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医院管理模式问题分析
1.1医院规模不断扩张,管理难度日益增加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级医院机构都在建造现代化的病房大楼、购买高端的医疗设备、增加员工的数量,医院的发展经历着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规模扩充阶段。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充,很多医院在管理上出现过分追求数量指标,导致医疗质量下降、成本增加、忽视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诸多问题。
1.2医疗过程矛盾增加,患者满意度降低
传统的医疗行为是以疾病为中心,忽视患者本身的主观感受和需求,致使诊疗过程机械化、失人性化,传统的医疗管理也是终末式的管理,滞后于医疗过程本身。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患者满意度低、医患者矛盾增加”的问题并没有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改善,反而有日趋加重的迹象。
1.3粗放式行政化管理、绩效管理水平偏低
很多医院仍然存在决策的个人化、随意化、医疗资源浪费、资源调配不合理、用人不当等粗放的管理方式,致使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绩效管理水平偏低。
1.4忽视信息化建设,管理思想落后
很多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资金和人员投入不足,缺少系统性的整体信息化规划,系统重复建设,信息零散碎片化,冗余数据多,信息查询统计不便,低水平的信息化建设,使之无法为医院管理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持。为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医院管理相结合,是未来医院管理发展变革的重要措施。2012年9月,卫生部发表《望以支付方式改革促公立医院三个转变》;2012年10月8日,国务院又发布《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卫生事业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坚持强化能力建设几项基本原则,并将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医院信息化不但应用于医疗过程,还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
2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的医疗业务、运行管理、发展模式和管理决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而科学的医院管理体现为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等几个方面。信息化建设本身是管理模式的载体,它具有双重核心思想,即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应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全面的规范人的行为的过程,也是医院管理的改进和创新的过程。
2.1促进医院管理规范化,保证诊疗数据完整准确
信息化建设是从管理的工作流程入手,在管理建立完善的系统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参与到整个系统的功能流转中,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以门诊患者就诊为例,完备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将社保卡或者自费卡(关联身份证信息)作为患者唯一标识,做到一人一卡一套就诊记录,从患者挂号开始,到诊室就诊、医技检查、化验、住院、手术记录等各个就医环节产生的医疗信息汇聚到中心服务器,做到信息完整、准确、唯一。对于复诊患者,医生可以快速查询既往就诊信息;对于慢性病患者,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疾病进展变化情况,并做出适合的治疗计划。
2.2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针对性医疗服务,实现诊疗过程管理
传统的医疗行为是以疾病为中心,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采集患者整个诊疗过程的中产生的大量原始数据,在分析、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指标,一方面可以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即时了解诊疗进展、检查结果、注意事项等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医疗管理环节控制、减少差错、保证医疗质量,将终末式管理变为过程管理,并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2.3提高诊疗工作效率,提升医务人员诊疗水平
患者在挂号登记时录入基本信息,在以后的就医诊疗过程中,医嘱处方由医生操作计算机下达完成,各种检查报告、化验结果都在计算机中输入或者生成,各类信息系统间信息共享、相互调阅,减少了患者往返各诊室取报告次数,也减少了医务人员二次录入和手工抄写的时间,可以与患者多交流,增加患者满意度。同时,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是将传统的工作流程简单电子化,而是要重组、优化工作流程,去除多余的步骤,加快信息流程,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如医院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上线运行以后,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可以即时调阅患者的放射检查影像,既减少了患者等待影像报告的时间,又减少了临床医生借片、送片的时间。医务人员还可以通过高度整合的医疗信息系统全面了解患者的诊疗经过,积累经验提升业务水平。
2.4实现全面成本核算,加强医院经济管理
应用信息管理系统为医院动态地进行成本控制、量化医院的管理,实现收入、支出的全成本核算。通过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进行准确的分类、记录、归集和分析,做到动态地控制成本、量化医院的管理,并为医院管理层进行管理决策时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数据。如医用材料的耗费、药品库存、设备采购、大型设备利用率、医技科室工作效率、行政工勤工作效率等诸多内容。医院成本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可以遏制“跑、冒、滴、漏”现象,减少医用材料和药品的损耗,强化各科室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激励职工主人翁精神;另一方面还可以精确计划采购,实现零库存,减少不必要的现金储备和占用,降低财务费用,并让管理层做出合理的设备采购计划和医技科室调整计划,使得医技部门与临床科室密切配合,提高诊疗速度和诊疗质量,并最终加强医院经济管理。
