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发展的障碍因素
1、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不高
农技人员是农技推广工作的主体对象,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技推广工作的成效。目前,河北省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难以保证农技推广工作高效进行。调查表明,河北省农技推广人员存在结构不合理、推广人员少、素质低而且出现断层问题,同时还包括收入水平普遍较低、队伍不稳定等不利因素,直接影响了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掌握和农技推广服务的质量。
(1)农技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较慢
农技推广知识是农技推广工作实施的源动力,而年轻的农技人员往往是知识更新的领头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基层农技人员的年龄集中在30~50岁,占到了农技推广人员的77%。年龄结构的“断层”导致了知识结构的“断层”。由于农技推广队伍缺少年轻人员,农技推广工作缺乏新鲜的知识注入;另外,农技人员中男性占82.6%,性别结构不合理,导致农技推广人员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推广工作难以确保及时展开。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从而影响到农技推广在整体质量上的提高。
(2)农技人员分布不合理,数量不足
河北省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过于集中在县市级,乡村级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县级技术人员越来越多,形成倒挂错位,使本来存在的严重问题愈加严重。基于河北省各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问卷调查,农技人员人数低于5人的区域站超过了调查总数的50%,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不足10%,表明河北省区域站农技人员人数整体较少。当然并不是人数越多越好,这里还有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要使得农技人员人数和区域站规模相适合,区域站规模和所在地区农技推广发展水平相适合。同时,区域站每位农技推广人员负责的辖区比较大,将近86%的区域站中,每个推广人员要负责的推广村数多达10个以上,农技人员少、责任范围广、服务强度大,势必造成推广工作不到位,制约农技成果的推广效果。
(3)农技人员学历不高,整体素质较差
面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许多农技人员表现出现有能力不足以胜任工作的状况:①文化程度和技术职称偏低,专业知识单一。农技人员的专业多是植保、畜牧、农学,缺少市场经济广泛需求的市场调研与预测、分析与决策、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缺乏农民迫切需求的对变化莫测的市场信息的判断,难以更好地适应农业高效发展的需要。据调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初中及以下的占3.10%,高中或中专的占26.30%,大专的占38.17%,而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仅占32.43%。在调查的种植业8600名基层技术推广人员中,高级职称1173人、中级职称3382人、初级职称2999人,有些县没有高级职称的农技推广人员。可以看出,面对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现有农技推广队伍很难适应,全省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②后续教育和培训较少。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仅有59.98%的人员接受过3次以上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培训,9.02%的人员未参加过培训。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要求是“具有中等以上有关专业学历,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持的专业考核培训,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这里的中专标准是按照1993年的情况确定的,要求偏低;上述要求的后半句规定有很大的灵活性,难以控制。二是大量不具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素质的人员被录用,其中既可能包含人情因素,也有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据基层农技人员的反映,现有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有相当部分都是由农转非后的农民技术员组成,存在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差、知识更新慢和对现代农业新技术把握不准的问题。三是由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大量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宁愿改行留在城市里,也不愿到县乡基层单位工作。四是由于经费普遍不足,推广人员缺乏接受培训和更新知识的机会,使得实际业务水平难以不断提高。
(4)农技人员工资待遇低,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是站在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上的,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教育培训成为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三驾马车”,而技术推广更是最为重要的。如何使这驾马车在“最后一公里”上加速前进,关键在于是否能留住农技推广的专业人才。目前,河北省农技人员的年收入大多在1万~3万元之间,有55.02%的农技人员认为现有待遇较低,加之农技推广工作环境困难,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很多农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宁可从事非对口专业在城市工作,也不希望到乡镇基层工作。目前,已有82.07%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农技推广队伍缺乏专业人才,大量专业人才严重流失,难以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农技推广队伍。
2、农技推广手段滞后,成果推广效率较低。
农技推广手段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客观条件,是否拥有与时俱进的推广方式关系到农技推广工作能否顺利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缺少必须的基础设施,现有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已不能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农业技术推广的需要。现在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运用的推广方式还停滞在原始阶段,一些农技人员的工作方法仍停留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之上,无法及时地向农民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无法向农民传授最新鲜的农业技术,无法把现有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致使河北省的农业生产技术普及率不高,造成了技术闲置的局面。
(1)办公设备不足,影响推广速度
