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论文 » 正文

小学数学中信息技术研究(共2篇)

2021-4-10 | 小学数学论文

第一篇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

在进行“认识图形”的教学时,虽然学生的年龄小,但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图形还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很多学生都玩过七巧板,他们对一些基本的图形有所认识和了解。于是,我利用电子白板给学生展示一些利用七巧板组合出来的植物或小动物的图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在视频的启发下,学生都自觉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操作,积极探索不同图形的组合方法,利用已有的材料组合出很多图形,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延伸作用。学生在玩中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快乐,愉悦了学习的心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深化数学内涵,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师生互动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在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那么,学生的学习就谈不上自主学习,就是被动地接受。所以,我们应利用交互式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交互平台相对比较单一,基本上是教师和学生通过黑板、投影机进行交流的,这种交流方式是单向的,无法做到及时地沟通,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也不够深刻。为此,我们引进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它的交互功能,为师生、生生之间搭建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构建新型多媒体交互教学机制,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

例如,在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时,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基本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说明,或者是利用投影机进行简单的动态展示,不能简单快捷、科学准确地进行动态平移和旋转,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基本没有互动,不能即时性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设计,用工具按钮先在白板上绘制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网格线,再在白板上绘制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向已知的方向平移,平移距离从网格线上可以直观看到,学生在教师绘制、平移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了数学的内涵。

然后,教师在白板上绘制三角形,让学生按照指定的方向进行平移,学生有了刚才的经验,来到白板前进行操作,顺利完成了平移任务,学习效果极佳。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再学习旋转的知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为了深化所学知识,教师在白板上展示这样一个反馈训练题:在白板上画出长方形,现将这个图形向右平移三个单位,再以右下角的顶点为中心沿顺时针旋转90°。

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感觉很轻松,主动来到讲台前,在白板上画起来,通过不同颜色的设置,可以清楚看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过程。这些操作过程可以保存到电脑里,当学生画完时,教师从电脑里调出刚才学生的操作过程,直观明了地看出这个学生操作的每个细节,全体师生交流点评,实现随时交流,教学效果显著。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信息技术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效整合课程资源,能够集各种教学媒体于一身,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教学辅助功能。新型的电子白板可以利用手触的方式进行操作,可代替黑板,可接受投影机传递来的信息,还可以利用软件平台绘制数学图形,展示数学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的总结与回顾等,科学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四、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它通过声像、图形、表格等方式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深化了数学知识的学习,延伸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真正意义上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落实了新课程理念。

作者:郭政文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

第二篇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本质,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将若干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进而得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的教学,我通过课前制作的Flash课件,在多媒体设备上演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之后,我再用动画将6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组成为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1厘米的长方形,使学生明白长和宽的乘积正好是该长方形所含正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即6×1=6。通过动画演示,学生明白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把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公式变成动态、直观的动画演示,可谓是寓教于乐,科学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完善形象思维,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培养和发挥。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爱上数学,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要想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必须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了,就会真正爱上数学。要想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彻底改变单调的数学教学模式,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并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数学课程资源,使学生从数学中看到生活的影子,感受到人文的气息,感觉到了数学的可亲,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例如,在讲解“大数的认识”时,我课前制作视频课件,有泄洪量巨大的长江三峡水电站,有在太空中翱翔的宇宙飞船,有星球之间的距离展示……通过这些视频资料,使学生感受到了极大地震撼。视频中出现了一系列图表、文字和解说,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生活中的大数。在最后,我留下了操作性很强的课下练习,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并让学生把搜集的信息整理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还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得到技能的提高,真正从心里爱上数学学习,从而实现深化所学内容,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目标。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巩固学习成果,在反馈训练中提升运用能力,收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应用起来就更不易了。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做到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并且可以灵活运用,学生将可能成为学习的机器,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将来也无法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导致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借信息技术之手,绘数学教学的美好蓝图。我们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训练效率,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从而能真正打造高效求实课堂,收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完了圆的周长后,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播放生活中与圆有关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资料介绍计算相关圆的周长。如色彩鲜艳的圆形草坪,草坪半径50米。我设置问题:“围绕草坪跑十圈,一共运动了多少米?”另一个视频中有直径为5米的圆形养鱼池。于是,我问:“围绕养鱼池走一圈是多少米?围绕草坪走一圈的距离是围绕鱼池走一圈距离的多少倍?”这样设置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直观化,消除了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科学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功效,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突破学习中的各种障碍,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索精神,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吴小凤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