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分析
1.重智轻德家庭教育影响下感恩意识培养黯然失色
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传统荣亲观念的影响,孩子的成绩成了光耀门楣的工具,家长们往往秉承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之类片面的育儿观念,导致孩子感恩意识缺失。家长含辛茹苦地将子女抚养成人,给与他物质上充分的满足,但过分关注学业成绩使得感恩意识培养黯然失色。由于忽视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使孩子在遭受挫折、遇到打击后缺乏应有的担当,对父母没有应有的孝顺与感激。
2.即时效果追求下感恩教育延续性浅尝辄止
大量研究表明,感恩作为一种积极心理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亲社会行为、移情能力等密切相关。近几年,有些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感恩教育方面做出一些探索和尝试,如一篇感恩日记,一次感恩演讲赛,一句感谢的话,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送一张贺卡……开展的时候轰轰烈烈,群策群力,学生们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但是蜻蜓点水般的即时震撼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失,缺乏系统化的感恩教育随着课业压力的接踵而至也会逐渐退出学校的工作重心,因此带给学生认知和行为的转变也可见一斑,学校感恩教育的延续性和有效性还有待商榷。
二、关于学校家庭感恩教育途径的思考
1.动之以情,情景熏陶,提升感恩情怀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曾提出个体发展模型理论,强调社会中发展个体是嵌套在相互影响制约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其中微观如学校、家庭系统,宏观系统如整个社会亚文化圈间接直接的相互作用,影响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得。正因为如此,学校、家庭不仅是青少年获得知识经验的微观系统,也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
1.1潜移默化,将感恩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学校感恩文化建设,让学生身处其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例如利用学校大厅、走廊的宣传栏定期更新学校的主题感恩活动,如“成长足迹”,邀请学生展示自己从牙牙学语到如今朝气蓬勃的影像,感悟生命的奇迹与父母的辛劳“。感恩心语”,让学生撰写感恩微故事,同时也将老师、家长的一些感言穿插其中,用贴近生活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感恩事例吸引、感染学生。请学生一同参与设计校园绿化带等设施建设,感受学校规划时的全面统筹和实施中的细致维护。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辟出班级菜园,由学生亲自种植灌溉,体验劳作的辛苦与丰收的乐趣,学会对自然的感恩,对成果的珍惜。
1.2润物无声,将感恩延伸到自然生活之中
感恩的对象有时是具象的,针对某个人、某件事,但有时对于社会、自然这样抽象的形态,我们往往更需要引导学生感恩馈赠,没有自然的存在和恩泽,就没有我们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知识延伸,鸟类流线身形启发了飞行器设计,苍蝇复眼引入创造了相机功效提升等探究学习让学生领略造物主的神奇;带领学生郊游,感悟自然的清新芬芳。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善待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才能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2.晓之以理,结合课程,深化感恩教育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青少年不再盲目遵守成人的权威,而是自主地用自己的道德认识去判断,有一定的规则意识,有自己内在的判断标准。因此学龄期是青少年形成自身的规则意识、纪律意识、道德评价意识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对青少年进行理论教育和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2.1理论认知,构建感恩教育课程体系
感恩教育是一个周而复始、建构巩固的动态过程,因此感恩课程作为感恩教育实施强有力的载体,系统设置和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执行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教育。以对自然的亲近与保护,生命的敬重与珍爱,对社会的热爱与奉献,对集体的依存与信赖,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对父母的理解与孝顺,对他人的坦诚与关爱等不同方面的内容,以团体辅导、角色扮演、书信表达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心理辅导课程,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情怀、感恩行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2.2春风化雨,隐形渗透各个学科教学
学科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在日常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感恩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挖掘教材中与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通过拓展型、探究型与课外延伸等形式,借助教材中已有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习课本知识、掌握科学规律与提升感恩素养有机结合。例如,语文教学中《陈情表》《背影》等课文都是对父母情深意重的孝心表达,音乐课程里《歌唱伟大的祖国》是对感恩国家社会的抒怀,美术手工课程里面也可通过穿插感恩贺卡制作等部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想境界、道德认知也随之相应提升与强化。
