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通识教育论文 » 正文

学校通识教育论文(共10篇)

2021-4-10 | 通识教育论文

(一)

一、在通识教育中开设文学类公选课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期,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效益”和“利益”之上,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必然会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样必然导致大学生缺乏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缺乏文化陶冶,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和文明将产生断裂;过窄的专业教育,带来学生视野狭窄、就业领域缩小的局面。文学类公选课,正可以弥补实用主义教育方式的缺陷,让学生在学有所专的同时,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勇于开拓进取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通识教育中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现今,文学类公选课的讲授面临着巨大的尴尬和压力,学生因为受到就业压力和实用主义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将精力主要集中于考取各种证书、通过各种考试上,因此通识教育中,计算机、统计、理财、语言类课程受到追捧,文学类公选课却经常因为选修的学生太少而不能开课。同时,文学类公选课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兴味索然的原因之一。老师将文学作品的作家、背景材料、流派、观点、结论一一“填”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也就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的能力,这有悖于文学能培养人文精神的原则。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将学生吸引回文学类公选课堂是当务之急。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选择经典文本

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应大量减少文学史的讲解,并对卷帙浩瀚的文学名著进行精选,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美学和思想价值最高的经典篇目,做到少而精。甘阳教授曾说:“知识大爆炸对我们的影响,往往是使我们对现代知识体系有很大的误解,好像什么新就该学什么”,其实这个时代“恰恰要突出最基本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东西而不是跟在爆炸的知识后面追所谓的新东西。所以说,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而文学经典作品,正具备了“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特性。具体表现为: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李白、杜甫的诗;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选取鲁迅、老舍的作品;外国文学作品中则选取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的作品讲解。对学生的要求从记忆文学常识、流派、风格、理论、批评转为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形式的审美鉴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体味到作家的思想精髓、语言的优美精妙。

2、加强师生互动

文学类公选课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有超群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以优美动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学生,能将文学作品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然而,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仍然是不够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授课中来,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具体方法有二:首先,阅读与演讲相结合。在授课之初,即将所要讲解的篇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学生在课外阅读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在课上以演讲的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作品的内容和自己读书的感受。这种授课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读得有动力有目的;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能看到能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理解得不透彻,就不能讲得明白,演讲让学生的阅读效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其次,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教师不应是课堂中的上帝,教师也不应在课堂上演讲,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是个穿针引线的角色。课堂上教师可依据作品给学生抛出大量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将讲解进行到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还要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因为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学生在讨论中如果存在观点相悖的情况,就可以展开辩论,最后教师再给予引导,给出相应的总结。这样,通过讨论、辩论、总结这一系列过程,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著作情节的印象,而且在培养文学感觉、理解能力、应变能力方面都有所帮助,可谓一举多得。

3、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

文学类公选课的讲授不像其他课程,讲授的方式方法可以相对灵活。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莫里哀的《伪君子》、曹禺的《雷雨》时,可以组织学生改编并表演其中的经典片断;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组织辩论比赛、开展读书汇报会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各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旨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课上课下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文学、欣赏文学的活动中,在表演、朗诵、辩论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提高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将文学知识转化为精神食粮,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情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与计算机的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授课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PPT是文学课教师首选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制做PPT的过程,将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穿插其中,将作家生平经历、生活背景、创作初衷、创作影响、文学评价等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以此取代枯燥干瘪的理论性讲解。在作品介绍过程中,也可适当插入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片断。在课外,还可推荐给学生大量根据文学作品、作家生平改编的优秀电影。这些手段,都能使学生以较容易的方法介入到文学的阅读和欣赏当中来,是增进学生对文学了解的好方法。

5、改革考核方法

文学类公选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这门课不宜采用试卷形式的期末考试。因为文学类课程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绝不是通过教师期末划题、学生死记硬背来获得的。值得推荐的是美国大学所采用的过程式计分法。这种计分方法是将学生平时的各项成绩进行累加,最终形成其期末成绩。文学类公选课平时的成绩可包括:出勤、听课状态、读书报告的撰写、课堂辩论的表现、观点的创新、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对作品掌握的程度等,通过这些项目的评价,让学生明确:文学的学习不是一次考试就可以完成,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断的探索;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是一次课就可以解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保持对文学的热爱才是文学类公选课真正的教学目的。总之,在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专业教育可使学生获取某个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而通识教育则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素质提升,二者相辅相成。而文学类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文学经典包含了关于人性的宽容、善良、正义、忠诚,也批判了人性中的虚伪、狡诈、冷酷,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这些能为大学生提供间接的人生经验,让大学生感受情感的涤荡,接受灵魂的洗礼,传承千年的文明。对文学类课程的教师来说,亦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更多的大学生吸引到文学课堂,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丰富情感、见解独到、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作者:孙鸿飞 陈秋雷 杨楠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

(二)

一、中国落实通识教育的过程与存在的问题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识教育是在特定的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至此,通识教育才逐渐被各高校所重视。然而,由于侧重点不同,各个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也不尽相同。21世纪以来,我国从上到下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专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教育功利化的今天,更多的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就业率,却忽视了学生能够在社会生存的其他技能。加之近三十年来,我国举世瞩目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的意识的空前解放,出现了新的精神文明发展的滞后,与此同时,造成现在的毕业生人际交往能力差、人文素质欠缺、心理素质薄弱、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也显现出来。这些问题正是通识教育所要解决的核心内容。可见,通识教育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军训和体育课

首先,真正带学生到部队去体验军旅生活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体格的锻炼,更有利于他们养成吃苦耐劳、勇担重任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其次,体育课也非常重要。现在有些学生体质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时间的伏案学习,长时间的在电脑前打游戏,试问怎会有强健的体魄?因此,体育课的效果不能仅用课堂上的成绩去判定。学校除要进行定期的体能测试外,还要将学生平时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情况作为考核范围,而不应以学生拿到学分为目的,应以学生大学期间练就一个强健体魄,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目的。

2.政治教育课程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和内容的选取其真正用意是培养出在和平年代能够心甘情愿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一旦枪声打响能够“弃笔从戎”的青年一代。面对当今时代的“90后”学生,再以刚刚建国时的政治课程内容来讲授显然过时了。把此部分课程设置为时事课程及军事教育,要让学生更多了解的是“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而不是“过去时”。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等课程

