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农业发展论文
(一)
一、国外文化创意农业典型模式介绍
早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整合农耕文化,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成为一种潮流,逐步实现农业由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现代精细型农业的转变。至20世纪90年代,创意农业在荷兰、德国、英国等国家作为一种新兴发展模式迅速发展,农业形式逐步由现代农业向创意农业发展,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创意农业在世界各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1.法国“环保生态功能”模式
法国创意农业较为注重环境保护。种植作物多为大田作物,在改善农业经营生产方式的同时更加关注农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把农业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相结合,在污染的工厂、公路两旁多设有大型农业生产园对空气进行净化,对环境进行美化。法国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更加关注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德国“社会生活功能型”模式
德国创意农业以休闲农庄和市民庄园为主要形式。天然形成的林区和草地成为农民修建休闲农庄的最佳场地,森林不仅是游客认识森林、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学生学习科普知识和接受教育、企业团队培训的胜地。慕尼黑独特的“骑术治疗项目”及“绿腰带项目”成为都市人们放松的休养之地。绿腰带指的是没有覆盖建筑物的位于城市以外的土地,除发展农业之外,还建立生态发展区,加强文化休闲场所的建设。包括:“干草方案”,即遍地种满鲜花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吸引游客郊游、踏青;“菜园方案”,即满足都市人拥有自己的菜园,享受自然,享受劳动乐趣的愿望等。
3.荷兰“高科技创汇型”模式
荷兰创意农业是通过高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创意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使其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创意农业的典范。荷兰发展创意农业更加重视科技的作用,无论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加大科技的研发力度和投入力度。荷兰的园艺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小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大到整个产业链无时不在体现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制胜法则。
4.日本“多功能致富型”模式
日本大分县是多功能致富型创意农业的典范,该县大力推行的“一村一品”模式,无论是该县特有的农产品、还是体现风格的一种县域文化、一首创作的民谣都能成为该县着力打造的名牌对象。日本现已有4590个休闲农园,以农业为主体,将第二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业、通信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和农业融合,创造出“1+2+3”的产业模式,即“第六产业”创意农业模式。“第六产业”的优势就是勇于打破产业隔阂,使产业之间的分界线更加模糊,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融合能够激发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提升第二产业的活力,发挥第三产业的创造力,着力打造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深入挖掘农业的多样性功能。
5.英国“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较为迅速,是世界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先行者。城市化进程加快激发城市居民远离紧张的工作节奏和纷繁的生活环境,渴望到郊区、乡村寻找安宁的生活,享受亲近自然、欣赏美景、体验农耕的乐趣。与法国推行发展大型农场不同的是,英国更加偏好发展小型化的农场模式和私营化的管理模式,更多地为游客考虑,为游客提供参与农村生产生活、体会农耕乐趣、欣赏自然农业风光的机会。英国创意农业发展也同样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实现农业收益和自然保护双丰收。
二、中国文化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创意农业相比,中国创意农业发展现在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创意农业成熟的发展体系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1.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发展
创意农业的基础条件创意农业兴起时,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平均达到70%以上,中国城市化进程虽然加快发展,2001—201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由37.7%升至52.1%,但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英国知识资产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达67%,美国创意阶层人士占就业总人口超过1/3,而中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仅为35%,与发达国家60%~70%的贡献率相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缺乏战略发展规划,创意农业品牌缺乏文化
内涵目前,中国创意农业发展模式仍以郊区观光、休闲农业模式为主,仅仅停留在农业生产过程的一些采摘、观赏、休闲等活动,真正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农业生产活动和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的综合效能未得到有效发挥,田园风光趋于人工化,这不仅弱化了农村的人文环境,也使得鲜活的乡土文化气息和民俗风情逐渐丧失。各地创意农业模仿现象严重,同质化、重复建设率高,缺乏当地特色,农业对游客吸引力大大降低。各地没有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传统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传说等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现有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城市形象招牌。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清河羊绒服装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文化活动普遍存在着缺少大产业、高起点的品牌运作,缺少特色民俗资源与创意产业的整合运营问题。总之,农业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很低,特色文化资源、节庆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缺少经营性、开发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战略策划和运作。
