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
目前,我国护理继续教育没有独立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大多是采用全日制护理高等教育的教材和课程体系。或是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数量进行增减调整。多数医院将提高学历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中专补大专、大专补本科,出现教材内容重复较多,并且医学基础知识偏多,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护理专业所需的人文科学和健康教育等知识对不足。继续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创新和针对性。
2、继续教育形式单一
一些医院或高校的继续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对于各级护理人员不分知识层次,职称区别,采用单一的、刻板的讲授形式,很难满足不同岗位护士实际工作中的知识需要,缺乏吸引力。
二、对策
1、认清形式,转变认识。
伴随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每个医院管理者所要面对的问题。医院管理层应转变认识,改善护士在晋升、深造等方面的不合理待遇,加大对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护理部应充分发挥“大脑”的作用,根据护理人员知识层次、学历、职称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不断拓宽护士的知识面,从而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2、提高在职护士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如何调动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在动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增强护士继续教育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真正更新观念,强化认识,树立“只有终身学习,才能终身就业的观念”。时间限制是护士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的首要障碍。由于护士工作的特点,在职护士继续教育中存在突出的工学矛盾,因而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基层管理者尽量为护士参加继续教育提供机会,弹性排班,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加强护士的学习意识,树立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护士整体素质。
3、采取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新式,满足不同层次护士的需要。
区别对待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学历水平的护士,以满足护士的继续教育需求。针对不同层次护士的需求,将学历教育、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科研水平、护理管理等内容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护士参加教育的各类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护士继续教育的开展。综上所述,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在职护士是医院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提升整体素质,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求。
作者:郁娟 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农业与医疗卫生学院
(二)
一、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从主流上看财会调查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对待财会继续教育的意识、态度是好的,但还有一些人员是存在问题的:一是一些财会调查单位负责会认为继续教育投入是一种消费性投资,同时会有经济上的支出,造成了个人和单位的消费支出压力;二是对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识浅薄,对教育理论学习或者敷衍了事,或者不参加;三是对教育理论学习不求甚解,理解能力薄弱,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不善于研究思考问题、不善于总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2.教学模式单一性、传统性、教学手段的落后性
会计继续教育时间安排是2-3天约20课时的集中面授的的教学模式,将财会人员集中在某一培训地点,采取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授课模式,极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学员只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发挥财会人员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而且,财会人员往往身兼多职,连续请假要影响本职工作,时间很难安排。在实践中碰到许多因临时有事而缺课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二、搞好财会继续教育工作的建议
1、尽快完善财会人员管理制度,出台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明确对拒绝、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对屡次不参加财会继续教育的应吊销其从业资格。
2、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发文、网上平台、财会巡查等途径,多渠道地宣传会计继续教育制度,提高全社会的财会意识,增强政府和各单位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广大财会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都积极支持、关心财会继续教育。
3、加强基础建设,逐步完善财会人员数据库。应从摸清家底入手,逐步建立完善持证人员数据库,逐级建立培训人员一览表,逐步完成按部门、按乡镇进行分类梳理,为财会人员网上管理平台打好基础。
4、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拓宽财会教育培训的知识面。一是由相关专家、学者组成财会教育专家组,根据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和财会工作的需要,建立符合时发表展的财会教育体系,适时调整教育内容,制定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规划,编写教育培训教材。培训教材不仅要加强财会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税收、金融,乃至公关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整合;二是根据财会人员所处行业、专业技术职称、文化程度,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的层次和差异性,将受教育的财会人员分为不同层次或不同群体,以统一的教育培训规划和知识体系为基础,分层次安排教学内容,以满足各层次、各群体财会人员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需求。
5、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财会教育现代化。在知识经济社会,财会人员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掌握的新技能很多,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要求更加强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刻不容缓。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拓展财会继续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互动性、自主性和适应性,为广人财会人员提供快捷、便利和高效的学习环境与条件。财会教育培训方式应不仅只停留在面授、自学等形式,还可通过网络教育,采用网络继续教育模式,财会从业人员不用再专门请假参加学习,只要抽时间学习规定内容,通过随机考试就可以达到要求,这样既可以减轻单位和财会员负担,又能方便财会人员能及时更新知识,互相沟通,形成财会人员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作者:崔艳平 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西地乡人民政府
(三)
一、国内外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现状
1、国外
欧洲开展相关职业人群专业继续教育的组织主要有欧洲实验动物科学联合会(FELASA)和实验动物医学欧洲学院(ECLAM)在欧洲范围内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认证体系来培训高素质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并发布了指导规范。首期ECLAM实验动物医师培训项目在6个欧洲国家举行,并在2005年举办了第一次ECLAM考试,培训了80名实验动物医学专家。美国社会团体在开展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如美国实验动物学会可提供无学位培训,为实验动物技术员和技师开课,并核发技术证书,从业人员也应定期参与与其职责相应的继续教育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美国实验动物学会和其他有关专业组织的地方性和全国性会议。同时,不定期开办实验动物新技术学习班。美国许多高校提供实验动物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并作为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或常规课程。内容涉及动物实验设计方法、动物福利问题,以及动物实验过程中涉及的伦理学问题。日本实验动物技术者协会在1966年设立,每年举办讲演会、研究会、实技讲习会,参观设施等活动。同时,每年针对实验动物技术员必须掌握的专门技术召开学术年会,开展学术交流,及举办一些技术培训班和技术研讨会。
2、国内外差距
