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公共体育教材设计的理论概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界就掀起了一股教材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浪潮。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范印哲的《大学教学与教材概论》,书中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理论要与教材建设相同步发展的观点,讨论内容涉及高校教材编写理论、编写原则、编写方法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著名的教育设计学专家乌美娜教授的《教学设计》一书,客观阐述了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其应用,并构建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对推动我国教材设计理论体系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综合目前国内教材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教材设计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针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进行系统化构建的过程。而高校公共体育教材设计则可定义为在高等体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高等体育教育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最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最大化发挥体育教材功能的过程。
二、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
1、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从一般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受社会知识背景、教师知识体系、学生知识体系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材,教学内容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考虑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要与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具体来说,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即以教育目标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以知识的接受者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以教学大环境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
2、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目标分析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育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那么这就要求体育教材的设计者在进行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目标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设计出每个体育教材单元的目标,即单元目标,从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此外,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遴选出丰富的体育素材,用于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在进行目标分析时,一定要将任务分析看作是一个挖掘存在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并对解决办法进行试行、评估、修订的过程。具体来说,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目标要体现出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有利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的体育学习、有利于体育教学评价。
三、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
教材内容的组织是指教材的设计者根据教材内容的属性与特点,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将学科内容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元素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与编排,最后构成教材的编选体系。可以说,教材内容的组织是课程教材领域的核心课题。
1、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基本类型
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类型是指体育教材内容的结构构建与编排的一般形式。每一种类型都决定于教材内容要素集合的特点。目前,我国体育教材的组织类型可从结构排列、课程要素和组合类型三个角度来看。首先,从教材结构序列的角度来看,体育教材的编排主要采用直线式与螺旋式的编排结构。其次,从教材课程要素的角度来看,体育教材的编排主要围绕运动技术项目、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等几种分类办法来进行。再次,从教材组合类型的角度来看,体育教材的编排可分为综合型和分编型两种。上述编排方法主要根据教材内容本身进行组织构建,对学习者的心理特点与教材内容的特点之间的联系缺乏研究。而随着体育教材多元化体系进程的发展,当前国内外的体育教材在组织编排上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综合化、体系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体育教材的组织编排由传统的单一结构逐渐转向多种结构并行,螺旋式编排结构和范例式编排结构相结合。
2、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结构模式
对于体育课程来说,首先要认识到体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因此,体育课程内容所具备的包容性比其他课程更为突出。由于体育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相比显得松散凌乱,根基不稳。正因为如此,在进行体育教材设计的过程中更需要全面地考虑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问题。
(1)体育教材内容组织要素
体育教材内容可谓是丰富多样,千差万别,但从本质上来讲,体育教材内容则主要是依据原始概念、基本原理(或规律)、体育技能结构和体育价值观四种要素来进行组织编排的。原始概念即是指体育教材应围绕着几个体育课程的中心概念或重要概念来加以组织,并强调概念之间的相互交融与联系。基本原理(或规律)即是指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一定要遵循一些经典的规律,如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体育锻炼规律、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形成规律等。体育技能结构即是指一些体育教材内容是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技能结构进行组织编排的,并以其作为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要素之一。价值观即是指教师或学生的个人行为中既已形成的理念体系,价值观因人而异,所以说,体育教材内容也应涵盖不同价值观体系的学习因子。那么,根据不同的组织要素所编制出来的体育教材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功能的体育教材,如认知型教材(即理论教材),运动技术型教材(即技能教材),应用型教材(即实践能力型教材)等等。
(2)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结构模式
根据体育学科的属性特点,体育教材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在设计与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只有正确的把握和揭示这种关系,才能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设计出体育教材。根据不同的组织要素所编排出的体育教材可呈现出分离、线性及网状等多种不同的内容结构,体现出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多元性。分离结构即是指体育教材的各单元内容在逻辑上属于并列关系,教材的前后次序并不严格,各单元内容相对独立,顺序上以及空间上可以进行相互调换,这种结构适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编排模式。线性结构即是指体育教材内容前后关联紧密,前面的知识获得与经验积累是后面学习的前提条件,内容呈现线性的结构模式。网状结构即是指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所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把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体育基本技术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联系起来,使各类教材内容能够综合地、系统地落实体育教学目标。
四、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策略
在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上,编排教材内容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每个教材子单元的构成框架,即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如美国学者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篮球教学实证研究后发现,要达到所掌握的排球技术能够使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乐趣的程度,至少需要20个教学时数的时间,因此,有效的组织策略对于设计体育教材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体育教材结构的层次化
体育教材结构层次化主要是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去考虑教材的结构。从教育系统学角度出发,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或教学类型,其目的都是在诠释或证明一个概念,并在概念之间的联系中运用概念。对体育教材内容的具体组织方法如下:以一个体育的基本概念或综合概念为核心,部分相关概念的系统组合构成体育教材中知识体系的子结构或子系统,即是一个单元或一节的内容,子结构又可看成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第二个层次。对体育学科来讲,体育学习的重心是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训练以及培养,因此,体育教材在采用层次结构来编排时,它的基本构成要素一般由“概念”转为“技能”,即以体育技能为核心,把体育技能按层次进行拆解进而进行编排,并最终完成对整体体育技能的学习。
2、体育教材组织心理化
体育课程教材内容不仅要考虑体育学科知识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更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体育教材是供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理论以及技能学习的基本材料,体育教材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而考虑各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体育教材展开顺序时,对体育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的参考,就必须考虑到体育学科内容哪些部分的逻辑体系是可用的,在哪个层面上可用,可用的程度有多大,进而必须对其做出适当的必要的改变。否则,就会极大地阻碍体育教材的论证以及推理体系的构建,使体育课程个别章节的排列出现混乱,进而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3、体育教材组织渐进式策略
奥苏伯尔指出,教学一定要注意学习内容的渐进性,也就是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最为有效,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对于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说,就是要从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开始学习,逐步增加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一般而言,体育教材内容的顺序基本上决定了体育教学顺序,因此,体育教材内容的顺序要符合体育认知规律,也就是体育教材编排顺序要和学生的体育认知结构有密切联系,科学的教材内容的序列安排可增强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有助于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长期保持与迁移。这样,学生就可把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建立在自己先前已有的体育认知基础上,形成稳定的体育认知结构。
五、结论
体育教材的设计是一个长期性研究课题,体育教材组织的编排并不存在一个内在的、万能的、规定好的模式或顺序,同一种体育教材内容可以借助于多种不同的展开顺序来体现。在设计体育教材内容组织方式时,要实证考察各种组织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通过对这些组织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进而了解这些方法在具体的体育教材编写实践中具备怎样的适用程度。对于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究竟是采用分离式结构、线性结构还是网状结构,并没有固定的样式和要求,这需要体育教材设计者对本学科、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四个方面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体育教材设计即是对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编排,也是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加工创作过程,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创新,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材内容体系。
作者:张裕中 蔡少龙 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