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临床医学论文(共4篇)

2021-4-10 |

(一)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必然性

1、加强医德教育是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现实需要

在医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生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不仅要关心病、更要关注人,关注人的心理,给患者充分的尊重、理解,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指向是临床医生,他们临床能力的提升是在三年的临床实践中习得,在三年的学习培养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是学生,同时在临床上他们更是一名准“医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把医德纳入培养体系,加强他们换位思考、尊重病人、人际沟通等能力的培养是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现实需要。

2、加强医德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

医学教育,当先授医德,Harden将一名合格医生应具有的临床能力分为三层,最内层为工作执行方面,具体包括病史询问、病理学检查、对患者的态度、人际关系等;中层为工作方法,具体包括科学认知、推理能力、症状诊断学、临床报告、实证医学等;外层为工作态度和专业素养。病患与医生接触首先感知的就是最外层,是医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三年的临床实践培养过程中,学校培养的核心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加强医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无疑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教育凸显的主要问题

1、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培养“临床核心能力强的高级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医学教育评鉴委员会(ACGME)定义临床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包括照顾患者、医疗知识、实践基础的学习与提高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专业素养以及系统性执行力。专业素养、对待病患的态度、人际沟通技巧成为评价临床核心能力的重要元素。然而国内医学院校在教育理念上普遍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19所国内首批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调研结果表明:国内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忽视对学生的沟通技能、职业态度方面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导师、学生本人都将教育学习重心放在提升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上。研究生们在临床实践中,医患沟通技巧欠缺、对待患者的态度冷漠等现象不乏个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符。

2、教育内容与学生内在需求脱节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精髓。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的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sometimescure;usuallyhelp;alwayscomfort.这句铭言伴随着每一位医学生从本科到研究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愈,更多是帮助、安慰。“去治愈”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治愈”是“有时”的,医学不能治愈每一个患者,每一种疾病,然而对患者的帮助和安慰却是一种人性的传递,这句铭言明确了医学是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医学的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属性,更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内在的必然需求。然而现实的医德教育内容大都是一些枯燥的课本理论知识,教师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去与病患沟通、如何去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他们习得的知识无法解决临床真实的医疗纠纷和伦理困惑,教育内容与学生内在需求的不一致直接影响学生的医德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

3、教育方式与临床实践分离

随着招生结构性的调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超过半数的生源为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涉世未深,他们的道德价值观极易受环境的影响。本科阶段习得的医德知识进入临床实践时,将面临现实中各种不良医风的严峻挑战,临床医师、导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他们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奖惩制度都难以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在临床实践中教授学生医德知识,是把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有效方式,而现实中,部分导师、带教人员片面将临床能力培养理解为临床实操作技能提高,在实习的过程中,只教会学生如何操作,忽视对学生医德的培养,医德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利用好临床实践这一有利平台,教育方式与临床实践分离。

4、考核评价主观随意性强

在学生的三年学习中,导师、管理者对学生的医德素养、成长历程很少关注也不太了解,教学重点放在督促学生撰写论文、考查学生临床诊疗水平上,学生论文写得好,操作能力强成为衡量学习质量的主要标准,毕业时极少有学生因医德考评不合格而不授位的。大多数医学院校都是在学生毕业考核时统一对他们的医德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指挥棒的随意性、主观性直接加剧了医德教育学习效果的不尽如人意。非常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医师协会受国家卫计委委托,于2013年8月已正式启动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因医德医风问题未通过考核的医生将被列入“黑名单”。这种从制度、方法层面上的反思改进必将有效地提高医德教育质量。

三、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措施

1、转变教育理念,融医德教育于临床能力提高于一体

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医德与医技共同培养、协调发展的生态发展观,为学生医德、医技同步成长搭建实践平台。构建切合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特点,融医德教育于临床能力提高于一体的教育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真正会看病”的临床实践型医生为最终目标,而医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想方设法为患者看好病”,“想方设法”是指医生对患者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看好病”则是指医生应具备能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这正是医德的一体二面,统一融入追求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人文维度。医德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医德素养与临床能力构成了考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平行要素,学生的医德素养只能在临床能力培养过程中渗透、升华。