笔者建议这类课程应该以法律课程为主导,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家的现行法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职业道德课程的考核则都应该放在学生的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去。学校可以通过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成立一些社团,开展集体活动,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也可以将军训中学生的表现作为这部分成绩考核的第一步。另外,国家正大力推行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可以籍此将学生在企业期间的表现也作为此类课程考核的一部分。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会形成一部分的就业意识,回到学校后学校教师再根据经验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效果才会显著。

4.计算机类课程及外语课程

这两类公共必修课程,笔者认为计算机类课程更能成为学生们走入社会后的好帮手。当今社会,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到军事、科研、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如果不懂计算机基本操作,就好像战士不会使用枪。但面对枯燥的理论学习,可以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最基本的应用设置成任务模块,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以激发学习兴趣。至于外语课程尤其是英语课,虽说它也是一项工具学科,但对于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说,从学情出发设置成选修课更好。

5.口才、礼仪、写作等课程

笔者认为这些课程可以通过较少的学时讲授一些基础教育中涉猎不到的知识,但大部分的考核还要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通过一次测试就给定学分,这起不到培养的效果,仍属应试教育。可以将学生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平时交往的表现列入考核内容中去,至于写作课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这部分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6.公共选修课

首先,公共选修课应该具有广度及深度。广度就是应该开设多元化、多方位、全人化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如文科专业的学生要涉猎一些数理化方面的知识;理科专业的学生要涉猎一些国学、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涉猎的深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以公民教育的实现为目标和宗旨。其次,通识教育绝不是课程杂乱的堆积。要实现通识教育目的,不仅课程要有广阔的覆盖面,而且还要求各个学科领域的课程呈现一定比例。否则,学生学到的仍然是散乱、零碎、庞杂的知识。再次,公共选修课不要讲得过于专业,内容基础要广泛。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现在的孩子有多少能主动为家长做饭?我们可以在选修课中在讲到饮食文化时将如何做好一餐饭纳入到授课内容中去,真正设置一两节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并鼓励他们回家主动为父母做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了解了饮食文化、营养搭配,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举多得。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面对思想多元化倾向、诚信缺失的不良现象,高职院校更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善于求真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视野、平和高远的心态,并以此来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质,承担通识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赵伟 单位:辽宁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三)

一、大气科学通识教育助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结构、组成、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等(包括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和各种大气现象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从大气科学本身的研究范畴来看,涉及大气圈和人类圈这两个地球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圈层,也是人际关系中十分敏感和脆弱的地带。20世纪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极大地损害了公众健康,引起了大规模的环境运动,进而生态文明孕育产生,这些环境污染事件以20世纪“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其中五项属于空气污染事件。事件中有毒空气的危害程度与当时局地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大气中的污染物由于气象原因不能得到及时扩散,最终酿成了惨剧。虽然破坏性的生产模式是导致环境事件的元凶,但是气象条件在其中无疑是凶手的帮凶。因此,大气科学知识普及十分必要,对认识地球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保护人类、协调与自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气科学通识教育与生态文明高校教育的内容耦合途径

大气科学作为生态文明高校教育的一门基础知识课程十分必要,它将极大地补充生态文明的基本知识面。通过结合当前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丰富大学生地球生态系统相关科学知识,从而培养正确的人地和谐观,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大气科学通识教育与生态文明高校教育的内容耦合途径初步探析如下:

1.结合大气环境热点问题,学以致用。“高温、雾霾、沙尘暴、台风、干旱、洪水、冰雹、全球变暖、城市热岛……”,这些词汇频繁出现,也是我们生态文明道路上必然经历的种种。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变化问题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热议的话题。加强大气环境热点相关气象知识的传播十分必要,这些知识将直接应用于问题的实际分析,从而引导人们的认识和评价,形成环境问题的舆论。科学认识是正确归因的首要前提,因此大气科学通识教育应该加强热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分析,普及相关科学知识,让书本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2.增加污染气象学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是环境友好,空气质量是首当其冲的重要指标。空气污染气象学是研究大气运动和大气中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科学,从人类环境的角度看,人类活动影响大气的哪些组分以及它们的迁移规律。它是大气科学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帮助人们了解大气污染物与人类活动、气象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生态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传统大气科学概论中对这部门内容涉及较少,但是这部分知识与当前高发的空气污染事件密切相关,也是大学生亟需普及的科学知识。

3.倡导“对话”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根据大量《大气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经验,目前大气科学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显然不能满足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需要。在大气科学走向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互动和实践十分必要,只有通过切实的“对话”,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主导者,才能进一步产生观点,形成意识和理念。

三、结语

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著名作品《沙乡年鉴》中写到:“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高校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十分重要,通过大气科学普及可以有效补充地球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建设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储备。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内容上结合大气环境热点、增加污染气象学内容、倡导课堂“对话”,让大气科学知识走入实际生活,指导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

作者:李蓓蓓 唐镭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四)