国外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除国家学会外,还有专门的学术组织开展。例如,美国实验动物医学会、欧洲实验动物医学会、美国实验动物从业者协会、日本实验动物协会等联合推动实验动物医学教育和资源共享。我国大陆的相关专业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多由国家学会和各省市学会负责,一些实力较强的实验动物中心也参与该领域的培训工作。但培训工作仍未系统化,层次较低,缺乏计划性。
二、建议采取的措施
1、建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体系
针对不同层次的管理和业务人员,如实验动物机构专业管理、专职饲养员(常用动物和特种动物:裸鼠和各种疾病模型动物饲养员),以及从事科研教学使用实验动物人员,建立完善的再教育体系,由国家学会和各省市学会或者社会团体进行严格的系统管理及信息管理,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及考核。目前,我国主要依赖国家学会和各省市学会负责进行继续教育,但其局限性早已显露——范围窄、力度小、实施性差。因此,应该加强社会团体的建立,增加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践。
2、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继续教育内容
(1)专业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从事的主要是实验动物生产或动物实验和人员调配的管理工作,从宏观调控整个系统,对实验动物相关法规、标准、动物福利、动物实验伦理和实验动物有系统的认识。应该采取定期考察和专业培训,时刻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起点,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自身的业务素质等加以剖析,找出薄弱环节,从而瞄准新目标、提炼新思维、推出新举措,使管理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提供更好的公共科研平台,更好更快地为科研工作服务。
(2)动物实验科技人员动物实验科技人员是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重点,前期专业培训不仅应让科技人员掌握动物实验基本技术与方法、无菌动物与微生态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动物实验质量控制、实验动物遗传工程等知识,更要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手段、实验方法、动物模型、手术技巧,以及研究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反应、表现及其发生机制、发展规律。还要加强外科学培训,学习外科手术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无菌观念及正确使用手术器材,从而加强动物手术造模的可靠性和成功率。
(3)饲养生产工作服务人员服务人员是指为动物实验提供基础服务的操作人员,包括实验动物日常喂食、换水、换垫料,各物品的消毒及实验环境的清洁维持。做好服务人员培训工作,首先要使其熟练掌握实验中心各个系统及仪器的操作,如屏障系统、高压灭菌锅、饮水系统;其次,要求其对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有详细全面的了解;最后,彻底了解所做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务必使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在研究中的作用。应该定时定点学习专业理论,熟悉并掌握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的质量控制标准、实验动物质量标准;掌握实验动物的生产和实验管理、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实验动物的营养标准等,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实验室程序细节中细微程度不同导致实验结果的各异,故训练有素、科学经验丰富的技术服务人员,是保证实验质量的基础。
三、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继续教育
根据国家颁布的WS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和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两个标准,动物实验从业人员应该严格执行。特别是,随着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疾病的发生,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应该参加生物安全实验培训,不仅需要满足法规的要求,而且要控制危害和减少风险。实验中心应定期模拟演习,加强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职业健康专业化服务、应急措施、如何安全地从事动物实验工作,预防人畜共患疾病。
四、加强动物福利继续教育
现代伦理学认为,实验动物也有欢乐痛苦,应该善待动物,没有它们的牺牲就没有人类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进步。因此,应该定期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进行“3R”教育,动物实验设计必须遵守:替代原则,减少原则,优化原则。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对实验者进行抓取、注射、固定、采血、给药、麻醉等技巧培训,减少动作粗鲁对动物造成伤害和疼痛,对动物身体的强制性限制减少到最低程度。对动物处死,应进行操作演练,减少其痛苦。建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撰写实验动物针对性培训教材,并不断改进培训内容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迫在眉睫。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认真地接受再教育,提高专业素养,用严谨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对待实验动物工作。使社会化服务逐步完善,实验动物工作服务于科研工作的能力得到提升,为科研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萧闵 周艳艳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四)
一、吉林省盲人按摩师技术特点
盲人按摩师按摩技术扎实,按摩操作专注用心。认真是社会对盲人按摩的评价,也是对盲人按摩行业的认可。对于盲人来讲,按摩是最适合他们的工作,他们大多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和工作机会。盲人因其自身身体特点,其在工作过程中会专心致志,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工作中。而按摩这项工作,更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盲人因很少被外界发生的事情干扰,更容易用心专注的努力做一件事情。
1、盲人点穴精准
触觉是盲人接触外界的主要方式,因为视力障碍导致盲人触觉极其敏感,所以盲人在按摩过程中,手下感觉准确,能够很好地感觉患者的经络和穴位,体会病情的寒热虚实,以采取适当的力度和手法对病情进行调理。
2、盲人按摩师手法固化,有的有一定技术偏差
盲人一旦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很难改变。对于按摩手法而言,从操作到想法,盲人最初接触和学习到的知识,很多将伴随一生,而实际上不但是按摩,包括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在更新和再认识,而盲人接触新事物的渠道和能力有限,所以对于按摩的技术提高而言,难度很大。很多盲人是“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学出来的,没有系统的理论学习,还有部分盲人文化底子薄弱、理解能力差,更有一些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只是经过培训班的短期学习,理论和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这些都是导致盲人按摩技术提高难的原因。精力放在手下感觉上,认真体会手感,把精力和想法放在局部,想办法解决局部的肌肉软硬、劳损等,往往注重局部,忽略整体。这种手感的认真体会,容易对疾病整体缺乏认识,不能从整体出发对疾病认知,而“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也是其精髓所在。盲人按摩师治疗缺乏整体观念除了个人的技术原因和身体原因外,还有工作性质的原因。盲人按摩更大程度上属于服务性质,盲人每次操作都会追求当次的效果,否则会担心客人下次是否会再来,而忽视了疾病的治疗应该按疗程操作,打乱治疗程序。盲人按摩行业是介于保健按摩和医疗按摩之间的,它既有别于保健按摩,客人找盲人按摩除了保健的需要,更多的人希望通过盲人按摩来解除病痛,而很多客人又不是抱着治病的目的,因为他不完全相信盲人治病,只希望能够得到缓解。所以,盲人在按摩操作过程中,既要依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手法,又要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思路,不可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治疗思路选择手法,导致盲人按摩技术出现偏差。
二、盲人按摩师技术局限性
盲人按摩技术缺乏特色,服务项目单一,是盲人按摩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吉林省,盲人按摩多是三五个按摩师的小按摩店,有规模、上档次的少,而服务项目基本就是简单的局部保健、全身保健、足疗等,有的加上了简单的拔罐刮痧等项目。多数盲人从事的都是既简单又繁重的按摩劳动,按摩店经营单一、技术上没有自己的特色,导致盲人按摩院经营压力大、盲人按摩师收入低、保障差、竞争能力弱。盲人按摩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就是要分析盲人按摩师技术特点、掌握吉林省盲人按摩行业的发展现状,因势利导,切实提高和改进盲人按摩师的技术水平,使盲人真正做到具有一技之长,健康而有序的发展是吉林省整个盲人按摩行业发展的目标。
三、盲人按摩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策略建议
1、政府扶持
根据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残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我省“盲人按摩妙手兴业”工作的实施方案,努力做好盲人按摩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培训出高素质的盲人按摩人员,以技能培训为主,以理论学习为基础,采取技能培训与学校教育相互结合的形式加强盲人按摩人员的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1)市、县等基层残联必须做好地方城乡盲人生源,特别是农村盲人生源调查、摸底、筛选等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计划。
