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英语教学 » 正文

方言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021-4-10 | 英语教学

 

湘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通行于湖南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北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湘方言北部的主要代表有长沙话和双峰话。南部的主要代表有祁阳话,另一种湘方言的代表为湘乡话。湘方言在语义、词汇、句法上与普通话大同小异,而在语音上和普通话差异较大。研究湘方言和英语的共性及个性对于湘籍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母语迁移理论

 

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Lado[1]认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会依赖已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的形式、意义、文化等迁移到目的语言习得中去,且学习者母语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第二语言的学习,第二语言中与母语相似的成份(语言的共性)对学习者来说是简单的,与母语相异的成分(语言的个性)对学习者来说是困难的。La-do的这一对比分析,指出了语言迁移现象对第二语言学习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到20世纪60年代,对比分析逐渐被错误分析所替代,以Corder[2]为首的错误分析理论派认为外语学习受普遍语法影响,而错误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

 

语言的标记性理论[3]运用语言共同性理论来分析总结二语习得的规律,解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困难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依据该理论,当母语的某些规则与目的语习得过程中语言形成的普遍规律相吻合时,习得的速度就快,反之则慢,迁移是语言学习的辅助手段。而Selinker则认为母语对二语习得是一种认知过程、一种策略,或是一种调解。对学习者来说,其主要任务不是去克服母语的干扰,而是在认知过程中尽快掌握目的语的知识和技能。总之,学习者可以通过分析来比较母语与目的语,利用两者的共同点,加深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同时,可以利用两者的不同,提前预测第二语言学习容易犯的错误和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避免犯错误和排除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语言的共性与湘方言的正迁移

 

母语与目的语的相似之处促进二语学习的影响称为正迁移。二语习得者在开始习得第二语言时,就会把他通过母语而获得的对语言共性的认识,运用到二语习得中,从而加深对所习得语言的理解。母语是学习外语时可以借用的克服外语局限性的一种资源。

 

(一)语音

 

湘语言和英语在语音方面有共性,即都有音位和音节。在音位中都有元音和辅音,而在湘方言中表现为声母和韵母。在音节中都有“辅音/声母+元音/韵母”的组合方式,且元音/韵母可以单独成音节,二辅音/声母则不可以。此外,两种语言都有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的区别,句中和句末的语音停顿以及不同的语调,如陈述语调、疑问语调、祈使语调、感叹语调等,且口语中都有连读音变,如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二)语义

 

词义都有褒贬之分,单义和多义之分以及本义和转义之分,且有词义的演变。例如,两种语言表示“舌头”的词语都有“语言”的意思,如湘方言的“唇枪舌战”,英语的“mother tongue”。在句义方面,词义的组合具有相同的搭配限制,如施事、受事、与事、时间、处所、工具等基本语义格。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句子存在因为指称不同而引起的歧义现象。

 

(三)语汇

 

从造词方式上看,都有语音造词法,如摹声造词法、译音造词法、变音造词法等。湘方言的“咯咯(crackle)”、“嘎嘎(quack)”、“喔喔(crow)”、“嗡嗡(hum)”之类的摹声词,“马达”、“沙发”、“拷贝”、“尼龙”之类的译音词,在英语中也存在。从语汇的层级来看,一般都存在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三级语汇单位。从语汇的类聚来看,都有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类义词、同音词、同素词、同构词等。

 

(四)句法

 

就语法形式来说,都用词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意义(其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就词类来说,两种语言中也都存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以及实词、虚词的划分。就句法结构来说,二者也都存在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此外,在句法变化方面,省略和易位现象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甚至连一些具体的省略、易位规则也是有相同之处的。 

 

 三、语言的个性与湘方言的负迁移

 

与语言的共性相比,其个性则更为明显。在学习一门外语时,由于母语知识而对目的语学习产生负面的阻碍外语学习的影响称为负迁移。按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原有的习惯会影响新习惯的养成,对于第二语言学习来说,母语的特性往往会被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大脑中已形成的母语规则会干扰第二语言习得的顺利进行。负迁移会导致学习中各种错误的出现,增大二语习得的难度。

 

(一)语音

 

1 长、短音对应不明显 由于湘方言中没有像英语中i:/i,??/?,u?/u,??/?等长短元音的对立,因此,湘籍学生在发这些元音时,常常会出现长元音发得不够长,短元音发得也不够短,即长、短元音的发音区别不明显。

 

2 开口度偏大或偏小 英语中的e,湘籍学生多发成ε,ei也多发成ε,而?却常常发成ε,致使读音中不能区别英语中的e和?。

 

3 舌位偏前或偏后 湘籍学生多把英语中的ɑ:发成前a,舌面后半低元音Λ,也多误发成舌面前低元音a;而英语中元音?(:)多误发成舌面后半高元音r(:);也有少数学生把?发成加舌尖中边辅音l的音,如i?发成il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