一、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之现状

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美国最出色的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目标首先是特别重视本科生的教育,其次才是致力于领袖人物培养的精英教育。我国各高校纷纷以研究型大学自诩,重视大型科研项目的竞争,却不屑于本科生的教育,导致本科教育日趋空洞化。另外,现行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单一、缺乏弹性等因素极大地制约了人才质量的提升。首先,我国高校极为重视专业知识的有用性,忽视基础知识的通识性。实用主义背景下,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等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观。人才培养过于强调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导致学生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偏窄、视野狭隘,缺乏运用跨学科的眼光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和综合化的需求。再者,我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生搬硬套,缺乏创新。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要构建设计严格、目的明确、特色鲜明、效果明显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鉴于我国通识教育无经验可循,于是各高校纷纷效仿哈佛、斯坦福等国外名校,一律照搬照抄,最终使得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泛泛而谈、华而不实,缺乏通识课程的核心内容。如果在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改革,没有清晰的改革方向,没有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那么,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革新将无从谈起。最后,我国通识教育的实施缺乏自由批判精神的大师。如果说“核心课程“是通识教育的关键所在,那么强大的大师队伍便是基础和保证。然而,我国高校所谓的大师们都专注于积极转化科研成果,或忙于带研究生,大师们离本科教学渐行渐远。试想,大师的科研成果可以影响社会某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却无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头脑和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方向,这种教育理念是否已背离了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和根本使命呢?然而,对于一名本科生来说,在这短暂的四年时光中,“他处于一个过渡的空间,前有被他抛在身后的知识荒漠,后有学士学位之后等着他的不可避免的可怕的专业训练”。面对这样一个人,必须要思索的是:若想让他成为一个具有品性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四年里,应该赋予他什么样专业训练之外的东西?对任何一名本科生而言,这一段迷人时光的重要性再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因为,它将对他未来的人生和人类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面对当代高等教育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高校都在思考大学在世界变革中的角色。知识经济下,求新变革是大学的唯一出路。然而,创新求变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方向,方向错了,一味求新求变只会让大学的变革走弯路,甚至走进死胡同。尽管通识教育的实现极具挑战性,“但这难以捉摸的通识教育的目标可能依然是使学生为终身学习和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的最好途径”,密歇根大学原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博士如是说。要打破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瓶颈,高校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不可完全照搬。必须要结合中国大学的发展现状和文化特色注重实质性的革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质量工程。在全新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实施培养具有“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和“两型”即创新型、实践型的的人才目标。首先,具有前瞻眼光和全球视野的大学校长是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依托。“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直指大学的精神和使命,也是需要中国大学校长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所大学的校长,在笔者看来,就是一艘轮船的掌舵人,他指引着轮船的前进方向。因此,校长是否具有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是否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敢于创新求变将决定着一所大学的未来。令人振奋的是,一直以来,中国定期举办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邀请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校长与中国大学校长就大学的使命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共同探讨和交流,以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对于国内大学校长而言,要学习如何借鉴美国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对中国的本科教育进行具有中国大学办学特色的创新和改革,在人才培养道路上能够探索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切忌跟在外国优秀大学后面亦步亦趋。除此之外,中国校长要学习的是国外校长优秀的教育理念以及国际化视野。不难看出,任何一位国外名校的校长都将培养卓越人才作为大学的根本使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在2010年5月南京举办的校长论坛上论道:“我选择卓越而不是用质量,因为卓越是大学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大学要努力实现卓越。比如以本科生教学为主的学院,就应该把本科生教学做到卓越。”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缺乏的是创造性的、独立的思维。在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看来,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缺乏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而中国校长的使命便是创新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这一模式要具有一种宏观规划和视野。可喜的是,我国的知名大学历来具有重视人文学科的传统。在梅贻琦担任清华校长时期,学校强调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并且开始在教育中倡导和实践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成为清华教育理念重要的传统。在此基础上,清华大学与时俱进,重实践、求创新,铸造起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浓厚学术氛围的百年学府。归根结底,是因为清华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自始自终没有背离大学的使命,即以培养“人”为使命。

因此,大学校长坚持通识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对通识教育要有大格局、大关怀,在方向准确的基础上进而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才是实现通识教育的正途。其次,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所在。作为已具有数百年传统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一直重视其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文教育的理想与宽泛包括了人文学科、艺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这已经成为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所在,而且,已经体现在了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之中”,校长福斯特在其题为“大学在变革的世界中的角色”的演讲时如是说。多年来,中国高校的课程改革以为国外的培养方案拿来套用便可,结果事倍功半,适得其反。我们需要向国外学习和借鉴的是其通识教育制度,而非其课程分类体制。就美国主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建制而言,在学者甘阳教授看来,有三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第一,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事实上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第三,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要求小班制,一般不超过15人。在笔者看来,在中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重心、采取传统经典阅读的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都是有效的途径和策略。但是,在各高校严格实施小班制的做法,以目前有些高校现有的师资水平和硬件设施而言是无法实现的,因此笔者不敢苟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通识教育改革必须要因时因地而异,结合各校实际办学特色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以涉海类院校中的中国海洋大学实践为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适时修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2010年,学校围绕“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学校通识教育的五个知识领域,分别是“海洋环境与生态文明”、“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人文经典与人文修养”和“艺术欣赏与审美人生”。笔者认为,该校课程体系设置突出了学校海洋、水产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更加合理地利用学校优势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学校“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值得其它涉海院校学习借鉴。一言以蔽之,中国高校只有构建具有中国文化和各高校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才可能具有通识教育理念的灵魂和核心。因此,高校要把握准通识教育改革的大格局,科学规划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把构成该知识领域最基本的、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主干课程建设成为核心课程,使其在通识教育中发挥基础性地位,教育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注重大学生性情和素质的培养,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交融,增进其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为其一生的多向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最后,建设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大师队伍是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所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不仅在于要“教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教”。在中国,我们不缺科研大师,缺乏的是学术卓越的人文教育大师。试想,高校如果没有杰出的、一流的教师队伍,又何谈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呢?因此,如何运用各种资源尤其是优秀的师资力量来创新教学风格和方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识教育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今,高度商业化的竞争社会严重地影响了全球高等教育,大学在实用主义导向中躁动不安。教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日趋严重,开设的课程华而不实,没有经过严格的教学要求和训练要求,通常以选修课为主,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创新,偏于注重知识的单向灌输,导致的结果是,“本科生基本不接触原著,都是上很多‘概论’,许多大学生四年毕业从来没有认真读过任何经典原著”。这种缺乏阅读量和阅读训练的做法,必然导致中国学生缺乏深刻思考问题和独立批判思维的能力,而大学教师应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通识教育真正全面的实施,需要有大师,更要有大爱。学生们自由探究的精神,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人生理想的确立均赖于大学教师的垂范与引导。大师的作用就是学生在面对功利浮躁的社会诱惑而感到困惑不已时,通过教育使他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而通识教育的本质就是“发扬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自由,充分培育人的心智,使人从偏见、迷信和教条中解放出来”。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授们必须要走进本科课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忘传道、解惑的责任,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以及创新式的提问,用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阐释能力和批判思维,大师培养学生自由批判的精神、公民的责任意识等普世人文情怀也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价值。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必须要思考并理清的是大学的根本使命,那就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在爱因斯坦看来,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在笔者看来,爱因斯坦的教育观与纽曼的大学理念不谋而合。如果一个人掌握了通识学科的基础理论,具备独立思考和工作的哲学习惯,必将找到自己的道路,敏锐的头脑和成熟的心智将引领他在某一学科领域表现卓越,更好的适应进步和变化。

三、结语

然而,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中的回归任重而道远,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我们需要不断地审视和提升大学理念的同时需要牢牢记住的是,大学的本质意义与核心思想始终不变:在非功利的导向中培养心智成熟、身心和谐的社会公民。作为大学教育者,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慎的态度,立足于当下,却不随波逐流;放眼于未来,却不好高骛远。或许,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中一时无法占据主导地位,但如果它能在我国整个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一席,那么,中国的大学就有希望,就有未来。