(2)扎实做好吉林省盲人按摩师的培训、继续教育工作。这项工作要以国家保健按摩师职业培训标准和培训职业资格教程为指导,依托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各市县盲人学校、盲人按摩机构、盲人职业培训机构及社会盲人职业培训机构,认真组织盲人按摩师做好技能培训,为保证我省盲人按摩师的培训质量,盲人初级按摩师资格培训时间要在240标准学时以上,盲人中级、高级按摩师资格培训时间要在160标准学时以上。
(3)吉林省残联的盲人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各市、县残联的盲人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当地的盲人按摩工作人员,每年进行20个学时以上的继续教育,争能力。
(4)吉林省定期选送有培养前途、有组织能力、能胜任按摩教学工作的盲人医疗按摩骨干和高级保健按摩师到中国盲人按摩指导中心进行培训。
(5)吉林省残联相关部门尽职尽责,做好盲人的医疗按摩职称评审和盲人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鉴定等工作。
(6)各市、县(市、区)应建立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就业培训实践基地,开展临床实践及教研教学工作,为当地盲人按摩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和就业提供支撑。
2、鼓励盲人按摩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经营模式
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来看相对落后,省政府、省残联对盲人按摩行业发展的扶持受到经济能力的制约,力度相对较小。吉林省地处内陆,经济、保健意识、消费能力等都与沿海省市相差较大,受这一地区消费观念及经济能力的局限,致使我省盲人按摩行业的发展在很长时期内难以赶上沿海经济发达省市。所以,应该鼓励盲人按摩师走出去,到发达省市学习先进的盲人按摩经营模式,从而改变吉林省现有的盲人按摩经营状况,提高盲人按摩师的技术水平。
3、做好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对于合格按摩医生而言,真正掌握高超的按摩技术,需要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扎实的技能训练。由于多数盲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加上盲人从事按摩行业的门槛较低,导致盲人按摩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另外,我省从事按摩的8000名盲人中受过正规、系统专业教育的人数只占较少比例,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是所谓的“三无”,即无学历、无职称、无医师资格,加之一部分盲人按摩人员学会技能后,大多专注于经营逐利,很少关注医疗按摩方面理论和技术的更新,不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知识储备和技能已经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需求,最终造成盲人按摩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吉林省的盲人按摩教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长春大学特教学院(五年制本科),四平盲校、四平卫生学校等中专学校每年培养出层次较高的盲人按摩人员,为吉林省盲人医疗按摩师队伍不断输送较高层次人才,所以我省应利用此优势,制定鼓励政策,鼓励有能力的盲人接受继续教育或学历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优化按摩医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4、矫正技术偏差
根据对吉林省盲人按摩师执业技术的分析结果,因为盲人生理和心理因素、个人学习及理解水平因素、工作性质因素等导致盲人按摩师出现技术偏差现象,我们在做好盲人按摩师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要针对以上实际情况进行矫正。
(1)生理心理因素
要克服盲人摸象这种只看到局部忽略整体的生理缺点,树立中医的整体观,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会中医中的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学会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辨证,对疾病有清楚的认识,这样在按摩操作过程中才能运筹帷幄。
(2)工作性质因素
因为盲人按摩师大多数工作在按摩院,他们的工作性质处于保健按摩和医疗按摩之间,这样很多时候盲人按摩从业人员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治疗思路指导按摩手法,往往会受到患者的感受的干扰,影响治疗效果。要想解决由此引起的技术偏差,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盲人按摩师从保健按摩转型为医疗按摩,从思想上树立治病的信心和治疗的权威,这也需要盲人按摩师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以纠正偏差。
(3)学习和理解水平因素
各级残联执业培训部门要定期举行盲人按摩技术交流活动,举行盲人与盲人之间,盲人与健全人之间的技术交流,从而使盲人脱离坐井观天,接受更多的外界信息。
(4)增加服务项目,康复与按摩相结合
盲人按摩的一个缺点就是项目单一,没有特色。我们要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寻找适合盲人操作的特色项目,如按摩减肥、小儿推拿、正脊手法、特色理疗、辅助药物、中风康复手法等,盲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或具体情况,增加服务项目,改善自己的技术水平。
四、结语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盲人按摩师队伍能够提高盲人按摩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盲人就业率,是盲人按摩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我省经济建设及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以上措施,经过盲人自身努力和社会的关怀和支持,盲人的技术必将得到提高,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促进整个盲人按摩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楚洪波 徐明 单位: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五)
作为一个护理教学者,本来就是有责任通过各方面的再学习和对各方面知识的研究去教导学生,但是这样的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教学者会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把一本书教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而忽略了整个时代在进步,但自己却还停留在以前,他们把在现实情况下基本要懂得的操作不断重复教授但忘了更新,所以这就很明显存在局限性,本来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就比较少,而且他们接触的是管理层的工作。
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的标志就是人类的素质教养,全民的素质甚至影响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我们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思想、职业等等,在一些调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一线临床工作上的护士人员普遍存在敬业精神的缺失,这样会对积极性造成影响和会减少对知识的追求。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针对师资缺失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来落实解决,解决的途径就是护士人员要继续接受教育,继续教育有助于发掘人才,这也是一种适应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的需要的教育方式。然后,需要完善的是护理教学的体制,不管中高等的护理教学,都要与现代先进的教育模式结合,让护士能够有新的思维模式,尽可能发掘出护士的各种潜能,这样,护士的主动创造性才会更大可能地被激发出来。护理学的继续教学,包括在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各阶段相互结合,根据不同医学发展的需求,能够做到拓展训练的创新,让护士的素质得到重点培养,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在护士人员的继续教育体制上追求多方面上的层次化,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护士人员,对他们进行不同学科知识的教授,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培训知识和考试标准,务求有更完善的考核标准和教学管理体制。所以我们要大力支持和鼓励中专教育的护士人员去积极参加大专和专升本或者专插本的继续学习,在人文学科和基础知识上有所不足的,都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得到补充,那么就可以加强培育护士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他们对本行业的专业精神。
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视实训。可以做出多一些在医院实习的安排和实训课,让学生多动手,在练习的时候让学生可以跟老师讨论,老师也可以随时指导学生,改变一直以来的由老师示范教学再由学生模仿的模式,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就把整体的护理融于实训中,让实训更加有趣,另外还融入素质教育,让就业的竞争力得到大大的提升。要有好的教学,就要有优秀的教学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耐心教导学生,同时对工作要认真有热情,这样的话可以更好完成教学之余也可以尽量避免错误和纠纷。针对出现脱节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做出相应的措施,这就可以更好地解决护理教学与临床的脱节问题。
作者:冯培 单位: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六)
一、学院和专业概况