2.3知行统一,开展感恩研究性调查
理论传授使学生在认知层面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行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体悟与深化。我们的感恩教育需要知行统一,在生活中建构感恩情景,在实践中发展学生潜能。例如,学校可以让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植树造林、消除白色污染、市政建设城市绿化等课题调查,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进行实地的考察与学习,最后撰写研究报告,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实际行动增强学习能力,也达到感恩自然的目的。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社会调查,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与学生实践与行为相结合,才能真正使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3.导之以行,家校合力,践行感恩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过程被称为模仿学习,指的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逐渐习得这种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中,示范者的榜样作用对学习者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接触时间最长,模仿概率最高的就是父母、老师和同伴,在感恩意识和行为中,父母和老师所起的表率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3.1言传身教,树立榜样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所起到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影响深远,且感恩教育中家长的配合支持和参与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可以开设家长讲座等,提高家长对于孩子感恩教育意识的培养,帮助部分家长转变只要学习棒,其他无所谓的错误观念,让家长们在家庭中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感恩教育正面典型。教师是学校感恩教育的实施者,同时又是学生道德思想的引领者,教师的行为对学生非常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教师要在工作学习中端正自己的举止言行,做好学生的典范。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发掘在学生的同龄人里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这些事迹因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体验和共鸣,使学生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
3.2互动体验,形成多样的感恩活动
班队活动是学校日常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学校的开展感恩教育的良好契机。班队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学校的感恩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灌输和渗透,它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变得丰富化和多样化。例如,学校通过记录植物成长观察日记、感恩古诗文吟诵、生活中的美摄影采集等多种渠道,开展感恩自然活动;结合清明节、教师节、母亲节等,通过扫墓活动、英雄人物故事画谱、感恩故事汇、贺卡诉我心等形式,引导学生饮水思源,感受幸福生活。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类活动,例如协助社区服务站清扫街道卫生,体验环卫工人的辛劳而更加爱护环境。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提高整个感恩教育效果。
4.持之以恒,延续升华,弘扬感恩精神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做了补充,提出了系统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在不同的水平个体的道德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遵从着内部或外部的不同的规范。我们需要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正确的秩序,什么是合理的规范,向他们说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形成正确的秩序规范并让孩子去遵守,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规范的评价体系。
4.1深入人心,发挥媒体宣传的正能量
道德舆论使人们接受约定俗成的道德意见,对人的道德活动起到规范作用。媒体作为舆论传播的喉舌,对公众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宣传作用。我们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一方面,针砭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忘恩负义、漠视恩人等现象,对他们进行曝光、谴责,起到对公众行为的制约与监督;另一方面,通过树立先进人物激励的方式,树立知恩报恩学习的典范。例如建立教育性、知识性、时代性于一体的感恩网站,对社会中涌现出来的见义勇为、孝敬父母者的先进事迹予以大力宣传,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定期开设感恩专题,收录感恩亲情、感恩自然等专题图文,使整个社会营造出一种感恩、有爱、和谐的氛围。