作者:崔永光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五)

一、通识教育的定位及选择

进步实用主义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是杜威(JohnDewey)。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学生应该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应该有活动和思考的自由;学校的课程不能以老师事先编定好的教材为依据,学生应该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规划;教材应该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为原则;通识教育就是要为学习者尽量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和解决生活挑战的办法。相对于理想经常主义者的看法,进步实用主义者将通识教育的科目和范畴无限放大。虽然因人因时设教的确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求知的需要,但是就目前中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来说,要针对所有个体或小群体提供专业的教师队伍、系统科学的教材、完善合理的考评机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社会发展的特点,针对性地编订教材、设置课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更为高效的和务实的做法。精粹主义也兴起于美国,它对上述的两种认识进行了批判的继承。一方面,精粹主义和进步实用主义一样将个人的兴趣和需求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另一方面,精粹主义又强调民主社会中的公民应该具有共通的知识背景和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强调社会的标准和要求。为了达成其认定的教育目标,精粹主义还主张成年人对青年人加以指导和训练,学校应该采取有计划、有组织但绝非整齐划一的唯一课程。这一理论强调了普世价值、统一思想对于民主社会构建的重要性,为我们培养出有知识有技能的建设者和有理想有修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框架。这一套通识教育的理论也成为本文研究的立论前提。

二、课程设置

通识课程长期以来在大学教育的体系中处于被漠视的地位,关于通识课程目标的系统描述一直比较缺乏,具体到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分支,其课程目标在政策性文件中的表述也显得相对简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学分和上课时数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建议,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目前国内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基本遵照《教学要求》开展,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在校学生授课,每周平均4学时。按照现行主流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定模式来衡量,平均每2周完成一个单元的课程学习,内容包括听力、阅读、基础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由于授课班级规模较大,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较低,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往往很难完成教材讲解连带听说读写的训练。此外,《教学要求》对学生需要达到的英语能力规定了三个层次,为实现三个层次的教学效果的递进,不断强化的教学活动和适度延长的教学时间越发显得必要。根据《教学要求》中对于听说和词汇量晋级要求的明确规定(初级:听力理解每分钟130~150词,词汇量应达到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中级:听力理解每分钟150~180词,词汇量应达到约6395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高级: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正常语速的谈话。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词汇量应达到约7675个单词和1870个词组),建议大学英语课程应在至少三年中开设,并且每一年课时数以20%的幅度增加,基本达到:一年级每周4学时,二年级每周6学时,三年级每周8学时。为了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同时保证大学专业课程教学,可在二、三年级将部分学时转化为选修课,摊薄每学期该课程学分值。让对大学英语学习存在真正需求的同学能够得到必要的引导和辅导。此外,通识教育希望实现的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应该是一个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的内容,四年级的选修课程中也应考虑安排一定比例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

(二)知识构成

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代表,哈佛核心课程中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外国文化课程的教学目的及知识构成:使学生对人类生活进程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介绍外国宗教、社会及经济制度、文学及艺术成就、主流价值观等。结合《教学要求》的规定,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理应至少包括英语国家社会及经济制度、文学及艺术成就、主流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从而实现“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和“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了考察现有大学英语课程知识构成的科学性,作者将大学英语主流教材《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全部四册内容制成词表,分别选择LOB语料库(全称是Lancaster-Oslo-Bergen语料库,以其制作的规范性而著名,涉及15个领域的文本信息,包括:文学、传记、宗教、社论、游记、小说等常见题材)和JDEST语料库(全称是上海交大科技英语计算机语料库,和LOB语料库规模相仿,主要涉及化工、机械、航空、建筑等领域)作为参照词库,利用Wordsmith软件提供的关键字比对功能,确定该套教材选题的多样性。结果证明,该套教材涉及主题大多是日常生活、学校生活、人物描述,题材显得单一。此外,现行教材在过去的十年间未进行任何修订和增改,许多素材已显得陈旧,缺乏时效性。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非常适合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以体现,但现实的情况是,现有大学英语教材的构成多以散文、说明文、论说文为主,且多是节选章节或部分片段,对于经典名著和文学巨匠的涉及也显得非常有限。同时,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只是把大学英语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作为传授语言知识的载体,对于文本的出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和动机鲜有提及。或许这些经过删减和修订的片段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事实上,脱离了语境和文化背景介绍的文本分析一方面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则很难让大学英语学习者全面领略文学和艺术的价值与内涵。大学英语学习既然已被归入到通识教育的范畴,就不应该片面追求英语作为工具的学习和掌握,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文化、艺术学习也应被提上日程。较为可行的安排是:1.专门开设英语经典阅读课,有专门教师任教,每周安排一学时;2.考虑到以汉语为载体的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中普遍开设,建议将英语经典阅读课与大学语文课程合并,每周2学时,并且将两类内容进行重新编订,相同进度条件下,两类材料互为补充和解释,让学习者更加全面感受和理解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是在校大学生英语知识获取的主要来源,知识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更新是时代的呼唤。考虑到教材编订的巨大投入和耗费,在配备多媒体设备的高校应大力推广网络课程,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题材多样的英语学习资料。

(三)课目组成

《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学习者需要达到的能力进行了全面描述,涉及到听、说、读、写、译5个方面。然而受到教学课时和教学场地及设备的限制,多数大学英语教学无法确保听、说、写、译等课程的单列,班级规模与日俱增,教师也无法确保课下的交流与辅导。5种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同时展开和传授,效果可想而知。较为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将班级规模缩小,大力充实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开展课下辅导,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促成远程互动平台的建立。使课外有课,生活即课堂。

(四)教学组织形式

从精粹主义的角度出发,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学除了提供一套标准教学课程之外,还应该努力革新教学形式,尽量满足个体需求。进行选课制、分级教学、网络授课、多媒体自主学习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尝试。具体来说,让学生每个学期有一次选择任课教师的机会,根据教师特点和自身需求,自主结合,实现教育收益最大化;根据学生入学成绩或专门分级考试的成绩进行分班,允许高水平学生跳过初级课程,节约时间用于高水平拓展;建立远程网络教学平台,以此解决师资力量薄弱或人力不足的问题,努力实现全国范围内优质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自主学习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网络资源及时填补教材更新不及时的漏洞,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感知真实的英语语境。