重庆大学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校园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正式在职教师40人。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业余、函授)、自学考试、非学历培训等办学形式,设有理、工、文、管、艺等多学科30多个本科和专科专业,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建有14个函授站。学院现有在册成教、自考、应用本科学生约2万人。学院还设有“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重庆大学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重庆大学西永微电子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每年有5,000余人在学校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近十年来,已为社会输送成教、自考本毕业生5万余人,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学员4万余人。工商管理专业是学院管理类学科的主干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专业特色是适应面广,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可以同时通过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可获项目管理师资格证书、助理职业经理人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人力资源师证书、秘书、资产评估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业从业资格等证书。目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包括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三个教学层次,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培养体系,共12个教学班,目前在校人数500人;每年毕业200人,招生200人。毕业后学生均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专业特点分析。工商管理专业是学院的老专业,优势专业,生源基础深厚,其专业特点如下:
1、大专业,招生规模大,每年在读各种层次学生人数均保持在400~500人左右。
2、教学层次丰富,包括高起本、专升本、高起专三个层次。
3、本专业大部分在读学生都同时从事工商管理类工作,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际能力,不少学生已经承担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学习兴趣浓厚,对教学内容、方式要求较高,尤其是实践环节。
4、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同MBA等专业硕士相连接,我院每届毕业生都有不等人数继续攻读MBA,而MBA对实训环节要求较高。
5、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应用性人才,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
(二)实践教学环节现状分析。目前,在本专业的实践环节学时设置上,现状如下:据统计,工商管理专升本层次学制2.5年,其中理论课时752学时(不含自学学时,下同),而实践教学环节共12周,以课程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按1周12学时计,约144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是1∶5;高起本层次学制5年,理论教学学时1,994,实践教学环节26周,约312学时,也以课程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与理论学时的比例为1∶6。高起专层次是2012年才开设的专业,学制2.5年,根据新制定的计划,理论学时为950,实践教学环节共计15周,约180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为1∶5.2。
(三)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纵观近几年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和教学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是以职业培训、技能训练为主,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继续教育学院学生90%以上为在职学习,从近几年的反馈和调查来看,学生除了要求系统性地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理论,更注重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这就决定了继续教育应该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增强其在工作中的竞争力。但目前学院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2、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目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而案例教学、管理实践、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新方式和手段较少运用,不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环节训练薄弱,案例教学、综合实验、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等比重太低,不符合继续教育和工商管理的特点。目前的教学体系是大大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比例过大,实践教学比例过小,各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基本上为理论教学学时的1/5~1/6。根据国内外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情况看,与理论教学学时比较合理的比例是1∶3~1∶2之间,而学院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偏低,这不符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对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读学生中进行广泛调查,选择样本涵盖三个层次,每个年级,调查样本数为150人次,获得有效的问卷124份。调查结果显示:①在目前开设课程中,7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偏少,应该增强;②有80%以上的学生想得到更多的应用性技能训练;③在目前开设课程中,更多地希望获得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训练和学习,而这些课程是实践性要求最高的课程;④在实践教学方式中,50%以上的学生偏向于课程大作业与实训、管理实验、案例分析与讨论、社会调查,尤其对管理实验和案例教学感兴趣,而对毕业论文普遍认为难度太高,希望能降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亟待改革。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社会新发展的要求,体现继续教育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亟待改革;鉴于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实践环节是教学改革中的最重要一环,实践环节必须增强。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案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原则。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课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通过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动学生进一步温故理论知识和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讨论、大作业和实训、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教”与“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更能适应社会,动手能力更强,更具职场竞争力。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原则是“突出岗位,结合证书,注重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和专业岗位要求,与专业岗位紧密相关,减少重复性实训;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实训课程,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继续教育应用性教学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具体实施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岗位,体现岗位要求与特点;同时,实践教学可以与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比如项目管理师资格证书、助理职业经理人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人力资源师证书、秘书等资格证书,这样把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前景挂钩,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实践教学方式包括集中性实践教学和专业性实践教学两方面。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指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程,设置独立的课时、学分、教学大纲、课程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包括社会调查、管理实践、模拟实验、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式。工商管理专业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内容应当在经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投资计划和管理等范围内。专业性实践教学指不需要单独开设课程,包含在其他专业课程之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大作业、课程实训、案例分析与讨论等。