3.缺乏高素质的创意性人才
中国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够,德艺双馨的民俗艺术家、民间工艺技人缺乏继承人,导致文化人才断层;农村工作环境不及城市,大学生不愿回农村工作,造成既懂管理、又懂创意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流失;农村文化产业经纪人短缺也是造成农村创意农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形成了有园区无游人、有资源无创意的格局。
三、对中国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启示
1.科学规划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第一,政府应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纳入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注重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制定创意农业发展相关政策,加大创意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开发文化创意农业时应深入了解当地特色农业文化资源,对产业发展进行定位,吸收国外典型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将农业的发展同旅游、文化、餐饮等产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农业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吸收法国创意农业的经验,在发展创意农业时与城市生态规划结合,打造经济、生态、环境三效益统一。第二,加强区域间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区域之间流动,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享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溢出效应,在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各环节提高科技水平,延长产业链,真正实现农业产业由现代农业到创意农业的转变。
2.文化创意内涵
提升农业品牌价值农产品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体现在品牌上。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不一样,更加注重生态、绿色、科技运用到农业发展中,赋予农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赋予更多时代气息和文化品位。学习日本创意农业中注重品牌的建设,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中国的“沁州黄”小米,在包装上,用江西景德镇特制的青花瓷和将军罐包装,产品集名瓷、名米、名画于一体,富含文化和历史底蕴,提升了小米的文化附加值。一件将军罐小米总重5kg,售价可达上千元。品牌的创意需用专业知识和创造力作为支撑。发挥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创意农业的综合规划、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组织管理等优势,挖掘、创造能够成为本地区标志的创意农产品品种和服务项目,积极注册使用原产地标识和地理标志等。行业协会作为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的组织,对创意农业的商业开发、产业化发展、信息和技术推广等作用重大。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重点培育并发挥行业协会在创意农业中的作用。
3.培养创意人才
服务农业发展首先,应加强农民文化知识的培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成为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加速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制定吸引高校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定向培养计划,充分利用中国高校人才优势,为县域及广大农村输送文化专业人才,加大地方性创意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培养创意优秀人才的同时,进行中华5000年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成为高素质、高技术的创意性农民。其次,加大创意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对高学历、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给予政策倾斜,选派优秀文化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充实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最后,积极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中国企业应向日本、美国企业学习,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高素质人才的福利,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好“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中青年社科专家工程”、“文化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文化高技能人才”、“农村文化之星”等人才培养工程,为农村文化创意建设输送更多人才,推动农村人才队伍向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迈进。
4.创意力量促进农
业转型升级第一,产业形态创新。产业形态创新包含产品形式创新,如在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环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意农产品包装,吸引游客,增加消费量,用文化赋予产品内涵,不断融入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面貌,让消费者在旅游观光的同时了解产品文化,感受乡村文化。产业形态创新还包含经营模式创新。各地因地制宜,建立特色主题农场、休闲观光园、自耕自种(亲子园、友谊园、夫妻园形式)农场、健康养生园模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变沟通方式。第二,发展模式创新。形成农民自主经营、农民与投资商合作经营、农民股份集资、“公司+农户”、“农村+城市”、“政府+部门+金融+农民”、快乐农庄、综合开发等多种模式,有效地促进体闲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业朝着绿色生态、规模集约、低碳高效、科技创新方向健康快速发展。第三,文化创意农业结构创新。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方面,要调整功能雷同,小、乱、零、散资源浪费的创意农业布局结构。鼓励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促进创意农业园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结构。特别是要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和垄断,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创意农业集团,整合文化农业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