2、以学生内在需求为本,丰富教育内容

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客体又直接服务于人的特殊学科,职业道德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从学生内在需求出发,丰富、充实医德教育内容,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以实习科室为单位定期由临床导师、研究生一起,组织开展以本科室真实病例为切入点、以相关医德问题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案例情景分析讨论,让学生充分融入医德在临床的现实感受中,在与病患接触的真实环境中,切实感知医德内涵;营造隐性课堂,每个月在内部网络上公布医生开大处方、拒收红包等医患沟通出现的实际问题,加强医德环境文化和导师队伍医德素养建设,使学生真正体验学校、医院氛围,真切感受导师、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医患沟通能力、对待病患真诚关心的情感,对医学事业的无尽追求,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正能量。

3、创新教育方式,探索“服务-学习”新模式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探索“服务-学习”的新型医德教育模式。“服务-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率先开展的,目前在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香港都有不同程度实施,并取得较好效果。“服务-学习”提倡把服务与课程学习目标有机结合,以学习为本,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服务实践中观察体验、思考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运用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准备:培训导师和科室相关人员,解读考核指标,了解考核重点;服务:这是“服务-学习”模式的核心阶段,学生进入临床轮转后,考核人员持续跟踪观察学生医德现状;反思:轮转结束后,考核人员、学生提交“服务-学习”反思评价表;展览或庆祝:“服务-学习”模式的总结环节,科室组织学生自述在本科室轮转的医德体验,由老师点评。在这样的“服务-学习”模式中,达成医德教育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4、实施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

实施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服务-学习”考核评价。定量评价由“服务-学习”反思表评价得分获得。反思评价量表由4个一级指标:医患沟通能力,对患者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观察能力,对病患的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组成,由学生自评和科室带教导师组综合考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为学生轮转完成后提交一个针对具体病患的“服务-学习”定性描述的反思报告,由学生本人自述、导师组根据平时观察及患者对学生服务的反馈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服务-学习”反思考核评价与临床轮转出科考核同步进行,同时在学生毕业时的临床综合能力考试时纳入“服务-学习”反思评价考核,将学习过程的考核与毕业终结考核结合,还原、追踪学生医德养成的真实轨迹,建立医德形成性档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未来医疗领域的主力军,他们的医疗水平、医德医风将对医疗行业产生引领作用。加强医德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探索适合人才培养特点的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临床能力、医德素养协调发展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使命。

作者:袁羽西 冯跃林 陈地龙 李情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研究生学院

(二)

一、临床医学高职高专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临床专业能力

从事临床医学类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不同职业有不同的专业能力要求。临床医学高职高专生未来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或相关辅助工作,因此,对于临床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应当具备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社区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中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原则和抢救技能,具有一定的初级卫生保健技能。

2.职业拓展能力

在胜任某一特定职业岗位外所具备的有利于更好开展工作或提升职业发展空间的能力,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创新能力、人格魅力、职业素养等。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慢性病人,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提倡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需要团队协作、走家串户,因此,对于未来主要从事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临床医学高职高专生而言,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良好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能为进一步提升职业发展空间,提供必要的能力支撑。

二、临床医学高职高专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职业能力是人的发展和创造的基础,是就业和成功的关键。人们主要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实践来获得、发展和提高自身职业能力。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环境和高职院校无序竞争的小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加之学制时间短,职业教育出现功利化、实用主义的倾向,一味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忽视了有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重专业技能课、轻基础素质课的现象较为突出。从临床医学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扣除最后一年毕业实习,学生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年,而其中公共课程设置和课时数所占比例不到30%,且课程数量少、门类单一,主要为思想政治、体育、英语、计算机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课程,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公共基础课程。此外,虽然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环节有所强化,但效果不佳。据有关问卷调查显示,本院临床专业毕业生对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总体评价一般,有32.3%的学生认为实训项目少;学生认为目前教学中最有待改善的三个问题依次是:缺乏实践机会、忽视个性培养、教学计划不合理。从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的评价反映来看,医学毕业生一般都较好掌握了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临床实践技能不强,不能灵活、熟练地将这些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去,同时人文素质薄弱,医患沟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欠缺或不足。

三、临床医学高职高专生职业能力培养建议

1.把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就是通过知识技能传授、工作技巧训练、职业意识培养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起理性的、健康的职业理念,从而拥有与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目前临床医学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强调临床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通用职业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建构和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纲,是实施人才培养的路线图,要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职业能力构成的三项基本能力要求,遵循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转变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上来,为学生成功走入职场和未来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优化临床医学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体系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学科,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医学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实践教育在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中,医学专业教育、实践教育重点指向临床专业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主要指向通用职业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三者之间看似相对独立,却又相辅相成。专业教育教学中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在精心组织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开发开设临床专业素养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丰富医学人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如开设医患沟通技巧课程,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加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开设文书写作课程,提高学生一般应用文和医学文书的写作能力。

