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侠义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2021-4-10 |

一、文本选择

中国古人讲究“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侠士们更是追求“有恩必报,言出必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的意志。而荆轲的选择,也是因为一个“义”字,“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的信念,成为允朋友一诺乃大丈夫的标准!而如今人文主义的缺失,拜金主义的泛滥成灾,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的行为,在当今已经是屡见不鲜、见惯不怪的事了。因此教材中出现这样一个重义、诚信、轻生的荆轲,对走向理智的青少年学生应该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历朝历代都不乏侠客,而这些侠客也正是鲁迅所推崇的“中国的脊梁”。人民对侠义也是喜闻乐见的,这也说明了为何武侠小说如此的流行。但武侠小说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只侧重“武”了,却忘了“侠”、忘了“义”。纵使把武功吹的天花乱坠,没有侠义的存在,那武侠小说又对人有何启发?顶多让人记住几个招式的名字,又有何趣味?更怕有些所谓武侠小说,追求低级趣味,以杀人越货,滥杀无辜来表现高超武艺,毫无侠义的思想内涵,看了只能说是误人子弟,害人匪浅。无论武侠小说,还是古文选段,实际上也是在反映社会,反映人生。武侠只是其载体,侠义的精神才是其真正的内涵。当然,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涉及侠义精神的不止这些,但每学习一篇古诗文,得到的绝不仅仅是文言的知识,更应是一种精神的共鸣、净化与升华。

二、教学过程分析

如果说中学语文教材对侠义文化的文本选择是静态上的话,那么语文教学过程中侠义文化的渗透则是动态上的。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注重侠义文化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课文时,教师可以从这些课文的故事情节入手,挖掘并向学生渗透《水浒传》的侠义文化内涵,不仅是就课文而讲课文。我们在看鲁提辖为何拳打镇关西的故事中,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开始,到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主动赠送银两,再到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后,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等行为可以看到,鲁达虽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嫉恶如仇、除暴安良”的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尤为欠缺。侠士们身上那种不畏强暴,蔑视强权,反抗强权的精神,及其体现的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法制尚不健全,“强权横行无忌,弱者求告无门”还时有所见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那种正气凛然,面对强权敢于拍案而起,“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英雄气概和果敢行为,而不是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蝇营狗苟之徒。

正义、正气、正直,培养和朔造这些健全的人格,正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肩负的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将侠义文化的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对经典文本的吟咏诵读、参悟体验之中,领悟侠义文化的真谛和境界,这对中学的素质教育是很重要的。除了课本中的古文选段,武侠小说必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使内心侠义的种子更好的发芽成长。纵使因为能力有限,做不到为国为民,但关怀生活中别人的点点滴滴,为社会上的不义现象振臂高呼,为处在困难的人们献去爱心,这也是侠的体现。绝世武功我们教不了,但其中的侠义精神却是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因而侠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侠义精神”的重任,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邹志刚 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