4.2德律双管,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教育效果往往与评价体系息息相关,感恩教育也需建立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把感恩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在建立感恩评价制度时,把学生的自律自省与感恩评价体系中的他律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思想教育与习惯养成统一起来的原则,例如在运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家长、教师、同伴评价相结合,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年级孝敬父母星、尊敬师长星、校园感动人物,给有突出表现的学生颁发奖状或荣誉证书,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感恩意识。学生品德习惯的塑造与培养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感恩意识、感恩情怀、感恩行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离不开系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实践,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需要强有力的监督和评价体系,需要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作者:孙玮玮 陈美芬 单位: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第二篇
一、感恩的相关研究
1.青少年感恩与其学业成就的关系
从唐代的科举到如今的高考,学业成就一直在青少年成长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学习成绩优秀与否往往被认为与出人头地、锦绣前程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对在自己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感恩很可能以在学校努力学习取得学业成绩的方式体现。2004年,Fredrickson提出,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情感,具有建设和拓宽心理资源的作用。这和青少年的学校学习类似,积极的情感能够帮助他们在文艺创作以及理论研究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这一观点获得了很多相关研究的支持。
2006年,Watkins等对感恩情绪的建设以及拓展作用在实际中进行检验了工作,通过被试自己评价自己的反应变化,发现感恩和很多更广的反应具有相关关系,这也进一步表示感恩对心理和智力资源方面具有拓展和建设的作用。感恩与青少年的学业成就正相关,其中在感恩与学业成就中,学习投入扮演多层中介的角色,它主要是凭借对青少年学习投入的影响作用来促进学业成就的提高,此时,感恩还具有内在驱动的效果,在对个体和学校环境、同学、老师的关系进行改善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更加正确的认识学习对将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增加其主动自觉地行为投入,最终获得学业成就的提升。
2.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问题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出现的各种妨碍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影响其智能发展,给学校、社会、家庭带来麻烦的行为。随着大众媒体传播、网络影视文化的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其中网络成瘾、喝酒、考试作弊等外化问题行为和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行为都比以往的发生率有所增长,其中网络成瘾发生比例介于6%~14%,成相当高的比例,实证研究表明,网络成瘾是青少年学业困难、焦虑抑郁、社会功能受损等消极发展结果的重大风险因素。1998年Rosenberg将情感体验的一般形式分为情感特质、心境和情绪三种层次水平,并把感恩视为一种情感体验,分为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两类。特质感恩的研究表明,感恩是促进个体适应作用最大的人格特质之一,与五大人格中宜人性,外倾性正向相关。
感恩拓宽建构理论、应对假说理论、成就动机理论、道德情感理论也分别从促进个体认知能力和心理资源分配,倾向风险应对时的积极评价,增强成就动机激发目标追求、促进亲社会行为等来解释感恩品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抑制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感恩与青少年外化和内化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青少年的感恩水平越高,内化和外化的行为问题越少,表明感恩是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抑制因素。
3.青少年感恩与家庭经济地位,社会适应的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出现了贫富差距,根据家长受教育水平高低、收入状况的多少等操作定义可以将贫困和低收入家庭归类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家庭投资理论认为,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给予孩子成长所投入的经济资本及社会资本(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等)不足,因忙于生计而较少给予孩子情感关怀和学习督促,会妨碍其积极发展。家庭压力理论也认为,家庭经济压力会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通过父母转移到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上,易导致父母严厉惩罚、低温暖等不良的教养方式,使青少年社会适应不良。