作者:刘丽影 张明 路剑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二)
一、东京都市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东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临海,有荒川、多摩川等河流经过。年平均气温约16.5℃。年平均湿度约60%。全年的光照时间约2056h,年降水量1479.5mm。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特点,日本可划分为北海道、东北、北陆、关东和东山、东海、近畿、四国、九州等9个农业区。由于耕地面积小,且分布分散,东京的农业主要以资源节约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以家庭经营为主。
1.经营规模及方式
2010年,都内总生产值911393亿日元,其中农林水产业生产值475亿日元,占都内总生产值的0.052%。农林业经营体①总数(经营面积3000m2以上)为7815个,占日本的0.5%,居47位,其中耕地面积小于1hm2的经营体占82.3%。日本为55.5%,经营规模大多较小。农业经营体②数7455个,其中,家族经营形式占99.3%。
2.农户及劳动力
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东京的农户数量也不断减少。1975年,农户总数为31019户,到2010年减少至13099户,这些农户可分为销售农户③和自给农户④。1996—2010年,东京的销售农户数量有明显递减,销售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从60.5%(1996)降到52%(2020);自给农户数量变化不大,但占农户总数的比例有较大变化,即从1996年的39.5%增至2010年的48%。日本是一个农业兼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就东京而言,1980—2010年,销售农户的数量从1980年的28688户减少至2010年的6812户,每年平均减少730户。其中,专业农户尽管从数量上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2000户上下,但占销售农户总数的比例有明显变化,比例从30年前的8.7%上升至目前的33%,说明东京农户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兼业农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第一兼业农户”从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占总数的比例变化不大,在11%~15%浮动,以非农收入为主的“第二兼业农户”数量显著减少,从22915户(1980)递减至3484户(2010)。由此可见,这30年东京销售农户数量的减少与“第二兼业农户”数量快速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1985—1990年和1995—2000年这两个时间段里,“第二兼业农户”每年分别减少1043户和1920户。另外,兼业农户中“第一兼业农户”和“第二兼业农户”构成比例来看,“第二兼业农户”所占比重较大,在76%~88%浮动。按主业、副业来分,主业农户①占30.9%,准主业农户②占28.5%,副业农户③占40.6%。每年从事农业劳动不满60天,农业从事者年龄未满65岁的副业农户占的比重较大。2010年,东京的农业就业人口占日本总农业就业人口的0.5%。其中,销售农户的农业就业人口为12965人,其中男性7161人,女性为5804人,男性略多。与2000年相比,农业就业人口减少了1/3,女性劳动力明显减少。从销售农户的农业骨干人员结构来看,70岁以上人员占42.3%(日本为46.3%),骨干人员数量比10年前减少了近1/3,且37%的农户没有接班人。从农业就业人员平均年龄来看,东京为63.8岁(日本为65.8岁),比10年前增加了4.6岁,呈现农业劳动力减少并加速老龄化的现象。
3.耕地情况
2010年,东京耕地面积为767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5%,其中水田占3.9%,旱地及园地占96.1%,与1975年相比减少了接近一半。经营耕地面积为5825.5hm2,其中,销售农户经营的耕地占总面积的82.2%,自给农户经营的耕地占总面积的17.8%。每一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仅为0.445hm2,经营规模小。总的来说,无论是经营耕地面积还是每一农户平均耕地面积均比2005年有所减少。
4.农作物栽培及畜产
从农作物栽培情况来看,东京的农作物(除果树之外)栽培面积共计3670.99hm2,主要以露天栽培为主,占94.6%。其中,蔬菜类最多,占56.6%,其次是花卉,占20.7%。设施栽培总面积占5.4%,其中,设施蔬菜占66.4%(日本为80.5%)、设施花卉占31.6%(日本为18.3%)、其他作物占2.0%(日本1.2%)。总的来说,东京都内栽培露天蔬菜的比重较大,而日本是栽培稻的比重大。畜产农户为了克服城市化发展中日益减少的土地资源限制,利用邻近市场的便利条件和发达的加工设施,给市民提供优质的畜产品。1995—2010年,奶牛、肉牛、猪、鸡等畜禽的饲养头数和农户数呈现出减少趋势。从每户饲养的数量来看,奶牛和猪的饲养头数有增加趋势,肉牛和鸡的饲养头数有减少趋势。2010年,畜产品总生产额为21亿日元,占都内农产品总生产额的7.6%。
5.综合食料自给率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纯进口国,对外依赖程度高。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食料自给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之后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日本的谷物(包括饲料用)自给率为27%(1965年62%),主食用谷物自给率为59%(1965年为80%),热量供应综合食料自给率为39%(1965年73%)。东京的食料自给率是全日本最低的,2010年热量供应食料自给率仅1%。主要农产品的自给率也不断在下降,但相比其他作物,蔬菜的自给率始终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2006年,东京蔬菜的自给率是5.2%,而牛奶、鸡蛋的自给率分别是3.0%和1.2%,肉类的自给率则只有0.2%。6.森林情况2010年,东京的森林总面积为78666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6%。1997—2010年,东京的森林总面积变化不大,但人工林面积有所增加,从33997hm2增至34136hm2,占总面积的43.4%,人工林率从47.9%增至48.1%。天然林面积有所减少,目前天然林占总面积的比例为44.6%。此外,东京的森林中私有林占63.5%,共有林占26.7%,国有林占9.8%。从树种来看,人工林主要以针叶树种为主,天然林则以阔叶树种为主。7.农产品出售方式农户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商品率高。2010年,东京都进行农产品销售的经营体6412个,占农业经营体总数的86%,其中,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占57.3%,市场批发占29.2%,通过农业协会销售的占27.2%,而日本通过农业协会销售农产品的占73.6%。从不同地域来看,交通便利的东京区部和市部直销方式超过半数,而交通不便的岛部农协方式占多数。从现状来看,东京的现代农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农户及劳动力数量下降、耕地小而零碎、老龄化现象严重、后备力量不足、农业自给化及副业化、食料自给率低等,给东京都市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二、东京都市农业特点
1.集约度和生产率高