三、结语

大学英语已经被归入到通识教育的范畴,大学英语政策的制定者、教学行为的执行者(教师)、学习行为的主体(大学生)就应该从认识上实现统一和步调一致,充分认识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所肩负的职能:不只是要传授个别词句、某篇文章,不只是应付考试或是为未来职业做铺垫,更要让大学英语学习者具备精确流畅的文字书写能力、通达高效的沟通能力、准确深刻的思考能力以及辩证客观理性推论的能力。唯有如此,大学英语课堂才能洋溢艺术的馨香、语言的优雅,传达人格的魅力、哲学的凝思。

作者:赵波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六)

一、图书馆———通识教育的大舞台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跳出了各院系的独立利益主体的羁绊,从而能全身心地投入通识教育。在服务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认真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而不遗余力。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强,高校图书馆也以优渥软硬件条件出现在读者面前。新图书馆不仅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更在内部环境和服务方面赢得读者的青睐。新的建筑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式的建筑格局,具有大流通、大空间、通透式、功能强、现代化程度高等特点。无线网络的引入、移动图书馆的开通,随时随地享用资源,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人性化。全开放超市式的布局,融检索、借阅、自习、休闲、研讨等功能于一体,除了传统的服务项目,还提供学术演讲厅、研修室、咖啡吧等学习和休闲的场地,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空间。借助图书馆的这个平台,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活动,弥补高校通识教育非正式课程实践不足的缺陷,是对通识教育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包括人的智力、情感、社交能力、身体、创造力、审美和精神潜能的发展。图书馆是高校践行通识教育及培养综合能力的最佳之地,助推通识教育在高校的深入和发展。

二、综合能力在图书馆的养成

能力是作为主体的人的素质的外在形式。个体的知识、智慧、能力状况是重要的人格特质。能力是独立自信的合理来源,是自尊与他尊的基础,是个人价值和作用得以体现的前提条件。如何全方位践行通识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特质,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是图书馆同仁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1、创新能力

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它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建设重要的后备力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在国家创新导向的指引下,面向高校学生开展了各种层面的科学创新与研究。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组织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到省市及高校组织的各级赛事,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有的学校已有超过60%的学生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中,在参与科研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图书馆积极嵌入学生的科研活动进程中,通过对有科研需求的学生进行课题跟踪服务,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该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为大学生提供科研咨询。同时,开放“研修室”,提供上网设备及文献资料,提供学习和创新的空间,用于支持个人和团队参与科研和项目竞赛。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2、自学能力

科学研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也依托于良好的自学能力,在学习、继承中发展人类的文化知识。同时,自学能力也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2012年《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报告》显示,57%的大学生毕业后变动工作两次以上。现在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课堂学到的只占19%,81%的知识来自参加工作后的自学。自学能力的获得又以信息素养为基础。信息素养是要使个人发挥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创新地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基础。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图书馆开设的《文献检索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检索的方法,树立自觉捕捉、获取信息的意识,具有主动获取更深、更广、更新知识的技能。现在,各校开始探索将信息素养内容整合到专业课程中去,即在通识课基础上,提供课程整合式教育简称整合教育或整合教学,以期更好地实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除了专门的课程讲授,还通过新生培训和贯通大学四年的图书馆专题讲座来提升自学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学能力的提升,还来自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和学习网站。针对每位学生所选修的课程,上海交大图书馆主动推送与课程对应的电子教参资源,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教参资料。老师和同学只需手持一台电子教参的移动阅读器,便可进入“智慧泛在课堂”,随时随地查看教学课程与参考书籍,方便同学们的自主学习。

3、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具有交往意愿,积极主动参与交往,并且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从而使自身和他人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自信、开放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强其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使其易于取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和帮助,是其尽快融入社会,走向成功的通行证。人际交往能力在图书馆的养成,主要是学生参加读者协会,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与维持图书馆阅读秩序、保持环境卫生,整理图书、指导新同学使用图书馆的设施和提供常见问题咨询等义务劳动。在服务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平等交流、沟通,在实践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4、阅读、表达能力

通识教育专家甘阳大力提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模式。他认为,学生需要直接阅读经典而不仅仅是上概论课;同时应当鼓励并组织学生围绕经典进行讨论。我国通识教育多数是大班授课,同时受课时限制,很难做到美国的教学模式。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专业的阅读指导老师、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馆无疑为实现通识教育中的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模式提供了可能。首先,建立经典文库保障学生对经典文献阅读的需求;其次,组织读书协会。图书馆派馆员任指导老师,指导会员品读经典名著,进行学术交流,包括主题发言、自由讨论以及相关好书推荐,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举办读书节。举行读书征文比赛,吸引全校的同学来读经典,写征文,展示书面表达能力。更有图书馆举办了“我看书我表演”的以某部中外名著为蓝本改编而来的话剧表演大赛,征文比赛、演讲赛、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开展,在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同时,更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3.5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进行审美判断和形成美的形象的心理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为主要内容。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弥补学生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不足,完善人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利用设施齐备的影像厅,提供优秀经典的影视资料,感受人生百态。特别是在读书节时,还进行影视名著名篇赏析活动,进行影视赏析的互动,使学生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提高了文学鉴赏水平,得到了美的享受。开设专题讲座,让专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请艺术团队进行不同形式的文艺表演;免费提供场地给团体、个人举办书画展、雕塑、集邮、摄影等各种艺术展览,让学生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认识美、欣赏美,最终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三、结语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先进的网络信息导航技术、丰富的科研与创新素养培养经验、相对宽敞的场地设置、较为齐全的休闲活动设施,能够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和氛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图书馆得以发展和提升。“在德智体美互相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

作者:汤骅 单位: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

(八)

一、通识教育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学业要求

(一)知识结构的整合性

通识教育要求应用型本科学习者不仅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学习有关人文、历史、社会、艺术、自然科学基础等方面知识,为专业学习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增强知识之间的有机综合,全面深刻地领悟知识,提升做事和做人的素质。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中,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具有复杂化和综合化的特点,需要创造性应用综合知识,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应用型本科学生知识学习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良好的通识教育会给学生带来思维的训练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拥有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综合创新素质和能力。通识教育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知识学习上,既注重有关专业和非专业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又重视专业知识运用过程中的知识监控和调控,以及以内心感受体验为主的情感领域的默会知识,从而致使个体的科学和人文知识达成最优化的整体功效发挥。另者,通识教育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高速裂变,本科生的学习被分割成很多狭窄的学科,不同学科在方法和内容上如此迥异,以致学生无法连通等特征,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整体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性把握。