3.重视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职业意识具有一定的社会共性,与行业或企业有相通之处,也有体现行业或企业特点之处。职业意识养成是职业能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由远至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和要求,将职业意识的培养纳入教育培养目标,渗透到入学教育、基础学习、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践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生时期就开始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增强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4.加强社会实践和社区实习

职业实践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个体的职业能力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得到发展、提高和强化。学生阶段职业能力主要通过社会实践和实习两个渠道来培养。学校要加强指导,把学生社会实践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提高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社区实践是临床医学高职高专生毕业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最贴近未来职业情境。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社区实习基地建设,强化社区实习环节,采用包括参观、听课、宣讲、观摩、入户调查、病人访视、与全科医生交流、跟随全科医生接诊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熟悉和掌握基层社区诊疗程序、接诊技巧、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管理等全科医学相关的技能。

5.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进入职场后,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的变化,需要不断补充或更新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支撑职业生涯的核心能力,它不能通过简单教授获得,而是在学习各种知识、理论、技能过程中不断积累、反复强化后形成的一种方法能力。具有良好学习能力的从业者,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甚至促进技术进步和发展。医生是一个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职业,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临床医学高职高专生至关重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设计课程体系时,应当从提高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自选课程、指定自学科目,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6.定向培养本土化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生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生主要面向农村和社区基层就业,能够与基层群众、患者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如果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容易出现“水土不服”,影响工作效果。因此,会听会讲方言、了解乡情民俗的本土化人才更易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青睐。“会方言、知乡情、懂民俗、服水土”,既是基层群众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职业能力拓展的需要。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应当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医师需求,采取订单定向培养模式,加大定向委培招生规模,鼓励引导有意愿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考生报考定向委培生,拓展职业能力培养内涵,为基层“量身定做”培养本土化医学人才。

7.建立有利于促进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很难对其进行量化和评价。有些单位在招聘、选拔、培养各类人才时采用职业能力测试,可以对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空间判断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进行综合测评,但这只是一种倾向性的考核测试,不能全面、客观反映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在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必须遵循主观和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学校考试考核评价为主、社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多元化、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才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曾婷婷 郑向红 林志明 林浩 张梦全 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三)

一、师资队伍建设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完成教学任务与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所以在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原来两门课程的教师共同面对一门新的课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知识的相对缺乏。如何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弥补教师的知识缺陷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在课程整合中主要通过集体备课,自学讨论,相互听双方有经验教师的理论课及实验课,共同参与实验课的准备及科研活动,使所有教师基本掌握了病原生物学理论课及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交叉攻读硕士学位进一步丰富青年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现在本教研室的教师均可胜任病原生物学理论课及实验课的教学任务。考虑到教师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对病例的理解产生不同,为避免由此带来的对问题的讨论和对内容的引导的不同,针对实验课准备上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我们编写了教师指南,对每个问题提供了参考答案,统一认识。

二、实验课程纲要的编写

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对微生物、寄生虫有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病原生物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传统的实验教学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主要是用来验证理论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在没有系统病原生物学教材的情况下,以现有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教材为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写病原生物学纲要,在内容上力求反映病原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并特别注重临床医学观念,力求体现病原生物学的新发现、新理论及热点问题。以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大纲为基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重组;突出内容新、条理清、简明扼要的特点,以便于学生对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自学。

三、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整合

为了更好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以临床医学观念为基础,打破学科界限,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重组,形成两个实验教学模块:即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模块,这两个模块把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寄生虫学相关实验内容进行渗透与融合,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在微小隐孢子虫小鼠感染动物模型综合实验中,可以包括以下实验内容中3-5节:(1)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进行肠道内容物涂片、肠分泌物印片及粪便标本涂片等;(2)病原生物的形态学检查,肠道正常菌群、肠道致病菌、金黄葡萄球菌和微小隐孢子虫等病原生物的形态学检查;(3)病原生物分离培养与检测,细菌培养、生化反应和毒力试验等,感染前后肠道菌群的定性、定量分析;(4)病原生物染色检查技术,病原菌革兰染色,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标本制片、固定和抗酸染色技术等;(5)实验动物感染前后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以临床观念为基础,围绕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免疫性及病原生物学诊断,将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实验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当然,我们还需加强实验内容的更新及与相关学科实验技术的融合力度,将较为前沿的病原生物学诊断技术及时补充进来。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考虑到本科生的学业安排,以及病原生物学专业的特点,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能够完成实验,试验课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不宜太难;(2)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要贴近生活或者临床,具有现实意义;(3)尽量贴近科技前沿,可以将教师科研课题中的一部分拿出来;(4)研究中要涵盖较多实用的实验技术。

