专业知识,研究行动不太主动,因此,高校的理论工作者应当不断深入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要开展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提升他们的研究意识,提高专业综合素质与技能,尤其是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因为特殊教育的研究涉及到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
3.2基于生命个体,创建和谐“文化场”
校园,是由全体师生在特定空间中所交织的充满客观关系的网络构型,各主体凭借拥有的资本数量与性质在“场”中寻求自身的位置,因此,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场域”的存在;校园“文化场”反映校园的文化存在形态,是指“各文化元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综合场”。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作为特殊学生的主要受教育场所,是拓展特殊学生文化世界的重要场所,应跟随时代的步伐,尽可能与社会主流文化保持同步,以促使特殊学生更顺利地融入社会主流。因此,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使得系统各个部分处于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状态,实现学校内涵式的发展。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校园文化的建立立足于学生的个体生命,以学生生命精神的形成为旨归,共同促进富有校园特色的和谐“文化场”的创建。纵向方面:在物质文化中,注重系统专业规划,软硬得当,在健全基础设备与康复设施的同时,着重校园建筑的人文化与景观的主题性建设,提升校园整体的亲和力与典雅性,使学校成为学生生命的乐园。在精神文化中,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发展、地域,提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办学理念、教学观、学习观等,凝聚师生的认同感、责任感,建立校园共同体,以爱心、耐心与细心,感染、教化学生,使学生化缺陷为动力,超越自己的缺陷,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形成,彰显个体的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
在制度文化中,坚持以特殊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承受范围,对学生少一份约束、多一份信任与体谅,同时尽量吸收学生参与学校相关制度的建设,建构合伦理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发展性制度。横向方面:班级,作为学生组织的基本单位,其文化建设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学生自身的个性与兴趣爱好,建立“自立班级文化”,这种“自立主要不是从形式与内容上区别于学校文化,而是从主体精神上独立于学校文化的权力话语”,使特殊学生的活动自立、行为自立和人格自立,建造具有思想性的生命共同体。宿舍文化建设中应当充分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如“室标设计大赛”、“寝室美化大赛”等,提高寝室的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雅致的人本家园。拓展学生的社团组织形式,多给予学生开发、组织活动的权利,根据学生的兴趣创新活动模式,依托网络等新媒体,使特殊学生的活动跟随时代步伐、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提高社会主流对特殊群体的认同。
3.3促进文化认同,营建全纳文化精神
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缺陷程度差异以及彼此间沟通的缺乏,往往易导致普通学生对其在认知上产生偏差,进而在行动上产生歧视,部分社会主流仍难以平等、尊重地看待特殊学生;特殊学生的文化很可能脱离社会大众,在此边缘文化的熏陶下特殊学生的价值体系与主流世界也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在遭遇主流社会时面临困境,使他们难以正常地参与社会发展。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在社会大众与特殊学生之间的中介作用,尤其是在学生的社会适应与文化融合困境方面。一方面,培育学生对特殊群体文化的认同与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特殊学生的文化自觉即明白群体文化的历史、现状、发展过程及其未来的走向,对自身文化有较强的归属感,能随社会思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自身群体文化的改变与创新,使其尽快融入社会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加强与普通学校、社区、企业等团体的文化对话:与普通学校就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度建设、师资融合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与社区、企业就学生的实践活动、技能训练等进行联合培养与指导,使特殊学校的文化走出学校,走进社区、企业,融入社会。同时,在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的全纳教育理念下,社会各界人士及社区、企业等团体,应树立一种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的新特殊儿童观,平等、尊重地看待特殊学生,科学评价他们的发展程度,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积极吸收特殊群体的优秀文化,共同营造社会的全纳文化精神。尊重差异并通过民主合作的力量和手段,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最终超越差异给人带来的障碍,营造融合的、全纳性的社会。
作者:毋改霞 易连云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