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别处于知识连续体上的两极,二者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第一,表现形式:显性知识可通过书面形式表现,大多为可文字化、可量化、可符号化的普通化知识;隐性知识很难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大多为很难或者不能文字化、量化、符号化的非常具有个性化的知识。
第二,本质属性:显性知识可以独立地存在于个体之外,知识构建周期长,具有稳定性强、系统化的特点;而隐性知识不能脱离个体而单独存在,其知识构建周期的长短与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水平密切相关,具有灵活的、非系统化的、非固化的和开放性的特点。
第三,传播途径:显性知识具有传承性,可通过自学、有形媒介传播以及传统教学的方式获得,一般与情境无关;而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由个体获得,而且它的获得都要建立在掌握一定量的某一类型的相关的显性知识的基础之上,一般与情境相关。
第四:功能作用:显性知识起着基础性平台作用,它构建了个体对于物质较系统化的认识;而隐性知识具有创新的特点,它主要构建了个体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更新能力、方法能力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隐性知识具有私有性、情境性、独创性、难言性和内蕴性等五个重要特点,它主要蕴涵于个体的策略和经验中。
二、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及面临的问题
在重视知识管理的背景下,所谓隐性知识管理就是重视隐性知识的价值,通过有效途径使隐性知识的生产过程高效化,并且为隐性知识的流动、共享、创新与应用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在隐性知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隐性知识的模糊性较高:其生成过程相对复杂和漫长,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体验、学习和实践积累才可以获得。隐性知识管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它自身高度个性化、抽象性、难以捕捉、理解和表达、甚至难以感知的特点。
其次,在不能获得一定的满足和回报的条件下,缺乏动力而不愿意交流、分享和获取隐性知识,组织成员之间很难连续而自动地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另外,组织成员之间的认知能力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组织成员之间很难分享、交流和获取隐性知识,比如本自身隐性知识的价值很难被意识到,难以系统地加以表述、或者对于别人所传递的有意义的信息不能准确地理解;同时,很多有价值的隐性知识被组织成员深深地隐藏了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过度竞争造成的偏见、防范心理以及惧怕失败等因素。
最后,许多组织在组织目标、战略、过程、结构及文化中难以良好地体现隐性知识,主要是其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意义的忽视,另外,在时间维度上,组织僵化也是隐性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教学方法的实践途径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tosolveproblems)的指标。从这一理论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发展领域,应全面地认识学生,社会需要有各种才能的人。教育不可能消除人与人的差异,而应根据学生天赋、智能组合的不同,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现代教育研究也表明,具有不同智能类型和不同智能结构的人,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从形而上的角度观察,技能、技艺甚至技术的能力是外显的,但从形而下的视阈理解,支撑其显性存在的基础却是在习得过程中获取的隐性的经验和策略,常以非书面语言的形式传承;同样,从形而上的视阈理解,学术、研究、以及开发的能力是内隐的,但是从形而下的角度观察,支撑其隐性存在的基础则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显性的概念和原理,常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呈现。
按照现代管理学对知识属性的分类,涉及经验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属于隐性知识范畴。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教学方法就应采取不同于显性知识管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善于将符号化的和去情境化的知识,通过非符号化的和情境化的处理,来实现知识的传递。因此,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教学方法可以选用以下非符号化和情境化的知识传递途径:
第一,隐喻。隐喻即隐性知识显性化。发现人们头脑中存在的直觉、灵感和想法是实现持续性知识创新的途径,可以采用一些“软形式”开发工具,比如隐喻、象征和标语等。教师应通过校企课程开发,创设一种“真实存在”的学习情境,可以采用案例法、项目法、仿真法及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在课堂外,在各种辅导、答疑活动中,运用隐喻的方法,也就是一些比喻和象征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另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去生产车间、化验室等生产一线岗位去实习,在可以亲身体验的工作环境中感受和掌握一些相关的隐性知识。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事物,尤其是隐喻方法中包含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对这些冲突和矛盾的思索,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创建自身的隐性知识体系。这个过程可以将个体内部或者个体之间相矛盾的想法或事物相互联系起来。
第二,类比。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用隐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的基础上,再运用类比的方法指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充分地发挥,同时也可以为最终解决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类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问题当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化解后的想法进行思维结构化的过程。
第三,建模。这个过程,是最终形成知识并传播知识的过程,也为新知识的传播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准确表达在隐喻、类比的基础上得到的新方法、新概念,形成知识模型并且运用于知识的传播。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当解决了项目中的难题或者明确了某种新的概念,都标志着建立了一种新的知识模型,同时项目工作的结果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校企课程开发以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直接运用,便于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在这里,显性数学模型在自然科学里比较常用,而社会科学建模目前经常采用图形化模型。
第四,内化。内化需要个人的积极参与,要求个人主动投入,是知识螺旋式上升的重要步骤,这个过程就是用显性知识来扩展自己的隐性知识的过程。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教师以指导、咨询、答疑等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不断思索中将已吸收的知识按照自己的习惯进一步系统化、结构化,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把通过隐喻、类比以及建模吸纳的新知识真正拓展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策略能力和经验,最终在这一内化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升华和拓展。
四、结束语
在教育过程中,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教育对象来说,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要能通过隐喻、类比、建模和内化等一些非符号化和情境化的知识传播途径有效地发掘、归纳和传播个体通过“真实存在”的工作情境所获取的经验,最终实现个人自身能力的提升。
作者:曾春梅 贾高鹏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