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工程教育论文(共9篇)

2021-4-10 |

(一)

一、提升工程环境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本科生实习保险保障水平

实习对培养本科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但高校和企业也受到实习学生人身伤亡事故风险的严重困扰。实习保险为解决实习事故带来的纠纷和矛盾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但目前的学校责任保险、工伤保险和“统保示范产品”等尚不能完全适用,甚至根本不能适用于本科生实习;本科生实习保险往往选择其他一般商业保险,但其保障水平却较低,如一个月的生产实习保费38元,保险金额12万元。因此,如何提高本科生实习保险的保障水平是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2001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率先与上海市政府合作设立了学校责任保险。在浙江,中小学生每生每年保险费为5元,每名受伤害学生每年累计赔偿限额为30万元。目前,我国有20多个省市实施了学校责任保险,但没有学校责任保险的专门立法,只有一些地方性教育行政规章及政策性措施,而这些地方性的政策存在很多不一致,甚至有矛盾冲突的地方。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及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只涉及到中小学校推行意外伤害学校责任保险制度的内容,并未涉及高校责任保险。上海、北京、湖南、江苏等地先后出台的地方规章涉及的学校责任保险的范围也都只针对中小学生,并没有将高等学校包括在内。在重庆、山东、江西、广东等省市,学校责任保险的范围都覆盖高校。因此,在学校责任保险范围覆盖高校的地区本科生实习保险可以选择学校责任保险,而在学校责任保险范围未覆盖高校的地区学校责任保险的范围有待扩大;另外,本科生实习保险选用学校责任保险,还需统一规定保费支付单位、承保公司选择、承保范围、保险事故发生后的索赔程序、保险人的免责事由等政策。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和六家保险公司推出专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全国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产品”(简称“统保示范产品”)。与目前市场类似产品相比,“统保示范产品”保障范围更宽,保险的赔偿额度也更高,每名学生赔偿限额(含医疗费用)为50万元;保费分年级设置,以大四1个月短期实习保险为例,保费为4元。“统保示范产品”作为迄今比较完善的专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学生的创新保险品种,从技术层面讲易于扩大覆盖范围至实习本科生。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为顶岗实习,实习内容多于本科生,相应危险程度高于本科生。因此,“统保示范产品”覆盖范围扩大应用于本科生实习保险,是提高本科生实习保障水平的另一种选择。

(二)用真实工程环境育人的基本精神指导营造工程环境

一是用产业链拓展教学链,使卓越工程师一专多能。工程往往由一系列过程、专业完成,因而形成一条产业链。因此,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可以一个专业为主,同时加强与主修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教学链,拓宽专业口径,使毕业生一专多能。二是用学生身边的工程案例组织教学。在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时,以学生身边的某一项工程实体作为教学案例和目标,借助这些工程的图纸等工程资料进行测绘、观察、讨论、设计,可以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拉近教学与工程的距离。三是围绕蓝图组织专业教学。蓝图集中了设计院设计人员的智慧,集中了材料、构造、结构、施工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要求每一位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至少看懂一套蓝图,以这套图纸作为设计对象、设计样本,进行画图相关设计,保持四年不断线。四是用工程师讲工程的方式拉近学校与工程的距离,弥补现有教师工程经验的不足。由项目经理、公司总工、技术负责人、主任工程师等大量年富力强的工程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给学生讲技术、讲管理、讲成才、讲市场等,主题丰富,内容生动感人,对在校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五是确保生产实习和校外毕业设计的作用。生产实习效果因分散实习管理不力而受到较多削弱。为此,要坚持生产实习答辩,并要求每人完成一项以图文形式说明的技术短文、一张工程技术照片或一定时长的工程视频并组织上传到教学网站,对校内外公开,接受社会对生产实习质量的监督和评价,有助于分散实习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在拟就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环境育人功能及需注意的问题业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责任心高度增强,设计成果更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加强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提升真实工程环境育人功能需注意的问题

真实工程环境对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真实工程环境也存在技术含量、类型不一、工程行为不规范、一项工程周期长、涉及工程技术类别有限等问题,对育人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加以注意和充分估计,并采取相应对策。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设计技术保密、工作分工和成果共享的机制是关键;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工程不需要很多高深技术就可应对,工程教育不要对学习内容过分要求高技术含量。如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乳制品科学专业的教学经验是:在奶酪设备公司一个学期的实习主要是对奶酪生产工艺、乳品工厂、乳品生产线有新的认识,所学知识、技能更贴近实际,对自身的强弱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便于根据个人需求、兴趣选择课程;在乳品公司一个学期关于设备工艺优化的毕业设计,主要收获是通过观察了解生产步骤、翻阅相关监测数据、与生产和品控人员交流,寻找到有待改善的生产工序、质量不稳定因素,设计设备工艺优化方案、跟踪生产样本,建立一套以特征样本数据为依据的生产参数调整体系。当前中国一些行业竞争激烈甚至过度,市场行为往往极不规范,需注意鉴别真实工程环境的不规范做法并对学生加以引导,把副作用降低到最小。面对一项工程周期长而涉及工程技术类别有限的实际,需要根据工程进度、公司组织结构选择典型工程及其工程阶段、职能部门等合适的工程环境,通过教学组织工作高效发挥真实工程环境对学生学习的正面作用。

作者:张厚先 单位:江苏南京工程学院

(二)