目前,河北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基本设施不完备。16.31%的区域站还没有配备电脑,农技人员只能靠一张嘴、一支笔、一本簿子搞服务,早已跟不上信息传播迅速发展的步伐。农技推广的最新政策、信息和知识等在电脑上分类记录,可以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率,给农技人员区配备电脑进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基层农技推广的发展,农技推广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农技人员需要通过网络及时获取新信息、更新旧信息并传递信息,然而还有25.37%的区域站没有上网条件,不能将最新最适宜的农技成果普及到农民的田间地头,严重影响了农技推广的速度。另外,区域站拥有的化验室或检测室数量较少,39.61%的区域站还没有化验室或检测室,许多基本的检测项目仍要到高级农技推广中心才能完成,大大延长了获得新的研究项目结果的进程,影响了农技成果的科研速度和传播效率。
(2)交通工具落后,影响推广范围
目前,河北省由于农技人员不足、地区跨度较大、农技人员的推广服务范围扩大,要想保证农技推广工作在责任范围内按时、按量、按质完成,急需为农技人员增配必要的交通工具。调查显示,农技人员的服务工具多是自行车、电动车或摩托车,很少有区域站配有汽车,84.59%的农技人员反映现有的交通工具落后,严重制约了推广服务的责任范围。
3、农技推广资金缺乏,推广效率难以提高
农技推广资金是农技推广工作的保障,推广资金缺乏严重制约了推广效率的提高。近年来,政府部门对于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愈来愈大;但是我国农技推广投资强度一直较低,不足0.2%。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农技推广投资强度应在0.5%左右,发达国家应为0.6%~1.0%,可见我国的农技推广投资强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农技推广机构的科研经费较少,推广经费不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农业总产值中农业科研经费所占比例一直较低:1980年为0.27%,1985年为0.17%,1990年为0.12%,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产值中农业科研经费应占1%~2%,且农技推广经费应高于科研经费。目前,河北省实行由政府提供无偿服务为主的农业推广方式,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组织规模较大、持续有效的农技成果转化推广活动困难较大。调查显示,99.8%的农技推广站经费全部用来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成果转化推广专项经费,直接制约着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通过对比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变动可以发现:农技人员对加强基层科技服务、提供农业专家支持和农业技术服务,以及建立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视度进一步提高;农技人员不再是单纯地希望补贴现金、农资和种子,提高农产品价格,因为仅以这些来支持农业生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但无法突破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的瓶颈期。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完善基层农技推体系,才能使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技术普及率和农业技术入户率实现质的飞跃。
二、思考与建议
1、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
充分重视农技推广机构的改革,农技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搞好农技推广的关键。①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摸清农技部门情况,围绕地区农业发展特点,按照“一地一方案”“同技不同用”的原则,采取地区划分、乡镇分层的方式,对各个基层农技推广单位进行改革,完善必要办公设施,健全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增配必需服务交通工具,在硬件条件上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②根据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搞清农技人员水平,围绕农业技术成果的适用性,按照学用结合的原则,采取分层次的方式对农技人员加强培训,增加农技人员的深造机会,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技能,创新农技人员的服务方法,在人员素质上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得以高质、高效完成提供强大的动力。③根据不同职责、不同级别,弄清农技人员分布,围绕农技推广任务的性质,按照“四承包四挂钩”的原则,即承包项目、承包工程、承包示范区、承包示范户和挂钩工资、挂钩奖金、挂钩职称、挂钩职责、采取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对农技人员职能进行分类划分,完善农技人员的分工合作,明确农技人员的责任范围,督导农技人员的推广服务。
2、完善农技推广支持政策
(1)加大农技推广的财政投入
目前,河北省的基层农技推广资金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加大农技推广的财政投入有利于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延伸。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河北省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日益增加,农技推广的财政投入绝对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财政农技推广数额相对财政农业总投入来说,其绝对额增长幅度明显不足。在增大农技推广财政投入时,要充分考虑河北省农业发展阶段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根据新时期财政农业总支出和农业总产值等指标,对现有规模进行调查,规划下一阶段合适的农技推广财政投入资金额度。
3、改善农技推广的财政投入结构
河北省农技推广经费主要包括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培育、示范推广等技术推广经费,农技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人员培训经费,农业教育与科技协作经费,重点农业单位的补助经费。目前的农技推广经费中有较大比重是用于人员补助经费,而技术推广经费所占比重不足。技术推广经费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只有保证了足够的科研项目经费,才能使农业技术普及率提高;人员培训经费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支撑,只有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实际推广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人的因素的能动作用,使得农业技术的实用价值增值;人员补助经费是农技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推动力,只有保证了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稳定性,才能在提高工作中以更高的热情进行推广服务。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农技推广经费,使得有限的经费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以更大幅度提高。
