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大仲马曾经在书中写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伟人邓小平也曾经将这八个字作为名言警句。这其中说明的正是互帮互助,懂得感恩的简单道理。然而由于独生子女逐渐增多,父母的溺爱,全身心付出以及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使得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只记得了“人人为我”却不记得也要“我为人人”。这种走向偏颇的思想道德使得其只知索取,不知给予,也不知感恩。也就造成了当今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转型期的中国高校的大学生们存在感恩意识缺乏的严重现象。报上有条消息:“月月领取救助款,从不写信给恩人,这些大学生要补道德课”,说的是自1996年夏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了大学梦的逾千名萃萃学子,已有近400名完成学业。但这中间只有不到一成与资助者有过信件往来,表达过感激之情。写过两封信的不足10人,其冷漠程度令人心寒。还有让人心寒的“丛飞事件”。“伤心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信”虽是特例,但它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通过各种各样的调查不难发现,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对亲人,朋友,导师,社会缺乏感恩意识,觉得别人的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感恩意识已经在不断的发展中被淡化甚至扭曲。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感恩教育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性格
感恩教育主要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以人性换人性。这也就意味着是对人的深层次情感教育而不是理智文化知识的教育。由于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起前几代的思想与性格,更加独立,孤僻,也就意味着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感恩教育可以帮助改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形成良好的,正面的,积极的道德品质,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性格,使之不仅仅学会如何正确接受被爱,也学会如何发自内心的去爱人。这些良好的认知都可以通过大学生感恩教育来升华道德品质,形成好的人格和性格。当然,感恩教育不仅是自我的思想道德完善,而且是人与人关系的整体完善。无论是在个人活动还是在集体活动中,人都与他人,其他事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做什么,都应该考虑到集体的利益。人与人的交流之中就是一种互帮互助的过程,需要彼此的互动,如果不能做到感恩,那这种互动的过程必然造成断裂。
2.感恩教育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感恩教育不仅使得人本身得到净化,达到更好的道德水平,对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有好处。感恩教育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对感恩这种传统美德的一种传承,正是因为感恩,才使得中华民族团结,有凝聚力。当人的心中满含感恩意识,人会更加珍惜自然环境改善自然环境,更加友好地与他人相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更加和谐地共处。这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共同需要。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1.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
感恩教育要真正地融人大学,就需要一个合理并能接触大量学生的平台—课堂。通过能够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课堂教学来向学生们展示,传授、交流关于感恩的知识、理念和思想。
2.组织感恩教育的相关活动
将感恩教育融人社会实践才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
3.将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想要形成一种好的风气也需要一定的强制手段。不是进行道德绑架,而是合理的将其渗透于制度之中。例如规定学生每学期一次的义务劳动,或者对其进行奖励等等,只要让学生多多接触这一方面的活动,就能够多少领悟一些。天津师范大学建立长效机制,学校每年固定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使“感恩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学生处对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与个人予以表彰,同时还将优秀的感恩成果汇编成《感恩的心》交流学习。
四、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注意事项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牢牢把握好方向和尺度才能更好的进行传播和教育。
1.教育方式避免单一
感恩教育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教育方式单一,只通过书本的口述并不能很好的进行感恩教育,并且效果不佳。所以只有不断的探索和创造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感恩教育延续下去。拥有好的计划,长期的目标,感恩教育一定能够更好地开展。
2-教育内容避免空洞
无论是什么方式的教育都要避免空洞,尤其是在感恩教育这一思想道德感化教育上。感恩教育需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要贴近其年龄层次等等。总之,只有不断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恩教育,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明白,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懂得如何给予和爱人。
作者:杜鹃 钱森华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第二篇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
(一)校园情谊的漠视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说明老师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现在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不尊重、诽谤、抱怨、甚至恶意中伤老师的事情时有发生。同学之间的友谊及感激之情是大学校园中很宝贵的财富,然而有些大学生仍然互相打架、不团结、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这些不仅说明了他们道德素质低下,更说明了感恩之心的欠缺,校园情谊被丢弃了。
(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了,那么对社会就应该尽到应有的责任,但是有些大学生往往意识不到或不愿承担责任,对于公共财产的保护、公益活动的参与、公民道德的执行、人际关系的处理都缺乏新一代接班人应有的担当,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漠不关心,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缺乏使命感,不懂得回报社会,缺乏为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总而言之,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十分欠缺。
二、针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的原因探讨
(一)家庭对感恩教育的忽视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代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的家庭结构大多是典型的“421”形式,家庭中的六个人都是“服务”孩子一个人的。家长普遍理不清出“爱”与“教育”的关系,认为“事事满足”就是“最好的教育”,其实这一教育观念是大错特错的。家长的付出不求孩子的回报,使得孩子以为所有的获得都是理所当然的,丧失了感恩的情怀,也就自然缺乏感恩的意识了。
(二)学校教育重心失衡
虽然我国高校近些年来提倡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出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都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但应试教育的做法仍然还在继续,如今的高校把教育的重心过多地放在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了,忽视了“育人”的重要目标,单纯的追求就业率、升学率等一些“硬”性的衡量指标,这样感恩教育也就被弱化。
(三)社会环境异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必然会给处于激进前沿的大学生以冲击,以自我为中心、唯利是图、忘恩负义等不良思想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扎根。那么感恩的意识无疑受到了巨大的侵蚀。大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渐渐地丧失了感恩的意识,不懂得向他人和社会表达感激之情,也没有了回报之意。
三、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的思考
(一)家庭应发挥其感恩教育的情感力量
良好家庭氛围的塑造,要求家长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人们常说“言传身教”,意思就是家长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一个具有爱心和知恩的家庭一定会孕育出一个有责任感、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会潜在的受到亲人尤其是父母感恩行为的影响。因此,家长的日常行为的道德的规范对孩子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其次,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期间,除了学习上的关心和照顾,也要对孩子的心灵予以关怀,产生温暖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感恩的意识。对于孩子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以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孩子的感恩行为的实践。
