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质量管理论文
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与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一)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评价负责制
审计部门内部设立审计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审计项目质量的评价,范围包括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内的所有已经完成且归档的审计项目。在评价时间上,可在每年的第一季度进行。在评价方式上可采取组织评选方式,以确保每个可评价项目纳入评价范围,质量评价小组由财务、工程、审理、综合科室、IT信息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上设质量评价领导小组,由审计部门负责人及科室负责人负责,形成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二级负责制,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价。
(二)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一般数据性指标易于定量评价,而对于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业务能力等则不容易量化评价。由于不同审计项目审计资源、审计规模、审计资金大小不同,审计目标也有所不同,为确保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效果,审计项目质量评价应当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以增强评价的可信度与效能。
(三)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与管理的工作体系
审计质量评价应当以年度目标为导向,注重过程控制,以正激励为主,对照优秀项目经验,寻找差距,将评价结果反馈给项目负责人,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吸取项目不足之处的教训,为今后或者正在开展的项目提供借鉴经验。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第一,制定详细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第二,根据具体审计项目计划,落实人员,确立审计项目需要完成的任务与达到的目的。第三,评价应当是全过程的,同时注重双向沟通,第四,实行工作量清单法,按月掌握审计项目进度和完成的工作量,实行月度、季度、半年、或年度总评的跟踪评价。第五,评价结果反馈项目组。
(四)健全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
一是根据审计项目质量评价和管理的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形成适合不同层次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制度体系。二是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实行定量与定性、过程控制与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联动工作机制。三是审计部门内部要健全评价与管理机构,从项目评价与管理目标的设定、实施、评价、反馈、持续改进方面,实行动态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循环保障机制。
(五)利用信息化平台完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与管理
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审计计划管理、项目管理、信息分析、基础信息管理、日常沟通协作、信息集成等功能模块,实现审计项目的过程控制、跟踪评价和业务评价的闭环管理。系统应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实现与OA系统、ERP系统的对接,以有效扩展和整合审计信息。
二、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综合评价
审计项目综合评价采取以单项审计项目评分为基础,年度末,审计部门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组对其派出审计机构或审计组,按照各自评价项目的得分以及审计项目的权重进行综合评分,计算出各审计机构或同一审计组长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质量的平均得分,作为衡量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具体评价工作由综合科负责人牵头落实,考评小组一般是3-5人的单数,主要考评内容包括审计程序、项目实施、审计成效与审计创新4个部分。评价评分实行逐项计分、综合评价的办法。见表二:评价档次分为优、良、中、差四个档次。审计项目得分大于等于90分的,质量为优,纳入评选优秀项目范围;大于等于75分、小于90分的,质量为良;大于等于60分、小于75分的,质量为中;小于60分的,质量为差。
三、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的反馈与沟通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结果必须反馈审计项目组,让审计项目成员了解审计项目的情况,认识到哪些方面做得好,值得肯定甚至需要推广,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吸取经验,以便改进工作质量,提高项目质量。结果的反馈不是“算账”,而是以促进提高为目的指出审计项目管理不足或优点。评价结合日常动态管理(工作量清单、进度管理)审计时间及审计成效等因素,对优良项目实行专题分析会议制度,以达到激励与鞭策的目的。对于中差级别的项目,审计部门主要通过谈话沟通,促进转换管理思路,增强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创新意识。
作者:雒文彦 单位: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