Froh、Wood,以及Geraghty等人提出特质感恩以及状态感恩在个体应对压力,追求目标,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占优势的青少年,感恩可能是促进他们能够积极发展的保护因子。叶婷等研究显示,家庭经济地位和青少年内外化行为问题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青少年所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越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但研究者发现,将感恩和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青少年作为研究的自变量,社会适应为因变量,对感恩进行回归分析来检验它的补偿效应。当假设低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因子固定,感恩仍然能能够预测青少年的负向社会适应,说明对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发展来说,感恩具有补偿作用,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感恩能够抵消低家庭社会地位的个体适应社会的不良影响,是促进个体积极发展的重要心理资源。
4.青少年感恩与学校满意度的关系
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教育青少年的重要任务,青少年对学校归属感是否强烈,师生关系建立是否良好,同学关系相处是否和睦,都会对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造成影响。有研究表明,学校满意度低是青少年学业不良、退学、内外化行为问题的原因之一。根据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感恩可以拓宽个体的暂时思想行为脚本,建构持久的个人资源,从而使人应对压力和困境变得容易,使人感到愉快。感恩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美好的环境和事物,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资源,更容易关注到周围老师、同学给与的帮助和恩惠,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和同学关系,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促进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因此,感恩可能是学校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感恩与青少年学校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后,人物取向,事物取向的感戴对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感恩倾向高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移情能力,能够更好地体味他人,能帮助建立同学、师生关系,并且感恩倾向高的青少年更倾向于认为在学校要好好学习,才能报答父母、学校、国家社会的培育、关爱之恩,这样更容易建立起青少年对学校的归属感,对学校归属感和满意度高的个体更愿意去上学,在学校的表现也更加积极踊跃,这也为其优先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青少年感恩的测量工具
感恩的测量,目前使用的较多的还是自我报告的测量工具,国内感恩量表编制和修订的施测群体主要是大学生,以初中生为被试的群体较少,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有以下两种类型。
1.单维度感恩问卷
这种类型的量表其实是将感恩认为是单维度变量,比较有代表性的问卷是GQ-6感恩问卷(TheGratitudeQuestionnaire-6,简称GQ-6),该问卷是由McCullough以及Emmons、Tsang等学者编制出来的。在感恩测量中,此问卷被广泛使用且信效度良好,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感恩调查显示,该问卷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问卷有6个题目,用于测量感恩情绪的强度、频率和密度。典型的问题有:“环视周围世界,我没有看到要感谢什么”、“我要感谢的人的范围很广”、“我觉得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去感激的”等。“GQ-6”问卷的评定方式采用7点计分:其中1表示对项目强烈的不同意,4表示对项目持有中立态度,7表示对项目强烈同意的态度,第3、6题则为反向记分的题目,最终的得分越高也表示个体具有较高的感恩倾向以及感恩态度。有相关研究指出,GQ-6包括高度的内部一致性、强韧的单因子结构在内,都具有较高的信度,且其和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宽恕等正相关,和消极情绪负相关。
2.多维度感恩问卷
这种类型的量表把特质感恩看成是多维度的。比较典型的是Woodward,Watkins,stone等人编制的GRAT(TheGratitude,ResentmentandAppreciationTest,简称GRAT),即对感恩、怨恨和感激的测验。Adler和Fagley等编制的感激量表(AppreciationScale),目前国内翻译修订的该问卷主要施测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在国内广泛用于青少年的多维感恩量表检测的是“青少年感恩量表”以及“初中生感戴量表”。
2.1赵国祥,陈欣初中生感戴问卷。初中生感戴问卷共18道题,量表问题以感恩内容作为问题取向,通过因素分析从感恩的3个维度对人物取向、道义取向、事物取向进行分析。维度一:感戴的人物取向,包含7个项目,如父母的养育之恩、同学帮助之恩、老师教育之恩等。维度二:事件取向,有5个内容,如对适当的成长环境、愉快生活事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的认可程度。维度三:个体差异及其亲社会行为的感恩的道义取向,共有6项内容,如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等古训的认可程度。对项目总变异来说,这3个维度解释了其中的61.85%,信度系数均大于0.80,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2.2喻承甫等青少年感恩量表。《青少年感恩量表》共包括了25个项目内容,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有5个维度量构成: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自然、感恩朋友、感恩老师。问卷评分采用七点计分法,1-7分则代表了“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各项,最终的分数越高就说明感恩水平越高,发现该量表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53-0.71范围内,总表的重测信度大约为0.76。