4、完善人员激励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的人员激励考核机制能够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个高效的激励考核机制应包括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的适用3个方面:①在考核内容方面,要以完备的指标体系为基础,以农业技术推广转化的市场实际效益为标准,对农技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科学的量化分析。②在考核方式方面,要以相关领导部门的考核评价为基础,农民的反馈信息为附加,并充分重视相关合作单位的意见建议;考察农技人员是否完成了上级部门分配的任务,推广服务是否符合农民的需求意愿,农科教协作是否达到合作推广目标。③在考核结果方面,实行“三联”,即与津贴发放相联系,执行绩效工资,并进行合理分级;与职称评定相联系;与职务晋升相联系。此外,对工作突出的优秀人员给予更多的嘉奖,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技人员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加强条件艰苦的区域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5、协调发展多元化农技推广主体
(1)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推广作用
一是政府推广机构直接指导农民生产技术,两者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二是政府推广机构为相关涉农企业、农村信贷机构提供信贷审议和技术咨询;三是政府推广机构向农民传达最新农业政策,向政府反馈农民意见建议,并协调合作机构的发展。
(2)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的扩散性推广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参与农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引进新技术,示范指导,并给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走近农业生产实践,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提高了农业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速度。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带来更大的经营市场效益,为农民增收,使农业增产。
(3)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科技园区的生产服务性推广作用
依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组建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兴办农业科技园区。在推广过程中,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科技园区的平台,为农民示范技术使用:一方面把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实地生产力;另一方面让农民把使用的农业技术看懂、学会、用好。借助这些生产服务性推广组织,拉近了农业技术知识与农民的距离,做到了农业技术服务与农业技术示范的结合,实现了农业技术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实现了“指导农户学,教引农户做,帮助农户销,实现农户富”的目标。
(4)发挥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性推广作用
把农业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科技优势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石,把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协作培训基地和试验示范基地,把新品种的培育、新技术的研发与新项目的示范、新成果的推广相结合。选派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民生产,挑选优秀科研人员组建专家大院指导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有机结合。
作者:赵媛媛郑红维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北省农业厅
(二)
一、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2011年以前,全县中药材方面只有神农1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但其种植规模也只有0.67hm2。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全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11家,并且已经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主力,如森农、中全祥、海峰、海源、众富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面积均在66.67hm2以上。
2、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调查显示,2012年中药材种植户因种植模式、规模、机械化程度和掌握技术水平的差异,经济效益有高有低,总体上看明显高于大田作物,规模种植户收益相对较高。以租用耕地种药材为例,每667m2平均纯收入可比种植玉米高500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1、生产相对分散,尚未形成规模
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模式多为散户种植,药农各自为政,优质品种不突出,尚不能实现统一技术管理、实行机械化耕作和投入品监管,产量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虽然今年6.67hm2以上连片种植面积占全县总种植面积的72%,在规模化种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保苗、除草、收获、晾晒、初加工、储存等环节的管理技术还不成熟,部分产地加工厂房、设备及晾晒场、贮存库等硬件设施还不完善,销售渠道还不通畅。
2、种植模式单一,成本投入偏高
全县药材单作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80%左右,且种植大户的生产用地多为租赁,每667m2租金按1000元计算,仅土地成本就占射干、板蓝根等一年生药材总投入成本的35%以上,占如桔梗、柴胡、苦参等二、三年生药材总投入成本的55%以上。如果选择的品种生长周期较长,不但持续增加药农成本压力,还可能收获时赶上市场价格低迷,影响经济效益。
3、技术含量低,产、质量难以保障
全县中药材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大药农对品种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且对所选品种的生长特性缺乏深入了解,技术管理不到位,从而造成损失。如杨树岭镇方杖子村十年前引种天麻时,因未与密环菌伴栽,水分、温度、光照等技术管理也不到位,直接导致引种失败,并给周围群众造成我县不适宜种植天麻的负面影响。但实践证明,通过人为创造适宜天麻及共生菌密环菌有利的生长条件,天麻完全可以在平泉正常生长。同时,由于技术管理缺乏规范性指导,药农种植药材只凭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也是药材产量和质量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如2012年在北五十家子镇北五十家子社区的防风种植大户,因种子处理和播种环节操作不当致使85%未出苗,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4、缺少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低
全县目前仅有中药材小型初级加工厂3家,且加工能力和水平较低,加之未与大中型药材市场和制药企业建立有效联系,致使药材种植产前目标无规划、产中管理无组织、产后加工、营销无秩序,95%的药材晒干后直接通过商贩和收购点外销,造成卖贱、卖难现象,利润外流,收益不高。同时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高科技示范园引领带动,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优质品种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有影响的县域特色品牌。
5、政策宣传不够,市场信息不灵
当前仍有一部分干部群众对国家扶持中医药事业和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不了解,有的甚至误认为发展药材种植是一些中药材种苗企业为售卖种苗而造势,因而对种植中药材存在一定的消极怠惰情绪,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进程。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研究和指导,部分药农盲目跟风,难以把握能够占领市场的主导优势品种,往往所选品种市场不对路,生产出、卖不出。