一、课程综合改革需要构建知识整合的课程体系

1.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想

我国工科教育课程体系之所以多年未变,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课程体系构建尚未摆脱学术教育思想的束缚。事实上,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有着很大区别:学术教育培养科学家,其社会功能是认识客观世界,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形成科学理论或技术原理,其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科为导向,以结构逻辑为中心,追求学科知识完整与纵向精深。而工程教育培养工程师,其社会功能是改造世界,解决“怎么做”、“该不该做”、“值不值得做”等问题,重在理论应用而不是验证理论,其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专业为导向,不追求某学科知识的精深,但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将学术教育的课程体系用于工程教育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三段式”课程体系导致课程分离,无法整合;二是工程教育对多学科知识的需要导致课程不断增加,加上我国高校“记工分”式的分配方法,导致课程繁杂且不知所用,课时过多但无法压缩。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依据工程教育规律,突出工科教育特征,把以学科为导向,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以专业为导向,以技术逻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即:打破工科教育现有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强调课程整合,按照技术逻辑关系组建课程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2.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路径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是课程的简单划分与组合,重在倒推方法和课程整合。所谓倒推方法:一是调研,即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岗位分布及知识能力要求;二是分析,即依据知识能力要求,建立相应的课程支撑关系矩阵;三是设计,即依据相关课程的关系组建课程模块(如:由理论力学、机械制图、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组合的机械设计课程模块);四是论证,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经过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合论证方可实施。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解决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缺乏重点、精力均摊问题,要确定若干核心课程和关键实践环节,围绕核心课程,整合一般课程,开发新型课程,使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工科特征和专业特色。

3.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的四个优势

一是强化了知识整合。模块化课程体系解决了“三段式”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各自为政状况,有利于知识的相互融通与综合应用。二是提高了学习效率。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核心课程,整合一般课程的做法,不仅可以有效压缩学时,而且体现了有主有次。三是改革了课程管理。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行专业负责人、课程模块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三级管理模式,有利于联合建设,分层管理。四是体现了个性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方便学生在完成规定模块学习基础上,依据需要和志趣选择相关课程模块。

二、课程综合改革需要制订目标指向的课程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与结构,教学进度和方法,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效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教学大纲应该有三种作用:一是作为师生之间的契约,明确课程实施中师生期望的内容,引导规范双方的行为。二是作为永久性记录,评价教师的教学,证实教学的有效或无效。三是作为学习导向,为学生制订计划、有效学习提供便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就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来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被忽视了,功能性被弱化了。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如课程评估,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教师职称、教学条件、教材编写等等,而教学大纲则是“有纲即可”,导致教学大纲流于形式。二是编写质量不高。教学大纲一般由任课教师编写,多为“以书为纲”,教学目标没有明确指向,条目是教材目录的翻版,失去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三是导学功能不足。教学大纲作为师生的契约,不仅约束教师,也需学生了解,但现有情况是学生往往不知道其内容,导学作用更无从谈起。四是相关研究不足。教学大纲作为教学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应有特定的内涵要求和编制原则。

但检索表明,目前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其编写多靠经验与传统,从而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人们对教学大纲的忽视。有感于此,笔者认为,课程教学大纲作为课程实施的顶层设计,应该成为课程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是要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工科教育的课程教学不能“有纲即可”,也不能仅仅是对教师教学进行单方面监督检查的规范,而应该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向下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双重表述。也就是说,教学大纲必须将师生双方置放于教育目标和教育背景下,对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权利和义务进行切实有效的阐释,使教学大纲成为师生互动实施的课程凭证和确保课堂质量的承诺。二是要改革教学大纲的内涵。目前,我国工科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由目的与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选用教材等内容构成,主要问题是“以师为本,教材指向”。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指导,突出体现工科教育教学大纲应该具有的“以生为本,能力指向”特征。首先,在结构组成上,要增加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教学方法与策略,其中既要有现代化教学手段,更要体现师生互动;其二是学习成效与评价,重在体现过程考评和能力导向;其三是学业规范与要求,对学生的学术道德、学习行为等进行引导与约束。其次,在具体内容上,要明确两层次指向:其一是依据培养总体目标以及课程模块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具体的目标指向,涵盖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其二是整合教学内容,划分知识模块,确定模块目标,通过把课程目标分成若干类别、若干层次的小目标,并由可测的行为动词界定各目标的结果,从而为观察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依据。三是要加强教学大纲的管理。强化教学大纲的管理需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要提出编写资质要求。教学大纲作为课程的指导性文件,要求编制者对课程的深入理解,资质不足甚至助教也可编制教学大纲的情况无法保证编写质量。其二要完善审批环节。教学大纲的确定不能由任课教师一人完成,必须经过教研室集体研究讨论,核心课程必须经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方可实施。其三是要建立评估机制。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把教学大纲作为课程评估的首要内容,促进其编制水平与严格执行。其四是要实行信息公开。教学大纲作为教与学的契约性文件,应当开课前在网上公示,以便学生了解教学要求,制订学习计划,充分体现教学大纲的导学作用。

三、课程综合改革需要推行项目载体的实践教学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工程教育改革呼声的不断提高,教学改革或许已经触及到课程层面,但从其改革内容看,目前人们的关注点大多放在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多媒体教学上,而对教学载体改革关注不够,教室学习、教师讲授仍为主流模式。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与创新共生作为工科教育的主要特征,不能也无法通过课堂讲授充分体现,工科教学唯有开发新的载体才能促进质量的提升,而项目教学应该成为有效载体之一。项目教学建筑于现代认知、建构主义、“做中学”、隐性知识等理论,主要由内容、情境、过程、评价四个要素构成:它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强调教学内容打破学科知识逻辑约束,按照工程过程需要的技术逻辑进行建构;它需要真实的工作情境,学习者可以通过工程项目实践受到从业能力训练;项目教学的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主动研究探索,自身构建新知的过程;项目成果不预定,不唯一,但可评价。因此,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将项目教学定义为“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是对复杂且真实问题的探究、设计、规划和实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笔者之所以推崇项目教学,原因在于其功能特征对于解决工科教育问题可谓是切中时弊:一是强化综合应用能力。项目教学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不仅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结,而且突出了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整合。二是强化创新应用能力。项目教学不同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模仿,是由此及彼,项目教学是创新,是从无到有。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创新应用形成新知识的自主构建。三是破解合作教育的难题。