2.5实现有效绩效管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绩效管理也是信息化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有效的个人绩效管理可以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的提高。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全院各科室和员工工作量数据的采集、归类、对比和分析,让医院管理层和科室管理层能掌握员工真实的工作情况,通过绩效评估,对既往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绩效问题原因,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进而提升医院整体绩效水平。同时,信息化环境下有效的绩效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员工的福利分配、职务晋升、培训发展等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并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力。
3医院管理模式的发展变革展望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医院的发展和管理方式也将发生转变,2012年9月卫生部《望以支付方式改革促公立医院三个转变》中提到的,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转变投资方向,公立医院支出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
3.1医院发展从单纯的规模扩充型向注重内涵型转变
随着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充,各级医院往往过分追求数量指标,忽视医疗质量、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与此同时,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患者满意度低、医患者矛盾增加等问题并没有随着医院规模的发展而改善,反而有日趋加重的迹象。保持医院发展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平衡,走注重医院内涵型发展道路,是新形式下医院发展改革的必然之路。首先,强化学科特色,理顺学科结构。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规范医疗业务数据,对患者诊疗信息做长期采集、跟踪和反馈,针对学科特色和疾病特点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诊疗、随访服务,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另一方面,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数字化临床病例数据库、教学数据库和科研数据库,将临床诊疗与科学科研工具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学科内在的品质。
其次,强化医疗、护理质量。现阶段医疗资源不足,分配不均,使很多医院患者饱和,医务人员数量不足,门诊出现“三多一少”的现象,病区医生和护士的分管患者过多,医疗纠纷、医疗缺陷、医患矛盾不断增加。而通过规范合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让门诊患者远程预约、提醒患者就诊时间、提醒医生和患者检验检查结果、远程诊断、健康提醒等,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同时应用医疗信息系统,可以减少手工抄写、二次录入,节约时间,减少差错,医嘱审核还有质量审核的功能,最大程度避免医疗差错。通过一系列的合理有效的信息化保障措施,使临床减轻工作强度、减少工作失误、提高诊疗水平、提升服务品位和医疗质量。
3.2医院管理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转变
很多医院存在决策的个人化、随意化、医疗资源浪费、资源调配不合理、用人不当等粗放的管理方式。为了实现人、财、物和信息的集中有效调控,节约各类资源、取得最佳综合效益,需要将过程粗放式的管理转变为精细的集约化管理方式。首先,完善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医疗工作、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制度化,再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这些制度和流程转化为各种医疗信息系统流程,如临床医生管理系统、检查化验管理系统、护理管理系统、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办公室自动化(OA)系统等,将手工信息传递变为数字化传递,提高效率、减少差错,最大程度地避免人为差错。其次,强化过程管理。传统的医院管理大多是在工作活动结束以后,再看效果、看数字,这是一种“静态”的事后管理方式,出现问题以后,并不能及时解决,导致结果往往与计划出现较大偏差。如果将医院的管理活动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工作活动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数据,及时反馈效果、监测执行质量、提醒危机数据等一系列活动,把医疗管理活动、行政管理活动变为“动态”的过程管理,在过程中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各类资源提高综合管理效益。
3.3医院的支出从单纯的硬件投资向提升素质,激励员工的软件投资转变
员工是医院发展最宝贵的资产,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热情决定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确保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规范医疗业务流程,收集完整医疗业务数据,建立临床典型病例库、教学数据库、科研数据库。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各种病例库和教学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丰富自身的临床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并促进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和措施;通过科研数据库,医务人员可以方便快捷查询种类临床数据信息,整理科研资料,促进临床科研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包括了所有的业务工作流程,医务人员使用自己的账号登录操作,系统真实记录每个人的工作量,再将工作量与服务质量相结合就形成了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以绩效考核为标准,作为员工奖罚、晋升的依据,进而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发掘工作潜力,以个人推进整体,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4总结
以信息化技术以为保障,为医院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促进新形式下医院发展模式的变革,并将为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以及就医难问题提供有力保证。
作者:何建权 邵骏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