1、管理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管理、营销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进行一项模拟实践活动,类型可以是市场分析、制定商业计划、进行市场分析或营销策划、推销或谈判等。学院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建立和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为圆满完成管理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2、模拟实验。当前企业实际运作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学院可以搭建一些管理系统平台,构建一个样本企业的动态经营模拟平台,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去,完成其选定的一项任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参与平台的运作,帮助学生模拟训练,使他们在模拟中体会并学习企业运营管理知识,提前了解企业运营环节,熟悉企业业务流程,不需要到企业就可以直观地熟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实施时,可以选用以下管理软件:(1)用友T3人事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2)用友ERP企业沙盘模拟;(3)用友软件—物流管理模块;(4)用友财务总账模块T3;(5)广发证券模拟投资系统。
3、案例分析与讨论。工商管理专业中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置身真实案例的环境,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经营问题,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在专业课程中,均应安排相应的案例分析环节和课时。
4、课程大作业、实训实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均应安排相应的课程大作业或实训实验。在形式上可灵活处理,可以单独安排学时,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中随机安排,或是留作课后作业,甚至作为课程考试的内容。
5、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三)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方案。根据上述实践教学改革原则和依托平台,以高中起点本科层次为例,工商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上建议做如下安排。专科和专升本层次可以学制和课程设置情况酌情削减。方案考虑到了课程之间的内容承接性和协调,以及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训。总共约580学时,与理论教学的比例约为1∶3。
四、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建议
一个科学合理、完整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统筹规划和安排,才能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切实履行,保证达到预定的效果,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
1、充分重视,建立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要多方面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补充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如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集中性实践教学,可以挂靠教务科;实践教学各课程任课教师需要制定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考核办法》,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细则,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及教学进程,明确专人指导、专人负责;加强实践教学过程控制,确保实践性教学计划的实施和保证教学质量。
2、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结构合理、富有奉献精神和较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高尚的师德和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应加大力度对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逐步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
3、在具体课程的安排上。对于集中性实践教学,应单独设置一门课程,设置单独的学时、学分;同时,鼓励授课教师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尤其是各专业课程的案例分析与讨论,课程大作业和实训。
4、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建议增加投入,建设专门的管理模拟实验室,配备相应软件。如会计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证券投资模拟系统、电子商务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等;同时建立一些固定的实习基地,便于学生进行认知与专业实习。
5、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学习的积极性,学院可以把实践教学和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格考试的实训部分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组织学生参加资格考试。
五、结束语
考虑到继续教育层次的定位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是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大方向,工商管理专业存在实践教学学时偏低、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的问题,亟须改革。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社会调查、管理实践、模拟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案例讨论与分析等,应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灵活采用。在课程和学时具体设置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一般为1:3左右较为合理。同时,可以把实践教学和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格考试的实训部分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师资配置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影响实践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应加大力度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论文还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1、由于条件所限,所列的实践教学方式并没有一一进行尝试和实践,有些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实际效果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2、受教学运行体制以及专业教学计划的限制,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案并没有完全和学院教务的课程设置和安排接轨,因此在具体课程和时间的安排上,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冲突,这有待进一步的调整和细化。
作者:陈海龙 单位: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七)
一、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1、图情专业知识的教育。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从收集、整理到编目均是业务性很强的工作,但是从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有些高校近一半以上都来自于其他专业和行业,人员素质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毕业于图书情报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这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应从专业知识开始培训,组织馆员系统地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由每位馆员轮流准备课件,定期授课,提高馆员整体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2、外语水平的继续教育。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拥有一些外文文献资料,而且外文资料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对我们非常有帮助,只是这些文献利用率却不高。其中重要原因是读者对外文文献接触少,存在看不懂的现象,所以这就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补充外语类知识,特别是英语知识,这是现在函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掌握一定外语的基础上,图书馆员才能更有序、更自信地向读者推荐和介绍外文资料,引导读者多接触外文,多获取丰富的知识。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继续教育。计算机技术是图书馆重要的技术支持。图书馆员要在图书馆事业中发挥作用,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随着图书情报领域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一些围绕图书创新出来的新的操作系统的出现,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必须了解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新的操作系统的运用流程,并能够利用新学到的知识快而稳的开展业务工作。