五、结语

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其试验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求加快更新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新发现、新进展;另一方面又要求根据临床及公共卫生需要,围绕新的培养目标,解决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中内容交叉重复问题,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实践证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有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以便贴近临床医学的实际需求。我们还应注意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病原生物学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制定新的适合不同医学专业的教学大纲,以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医学人才。同时,也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组织编写系统性的病原生物学教材或病原生物学试验纲要。以临床医学观念为基础,从病原生物感染的途径、感染的组织器官、感染的临床结局等方面将病原生物学这门新课程的试验教学进行真正有机、系统地整合,还有待不断地探索、总结与完善。

作者:孙晓雷 段义农 单位:江苏南通大学医学院

(四)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高职学生适宜以实践知识为学习起点的培养模式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智力类型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语言智力较强的人擅长通过听说读写方式进行学习;身体运动智力较强的人,适宜用触摸、操作等方式来学习。高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强,逻辑思维弱,实践操作能动性强,理论学习兴趣性弱的智能结构特点,适宜以实践知识为学习起点的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符合高职学生智能结构特点。

2、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优势基于工作过程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岗位工作过程具体操作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具体的项目教学、情境教学和融“教、学、练”一体的课程体系。是以医师诊疗活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以改变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施教方式。通过项目引导、教学情境的设计、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步骤

根据基层医疗行业实际,按医师诊治疾病过程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并以学生的“学”和基层医疗岗位的“需”为中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融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标准,构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医师诊治疾病的工作过程。现在临床医学专业正在按照职业岗位(群)的确定→职业能力分析→学习领域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四个步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

1、确立临床医学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以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专家专访、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开展专业定位调研,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及公共卫生科等医师岗位。

2、构建学习领域以临床医学专业职业工作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确定学习领域框架。学习领域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的可操作性,以行动为导向,针对基层医疗实际过程组织教学,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拓展能力的培养。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能力到综合能力的递进规律,通过新的课程体系,从而把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按照工作过程需要进行整合,形成工作过程学习领域。

3、设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它是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每个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情境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该专业学习情境实施采用六步法,依次为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让学生在“工学”教学情境中尽早体验临床工作过程。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根据基层医疗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标准,构建“1个理念、1个体系、3个模块、3个结合、5门核心课程”的11345课程体系。“1个理念”即课程设计理念紧贴基层医疗岗位任务;“1个体系”即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3个模块”即专业知识模块、专业能力模块、职业素质模块;“4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相结合、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相结合、医学技能与护理技术相结合;“5门核心课程”即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所开设的27门必修课和15门选修课,理论1350学时、实验实训858学时、毕业实习1110学时,使实践教学总时达总学时的59.3%。

四、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措施

1、建立“工学”一体的实训室,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为了保证课程的改革,学校加大了临床医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现有实训条件基础上,把部分实训室改建成模拟病房,建立了仿真的“工学”一体临床实训中心。通过项目教学,学生随时能够在实训室进行模拟训练,感受真实职业环境,观察诊疗全过程,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了满足课程改革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医院实践进修,到附属医院顶岗实践。每年每位教师的医院一线实践工作不低于3个月,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了解,促进了教师对医师工作过程的掌握,帮助教师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于教学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教学情境设计,将医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有机地结合到工作过程中去,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能力。

3、编写新的教学文件为了课程的改革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实训教学指导、见习和实习大纲,重新编写《临床医学专业诊断技能训练手册与操作标准》、《外科学操作技能训练手册》等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实训教材。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积极推广启发式、案例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对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把教学地点由教室转到校内实验中心,通过“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式教学,使项目导向与岗位需求实现对接,讲练结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

5、建立教、证融合的“三站式”专业技能考核制度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按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标准为学生建立“三站式”专业技能考核制度(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体格检查和内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辅助检查),提出“专业技能不达标不顶岗”的要求,实行顶岗实习准入技能考核制度。通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使教学过程与基层医师诊疗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了,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系统工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病人的好评。

作者:张志军 高继霞 刘元 单位: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