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电影电视 » 正文

电影刘三姐民歌适用探讨

2021-4-10 | 电影电视

好歌就像一坛好酒,存放的时间越长,就越发的香醇,越发的诱人。孔子听到一段好的音乐,可以令他感到“三月不知肉味”。电影《刘三姐》民歌就是这样的经典音乐,无论在五十多年前刚刚搬上银幕,还是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人们都会沉浸在那优美的旋律中,就像喝那陈年佳酿一样,回味无穷。而像陈年佳酿这样的《刘三姐》民歌,是我国音乐大师雷振邦给世界留下的宝贵财富。《刘三姐》在音乐上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雷振邦通过对影片内容的把握,不但谱写了一首首不同的情节、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而风格完全不同的歌曲,而且几乎完全保留了广西壮族民歌那种独有的旋律特色。

一、悠扬的旋律

旋律流畅悠扬是广西民歌的特色。广西是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壮族民歌特别发达。在那里,无论是在村庄山寨,还是在田边地头,无论是在山岭河边,还是在婚丧嫁娶人家,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青年男女社交恋爱,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因此,广阔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取材于广西民歌的电影《刘三姐》音乐就是“歌海”的音乐。如刘三姐爱唱山歌,并且总唱出穷人的心里话,因而遭到地主的陷害,她无处安身,在漓江上漂泊,划竹藤沿江游唱:

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

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山歌好像泉水流,深山老林处处有,

若还有人来阻挡,冲破长堤泡九洲。

这一曲曲嘹亮引人的歌声,这一曲曲婉转悠扬的旋律,把人们带进神奇的故事。伴随着“铺满琴键的土地”的声音,伴随着着“歌海”的风情,广西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沿江划着竹藤踏歌而来,歌声不但唱醉了李老汉和阿牛哥,也唱醉了亿万观众,几十年来让人们流连忘返……

二、质朴的旋律

在广西壮族聚居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歌,这些民歌虽然质朴,但悦耳动听。电影《刘三姐》民歌就是这样质朴的旋律。为了把广西民歌这质朴的旋律搬上银幕,作曲家雷振邦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跑遍了整个广西,搜集到了1000多首民歌,这些民歌光谱子摞起来就一尺多高。然后,再根据影片需要,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创作出与歌词、与人物身份十分贴切的富于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优美旋律。如刘三姐被老渔夫和儿子阿牛收留。四方乡亲听说刘三姐到来,纷纷赶来相见。刘三姐在李老汉家与四方乡亲相会:刘三姐: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

众人唱:山歌好,好似热茶暖透心,世上千般咱无份,只有山歌属穷人。这一曲曲深情动人的歌声,这一曲曲质朴悦耳的旋律,听来有如春风拂面。甜美的歌声,让人们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广西壮族民歌,领略到广西的民族风情的无尽魅力。在《刘三姐》之前,无数的音乐家,都试图通过西方音乐民族化的方法,来搭建一座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桥梁。而电影《刘三姐》则完全以壮族的质朴民歌来形成结构,中间也不掺杂任何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因此,《刘三姐》的巨大成功,首先得益于它独具魅力的最纯朴最清纯的经典旋律。通过这一质朴的旋律,把素有“歌海”之誉的广西民歌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给全国和世界观众带来最质朴的美感,并深深地埋藏或积淀在数代人的心中。

三、山歌的旋律

壮族人热爱生活,热爱山歌,善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他们把山歌提升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即生命如歌,山歌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不仅平时唱,家里唱,而且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歌圩的形式主要是对歌。“对歌”让电影《刘三姐》成为一部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佳品。而让这部电影插上音乐翅膀的,正是信手拈来、妙语连球的对歌。如地主莫怀仁听说刘三姐又聚众唱歌,收买不成,便请来的陶、李、罗三秀才,想通过对歌降服刘三姐,阻止刘三姐再次唱歌。但三个秀才哪里是刘三姐和众乡亲的对手:

刘三姐:你发癫,人家问地你答天,

天上为何有风雨,地上为何有山川。

讲眼前,眼前眉毛几多根,问你脸皮有几厚,问你鼻梁有几斤。

这一曲曲淋漓尽致的歌声,这一曲曲山歌特有的旋律,让人们得到赏析广西山歌博大精深的艺术享受。在《刘三姐》电影里面,就是以这样的山歌为主线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山歌得从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刘三姐唱得多好!在山歌中,人们看到了三个酸溜溜的秀才自认为后船舱装载了厚厚的歌书,谅你刘三姐也本领再大也对不过来。看到了罗秀才竟然把牛耕田说成“我走先,牛在后”。几首歌下来,三个秀才便张口结舌,狼狈不堪了,莫怀仁一气之下,失足跌入江中。

四、恢谐的旋律

电影《刘三姐》音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是因为它完全保留了广西壮族民歌那种特有的质朴和恢谐。它以恢谐、幽默、俏皮的旋律感染了无数的中华儿女,至今依然是许多老一辈人的一首首心头好歌,同时这也是一首首代表着着广西山歌特色的歌曲。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勇敢的结晶。1960年在全国公映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成为当时拷贝发行量最大的中国影片。《刘三姐》在港、澳及东南亚和世界华人圈内,也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被誉为“山歌片之王”。在新加坡,《刘三姐》曾经创造了连续两次上映120天的电影放映记录,马来西亚还将这部影片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而让这部影片走向世界的,正是其恢谐、幽默、俏皮的旋律。如刘三姐带领众乡亲跟三个秀才对歌:刘三姐:笑死人,白面书生假斯文,问你几月是谷雨,问你几月是春分。

众乡亲:富人只会吃白米,手脚几曾沾过泥,问你几时撒谷种,问你几时秧出齐,四季节令你不懂,春种秋收你不知,一块大田交给你,怎样耙来怎样犁。罗秀才:听我言,家有千顷好良田,耕田耙地我知道,牛走后来我走先。

这一曲曲令人捧腹的歌声,这一曲曲恢谐讽刺的旋律,不但让人们看到一个聪明机智、富于俏皮讽刺的刘三姐形象,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乡亲们用恢谐的民歌作为锋利的武器来击退敌人。影片恢谐讽刺的旋律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同时也体现了团结就是胜利的伟大力量,即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尽的,也是伟大无比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