三、发展建议
1、加强专业合作,推进规模化种植
积极组建和扶持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鼓励散户联合建园区,发挥合作组织优势,统一规划品种布局、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机械化耕作、统一采收销售,切实提升药材产量和品质,提高价格谈判砝码,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真正形成规模效应。
2、拓展种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
(1)药粮间作。将前期生长慢、怕高温、怕光耐荫的中药材品种与粮食作物分带种植,如两年生柴胡与玉米间作,还可解决第一年没有经济效益的问题。
(2)药林间作。抓住今年全县新规划经济林1333.33hm2这一有利时机,按照“果树为主、优势互补”的原则,可在果树林套种一些以地上部茎叶、花果、种子入药或以地下部浅根(茎)入药的喜凉、耐阴中药材。
(3)木草套种。木本药材一般在4~5年以后才能采收,可在其幼苗期套种草本药材等矮秆作物,实现收益互补。
(4)药绿融合。结合县城、乡镇、村绿化、美化工程,在绿化带种植射干、杜仲、桔梗、枸杞等药用观赏类品种,既美化环境,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服务能力
大力加强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致力打造一支为中药材种植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及中药材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选派一线技术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同时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为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脉支招,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提升产业开发水平。
4、培育优势品牌,加快产业化进程
着力培育黄芩、柴胡、苦参、射干、桔梗等地方特色药材品种,积极参与中药材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县域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打造地域名优产品。努力吸引大中型中药加工企业和社会资本来平投资建设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和道地药材基地或签订生产订单,逐步建立并巩固药农与制药企业之间的产销关系,确保药农平稳增收。同时强化科技攻关,大力推进猪苓、桔梗、野刺玫等道地药材在保健、美容等领域的研发应用,努力使原药就地实现最大化增值。
5、建立市场信息平台,把握市场动态
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中药材市场信息员队伍,并在“农信通”手机短信业务可增设“中药材信息”专栏,通过在大中型药材市场设立信息采集点、查阅专业网站和刊物、专家咨询等途径,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整理后定期发布,为广大药农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市场价格信息、产地信息、供求信息等服务内容。
6、加强宣传示范,助推产业发展
通过阳光工程、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活动,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宣传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基础和优势,以及各级政府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深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积极推动中药材野药驯化、引种试验、品种更新、技术示范等工作,为推广普及积累第一手技术资料。
7、强化引导服务,推进产业升级
加大对种植大户、种植基地的扶持力度,着力扩大种植规模;加强对康泰、森农两个省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园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规范技术管理,实现标准化生产;以郭杖子乡千亩三优果园套种药材基地等典型示范园为样板,积极推广林药间作模式;鼓励支持县内现有小型加工厂升级扩建和国内大中型制药企业来平投资建厂,并按“一事一议”原则制定优惠政策;设立科研开发专项资金,致力将北五十家子镇天麻规模化示范栽培基地建成高规格的中药材科技示范园。
作者:刘宝印 李晓丽 袁德华 单位:平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三)
一、梅州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梅州在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不充分。一些地方及官员对小城镇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普遍是喊的多、行动少,没有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造成在工作中城镇建设缺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发展规划不科学。虽然多数城镇已基本完成近期建设规划和详细规划,但科学性不足,存在无序建设、空间布局混乱等问题。在产业规划上,普遍存在产业方向不明、产业发展模式不清晰等现象,难于有效指导地方产业发展。三是建设资金投入严重短缺。梅州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力普遍有限,城镇建设的投入较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有部分小城镇的城镇功能薄弱,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比较有限,没有发挥出城镇的应有作用。四是社会综合管理不到位。各地普遍存在经营城镇理念不强,城镇特色不突出,对流入人口管理不细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二、加快梅州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对国内多地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普遍做得较好,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一般做得不够好。从中可看出搞好小城镇建设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梅州而言,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意义更加重大。
1.可以实现梅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收入当然难有较大增长。要实现农民的富裕,必须从非农方面着手。梅州山多人多平地少,不适合走只发展大城市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从现状看,重点发展有一定区位、经济优势的小城镇是梅州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吸引众多的农村劳动力去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促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可以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