目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工程教育极力推广的模式,但普遍遇到的问题是企业生产与教学需要的匹配性,而项目教学则可建立教学与生产的联系,从而使难题得以破解。将项目教学用于工程教育要注重教学设计的系统性。要依据课程类型与作用,将项目教学构建为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目的明确、环环相扣、逐层提升的项目系列,而不是无序的堆砌,如按照项目类型,可以分为课程项目、模块项目、学年项目、毕业项目等。课程项目用于独立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旨在强化基本技能;模块项目与课程模块相配套,旨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学年项目与大学生实验室创新训练计划相配套,学生在课外完成;毕业项目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由校企导师联合指导。按照项目层次,可分为基础实践项目、综合实践项目、工程实训项目、创新应用项目四个层次。基础实践项目安排在1~4学期实施;综合实践项目在5~6学期实施;工程实训项目第7学期企业培养期间实施;创新应用项目第8学期结合毕业设计实施,重在进行技术革新与改造。通过分类分层的项目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期间受到工程基本训练,从而缩短从学生到工程技术人员角色转换的时间。

四、课程综合改革需要形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师资是课程的第一核心资源,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也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其原因不难理解:一是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导致的相关课程整合与学时压缩势必涉及教师的个人利益;二是目标指向的教学大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放弃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三是项目教学要求教师从台上走到台下,从灌输变成辅导,从理论型教师变成工程型教师。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对于前两方面的阻力,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和思想观念转变尚能解决,但对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问题,尽管近年来工科高校提出“双师型”或“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连年扩招导致教师教学压力极大,再者说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本并非一日之功。要解决这些问题,构建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队伍,一是国家层面应该逐步制订工科教育教师资格,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必要的教学科研能力外,还应具有实际工作经历或资质证书。二是要构建“双师结构”而非“双师型”的教学团队。联合行业企业,实施课程共建,选拔专业技术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师参与教学工作,实行实践课程双指导,项目教学双平台,毕业设计双导师,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互补。

五、课程综合改革需要实行主体多元的学习评价

现代评价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认为:“课程评价实质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课程评价应该是课程管理的必要且重要的环节。然而,现实是这个必要且重要的环节在工程教育中尚未提升到应有的位置,主要体现在:一是重个别,轻整体。目前课程评价一般用于精品课程评审或验收,忽视了大量其它课程的常规性评价。二是重内部,轻外部。评价主体仅仅是学校自身,而其它方面很少参与。三是重教师,轻学生。评价的主要关注点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工程教育,要提高课程质量,除了通过制度建设将课程评价作为普及性、常规性工作之外,重要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决定了行业企业在课程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而以生为本的课程改革决定着学生对课程评价的必要参与。因此,在课程综合改革中,必须解决课程评价主体单一问题,其改革思想是强化“两个结合”,强调“三个注重”。两个结合是:学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三个注重是:注重学生评价,将学生变成评价主体,通过自我检测,体验收获,提升信心;注重教师自评,改变目前教师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现状,促进教师认识自我,不断改进提升;注重行业企业评价,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和社会专门评估机构定期参与课程评价,从而消除单一评价主体导致的片面性。

六、结束语

课程是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的主渠道,课程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在工程教育改革“慷慨激昂”的大合唱中,其课程改革不能“涛声依旧”,不能止步于把黑板变成多媒体。唯有遵循工程教育规律和现代产业要求,从体系构建、内容整合、大纲编制、载体创新、教学团队、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研究和综合性改革,才是根本、有效的改革,才能真正提升培养质量。

作者:沙鑫美 单位:江苏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三)

一、工程材料的教学改革设想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教育与工程实际之间距离较大,特别在培养学生从经济性、安全性、环境保护和社会道德伦理等方面来对待工程技术项目的素质教育上还很欠缺。在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工程材料课程教师不仅要传授材料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材料应用能力,更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材料学教育,正确处理材料选择和应用与人类文明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材料。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是单纯的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对问题的探究精神和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观、教学艺术、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管理艺术均需与此相适应,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适应新的要求。

(二)教学体系的改革

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要紧扣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适当淡化教材中过于深奥的理论,减少繁杂的公式推导,倡导“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理念,培育学生大工程观。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按照认证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特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的新要求。为适应工程材料内涵的变化,对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增加了学时,同时还增加了功能材料的内容,并注意介绍与高新技术或产业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等先进知识。此外,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增加了失效分析的内容。教学内容强调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要精心组织,讲深讲透,保证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例如:在金属的结晶一章,过冷是金属结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始终抓住“过冷”这一主线,将过冷和过冷度贯穿全章,使学生明确:只有过冷才能建立结晶的热力学条件,才能使已形成的晶核得以生成和长大;通过控制过冷度的大小,可以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性能。经过反复强调,学生就会认识到:结晶的必要条件是液相必须过冷;结晶的充要条件是液相必须满足一定的临界过冷度。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下,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技术。教学方法要面向工程实际,更多地采用案例分析、综合设计、小组学习、项目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工程意识和设计技能。教师也要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发展形势,将国际上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本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基本概念多,理解记忆困难,学习起来较为枯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需综合采用启发式、导入式、问答式、案例式、场景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实现师生思维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和实验现象的结合。例如:结晶的概念及现象,学生在物理等教学中虽然已有接触,但一般认识不够深刻。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概念,根据由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规律,可以首先向学生交代两个实验结果:一是不同冷速下金属结晶的冷却曲线,二是金属结晶过程实验观察结果。通过实验结果使学生掌握:1、晶胚和孕育期的概念;2、形核和长大的概念;3、金属的结晶过程是一个形核和长大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金属结晶为什么需要过冷?晶核是怎样形成的?是如何长大的?通过这样一些过程,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对结晶理论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再对结晶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讲解。这种由实验结果引出结晶理论分析的讲解方法,教师讲解较方便,学生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较好。课堂讨论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能力的一种绝好方式,也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进行讨论的课堂教学效果优于教师主讲、学生听课的被动参与学习状态。在工程材料教学中需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开设专题讨论课。课堂讨论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师提前将讨论的要求和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准备,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过程需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除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例如:金属的晶体结构较为抽象,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晶体结构,但若借助于各种晶体结构的实物模型,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就可以使学生对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方式有非常直观的认识。这样,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感知,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轻松愉快,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六)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课程教学的必要手段和形式。基于“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了“闭卷笔试+实验环节+综述性报告+课堂讨论、小测验+作业”模式。闭卷考试适当增加主观性、应用题试题比重。撰写综述性报告,既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分析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知识面。这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重视学习过程,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结语

