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制度: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基础护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检查护理制度等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专业小组,对患者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相应风险管理方法。对护理组患者要严格依照要求进行操作,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实现对人员的整体管理和体征监测。
管理因素分析:医护人员要对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患者风险原因对患者对症处理。要通过资料查询、临床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护理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处理,制订相应的表格对风险管理进行分类。对存在的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及危害程度进行管理,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处理,进行合理风险管理。
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①医护人员要对药物配比进行严格控制,对存在的不良症状及时进行处理。针对护理人员本身进行风险护理。在针对护理人员本身进行风险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自身态度进行端正,保证以热情积极的行动为患者服务。要积极对病房进行消毒,降低交叉感染出现的可能性。②要对人员临床信息资料进行有效收集,对人员进行风险信息流动管理和保密,消除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疑虑。要对患者信息进行风险信息共享,及时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风险交流,完善对患者的风险信息沟通。③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行动状况对患者病房进行合理设置,对患者床位增加护栏,保证房间、走道干净干燥。要对患者生活物品进行定期检查,针对患者病情、心理状况等对患者及时进行疏导,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④要针对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适当翻身、扣背、按摩,减少患者疼痛。每天对患者进行清洗,提高患者皮肤的干燥性,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的其他感染。要针对药品进行风险管理,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合理用药。
风险意识提升:进行风险管理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突发事件、紧急抢救等进行逐步落实,保证综合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要对患者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分析,对患者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预防和控制,进一步完善对患者的管理效果。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症状进行分析,实施预见性规避措施,在急救中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确保从本质上完成各项护理工作,记录各项护理操作内容。
改进制度报告:医护人员要对临床护理的经验进行分析。要建立完善的患者护理档案和患者护理评价体系,通过自主评价,完成对医护人员护理风险质量的评分和建议。医院要根据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进行细化、优化,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效果。要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记录、备案,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为后续护理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t检验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对比。当两组患者差异P<0.05时,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率达98.60%,消毒隔离合格率为99.27%,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9.84%。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差异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4讨论
随着当前医疗体制的改革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的风险管理已经逐渐开始完善和提高。风险管理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综合管理效果,对我国的临床护理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明确,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进行合理处置、配合,提高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合理护理,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合理处理,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要对医护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技术进行强化,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护理效果。
本次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组患者满意率98.60%、消毒隔离合格率99.27%、基础护理合格率99.84%;对照组患者满意率80.00%、消毒隔离合格率82.14%、基础护理合格率90.00%。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存在明显护理差异。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要将护理风险管理与医院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将护理风险管理建立在医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整体的管理质量和护理质量。与此同时,在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控制,保证患者的主体医护效果。
作者:吴新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