三、青少年感恩的干预策略
1.国外的感恩干预研究
Emmons&McCullough的研究,要求被试每周进行5件感恩事件的记录,仅仅十周的时间,感恩记录组在情绪和健康上就己获益。Watkins等人在研究中对被试进行为时仅5分钟的干预,要求被试列数他们暑假所做的感恩活动,结果表明,相对于控制组,感恩沉思实验组报告更多的积极情感和更少的消极情感。Seligman、Kashdan等要求被试书写感恩事件及原因的书信,寄送施惠者,结果也显示表达感恩行为的实验组在干预后的即时测量和;两月后的测量中报告更多的感恩和积极情感。除了这些手段外,其它冥想、渐进性的肌肉放松,起源于日本的Naikan疗法、想象得到被自己伤害过的人的宽恕等,也通过拓宽了来访者对自己与他人道德关系的认识,诱发来访者产对施惠者强烈的感戴之情。
2.国内的感恩干预研究
祝伟娜、田荣采用心理活动课的方式,运用团体辅导技术,对中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感恩干预,并要求中学生进行感恩记录(恩惠列举),干预结果表明,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增加,积极情绪增多。侯小花研究也表明,在测验时向被试呈现感恩阅读的启动材料,被试的捐助行为与未阅读相关材料的被试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捐助数额增加,且在5周内每周进行感恩沉思问题回答与交流的学生比未进行相关问题思考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的倾向,更愿意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徐娟的实践研究表明,戏剧性游戏可显著提升青少年的感恩意识,促进移情能力的发展。
四、启示和展望
1.关于青少年的感恩现状评价两极对立,仍需全面考证考证
部分文献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感恩现状令人堪忧,认为目前青少年感恩缺失,存在的问题有:淡漠生命,淡漠亲情、教师之恩,诚信缺失、受恩不报等四个方面。具体表现在对自己、他人、异类生命的漠视;对父母不孝、对老师不敬,包括不感谢别人帮助、不保护自然环境,不感谢自然等;社会责任感淡化、人际关系冷漠等。与此同时,青少年感恩缺乏还表现在对感恩认识不清楚和不全面。谈到感恩,大部分学生都是将感恩对象放在父母、老师身上,对国家、社会、自然环境等很少意识到,并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就是感恩父母,其他的都无关紧要;二是感恩意识缺乏。学生们较少向父母、老师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对父母对自己的抚育抱着理所应当的态度。
但另据相关文献研究数据显示,青少年整体感恩水平良好,大部分学生的感恩品质整体处于较高的水平,能够感谢他人、社会给予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以及感谢大自然的恩惠,并会回报他们的帮助关心,对感恩有着正确的理解,意识到人与人是可以互帮互助的,并且大部分人的关心和帮助是真心的、没有功利性的。学生能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正确的对待对自己的疼爱,意识到在自己的成长中父母做出了个很大的牺牲和付出;能够感觉到老师、朋友对自己的指导、帮助,并也积极地以努力学习、遵守纪律、谦让互助等的方式来回报;感激社会、国家、大自然,并能够通过爱护自然、不破坏公物、保护环境、奉献爱心等方式途径积极地来回报社会、自然的馈赠。虽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大量有关青少年感恩现状的真实的资料。对于青少年的感恩现状,笔者认为不能单纯的从好或不好两个极端从一而论,应该将两种结论结合起来去看待。从媒体报道和调查中,通常是以个案引发对整个青少年群体感恩现状的思考,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现象,而新闻媒体具有感染力和权威性的特点,往往会对大众的态度调查产生影响,把个别学生感恩极其缺失的表现当做所有学生的一般表现。
2.测评测量对象和工具单一,亟待多维度客观分析
有关青少年感恩的测量研究,测量对象和工具比较单一,大多数研究采用面对面的访谈形式或以学生本人为被试的纸笔测验,由于让学生本人对自己的感恩水平进行评价,且测量工具的表面效度较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社会赞许效应而做出感恩水平较高的选择。今后的研究可以借鉴媒体调查采用的多维度调查的方式,从教师、父母、学生、社会评价等不同视角对学生的感恩现状进行评价,以谋求更加全面、客观的结论。测验工具也可以结合情景故事等投射测验的方式结合现有的感恩量表对青少年的感恩水平进行测量。这样可以减小社会赞许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相关研究比比皆是,而实证、干预研究凤毛麟角
目前有关青少年感恩的文献,就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问题行为等相关研究的文献比较多,而有效干预的研究却是乏善可陈。近些年来,部分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的已经结合语文、思想品德等课堂教学进行渗透,也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为父母洗脚”等亲子活动提升青少年的感恩意识,但往往开展时轰轰烈烈,结束时寂寂寥廖,学生在当时的氛围下有感于心,有动于行,但是事后往往缺乏坚持,活动的时效性和延续性都不是很好,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在今后的学校感恩干预中可以将团体辅导的科学性、感恩列数的延续性,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按照知恩、识恩、谢恩、报恩、施恩循序渐进的安排系统的干预计划,结合不同的学科渗透,家校联合等多种形式,采取有效地感恩干预措施,提升青少年的感恩特质水平,增强青少年的感恩意识,不再使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作者:孙玮玮 陈美芬 单位: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