上述几方面是我们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及新形势的要求对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认证标准明确提出工程教育应服务于社会需求,工程材料作为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构成毕业生工程教育知识能力体系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其改革仍需不断推进,这需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符合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教改之路。

作者:杜晓东 李合琴 张学斌 单位:安徽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四)

一、制订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一体化培养计划

CDIO工程教育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传统工程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其实施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顺利完成这项工程,必须有一张基于CDIO理念的设计蓝图,即制订好培养计划。长期以来,传统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三段式安排,课程学习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对实践教学(实验、设计、实习)也有安排,但与课程学习联系不紧密,有的甚至成为理论课的附庸。总体来说,对工程能力的培养缺少明确要求。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也曾开展“教育改革”,把学生带到企业,结合实际的生产或工程项目进行学习。在真实的社会和企业环境中接受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应用能力很有好处。但由于缺少有计划的学科知识学习,学生理论知识较薄弱,导致后劲不足。这两种培养方式各有利弊。随着1977年大学恢复高考招生,高等教育实际上回到了前一种培养方式。因此,实施CDIO工程教育必须扬长避短,吸收前两种培养方式的长处,构建一体化培养计划。目前有两种可取的一体化培养计划:一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学计划,它以学科为导向,但整合了工程能力和项目的要求;二是基于问题的一体化教学计划,以问题为中心,但整合了学科知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是以学科为导向的教学计划,因此以学科为中心,整合工程能力和项目要求制订一体化教学计划,符合我国国情,是相对便于制订和实施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制订的具体流程为:根据培养目标明确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知识、能力细化大纲,明确各项知识、能力所包含的内涵;制订培养标准实现矩阵,根据知识、能力的内涵要求,明确实现这些要求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将这些要求开设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按教学规律有序地进行设置,形成一体化教学计划。在设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时,既要保证以学科为主线,又要便于整合工程能力和项目。

二、采用项目式教学实施CDIO工程教育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一体化教学计划既重视知识的掌握,也关注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执行一体化教学计划时采用项目式教学是目前实施CDIO工程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团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探究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锻炼团队精神,培养CDIO能力。采用项目式教学的首要问题是项目的设置和选择。1.优化项目的设置项目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级:一级项目是涉及整个专业的综合项目;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的项目;三级项目则根据核心课程的需要设置。项目设置应结合专业的定位和特点,并便于实施。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为例,设置了三个一级项目和五个二级项目。三个一级项目分别安排在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阶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涉及整个专业内容,注重工程能力培养。但根据教学进度和项目特点,分别在工程意识、工程施工和管理、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所侧重。五个二级项目——“材料”、“地基”、“结构”、“港口”、“航道”分别与相应的课程群(含实践教学环节)对应。2.优选“虚实结合”的项目采用项目法教学实施CDIO工程教育,必须有一批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作为工程能力培养的载体。实施项目法教学时,一般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每组一个项目;以两个小班60人计算,约需12个项目。如前所述,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3个一级项目(毕业设计为一人一题)、5个二级项目,就需要约144个项目。如果学生更多,或者在核心课中还设置三级项目,则需要的项目数将更多,需要在实施CDIO工程教育时做好充分准备。项目最好选择真实的项目,特别是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这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也可以采用虚拟的项目,其长处是可以根据工程能力培养的需要来设置,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培养;或者采用真实项目与虚拟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性质项目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哪种项目,都应该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项目属于设计项目、研究项目,还是施工项目;项目能整合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内容;项目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能起到的作用;是否已具备实施项目的条件等。对于选定的项目应编写项目的实施大纲,确保教学取得实效。例如在长沙理工大学港航专业中开展的项目式教学:采用“厦门东渡港区码头工程”、“宁波大榭岛多用途码头工程”等项目,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结构断面拟定、结构构造布置、结构计算,通过CDIO教学模式所倡导的“做中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保证CDIO工程教育有效实施的两个重要条件

1.组建一支致力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教学团队

教学改革需要教师的参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涉及学生工程能力的全面培养;一体化培养计划中的一级、二级项目也涉及不同的学科和实践教学环节,仅靠个别人和少数人实施具有一定困难,需要有一支富有改革精神、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既包括专业的各核心课教师,也包括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还包括企业和社会的兼职教师。这个教学团队不仅要求教师懂得教育规律,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还应该拥有工程背景,成为工程型教师。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也许有很高的学历,理论基础扎实,但还应在企业的实际环境中接受一定时间的工程训练;而对于多数企业和社会的兼职教师,则应进行适当的培训,了解教学工作的一般规律。以专业或学科带头人为负责人,组织部分教师形成核心;以教改立项的方式进行前期工作,做好总体规划;并从局部(如个别或部分项目)开始进行试点。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扩充人员,逐步形成实施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教学团队。为了鼓励教师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应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现行的教学工作量制度完全以课时的多少来计算教学酬金,对于参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教师来说,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工作量,显然是不合适的,不利于调动教师的教改积极性;现行的教师职务聘任条件过于强调教师的学术性,而忽视工科教师的工程能力,不利于工程型教师的成长,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很不利,也需要修改完善。因此,CDIO工程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2.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能力是工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中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工程训练。长期以来,专业培养计划中都安排了让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教学环节,近年来也努力建设了一些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但由于实习经费和企业环境的制约,不仅安排的实习时间较短,能接受工程训练的机会更少,有的甚至流于参观学习。因此,对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来说,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过去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提升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办学的企业应选择规模较大、技术先进以及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先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社会信誉的企业,并有较好的教学条件和满足需要的学生食宿条件。校企合作办学包括共同组成校企合作办学领导小组,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委派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充分保证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下的学习。要做到这些,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开发产品和项目;学校可以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提供服务,为企业优先提供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企业为学校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为学校教师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学校和企业成为合作双赢的共同体,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例如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港航专业与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广西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等10多家行业企业开展了合作培养,和广东金东海集团联合成立了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初步建立起学校与企业合作双赢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和长效机制。但企业毕竟不同于学校,两者的价值取向有所差别。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为了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激励:对于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根据企业承担学生教学任务的多少,给予降低上缴税率的优惠;或是给予企业专项经费补贴。