(二)学校应构建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
学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各个高校义不容辞。
1、学科渗透感恩教育。结合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进行感恩教育。德育和学科教学相互渗透,如在领导科学教学中教师穿插一些名人的感恩事例,数学课上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感恩统计等等,以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2、举行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激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利用讲座、交流会、团日活动、征文比赛、不同的节日,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等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的隐性教育,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之源,使感恩行为成为自然之举。
3、利用校园环境进行宣传教育。利用环境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播放感恩的诗歌、散文、感恩故事、感恩歌曲;树立以感恩为主题的标语牌;在宣传栏里张贴以感恩为主题的材料;举办感恩主题活动,让学生时刻置身于感恩的环境中,感悟校园环境传递的感恩之情。
4、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集中表现,符合时代的要求,实践性强,对于学校进行感恩教育提供的有效的理论指导。荣辱观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简洁,易于学生认知和进行实践的对照,不断修正自己的道德观,激发爱国、报效祖国的崇高的民族责任感,形成感恩、报恩的观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三)全社会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良好风气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互帮互助,友爱团结,彼此尊重和关心,这对于大学生具有积极的熏陶作用,会感染大学生的心灵,帮助其养成感谢社会、回报社会的价值观。具体而言,要发挥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的积极引导作用,对一些危害社会、忘恩负义、自私自利的行为大加批评和谴责。除此之外,通过媒体举办如“感恩专栏”、“感恩公益捐助”、“感恩宣传周”等活动宣扬我国优秀的知恩图报的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
四、总结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和支撑,形成完整的大学生感恩教育体系,让大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学校的栽培之恩、社会和他人的关怀之恩,才能使他们有效沟通、相互感染,学会关爱他人、宽容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他们感恩意识的形成。
作者:霍莎莎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篇
一、增强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尊重学生,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所有活动应由学生决定其活动形式,以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其次,活动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为学生服务。重视平台搭建与资源整合,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应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搭建感恩教育的社会实践平台,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让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体验到助人的乐趣,并在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可通过开展面向家庭的感恩教育活动,增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家长增进对学生思想情况的了解,以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二、促进感恩教育工作的科学化
坚持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指导感恩教育实践。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能够自己教育自己。同时,它倡导非指导性教学,强调让学生亲自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运用于感恩教育实践中,我们将不难发现,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以及情感教育的魅力。因此,应坚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开展学生喜爱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同时,应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努力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积极创造有利于师生交流的教育环境,构建真实、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恩的存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坚持用系统的观点,掌控感恩教育的全局。
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感恩教育的作用,就必须正确地认识每个子活动的重要地位,以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应紧密围绕校内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奉献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勇气为出发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感恩教育,在教育对象方面注重多样性,把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毕业生群体和优秀学生典型作为教育的主要力量,以保证感恩教育对象点与面的有机结合。坚持用科学的评估机制检验感恩教育的成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感恩教育效果也需要接受现实的检验。对于学校而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发展前景,应成为衡量感恩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可通过优秀校友与在校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晋升情况,明确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帮助在校学生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长期以来,针对感恩教育,各个高校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教育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有:教育对象单一,缺乏普遍性;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渗透性;教育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教育目光短浅,缺乏长远性。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更有效地开展感恩教育,高校可通过打造感恩文化节等活动,形成以活动为载体的感恩教育长效机制;可以通过开展“弘扬美德,传承感恩”学生党支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奉献爱心,播撒真情”青支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感恩青春,铸造忠诚”学生骨干培训活动,“感恩生活,珍藏幸福”主题团会,“创作精品,分享感恩”感恩作品征集活动,“践行感恩,传递力量”大型感恩义捐义卖活动,“感恩母校,分享成功”校友报告会以及形式多样的开幕式、闭幕式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如此一来,就能使感恩教育活动对象多元化,感恩教育的对象不再是单一的贫困生,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党员队伍、社团、志愿者、普通学生都是教育的对象,从而能实现教育对象的全覆盖,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学生组织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围;能使感恩教育活动内容多层次性,比如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应重在进行感恩文化的导入,让其参与到已有的各项活动,如感恩主题班会、感恩作品征集、感恩实践活动之美化校园、关爱留守儿童、探访孤寡老人等活动中,针对大三学生,则重在引导其学会主动承担责任,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针对大四学生,则重在引导其转变就业观念(支农、支边、支教),促使其文明离校,诚信自强,使其学会感恩母校,服务社会;能使感恩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化,感恩文化节系列活动集娱乐性、专业性、实践性于一体,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从而增强感恩教育的渗透性;能促使感恩元素在感恩文化节系列活动中全面融合与强化。
四、总结
总之,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只有坚持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指导感恩教育的实践,不断创新,感恩教育才能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作者:肖慧 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