二、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所采取的措施
1、馆内岗位之间的轮换。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定岗定责现象比较普遍,仅仅对本岗位的业务熟悉,每日重复着一样的工作,索然无味,没有新知识补充。因此,施行岗位轮换是打破僵局的好法宝,所谓新环境造就新人才就据可依,新环境影响馆员心情,激发工作的兴趣,对各部门的工作业务和岗位职责充满好奇,自然而然的认真学习,又向着全面的了解图书馆,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2、组织馆员集中培训。根据馆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方案。比如:由馆员轮流准备课件,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集中授课,培训业务方面的知识以及最新的图书馆方面的信息,也可以穿插一些其他专业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涉猎面广一点,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的知识,也是很受馆员欢迎的,这么做的目的不仅让馆员学习了新的知识还锻炼了授课能力,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高馆员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3、加强重点培养。根据图书馆自身实际的工作需要,选拔一些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高,专业基础比较好,接受新技能快的图书馆员,送出去进行定向培养,有针对性的补充吸取新的知识,全面了解国内外的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和趋势,逐步培养向国际化靠拢的意识。这批人学成归来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思路、新想法和新技术,逐步带领图书馆向新的方向发展,他们也成为了图书馆的骨干力量,对提高图书馆的科研水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举办专题讲座。根据不同层次、岗位的图书馆馆员的需求,聘请专家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讲授图书馆业务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的综合能力。
5、组织参观学习活动。图书馆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组织人员参观学习,到其他优秀的高校图书馆去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通过参观学习,回到本校集中讨论,集思广益,将学到的其他图书馆的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方式和理念,结合本校图书馆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后,再运用到本馆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当中。
三、结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馆员进行继续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时发表展的需要,是图书馆发展和创新的必经之路。所以图书馆员必须抱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且高素质的高校图书馆人才,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读者对服务的工作要求,才能更好地为高校读者服务。
作者:晃巧玉 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图书馆
(八)
一、继续教育内容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涵盖心血管和超声两个专业的交叉性学科,因此继续教育应该包括超声专业基础知识、心血管专科基础知识、超声心动图测量标准化培训、超声心动图前沿技术、特殊超声心动图检查等多方面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满足学员的需求。
二、继续教育方式
1、超声心动图医师进修教育
进修教育指是外院医师完全脱产来上级医院进行学习和工作,按进修时间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年期的进修,没有超声心动图工作经验的医师多选择这类进修方式,通过一年的学习,一般可以掌握超声心动图基本操作,独立完成普通疾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但对于复杂疾病还需要继续学习和积累;第二种是半年期的进修,有一定超声心动图工作经验的医师可选择此种方式以提高其诊断能力,尤其是对复杂疾病的诊断;第三种是三月期的参观学习,学员一般是来学习某些特殊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心肌声学造影、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等。
2、超声心动图学习班
本院每年举办一次超声心动图新技术高级研讨班,这是一个国家级的继续教育项目,每期招收学员约50人左右,举办时间为5d,招生对象为具有超声心动图基础并从事该项检查的超声医师或临床医生,学习班定位于新技术的推广和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根据学员的知识特点,安排3d左右的理论知识学习,以课堂讲课的方式讲授超声心动图测量标准化方案、各种疾病的典型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各种新技术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疑难超声图像判读等;另外2d安排上机操作,用于新技术的实习,让学员亲自动手应用这些新技术,遇到疑难问题可随时与老师沟通探讨,做到不但了解这些新技术,在学习班结束回原单位后还能应用这些新技术。我们的学习班已经举办了近20期,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3、心血管专科医师的超声心动图系统化培训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尤其是大的三甲医院都开始要求心血管专科医师能够独立完成心脏急症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这对心血管急症的快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同时,近年来出现了便携式掌上超声心动图检查仪,被形象的称为“可视听诊器”,心血管专科医师可像使用听诊器一样在门诊直接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初筛,便于快速掌握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血管专科医师如此重要,以至于医师协会目前正在探讨将超声心动图技能考核列入心血管专科医师准入资质中。因此,对心血管专科医师进行超声心动图系统化培训非常重要,本院已经完成对院内医师的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正着手对院外心血管专科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作者的经验,临床医师具有良好的心脏专科知识基础,学习超声心动图事倍功半,培训重点应放在超声标准图像获取和疑难图像判读。
4、远程教育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教学也获得越来越多认同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将超声心动图视听教材放在网上,让学员下载并学习是一种新的继续教育方式,其优点是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占用资源少,受众广,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也开始尝试将课件和讲课录像放在网上,以远程方式进行超声心动图继续教育,受到学员的欢迎。我们发现广大学员学习积极性很高,课件下载人数众多,但也发现不少问题,比如师生交流不方便,学员的提问多数不能得到及时解答,为此作者建议在教材后方开设一个讨论专区,由授课老师抽时间回答学员的问题,针对于学员提问多的共性问题,可专设一个专题讲座链接,并用醒目的大标题标出。另外,学习效果考核也是远程教育的一个难点,作者建议设计一个考核平台,并设计相关的考题,对于完成课程的学员应该进行远程考核,考核及格才算完成此次远程培训。作者希望学员通过上述多种方式的继续教育,能够提高自身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能力,了解相关的技术前沿,以便更好地为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服务。
作者:丁茜 路阳 芦宁 朱天刚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九)
一、普通高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意义
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而继续教育应该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办学对象多元化,学习形式多样化,是继续教育的特点,正因为具备这些特点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不断适应学习的终身化。狭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包括成人补偿学历教育和成人非学历教育培训。近年来,成人学历教育的规模经逐渐减小,给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打造出特色化的成人非学历教育,成为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非学历教育是指学历教育以外的、根据各种实际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形式,主要有岗位培训、项目培训、专业技术培训、行业培训和各种层次、行业的继续教育,以及各种内容的中短期培训。它是依赖市场经济需求而成长起来的,和以学习经历为标志的学历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模式。非学历教育以其针对性强、时间短、见效快等优点满足了广大求学者的需求,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在看清面临的重大挑战后,应明确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以继续教育和高层次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为工作重点,坚持并适度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过去,各行各业几乎都把学历文凭看作用人和升职的主要要素,而绝大多数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均未达标,因而,普通高校的成人学历教育能够吸引社会大量的生源,从而得以蓬勃发展。