作者:韩时琳 胡旭跃 陈杰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五)

一、基于DRIVE素质模型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1、以学生为主体,“做中学”、“研中创”学生项目团队学习实践是基于DRIVE素质模型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工程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UndergraduatesRe-searchTrainingProgram,简称URT计划),是学生项目团队学习的主要实践项目。URT计划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为方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的一项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研中创”。

(1)项目选题主要考虑面向社会实际和工程应用的选题,特别是面向企业的真实工程项目类选题;学生自主申报的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科技制作类选题;或者创新性实验项目、竞赛类项目、社会调查类项目等。同时也重视跨学科科研项目选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协作与沟通的过程中,对同一个研究的课题,必然有出自不同视角的价值判断,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重要的作用。还自主开发基于WEB的大学生研究训练网络管理平台。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的使用,加强了大学生研究训练的规范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热情。

(2)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项目的具体工作由学生组成的团队自己完成,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指导教师不能直接参与研究工作,但必须给学生在专业上的指导或引导,及时了解并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进行,严把项目的质量关。学生应了解做科研的全过程,自主完成项目,掌握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解决,学会独立完成各种相关表格、报告的填写,有责任心和毅力。这样就使得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合作以及与外界沟通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

(3)“DRIVE”与CDIO能力培养首先,在确定项目研究内容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其次,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与他人合作、表达能力等,还有学生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对项目的热爱、自信,展示出的应变能力、责任感等。另外,在项目团队组建过程中,学生还会学到如何有效的组建有效的团队,包括如何分工、如何解决冲突、如何组织有效的会议等,以及如何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学生在参加大学生研究性训练计划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参加项目使我了解到研究工作不但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而且也要求具备很强的敬业精神。研究工作虽然比较枯燥乏味,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突然的成功让我觉得欣喜若狂,这种磨练让我也懂得了人生之路与科学之路其实是类似的,路上都是充满着荆棘和坎坷,只要不怕艰难困苦,始终如一的在自己心中的那盏灯的指引下朝着目标走下去,肯定会抵达成功的彼岸”。还有的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回想自己在项目中收获了什么呢?我想可能就是自主学习的意识吧!不知道什么就学什么,遇到障碍想办法突破的那种顽强的精神,保持像孩童一样的好奇心”。这些正是学生参加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所获得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在未来能够转化为学生获取成功的潜在动机,是一笔宝贵财富。

2、各院系开展了一系列CDIO工程教育改革

(1)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设计”为主线将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进行CDIO工程教育改革。化学工程学院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构建“实验-实习-设计”三要素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科研方法训练-大学生研究训练-专业实验”逐层递进的创新实践平台,培养石油化工特色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URT)等创新教育作为一个选修学分固化下来,并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URT项目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化学工程学院还开展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化工热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学生从参加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当中,可以亲身体验到“以产品为导向”CDIO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参与感,对于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化工热力学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机械工程学院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机电类专业的CDIO课程体系,通过“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和团队协作能力。以“三级项目”实践的形式形成学生主动Conceive(构思)和Design(设计)群体学习策略,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以课程内容与项目计划为学习单元(Project-basedLearning),让学生主导Implement(实践)和Operate(操作)课堂活动,将课堂经验转化为教育产品。将CDIO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机械工程学院还进行了基于CDIO理念的测控专业综合训练改革探索,教师指导采用分层实施的方法:综合素质及技能较高的学生,以自主学习,研究性训练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综合素质及技能中等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之下,完成项目训练;对认知及接收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完成基本项目即可。确保优秀学生能“吃饱”,能力较弱学生能“消化”基本内容。

(3)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采用“3+1”的四年制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3年校内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自动化专业运用CDIO教育模式对“过程控制工程”这门课程的教与学进行探讨和实践,对其他工科课程的改革有明显的示范和以点带面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探索CDIO工程教育模式,制定了本专业CDIO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将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通过系列“设计”结合起来,构建以“项目设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体系按规模和范围划分为基础级、中间级、高级三级。结合多年“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经验,开展了基于CDIO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4)经济管理学院在《税务代理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引入CDIO,主要从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CDIO能力;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创建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通过学习和完成项目来训练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发现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做中学”得到真才实学。

二、结语

CDIO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需求发挥CDIO模式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基于“DRIVE”素质模型的CDIO改革是学校探索出的一条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吃苦耐劳、诚信、团队合作、责任意识等追求卓越的内在驱动力为目标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并由此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是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获取相应的知识解决问题,加强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基于“DRIVE”素质模型的CDIO改革模式还应重视工程教育中综合人文素质的评价,强调实践教学,重视校园文化素质教育,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于溯 刘红琳 孟波 王腾 宁丽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六)

一、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要与国家战略需求有效对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将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作为高等工程教育而言,其重要任务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创新人才。要担当起这一重任,就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当下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就是依赖于大批的工程技术人才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不过是紧密契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种战略举措,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切入点。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当进入发展新阶段后,这种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必须通过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技术创新优势的转换,才能真正为国家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眼下,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讲,要亟需实现“两个转变”:由以往的资源主导转变为技术创新主导;产业由传统低端产业转变为现代高端产业。这自然对肩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科技发展前沿紧密联系,不断有新知识补充并且理论基础知识厚实;努力适应新技术环境,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获取各种新技能;变革大学生学习方式,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形成个性化的新视角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软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沟通等综合能力)。尤其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一定要有良好的适应性,充分体现“服务面向的‘地方性’,服务区域或行业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的‘专长性’,不可分割的‘综合性’”。当前,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走技术创新之路,就是要大批的工程创新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在其改革和发展中做好有关方面的对接:即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科建设及发展、专业建设及其结构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对接;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与企事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对接;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与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与影响力对接。

