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体育教育论文
1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人们通过体育锻炼,不仅仅是在活动身体,同时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就是体育教育。目前,大家一致认为要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都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学者和普通人也渐渐的认识到了体育教育对于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心理、社会、生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使得心理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得到有效促进。心理环境可以通过体育教育建立的广阔丰富,心理环境的改善主要是通过体育项目的选择,氛围的改变,对手的变化。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中,对教学课程进行调控,可以使得学员有意识的进入心理健康培养的过程。在体育锻炼中要使得学员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就应该把体育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来消除心理疾病,改善和提高心理水平。
2如何运用体育教育促进心理健康
2.1通过体育教育,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心理承受力,增强自信心
现代社会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医疗监督、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提高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与此不同,体育教育是融游戏、竞赛、艺术和娱乐为一体的活动,它能直接带来愉悦感,能降低紧张和不安的情绪,维持心情平衡,帮助人们勇于面对困难,克服自卑、恐惧心理,促进心理健康。因此说,体育教育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拥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方法和手段。比如,一部分学员因其自身的心理缺陷,对单杠、双杠等体育锻炼形式充满恐惧感,甚至因此放弃了一些体能素质培训机会。而如果此时体育教师多给予关心,耐心指导,寓教于乐,坚持快乐、积极、健康的体育教育原则,在快乐中锻炼,在锻炼中获取快乐,使学员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造宽松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体育锻炼。那么便能使学员通过体育锻炼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产生心理愉悦感,增强自信心。
2.2通过体育活动氛围,提高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融洽人际关系
丁肇教授是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他曾经指出:“人类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就是人类的心理适应,所以人际关系失调是造成人类心理病态的主要原因。”良好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精神缩影就是体育精神,而体育活动其实就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人们的成功与失败、群体与个体等种种体验都可以在体育活动获得。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活动使学员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塑造人格、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而且,体育活动增加了人际交往和沟通协作的机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宽松的、和谐的氛围,让人的心理得以调节与放松,通过体育活动产生人际交往的愉悦感。而且通过一些多人参加的体育活动,比如体育游戏及各项球类活动,是以集体协作为主,需要大家之间互相合作、帮助、交流,因而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便培养了团结协作与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了沟通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融洽了人际关系。
2.3通过体育教学,促进智力开发,提升意志品质
智力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和判断等。体育教学过程融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和集体协作为一体,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和判断等智力因素的发展,还可以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提高。因为不论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强、自制、刻苦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员意志品质的培养。比如中长跑教学,由于它的过程艰苦加上形式比较的单调和枯燥,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对其产生畏惧。但是,从心理健康角度来分析,最能磨练学员的意志和毅力的一项体育运动就是中长跑,并且会使得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提高,吃苦耐劳的品德得到培养。
3总结
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意志品质的培养,还需应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选择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一般来说,针对孤僻、不善交往的学员,应选择融入性较强的集体项目;针对缺乏信心的学员,应选择简单易做的项目;针对自负的学生,应选择难度大、动作复杂的技巧性项目;针对胆怯的学员,应选择具有勇气,挑战自我的项目;针对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的学员,应选择反应时间短,须快速、果断的项目;针对急躁、易怒的学员,应选择平和的项目;针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应选择较激烈的项目。而且,体育教学在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时,学员可以从中体验生命的价值,锻炼他们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自律性,勇敢果断和坚毅顽强的品质,公平竞争与创造创新的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
作者:武振东 单位:中共许昌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