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论文 » 正文

探索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性障碍

2021-4-10 | 基础教育论文

一、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课程现状

(一)课程内容的“学术性有余,职业性、生活性、实践性、趣味性不足”

新课程改革的本意是要适当降低课程的难度,而实际上由于新课程拓宽了内容的广度,强调能力的培养,难度未降反升,由原来的“繁、难、偏、旧”转向为现在的“繁、难、深、多”。这样的课程内容学习起来难度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完成任务,容易给学生造成挫折感,也不太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造成部分学生的学术性辍学,从而阻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课程实施过程“专制性”仍然突出,而民主性、参与性、探究性远远不足

新课程改革希望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而教育的现实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涛声依旧”,教师仍然统治着课堂,垄断着课堂的话语权,是课程实施的主宰者,教学过程的民主、平等、对话、合作与交流等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课程实施缺乏人文关怀,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他们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和保障,学生的积极性被压抑,主体性被消解。这样做的结果是容易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从而阻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课程评价缺乏实质性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希望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调评价的发展功能,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而教育的现实是:传统的、只重视结果的评价方式的惯性非常强劲,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评价形式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方面虽然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在评价的发展功能、评价主体性的发挥等实质性方面进展不大,仍然只重视教育教学的结果,忽视教育教学的过程,深陷应试教育的泥塘。这种评价理念必然继续影响人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最终阻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措施与建议

(一)真正转变旧的课程观念,树立新的现代化的课程观念

正如华东师大教授叶澜先生在总结“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经验时所指出的:“对世纪之交中国教育改革必须有观念的系统转变……”因此,要改变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就要对课程观念进行系统的变革。一是要改变精英教育理念,树立公民教育意识,让每个人都明白,我们这个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学者、企业家等精英人才,更需要优秀的工人、农民、服务员等各类普通的公民。二是要树立民主教育的理念,改变专制性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三是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改变应试教育、功利性教育的理念,让每个人都崇尚追求真才实学、关注人的内在素质的发展观念,而蔑视那种浮躁的、肤浅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总之,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要进行课程观念的系统化变革。

(二)加大课程结构的研究和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开设哪几门课程的问题,更涉及开设这些课程具有怎样的教育价值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加强课程的理论研究,正确处理基础学术教育与生活教育、统一要求与灵活多样、提高教育质量与实现教育均衡等问题,使教育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所开设的课程门类与传统教育开设的课程门类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总体上还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课程,表达的是19世纪晚期工业革命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运用。

目前我们只是对这种课程进行了适当的变动,而从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些课程”。为此,我们首先应该对传统课程门类进行精简综合,同时在这些传统的课程中增加现代社会与生活的新内容。我们还应尽快开设一些与现代生活、职业活动有关的课程门类,如家政、证券、休闲与保健、房产、信息技术等,使课程结构更加完善、合理。此外,课程的设置应该加强人文关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社会不仅需要教育培养具有渊博知识的人才,更需要教育能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人才。为此,教师就要精选课程内容,根本改变授课方法,改善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生活态度。如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其身体、心理、智力、情感、社会等的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置课程、进行师资训练”。以帮助他们度过躁动的青春期。这对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人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课程内容要平衡学术性、职业性、生活性、实践性、趣味性之间的关系

课程内容保持一定的学术性是必须的,缺乏一定学术性的课程内容会显得肤浅而无意义,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对学术性内容的选择是很有科学讲究的,我们应该注意选择那些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增强它的现实意义。我们所选择的课程内容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一定的概念、原理等学术性的问题,而且更要使他们有从事包括家庭活动、职业活动和公民活动在内的各种实用知识和技能,以帮助他们养成丰富的个性,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还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课程应该适应儿童的需要,而不是儿童去适应课程的需要。”

(四)课程实施要切实体现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抓好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抓住学生身心特点,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愿参与、乐参与,同时,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能参与,会参与。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鼓励他们勤于动手、动口、动脑,在“做中学”“用中学”。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地去寻找、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努力使课堂实施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五)课程评价不仅要有形式上的突破,更要有实质上的提升

课程评价是一个指挥棒,引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真正实现评价的发展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和教学活动的发展,就学生而言,评价就必须真正触动学生的灵魂,满足或切合学生心理需求、情感需要、学习需要、思维特点等,从而真正促进其发展。就教师来说,评价应该是自己内心的一种真实感受,是对真理的一种理解,是自己修养水平的真实表现,是一种真诚的流露。同时,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公平、合理、宽松、友善的氛围,使评价的主体性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作者:李昆秦 单位:广东省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