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是大多数在职人员的学历补偿工作己基本完成;二是普通高等教育持续多年扩招,已由精英化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三是成人教育基本上仍以本科为最高学历,而这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学历层次要求;四是学历文凭必将不再是社会用人的唯一标准,个人的全面能力和综合素质将越发重要。这些因素是成人学历教育结构性萎缩、而非学历教育日趋兴起的原因所在。事实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大量新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全面改造和提升的要求。因此,成人非学历教育的需求将极大增加,从这一角度讲,成人教育的生源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单纯追求学历教育、对非学历教育的忽略将使普通高校自动放弃一个丰富自我、发展自我的良好契机,丧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普通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现状
通过对天津市本科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调查,发现几乎全部高校都开展继续教育,其形式主要包括:面向社会的考试辅导培训(如资格考试、成人高考考试、学位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等)、专题研修班、模块化的课程、企事业定制的培训、国际合作办学;这些高校主要依托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师资,面向社会提供相应专业的短训课程和考前辅导。另外,从对南开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的详细调查,其办学经验总结如下:
1.主要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雄厚的师资队伍以及良好的设施条件,迎合社会需求,开办多层次、丰富多样的培训项目。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依托自身医类、护理类专业优势,开设医护英语水平等级考试、儿童营养管理师、公共营养师等培训,满足了医疗卫生行业人群的需求,体现了学校在稳步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师资力量,积极探求社会市场需求,开办各类培训,从而满足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需求,服务社会,培养人才。
2.依托自身优势,联合校内外资深专家,深入企事业单位内部,锁定一定群体,合作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南开大学为例,与各级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络,聘请校内外资深专家,开展EDP培训,EDP(The 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s)是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是基于现代组织(企事业单位、政府以及NGO等)的具体特点,开设的一整套具有针对性的短期强化课程,旨在满足高层人员对时间较短、针对性较强课程的学习需要。南开大学联动校内外资源,针对高层管理者的知识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短期课程培训,培训时间大多为3~4天,为他们补充相应的前瞻性知识,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一个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同时也有效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
3.有一支相对健全、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以南开大学为例,拥有一支培训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团队,确保EDP培训项目顺利开展,设专职班主任带班,成立班委会进行互动管理,在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应急处理等方面都安排得井井有序、细致全面。
4.招生一般采用网站、网络、合作办学等形式推广宣传。
5.培训上课时间多为周一至周五晚上或周六、日全天,方便人员业余时间学习,不影响正常工作。
6.教室资源充足,教学环境和设施良好,配置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手段。
三、目前普通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大多数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都开展了规模不一继续教育培训,但是由于这种教育培训开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造成整体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一)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职责不清晰
目前,大多数继续教育学院一般都是高等学校下属的二级办学机构,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的教育培训,具有独立招生、教学和学生管理职能,在对外合作方面具有相对灵活的优势,因此是一个业务性质较强的办学单位。而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行政机构中均设立了校企合作处,或是每个院系由于教学需要,一般都在和相关专业背景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就容易造成办班主体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口径,职责不清晰,容易造成很多管理上的疏漏。开展培训是一个对外展示学校形象、业务素质的一个窗口,如果出现一个学校中相同性质的培训班有几个院系在办,甚至在互相争夺生源的现象,会对整个学校的形象造成破坏,从而使学校培训质量受到怀疑,给今后学校培训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利。
(二)市场开拓途径单一
在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中,继续教育院校是后来者,与见缝插针、机制灵活的专业社会培训机构相比,学院除却师生、场地资源外,其他优势并不明显。由于信息获取不完全或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等原因,大多数学院采取的是自主培训的模式,所开展的培训业务也很单一,大多是吃老本,靠以前的一些老关系所得到的常规性的培训项目;思想保守缺乏创新性,忽视广告媒体的宣传作用,也没有积极开拓渠道去寻找合作伙伴,这样很不利于学院培训规模的形成以及培训品牌的创造,常年如此下去,连每年常规性的培训项目都有可能流失。
(三)培训特色不够鲜明
目前大多数继续教育学院所开展的培训项目层级还比较低,如专升本辅导班、英语四级辅导班、计算机过级培训班等,虽然也有少数院校能够结合到自身的优势开展相关的专业培训,但这些专业培训对象大致只限于每年相关事业单位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层次较低。在开设培训课程时,也没有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和分析,没有构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品牌。
四、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一)各级领导要深入学习和领会《纲要》精神,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继续教育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倡导下,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具体说,继续教育概念包含了以下四种含义,第一,继续教育是一种非学历的成人教育;第二,受教育者在学历上和专业技术上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和水平;第三,继续教育的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第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本职工作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需要。加强继续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成人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成人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级领导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转变办学观念,在稳步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提高对非学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非学历教育作为目前成人教育工作的首要战略任务来抓,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突出自身优势培训项目,并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大做强服务,为学校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二)理顺培训机构设置,完善培训管理机制
为了便于管理,应重新整合学校机构设置,继续教育学院下设校企合作中心和培训中心,将所有对外合作项目以及培训工作统一归口到继续教育学院进行管理,避免资源重复浪费。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专门从事成人教育与培训活动的二级办学实体,代表学校牵头组织与外界的合作以及处理培训工作的日常事务,如负责培训项目的社会需求市场调研以及培训师资组织和教学质量管理等,确保学校培训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利用自身优势,多渠道开拓市场
在保证每年和业务单位的常规培训外,还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发掘外部资源,多渠道寻找合作伙伴,实现双方的互赢。