二、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了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由此决定了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特征,也集中反映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化的实践探索。兰州交通大学近年来紧紧围绕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立足本校实际,秉承优良传统,发挥优势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

1.做好顶层设计,抓好改革试点,创新培养方式

一是围绕“立足甘肃、服务甘肃,为交通、冶金、测绘、机电、建筑、市政、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先后在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设立了“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卓越计划班”,并制订了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詹天佑班”的专业试点工作始于2007年,主要在土木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开展,截止2013年9月,共招收六届836名学生;“茅以升班”的试点工作主要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给排水工程三个专业开展试点,共招收两届346名学生;“卓越计划班”是我校经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后设立的,主要在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个特色专业实施,该班现有学生390名。在以上改革试点班中,学校选派教学认真、教学功底扎实的教师承担其教学任务。参与改革试点班的教学及管理人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为基本要求,在教学体系中注重引入工程创新设计元素,在教学环节中,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并举,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突出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军地、国际联合培养人才。如学校与甘肃武威市政府联合办学,在武威市组建了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主要为地方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11家大型企业合作实施“卓越计划”,通过校企双方的默契合作,起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与空军联合实施了“12334”国防生培养模式,即一个培养计划(国防生培养计划),两个培养模块(科技素质、军事素质),三个锻炼基地(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基地、部队见习基地、暑期集训基地),三个育管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在线考试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四个培养平台(课堂教学平台、课外实践平台、训管一体平台、模拟轮岗平台)。这种培养模式,很好地适应了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国外知名教育机构实施合作办学(美、加、英、法、日、瑞士、乌克兰、斯洛伐克等)。尤其是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IowaStateUniversity)的联合人才培养实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外方大学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另外,通过实施了“2+2”“2+3.5”中美本科双学位培养模式和“2+2+2”“2+3+1”“2+3+2”中美硕士培养等多元化“嫁接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摸索出了组班集中培养和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的分散单独培养相结合的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联合培养专业逐渐与国际接轨。

2.着力创新训练,培养学生能力

一是学校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省、国家三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取得了良好成绩。二是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将实验教学与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能力。在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中,尽量选择与科研、生产实际关系紧密的应用性、研究性选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近几年,学校不断增加建设力度,紧紧依托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创新硬件平台。

3.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注重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将课程建设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纽带,走丰富内涵以适应变化、扩大外延以适应发展的道路,努力加强课程建设。10年来,学校共投入经费150万,遴选建设了5批46个重点课程群,涵盖课程189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培育了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0门省级精品课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学校搭建了网络课程平台,进一步丰富了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紧密结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设立教改基金,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确定了“分层管理、分期拨款,过程监控、目标管理,绩效挂钩、注重实效”的项目管理原则,将项目分为围绕学校教学工作重点与难点、由学校管理的“重点项目”和结合学院教学工作实际、由学院管理的“一般项目”两大类。突出教学改革立项的针对性、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可推广性和学生受益效果,保证了教改立项的质量。

4.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教学管理

在贯彻实施教育部财政部的“质量工程”的过程中,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和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院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新办专业评估制度、重点课程群达标评估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良好运行。院级本科教学评估每两年举行一次,由学校评估专家组,依据“兰州交通大学院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对各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新办专业评估制度,是根据新办专业评估方案对建设满4年的新办专业进行达标评估,对建设满2年的新办专业进行中期检查。重点课程群的评估,是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对建设满3年的重点课程群进行评估,对建设满1年半的课程群进行中期检查。坚持主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由专家组和学生对参加调研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成绩将被记入任课教师档案,作为教师参加“教学评优”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并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这一方式已从课堂理论教学逐步推广到了实验教学、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坚持教学督导制度,加强对各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力求及时改进。由于改革的方向目标正确,措施得力有效,我校的人才培养培育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近几年在省及全国大学生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奖项55项。二是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主要在实现从单纯“教学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的转变,从“单向灌输式”向“师生互动”的转变,注重课程体系的更新和拓展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变,并取得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三是本科生毕业就业率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学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连续多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的院校。

作者:杨丽 许鹏奎 马玉萍 马元琳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七)

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师资队伍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者和实践者。教师队伍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实践能力弱,就会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二)专业与课程建设

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材、知识更新等方面,市场导向不够,更新速度慢,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课程体系非常不利于学生素质开拓和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三)产学研环节

我国高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内在的机制联系,表现为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双重“隔离”。学校教育往往以学科系统自成体系地实施,对现实的生产实际和人才需求缺乏了解,长期以来显示出“重学轻术”的教育倾向;而企业方面缺少参与学校教育的动机和体制,对人才培养的策略和过程没有投入和参与,对人才使用的信息也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四)教学制度

很多管理方法并不鼓励创新,例如,为保证教学质量而编制规范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都按大纲要求去做;以闭卷笔试为主要形式的考试方法,要求统一命题、统一答卷标准等。这些做法对制止不负责任的教学活动有一定帮助,但对教学的创新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则有害无益。

(五)经费支持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经费支持。经费投入包括理论教学的投入、科研经费的投入、实践教学的投入、专项创新资金的投入。只有足够的经费支持,院校才能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性活动才能激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建立专项的创新基金,使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由自发变为自觉。

(六)环境营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应该是包括人文环境、科研环境、学术环境、实践环境、制度环境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院校要致力于这个生态系统的建设,着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

二、基于工程教育模式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模式化

强调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课程的教学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尤其对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要求颇高。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重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必修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而对专业方向以外的选修课和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程不十分重视,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中人文类、经管类课程种类少,学时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大学生提升人文素质、开阔思维、陶冶情趣的需要。因此,导致工程人才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缺少创业精神、创新意识教育,适应不了现代工程、大工程发展需要。

(二)理论教学死板化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发挥越来越多,学生主动性发挥越来越少,课堂上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教师重视理论备课,准备充分,内容充实,但内容大多通过教师讲教案,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考笔记来完成的。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阻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不动脑、不动嘴、不动手,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另一方面,知识学习主要是注入式的,强化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创新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被扼杀了,因而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形式化