从日本全国范围看,现阶段提高农业生产率主要是引进机械,扩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东京都作为都市农业,其更重视农业投入,重视土地生产率的提高,重视农业高附加价值。尽管东京的农业产值仅占日本农业总产值的0.03%,在都道府县中最小,但经营每0.1hm2耕地的农业净产值是全国第九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7倍;平均经营0.1hm2耕地所需的农业固定资本,东京都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9倍;平均经营0.1hm2耕地所需农业劳动时间,东京都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从销售规模来看,东京的农业经营体中“不销售农产品”的经营体数量所占的比例要比全国平均高,销售额在100万~500万日元规模的经营体占总数的1/3,500万日元以上大规模的经营体超过1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7%)。由此得出,对于无法实现大规模经营的东京而言,能够在狭小的土地上产出如此高的收益,是东京都市农业经营方式的一大成功。
2.高科技、多功能性强
发展高度技术集约型的设施农业东京都市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东京的园艺生产设施较为先进,在财政重点扶持下,园艺设施基本上实现了小型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蔬菜从播种到成品包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据统计,2010年,东京都内拥有园艺设施(玻璃温室)的经营体数为1883个,其中,以销售为目的经营体为1845个,占98%;园艺设施(玻璃温室)面积为169.53hm2,占设施栽培总面积(除果树)的85%(199.14hm2)。从面积上看,经营面积小于100m2的经营体占15.4%(占总面积的0.75%),100~1000m2的经营体约占52%(占总面积的22.2%),1000~5000m2较大规模的经营体约占31%(占总面积的67.7%),大于5000m2的经营体约1.3%(占总面积的9.4%)。为了满足日益多样的市民需求,提高农业附加值,东京积极生产地方特色的、少而多样的农产品,开发体验农园、休闲农园、教育农园等农业高级形态。2010年,东京都内从事农业生产相关事业的经营体有3869个,占农业经营体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经营体为254个,占农业经营体总数的3.4%;租赁农园、体验农园与观光农园占5.7%,明显比全国的2.0%和0.8%要高。截至2012年,东京都市民农园共计484个,占日本市民农园总数的12.2%;面积为76.4hm2,占日本市民农园总面积的5.7%。
3.环保型农业成为主导
灵活借用临近消费者群的场所,给消费者及时提供新鲜、安全农产品的环保型农业是东京都市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为了促进有机蔬菜的生产,东京都内保留了一定规模的畜牧生产。东京的畜牧农场以小规模为主,均建有相应的处理设施,经处理后提供给有机蔬菜生产农户。除此之外,肥料和农药使用量也呈下降趋势。2010年,采用环保型农业的经营体达4702个,占农业经营体总数的63.1%,其中,减少化肥使用量的经营体占63%,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经营体占83.8%,进行堆肥化处理的经营体占74%。随着环保型农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农产品直接销售方式受到东京都内人们的追捧。近几年,东京都内采用农产品直接销售方式的农户逐步增多,2010年,在进行农产品销售活动的6412个经营体中,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体3674个,占57.3%,市场批发占29.2%,通过农业协会销售的占27.2%,而日本其他地区主要是通过农业协会销售农产品。
三、对北京的几点启示
日本与中国是邻近,人多地少的农业条件基本相同,尽管日本的国情及土地制度等与中国存在很大差异,但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能带来有益的启示。进入20世纪以来,北京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进入加速阶段,人口、建设规模不断扩张,屡次冲破规划指标,城市问题凸现,也对农业、农村带来了巨大影响。转变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方面,而东京的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和经验教训对北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鉴于都市农业在东京这一世界特大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北京的农业也应作为城市居民安逸生活和防止灾害的保障,紧紧围绕首都发展,借助首都庞大的市场及邻近市场的便利条件,发挥新鲜农产品供给保障作用,实现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多功能的演进,大力发展籽种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体验教育农业、创意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强化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功能,使北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真正体现“窗口农业”的作用。同时,走城乡融合、城乡交流之路,要将实物形态的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活动的参与与地区乡土文化产品的推介、消费相结合,要关注农业的多元增值途径。
2.鉴于东京都市农业发展特点以及经验教训,北京应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通过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善来提升产业结构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产业,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尤其是对土地、水等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资源的短缺已成为限制北京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农业不仅能缓解农业资源短缺,减少农业资源浪费,且能提高农业资源效率,遏止农业环境恶化。同时,要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要因短期利益而忽视科学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地位。
3.鉴于东京都市农业存在的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日益减少、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北京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过程中应高度关注这些问题目前,中国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以上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出来,应通过加强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和提高义务教育,帮助农民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培育一批相对稳定的高科技农业骨干农民及新型职业农民。
作者:李梅 苗润莲 蔚晓川 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