(二)道德情操的融合性

通识教育注重应用型本科生的人类责任感、公正公平感、仁义美德等道德情操的培养,注重道德知识、行为和情感的有机融合。徐辉、季诚钧(2004)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角度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灵魂、统帅。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从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所需的基础知识,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这些人才能够推动社会生产的顺利转型,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市场经济的飞快发展。然而,高尚的道德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志。道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作为评价标准,并逐步形成一定习惯和传统,以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在教育目标上如果过于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不利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建设和发展。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超越功利、注重道德与人格养成,培养“全人”,造就道德高尚、通融识见、身心健康的个人与公民。

(三)未来生活的准备性

在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教育的滞后性更多体现在知识学习和创新的滞后等方面,应用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受到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局限,应用型知识技能具有时空的局限。虽然当代应用型本科注重产学研的相结合,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紧密结合,强调学习者知识的创新性应用能力的发展,但市场经济的变化要求产品的更新是快速而有价值,如果学习者过多停留于当前一线生产的具体技术和知识,则会在走出校门后,面临技能知识落后,无法胜任工作的新要求。专业教育局限在当下或较短的未来,而通识教育主张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着眼于人的全程发展。在大工业化时代,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技之长的人可以取得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生活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具有优先获得的优势条件。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日新月异的变化促使教育的目的发生变化,于是斯宾塞提出“教育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遭受到批判。这样武断的批判有失偏颇,问题的关键在于斯宾塞的教育内容是什么。如果教育内容是当代科技的知识和技能,的确不能为未来做准备,如果是人类积淀而形成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对于个体的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也会为人类美好未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育优秀的公民,课程内容是着眼于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渗透着人类发展需要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熏陶,注重内涵式的培养,为美好和谐的未来发展做准备。正如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生应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纵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节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付而知所排解”。

二、通识教育下应用型本科学生学业表现偏差

通识教育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提出了以上内涵式发展的具体要求,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典型的偏差。

(一)学习功用的学分偏向

国内的学分是指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规定所需要的学习量,是对学习量的计算和学生能否毕业并取得文凭证书而进行管理的一种工具。我国学分注重量化,对课前、课后的学习要求根本不涉及,反映的是以教师为主,重课堂教学、重书本知识全盘接受的一种教育理念。在此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通识课程的学习成了教师主导的学习,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较弱,又加之是大班级授课,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限,学生的通识课学习主要是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通识教育所倡导的内涵式发展功用遭受扭曲和贬值。

(二)学习的知识偏向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属于新建本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的科学创新能力有限,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过程中,常基于本科生学习知识的拓展和弥补性。陈跃红(2009)在探讨通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中,指出“企图通过某些轻松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以为就能基本解决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模式僵化、学术批判能力欠缺和创造力不足带来的困扰,就会使得学生能够从不自觉的状态转而进入自由理性的专业领域学习,就可能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那么,这种认识显然是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通识教育的知识融合性功能实质上是思维深度的拟合和相通性。现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等同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普通知识的传播,不利于专业创新运用能力的提升和深化。

(三)学业成就评价的市场偏向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最终归结于就业的结果好坏与否,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就业取向,带有极强的功力和职业化倾向。通识教育风行美国的初衷就在于扭转高等教育过于偏重实用主义的倾向。通识教育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育直接目标上有所差异,在有限的大学学习时空内,会产生时空冲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就业压力始终依附在心里,“以就业为导向”的动力相对于“以能力为导向”的动力强,因而,在通识课程学业成就评价方面有市场偏向。市场是以“优胜劣汰”为主导理念,经济获利为最终目标,生产生活的技能和知识尤为重要,但人类的和谐发展和生存,不仅需要市场化的自然发展,也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理念的支撑。通识课程的学业成就评价不应该局限市场需求,更需要注重学习对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化的引领和创造。

三、通识教育下应用型本科学生学业指导的有效机制构建

通识教育对应用型本科学生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但在学习实践中通识课程学习在内容、目标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出现了偏差,从根本上说,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急需要科学合理的学业指导。构建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学生学业指导的有效机制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焦点和热点,需要解决通识教育的非功利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利性、通识教育的非专业性和应用型教育的专业性、通识教育的终身发展性与应用型教育的具体阶段性等之间的差异性,增进融通性和聚合性,合力促进大学生的学业成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社会主义建设者。

(一)学业自我概念优化是学业规划指导的工作核心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于自己的知觉。在学业领域,主要表现为具体的学科自我概念,体现了学习者在相应学科领域的能力、兴趣、快乐。在认知方面,对所学专业和具体课程的学业要求和评价标准的感知;在情感体验方面,表现为对所学专业和具体课程的喜好程度和热情体验;在学业自我调控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业动机、学习策略或学业效能感等方面的调适和控制。学业自我概念的三方面最终整合成较为稳定的专业价值观、专业方向、专业定位及其专业情意。应用型本科学生出现的通识课程学分化和知识化的偏向,究其原因是个体的学业自我概念产生偏差。在行为上的表现为盲目任意选课,什么课程容易修完学分选什么,对课程的学习只是停留在知识的简单记忆和保存。学业规划指导在优化学业自我概念方面应着眼于长远的自我发展的设计,在学业自我认知方面,指导学习者认识专业和课程的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进行相关的学业价值澄清训练,从而摒弃功利性的工具性目标,形成非功利性的掌握性目标。在学业自我情感体验方面,指导学习者进行相应的专业承诺,激发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喜爱、愿意付出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表现等积极的学习心理。在学业自我监控方面,指导学生能够监控和调节自己认知活动进程,评估其间所遇的问题,确定使用合适的认知操作,并且能够调适期间的非智力影响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和意志等,以提高认知加工的效果。角色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某一角色的认同感越强,其参与角色行为的动机就越强。可见,学业自我概念的构建和发展需要确定稳定的认同感,防止学业不良行为出现的重要核心因素。