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高等院校由于资金短缺,与校外的企业、公司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再加上高等院校自身也缺乏工程实践型教师等诸多原因,使得学校设置的实践课程难以有效保证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实践教学内容往往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实习教学强调模仿训练,创新内容缺乏;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实际的课题和教师的科研课题较少,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等。

(四)教学管理行政化

以管理为重心的人才培养约束固然很重要,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过多、过死、过严,管理高度行政化,缺乏弹性,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纳入了严格的管束,时间、空间大部分被强制性的苦学所占领,处于这样的管理环境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失去了自己思考和学习的自由。学生的创新冲动在强制性、标准化的管理中被禁锢了,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天性和创新冲动早已泯灭,何能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基于工程教育模式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一)建立基于工程教育的创新理念

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模式化教育转向多样化教育和因材施教,从沉闷僵化的教育转向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培养继承型人才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为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教育观念。

(二)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力提倡教师发挥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师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式包括:第一,增加工科院校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拓宽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第二,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比例,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活动。第三,改进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激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三)优化课程体系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在制订学生培养计划和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对学生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保障学生获得能力的措施、检验学生能力的方法以及补救措施都应有详尽的规划。

2.加强教材建设

目前出版的教材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在编写内容与形式上,剪辑性成果多,研究性成果少;理论性内容多,操作性内容少;传统性内容多,创新性内容少。近年来在实践中出现的大量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没有体现在教材的编写内容中,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以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4.强化实践环节

将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在专业中的核心地位,尽可能地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形成“课内必修实验+课外开放实验+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论文”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结构,从而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并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辅线”模式,通过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这一主线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科研方法和步骤、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开放实验、仿真实验、第二课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浮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两种方式有机结合,打造基本技能过硬、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

5.探索考核方法

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有利于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仍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创新能力便不能从成绩上得到较好的体现,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必须摒除单纯以分数论优劣的考核方式。毕业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应把毕业设计看成是大学生的岗前职业培训。选题应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合理选择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题,并与生产应用和科研课题相结合,尽量做到真题真做。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强化创新能力培养项目

1.参与科研与创新项目

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把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介绍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研究信息、成果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学术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选派教师指导,并对学生的科研课题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院校可以为学生开设创造学课程,开设思维科学、创造力心理学、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等课程,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建立创新实践基地

积极联系和寻找一批专业对口、适合本校特点的企事业单位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3.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立足学校科研优势,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和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新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实践的科技含量。鼓励学生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努力引导他们将课堂、实验室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在教师的带领下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发新课题、新项目,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科研能力,用知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与市场的需求,亲身体验生产第一线实际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地去补充和拓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长久的实习和就业合作关系,根据用人单位业务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请企业中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参与教学工作。让学生早日到合作单位进行试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专业定向招生和培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5.举办学术讲座

讲座与学术报告会是反映一所大学精神面貌和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是大学生涉猎广博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阵地。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院士、知名教授、学者、专家、知名企业家和成功人士,举办涉及自然科学、心理健康、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系列讲座和学术报告活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及和谐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6.组建创新类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具有联系广、凝聚力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数模协会、航模协会、计算机协会、电子竞技协会等一批学术科技类社团既贴近专业设置又迎合了学生兴趣爱好,既增长了专业知识,又能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7.组织课外竞赛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竞赛,如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数控技术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和旅游技能大赛等面向大学生的课外竞赛活动,使学生能够加强书本知识的学习,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8.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

大学生的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迸发创新灵感的好时机,是他们将课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自身创新意识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途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艺术节中找到自己喜爱的活动,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各项活动的开展全面加强了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打造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9.开展创业教育

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进行创业培训,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是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应该引进创业教育课程和师资培训体系,建设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开设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搭建平台。(五)建立健全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机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指导思想、过程管理、具体实施等方面,要坚持和遵循进步性、整体性、主体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原则。同时,它需要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其合力作用,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设立创新基金,制定激励措施和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等方法。

作者:王爽 单位:沈阳工程学院商务英语系

(八)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进入本世纪,我国政府和教育界也已认识到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性,教育部自2006年起便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试点工作,积极申请并将于2013年加入《华盛顿协议》。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受到了各个高校的积极响应和欢迎,我国已有一百所左右高校、一百五十个左右专业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认证,这项工作促进了各高校被认证专业的建设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效果,提升了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家考查,需要被认证专业对学生培养符合认证标准体系这一论断通过档案资料进行举证,涉及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条件、培养过程、培养效果和反馈机制等各环节或部分。目前,合肥工业大学共7个本科专业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具体实践我们发现,被认证专业的档案建设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各档案文件联系紧密且彼此印证。因此,如何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档案建设,是高校档案工作人员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被认证专业的档案资料准备得完整、充分与否,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该专业的认证是否获得通过。另一方面,建设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档案体系,有助于促进该专业办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建设人员和教辅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机制的改革,并与国际接轨,从而最终使广大学生受益。特别是对被认证专业的档案价值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除了能促进本专业的发展以外,还将起到示范作用,促进学校内部或其它兄弟院校之间不同专业的交流和共同发展。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档案建设特点

在《华盛顿协议》的基本框架要求下,各缔约方的专门组织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专业认证指标体系和考查办法,它与我国教育部2005年前后组织的教育评估存在诸多区别。因此,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档案建设与前期教育评估侧重点不同,需要档案工作者重新审视和特别规划。具体来说,专业认证指标体系下的档案建设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档案主体性更突出