虽然梅州的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发展,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乡镇企业也难以实现上规模上水平,这制约了劳动力的转移。小城镇建设可带动建筑、建材、环保、供水、、交通、通讯以及餐饮等行业发展,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给乡镇企业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推动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小城镇也同时为农副产品提供销售的集散地,创造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平台。
3.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现代化是以土地适度集中,形成适当的规模经营为前提。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吸收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退出,有利于农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技的运用,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在梅州多数农村人口仍然依靠农业为生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城镇化发展,使更多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才能从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中获得更多的收入,真正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农业的现代化。4.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农民在农村分散居住,文教科卫等事业投资大、见效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不一定同步跟上。加快发展小城镇,引导更多的农民在城镇居住,有利于城镇文明传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意识也将增强,加上小城镇相对完善的防污排污系统,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分散居住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和破坏,有效地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又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快梅州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在梅州,必须建设一批布局得当,设施完备,功能全面,各有特色、规模适当、环境良好、具备现代化水平的中心镇,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连接城乡的小城镇体系,实现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带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1.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有序推进
小城镇发展,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加强领导和推动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小城镇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应该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组织精干力量,推动本区域小城镇的发展。二是开展广泛的宣传。各级政府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和各项政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统一人们的思想,形成全社会共识,调动更多积极因素,为小城镇的发展出力献策。三是积极有序推进。各级政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各个地区都可选择一批试点乡镇,进行重点扶持,并总结推广经验。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综合服务,共同推进小城镇朝着正确方向快速发展。
2.科学规划,完善体系,突出重点
城镇发展规划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体现科学性和可行性。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优化总体布局,突出小城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地位。二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选择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好,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的城镇进行重点扶持。三是树立适当的超前意识,合理科学地抓好文化、教育、卫生、供水、供电等专项规划,推进城镇建设协调发展。
3.发挥优势,以产业强镇
要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培植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强化产业集聚,提高产品及市场开发能力,把基地、企业、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使小城镇的产业发展与全县、全市产业发展相统一。同时要大力培育要素市场,促进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的合理流动,以支持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设立相应的小城镇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大力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发展。
4.改革制度,提高城镇人口集聚水平
一是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聚居,增加小城镇常住户口,加快推进人口的集聚。二是要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根据中央决定,积极主动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情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已迁入城镇的农民将承包地放在市场流转,使他们真正实现离村离地,安心在城镇工作生活。三是积极推进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健制度,实现保障全覆盖。
5.完善政策,增加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制定出台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产业、财政、税收及人才政策。完善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多元化筹融资体系。市县两级政府要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每年从财政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属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项目,尽量纳入信贷支持的范围,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推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打破所有制、行业、区域的界限,鼓励单位、个人以自建、股份合作等方式投资建设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对小城镇的建设用地统一规划、征收、开发、出让,以土地来聚财、纳财、生财,并将所得资金主要用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推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作者:谢国才 单位: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