(二)教学学术的研讨是学业规划指导的重要保障

教学学术意味着教师既要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深入理解专业知识领域,对教和学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反思探索;又要以丰富的形式(如论文、专著等)表现出来,进行同行交流和评价。通识教育的教学学术的开展,一方面加强了教师间教学技能和理念的深度合作,另一方面能够广泛开展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学习的结构优化,也能够提升学科情意教育的整合效能,实现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学业规划指导提供了整合性、全方位的影响源,促进学生更加科学合理进行职业规划。学生的学业规划指导的重要平台是教学环节。教学学术的开展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个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反思的对象,对特定情境下的教学实践进行感知、体验和领悟,形成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另者,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和多渠道的教学交流,形成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师群体能够根据学生的动机、学习兴趣点以及行为倾向,采取有效激励、控制、行动导向,提供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探求知识的氛围,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充分指导学生根据个体的差异(兴趣、能力、性格、期望)和社会需求情况(市场导向、行业动态、就业前景)明确中长期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确定科学的行动方案,并能定期进行较为客观地评估。由此可见,教学学术的研讨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学业规划指导的合力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学业规划目标的明确,以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增强。

(三)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学业规划指导的基本目标

国内外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均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学业规划的指导和管理,并配备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从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内涵上看,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职业适应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职业适应能力包括专业化知识技能、责任心、沟通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及其认真做事的态度等。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促使大学生继续社会化的重要进程。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学业规划指导不仅让学生在学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要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成为具有开拓创业精神的人才。学业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发展生涯的阶段特征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相应的应对措施;运用科学的职业生涯适应能力测量工具,评估职业成熟度和相关适应能力,建立个体职业适应能力成长档案,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健康成长。另者,注重个体特长和专业技术性工作的结合,培育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大学生创造职业发展的空间,较快地从职业新手转化为职业熟手或专家,超越职业生涯发展漫长的中间阶段。

作者:谢章明 单位:安徽皖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

(九)

一、通识教育

广义上讲,世界上主要有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模式,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通识教育,二是前苏联为代表的专业化教育.建国后,“专业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长期以来高度分化的专业教育,使知识之间割裂现象严重.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已经导致大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大学教育过分强调需求导向,与市场接轨,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多的是和职业、收益联系在一起,使我们的教学成为知识叠加和技能的操练,大家的功利心理越来越严重.实践证明,专业划分太细,学生知识面太窄,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市场的需要,难以培养出杰出的有思想的人才,难以培养出优秀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难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正如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包万平所说,“这样的教育忽视了人的整体、全面、综合素养的发展,忽视了人的可持续发展,背离了人才成长的规律,背离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于是通识教育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许多高校开始学习借鉴国外名牌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重视并推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通识教育倡导培养“通才”、“全才”、“社会精英”、“优秀公民”,而不是培养只有一孔之见、一器之识,目光短浅,甚至名利至上的“专家”.2.3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逐渐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推崇的都是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全面教育.按照哈佛大学的标准,通识教育“应该赋予人们在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等,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近些年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一些中国高校先后实施了强化通识教育的改革,展开了通识教育大讨论,通识教育受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概念、性质、特点、历史、原则、课程、方法和评价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一致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

二、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可见,大学英语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综合素质,要求授予学生全面的知识,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高质量人才,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

1、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大学英语责无旁贷得承担了通识教育的任务.因此,无论是做教学计划,课堂设计还是安排课堂活动,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要,使他们“有能力,有条件,有兴趣”成为课堂的主角.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同学在课堂学习中有展示才华的机会,精益求精,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基础较差,水平较低的同学在课堂上有锻炼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增加前进的动力与信心.让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帮助指导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及学习内容在课前课后“有目标,有组织,有条理”得做准备,做分析,做总结,进而使每节课下来都真正能“有进步,有收获,有成就感”.

2、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

一直被认为传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等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但除此之外,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了解不同文化,学会独立思考,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创新意识等等也同样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其实现在很多《大学英语》新教材的编写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覆盖面很广,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非常大的思想和创造空间.我们可以把把教材内容延伸出去,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长其他知识和体验,汲取多元文化,构建多元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有思想,有见识,有创新”.

3、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学的学习,绝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和积累,更重要的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思辨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缺失会直接影响人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学习,也绝不仅仅是语言与文化的学习,英语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亦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务,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使大学英语教学真正成为发展人的主体性的教育的一部分,也使学生“有尝试,有锻炼,有提高”.

4、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是在一生的黄金时期里发展完善自我的黄金资源.大学教学也可能利用其语言教学的特点帮助学生全方位的挖掘这一资源,在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利用所教内容向学生传授正能量,由彼及此,由已及人,让学生懂得感恩与珍惜,学会独立与自主,注重团结与协作,展现顽强与拼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完善人格.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对照反思,积极进取,做到“有信念,有理想,有正义感”.

三、结语

加强通识教育,“以人为本”,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趋势.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增长知识、拓展视野、锻炼能力、学会思考、树立信念、提高修养,培养情感和智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张燕 李黎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十)

一、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基本构成要素

目前,对于已经启动的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面对现代社会法律人才培养的模式各异、法律人才的需求及其应用各异的现状,确定卓越法律人才的评价标准恐怕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大体上说,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应该具备下列基本构成要素。

1、理论素质:完备的法律知识体系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法学具有其自身的规律、结构和体系。真正的理论对法律实践有极大的指导性、推动性作用。法学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不可偏废其一,因此,理论教学不能放松,这是法学教学规律自身的必然要求,也是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必备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

2、实践素质:娴熟的实务应用能力法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必然强调应用性,也就是说毕业生从事实务工作后,要直接面对和熟悉审查起诉、审理案件或代理诉讼等各种法律事务。因此,近年来,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取得法学界的普遍认同,大多法学教育工作者都积极倡导利用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加强大学生的实习环节,注重案例教学,进行“诊所式”法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的尝试等。这些积极探索和实践对于推动法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德行操守:必备的法律职业道德“法”乃国之公器。只有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操守的卓越职业法律人才,才有资格、有能力承担起公正执(司)法的重任,对未来中国的法律才能有所担当。这就决定了法律专业学生除应符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公平正义的理念,崇尚和献身法治的精神,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和德行操守,忠于法律和维护法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共同维护纯洁的法治环境。

4、文化底蕴:宽阔深厚的人文素养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法制是一种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方式和手段。作为法律人,在面对日益纷繁的法律关系、法律规定和法律制度时,不仅要扎实掌握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法律条文和诉讼程序,而且要理解和掌握法律规则和法律背后的法律意识、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历史传统、道德伦理等人文背景和底蕴。因而从知识的逻辑层面上讲,法学专业的学生既要懂法律专业知识,又懂其他专业科学知识;既懂中文外文,还得懂中外法律。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专业化、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因此,法学教育应充分利用内外部条件,依据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使学生具有宽广、扎实的知识体系、实践能力、道德素养,这是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题中之义。