1.与行业管理协会、考试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职业培训。目前在校大学生非常热衷参与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水平认证考试,他们把这些证书当作和学历文凭同等重要的“敲门砖”,认为对将来的就业非常有帮助。学院可以利用自身庞大的学生群体资源,与各种行业管理协会、考试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职业资格考试和水平认证考试的考前培训。
2.与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合作开展技能型人才的智能化培训。依照政府颁布的紧缺人才目录、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积极与各高、中职院校联系,使不能马上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培训转变成劳动市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3.与单位、企业合作开展定向培养。此种定向培养类似于企业将培训外包,启动定向培养计划前首先要对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并了解需求,双方合作制订培训课程体系。这种定向培养是一次模式的创新,它填补的正是高校学历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
4.积极与行业及社会各界联合办学。积极与行业及社会各界联合办学,加强行业技能人才培训,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
继续教育专业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师资的特色,继续教育专业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师资的素质。因此,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建设离不开一支有特色、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普通高校应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多渠道引进人才,做好教师队伍稳定工作。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条件,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实行合同制管理,严格履行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在引进人才方面,不要只把眼光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还可以从党政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招聘一些优秀且符合学历要求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充实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尤其在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上,一定要引进一些有丰富技术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以便于把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传授给学员,既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员学有所用。
(五)努力打造专业化的特色培训品牌
高校继续教育要做到特色化发展,就必须围绕“定制、特色、服务”来打造出专业化的特色培训品牌,使培训课程达到三个目标:更新知识———扩展和更新知识;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提高素质和能力———学习力、创新力、履职能力。
1.量身定制的课程体系。以学员职业生涯为背景。深入了解学员情况,关注学员的专业特点以及职业成长背景。学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员个体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结合点。特色化培训项目的开发不仅要重视某一岗位的职业能力,而且还要关注在一定职业领域内可迁移的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和情感,为学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个性化的培训教学方式。以学员为中心,教学方法多样化。不断关注和研究成年人学习的特点,与授课教师一起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员为本,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分享式、协作式、角色扮演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员贡献和分享学习经验,促成内部的沟通、合作与信息共享。
3.细致周到的全程服务。教育属于服务领域,教育本质上是服务。服务铸品牌、服务出效益。继续教育的服务领域十分宽广,最紧要的一点应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以学员为中心的意识落实到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实施以及教务管理所有细节上,满足广大学员对教学服务不断上升的新要求,从优质服务中展现品牌的活力,赢得更佳口碑。当然,高校继续教育途径拓展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为增强高校继续教育活力提供源源不断素材和不竭的动力,从而构建宽适应、广拓展的开放性教育平台,拓宽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渠道,切实贯彻终身教育思想。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继续教育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
作者:张红 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十)
一、开发环境
系统的开发基于微软公司的.NET4.0平台,使用visualC#语言和visualstudio2010开发环境。visualstudio2010是目前最流行的Windows平台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其集成开发环境(IDE)的界面变得更加简单明了同时采用拖曳式便能完成软件的开发,简简单单的操作便可以实现一个界面的生成。系统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8,它具有高效、智能和可信任的特点可以降低开发者管理数据基础设施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二、系统实现
根据我校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需求,该系统的主要使用对象有两个,既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高校对外的一个窗口也要兼顾一些社会公众用户的访问。
1、学生用户模块
学生模块是系统最主要的模块,本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正确合理的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来进行自主学习、在线交流、在线测试。考虑到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有限,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形成了完整的操作文档以方便学生在整个在线学习过程中随时得到帮助。同时这也是提高了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用户通过浏览器凭借自己的用户名(学号)和密码(身份证号后六位)登陆系统。身份认证通过以后展现给学生用户的是包含四个功能图标和最新公告的页面。通过该页面学生可以查看学校的有关公告通知,通过“用户信息管理”图标学生可以修改、完善自己的用户信息。通过“在线学习”图标学生可以直接点击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便可进入本系统的答疑系统中寻求解答。学生可以先到问题资源中心,检索问题资源,查看是否有类似的问题的回答,若有,则直接浏览获取答案;若没有的话,学生可以进入问题中心,提出自己的新问题。等待教师或其他同学解答。另外,学生还可以充当教师角色,对其他学生的问题作出解答,这也是一种学习形式,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升华和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自主选择时间参加在线测试。如果在线测试合格,该课程的成绩就会记录有效。如果测试不合格学生可以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补考测试。
2、教师用户模块
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时教师的工作角色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教师从单一的教学信息传授者转变为教学信息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咨询者、专家等多种角色。教师的主要教学活动也由课堂讲授转变为教学答疑、作业管理、主持讨论、搜集课程资源、个别辅导、考试管理等一系列的网上教学活动。教师用户通过浏览器凭借自己的用户名(工号)和密码(身份证后六位)登陆系统。通过该模块教师用户可以更改、完善自己的用户信息。更新上传有关课程的学习资料,发布课程的相关公告通知,回答学生提出的课程问题,组织、跟新课程的测试题库并及时批改学生提交的课程测试试题。
3、系统维护模块
该模块是系统的后台模块主要功能是对系统中角色、权限、用户信息、课程信息以及系统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记录统计学生在线学习、参加答疑讨论的相关信息,综合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同时负责管理发布学校有关通知、公告。4结束语经过两年的运行试验证明,在线学习系统完全符合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满足继续教育学生自由、自主进行学习的要求。即提高了成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成人学生的自信心也切实让学生学习到了更多的理论知识,特别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不足之处是该系统在设计之初只是针对公共基础课程进行在线学习辅导。以后的改进方向是逐步完善系统以满足学生更多、更高的学习需求。
作者:张虎斌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