 首先,专业认证是第三方评价,体现“以学生为本”原则,直接面向的是具体的专业,并按照注册工程师的标准来衡量该专业的办学条件,以毕业生来衡量被认证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为被认证专业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档案体系。该体系一般牵涉两个层次:一是该专业办学实体应提供的专业档案,这也是专业认证档案体系的主体部分,最为核心和关键。包括专业发展历史沿革及办学思想、思路和特色,以及直接面向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的各类档案文件;一是学校及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支撑档案,包括学校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指导思想、理念、政策措施和资源条件等,其中包括学校及各职能部门面向该专业的专门档案。其中,直接面向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的档案内容包括:该专业学生的招生和教育指导、培养与就业、转学与转专业等信息,培养目标的设置、内容和评估等文件资料,体现学生毕业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档案,教学管理机制与质量控制、教学质量社会评价和反馈机制等持续改进措施档案,含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文件,体现师资结构、水平和教师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任务、能力和责任等师资队伍档案,含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经费投入、教师发展等支持条件档案。由于认证指标体系中,除了通用标准以外,还有面向具体专业的补充标准,因而针对每个被认证专业,建设的档案体系也应该有所不同,并能体现不同指标的要求和应具有的特色。

(2)档案建设目标针对性更强

 专业认证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其定位是否合理,是否经过充分讨论和论证,是否被广大师生所了解;其次关注的是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是否体现了这个目标,所有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师资水平、教学活动等是否支撑了该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所有获得该专业学历的毕业生是否都达到了其培养目标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客观地说,早期的教育评估往往是对一个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定量或定性评价,是一种质量水平的标定,而专业认证则是一个具体专业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自定标高而进行达标建设和评判的过程,其评判的结论是达标通过与否。故档案工作者需要围绕培养目标的制定、实现和效果这条主线进行档案收集、整理和存档,换言之,认证专业的档案建设的目标就是对该专业的学生培养符合认证标准这一论断通过档案文件进行举证。

(3)档案组成内容更丰富 

专业认证的考查更多依赖专家的判断力,既审查各专业撰写递交的自评报告,还要进行2-3天的现场考查。其中,考查形式有各种座谈,如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座谈、教师座谈、学生座谈、毕业生座谈、用人单位座谈等,也有随堂听课,教学资料查阅,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实地考查等等。无论是报告审查、座谈、听课,还是实地考查等环节,专家都将调阅或要求提供相关档案文件进行旁证或佐证,并要求所有的档案资料都能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论证人才培养达到认证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故要求档案文件非常全面细致,使得其组成尤为复杂,呈现多样性,内容更为丰富。例如,除了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三纲两书”、学生试卷和毕业论文等常规档案以外,还应建有提供培养目标制定过程涉及的各种教学研讨记录档案,体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的档案,体现教学过程的完整规范性、教学内容的目标导向性的各种档案,还有体现说明专业培养效果,即全体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的档案,等等。

(4)档案体系系统性更强

 由于专业认证主要采取“成果导向(outcome-based)”的认证标准,即把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作为教学成果或专业培养效果的评量依据,并以促进专业持续改进作为认证的最终目标。即认证体系把学生培养质量看作专业的输出成果,培养目标看作专业自定的预期输出,所有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及教学活动是途径和控制手段,学生实际质量与该预期之差为专业建设持续改进的依据。这一人才培养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动态的闭环反馈系统,专业认证审查尤其注重该系统中的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因此,该系统又是一个多闭环信息反馈系统,具有高度动态特性,被认证专业的档案建设需围绕这一系统进行开展,需把各个原本分散甚至孤立的教育教学档案材料组建成一个有机整体,且每个档案文件都应为该系统提供支撑。其中,各档案文件之间相互联系,纵横交错,多具有彼此印证的关系。因此,每个参与认证专业的档案构成了一个系统性极强的、有机的档案体系,需要诸多档案工作者进行精心建设和维护。

作者:李洪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

(九)

一、高校工程教育教学流程存在的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工程教育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我国高校,对师资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博士以上,甚至要求海外教育的背景,但是学历反应了个人的教育经历,在较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特别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的磨炼,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相对欠缺,难以胜任开展工程教育的能力素质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随着高等教育有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根据近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达到二千多万人,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环境还难以满足工程教育需求的急剧增长,导致学生参与工程教育实践的时间不能满足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时学生对工程教育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一开始不少学生对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抵触情绪,认为含金量没有学术性研究生高,这与我国精英教育阶段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观念有一定关系,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工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是国家和高校都需要在政策和宣传方面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善这种情况。从教学环节来看:传统理论教学更关注课堂知识传授,而工程能力仅仅依靠课堂的讲授是很难达到培养效果的,所以不少高校建设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或者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现场教学实习活动。工程教育要实现由动口讲授变为动手操作,由教室到工程现场,由主观臆想到现场直观感知的转变,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工程教育教学流程再造对策

(一)科学设计制定工程教育教学体系。首先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并重,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变革传统课程设置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从基础到应用的单向思维方式,在实践现场可以学理论,在教室可以讲工程,不能将两者人为割裂,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闭环系统,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相长。在学时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要梳理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实验、设计、实习环节,以提高工程能力为目标,加强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的系统性。

(二)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形成工程教育合力。政府在推进工程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教育部在高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工作,相关配套政策对促进高校深入开展工程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师人才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江苏省政府推进高校在企业设置研究生工作站,鼓励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以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适应工程教育的需要,培养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江苏省还开展了“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这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借智行动也缓解了企业的人才渴求,受到高校和企业的欢迎。政产学研合作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对教师而言,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使得教师的研究选题因结合企业的需求而更有生命力,依托于企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样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对学生而言,产学研合作为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提供了可靠的载体,有效拉近了高校和企业的距离,使得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时间大大提前,不少学生就选择了在有产学研合作基础的企业就业,从而可以继续自己的专业研究,开始自己的事业。高校也主动出击,如南京工业大学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载体,与企业合作共建研发平台,以“研发在学校、转化在企业”思路,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局面,有效了提升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实习实践平台,为工程教育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制度。1989年,美、英等6国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华盛顿协议》,该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互认,从而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我国在今年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成为该协议组织预备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如果通过成员国的最终考察,成为成员国,将为我国通过认证的工程类专业学生走向世界提供有效通行证,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认知度。按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建设,扎实推进专业认证工作,保障工程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切实保证我国工程教育的培养质量,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作者:喻源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