二、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功能作用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纵观中、西大学教育历史,从其课程设置上看,“通人”和“全人”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的雅典的教育包含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7门学科,中国儒家教育涵盖“礼乐射御书数”等科目。这都说明早期的大学教育是具有今天所提倡的“通识教育”的性质,它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越来越繁复的社会态势下,针对法学专业学生开设公共品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最相关的重要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的通识课程,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通专结合、重在通融”的能力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是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而不是一般的法律专业人员。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细化分工及其纵深式的立体复合发展,必然对卓越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时代性要求。通识教育对于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有助于完善和拓展其知识体系。这一培养目标要求法学专业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基础,要求他们既要精通的法律知识,又懂得其他专业知识,且要通识古今中外的法理和其他知识,这就是“卓越”之所在。在实践中,传统的法学专业教育过分强调法学专业知识教育,这样知识的专精化教育也可能滑向狭窄与琐碎;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难免忽略对学生知识整体观的建构。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特点弥补了卓越法律人才在知识层面和结构上的缺陷;从教学内容上看,通识教育涵盖了专业教育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内容,达到“中外结合、文理渗透、专通互补”,以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及贯通融汇知识能力的目的,为培养能够适应高度竞争和不断变化的企业和国内外商务环境的卓越法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知行合一、重在行动”的能力中国古代社会强调知识分子要善于“知”与“行”合一、重在“学以致用”的能力。“学习全在于运用”,作为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强调其不但要具备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与实际结合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职业法律人才之“卓越”在于其必须具备解决实际法律事务的能力。通识教育的最大优点是,它不但为大学生提供综合广博的知识体系,更在于它还能够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实际操作的能力。目前教育部所倡导的寒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环节中,就是培养大学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挑战、敢于成就的勇气和能力,这也是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对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至少使他们懂得待人接物、懂得社会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复杂体”,使他们感受世间冷暖、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再加上在大学期间法律专业老师的指导,并开辟丰富多彩的法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让他们具体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具体问题,其实践动手能力必然卓越成长。

3、促使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完善人格、锤炼操守”通识教育有助于锤炼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健全完善的人格和强化职业操守。人格是行动者通过长期锤炼和积淀的内在心理特质,是人之外在言行的内在质素要求。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务必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明确的生活准则和工作目标,勇于挑战和克服困难,善于和他人协同工作,勤奋踏实,形成爱智、求真、向善、至美融为一体的完善人格。这种积极的责任感的形成和提升,除受益于社会意识形态、家庭及社会文化环境外,主要靠学校教育尤其高等教育来完成。处于大学期间的年龄段,学生们正式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之时。大学通识教育在加强文文渗透、理理渗透、文理渗透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能够纵深地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相促进。这样的教育,必然使得卓越法律人才是一个全面自由发展的和谐协调人才,具备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而且具备一种常人难以达到的人格高尚、责任感强、通融识见、身心健康的境界。与此同时,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还应具备稳定、宽厚的职业道德信仰,这是卓越法律人才需具备的必备条件。通过法律道德教育,法律专业学生应养成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勤恳敬业,恪尽职守,廉洁自律,遵守规范的法律道德观;熟悉法律职业道德的主要渊源,具备识别法律职业困境的能力,掌握解决法律职业困境的基本方法。通识教育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要超越功利,教育内涵扩展和深入到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和审美观领域,使得学生从民族精神中吸取精神动力,建立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建立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通识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同时,通识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更为丰富、具体和灵活,它通过全方位的课程教学、实践锻炼、生活体验、自我修养等途径,注重将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它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自己以及自己和社会、自己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关系做出正确判断、正确处理的能力,通识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特点有利于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道德素养的培养。

三、注重把握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通识教育环节

把法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有利于加强和推动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不过,从根本上来说,以市场化、技术化和专业化为取向的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计划,与以培养具有完善的人格素养和富有责任感的公民为目标的通识教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安排通识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1、正确认识通识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关系,抓好专业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安排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值得探讨。只有确立法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实现通识选修课在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美国的通识教育为例,美国大学课程主要包括主修课、通识课程以及自由选修课三大类。其中通识课程则是依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而编排设置的。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习8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的课程,占学位课程总数的20%;主修文科的学生学习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台湾的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规划设计一系列结构化的课程来实施的,多采用规划设计核心课程的形式实施通识教育,如他们将通识课程分为人文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四领域,每一领域内设立不同核心课程,选修课是其通识课程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鉴此,通识选修课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即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考虑“法学专业核心通识选修课(必修)+一般课程(均衡任选)”的形式,建立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结构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为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2、解决好加强通识类课程建设的“上游”问题———教材建设从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现状上看,多数选用交叉专业教材;这样的教材针对性不强,内容衔接不合理,学生学起来感觉不到应用价值。相比之下,美国的众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实施通识教育机构,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所、研究学会,定期召开会议、出版学术刊物以辅助推广通识教育,而我国高校内部目前鲜有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如通识教育的实施主要表现为开设一些通识选修课程,缺少专门的经费来支持和保障,使得通识教育陷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窘境。对此,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要抓好交叉学科教材的编写和研发工作;只有解决好“上游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发挥“下游”教学教育的效果。也就是说,这些教材一般应将法律与另一个(或两个)专业复合,内容不宜过深,但是也不应削弱其专业性、理论性,同时针对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强调和突出其实践性、综合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教师尤其需要有的放矢地设计研发专业通识选修课实施通识教育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无论讲授通识教育课程,还是撰写通识选修课教材,都要求每位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要通过言传身教,注重发挥自己所讲授的学科特点、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引导和感染学生的作用。从现实来看,高校通识教育教师整体水平较低,身处在专业导向体制下的教师,于心态上自然专注专业研究而忽视专业教学,特别是对于本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教师也很少参与,这对于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这就需要教学单位做好教师的沟通与协调,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进修提高的机会,通过多种方式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制定和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而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识教育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价值与决定性作用。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初期,进一步理清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系统的通识教育使未来的法律职业者在知识、能力、德性方面得以协调发展,为培养具有稳定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精神、人格品质的卓越法律人才打下坚实的综合基础,这也必将成为缔造整个社会公正意识,捍卫社会正义精神的必由之路。

作者:卢芳华 单位:北京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