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学数学论文
第一篇
一、“说教”的力量
“教”是指教师能在学生旁边多指导、多指点,而不是灌输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发言、提问问题的意识,但现在多数的小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因为“听话”是教师评价好学生的“标准”。
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小学生有疑问不敢提问,不敢发言。这是不可取的教学方针,教师不应该为了尽早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就阻止学生去提问去发言,这抑制了学生探索精神的发展。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参与到师生互动解答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思考探索。总之,教师应多表扬学生自主提问的行为,鼓励他们多探讨、多提问发言,从小处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
“说”是指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赞美的话语,并适当地表扬学生,这样的鼓励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多暗示、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参与问题谈论与互动探讨,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一定的肯定。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五单元“认识钱币”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谁认识钱币,为什么钱币能买东西,怎样使用钱币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去想问题、探索问题。此外,在做家访的时候,教师不能向家长“告状”学生有多难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教师应该多发现学生的长处,多给学生家长提供好的建议,使学校和家长相互配合,共同激励学生进步,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更加有利。
“说教”法当然只是个人之见,每个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说教”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情感态度的改观有很大的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数学思考空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激励学生更加用心的学习,促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力量
好的课程标准应该是对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学生课堂上主体地位的发挥性、教学目标的落实性和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探究性这几点的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评价体制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是很有必要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师生之间协商、交流、互动和理解的过程。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既是对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的一个监督,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保障。教师在授课过程要尽量采取多样化的、恰当的教学方式,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在课程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给予教师肯定和认可,从而激励教师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总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制可以让教师更加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能否很好地接受,与当前的教育改革是否相应,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否有利。这对教师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改进也是很有帮助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高效学习也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同时,它还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做好自身的工作,给学生做好榜样,通过“说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体制的协调,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共同发展的目标。
此外,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去体验数学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主体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这对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对学生今后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是极有利的。
作者:戴荣华 单位:江西省宜丰二中
第二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高效课堂
(一)设疑导入,让课堂生机勃勃
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新课教学的先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上课伊始趣味即生的境界。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小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巧设疑问,让小学生在脑中多画几个问号,刺激求知欲,引发积极思维,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寻求真正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时,我给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在讲解中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手指来表示分得的梨的数量。“有6个梨子,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梨?”学生伸3个手指回答了问题。“有2个梨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梨?”学生都伸出1个手指。我故意卖关子说“现在就剩一个梨了,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梨?”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学生内心产生了认知冲突,对于新知的探索就显得急不可待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突然,一个学生说“:把梨切开不就行了么。”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示这半个梨子呢?学生有的画图,有的写字……当学生不能自己解决时,就急不可待地想对新知进行探索了,经过引导探讨,我及时导入新课,课堂生机勃勃,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动脑,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下开始数学学习了。
(二)放飞思维,让课堂充满乐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小数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选准知识点,营造创造性思维情境。用小学生的“手”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进行创新思维,学生会惊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手上”,对数学产生亲切之感,无疑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如:教学“6的认识”时,我要求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比一比,谁最棒。老师伸3个手指,你伸几个组成4?(伸1个);我拍1下手,你拍几下组成3?(拍2下)。请你伸出左手的4个手指,右手再伸出2个,一共是几个?(6个)。有什么的数量可以用6来表示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学知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只有快乐,热情,专注地挥洒师爱的老师,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上数学课,课堂才会充满乐趣。
(三)自学互帮,让课堂精彩纷呈
自学互帮提倡“教”以学为主,学以思为重,促进小学生社会性发展。把学生看成是无限发展的个体,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小学生自学为主线,让先会的教不会的。在自学互帮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都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如: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节课时,比较0.35和0.4的大小,我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比较一下,并说明方法。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想到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下去,十分位上的3比4小,那么0.35这个小数就小。同桌探究互帮,还有别的方法么?经过探究后,想到可以把0.4可以化为0.40,因为0.40就比0.35大,所以,0.35比0.4小。然后教师给出一组比较大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让好学生帮助讲解,达到自学互帮的目的。教师要学会察言观色,发现学生不认真的要及时纠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快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师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爱学生,与学生和谐沟通,关注每一位同学,运用口头激励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促成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
二、精设教学活动,营造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有效的探究活动以小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参与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小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彰显了数学的魅力。
(一)营造宽松氛围,让课堂更丰满
活动是儿童认识事物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变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形象的操作,变无味为有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生活的快乐。运用合作的方式,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自主获得数学知识,在合作中学会相互赞赏、分享、互助。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如: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节时,出示各种面值的钱币让小学生认识,准确掌握钱币之间的关系,对于钱币单位的换算,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我及时创设情境,到“阿凡提商店”购物尝试,小学生兴致勃勃,积极参加。在教室的四周分设地摊,小红领巾营业员挂牌营业,学生自主购物,讨价还价,一付一找,使小小的课堂变成了自选商场。从学生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更丰满。
(二)巧用媒体演示,让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能够集声音、图画、动漫等为一身,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小学生的认知过程。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直观地演示事物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数学上的认知障碍,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了优化教法的效果。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节时,我利用课件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认识量角器,演示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学生对量角、画角等方法掌握得比较快。能自己动手量角的度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有效地开启了学生数学思维的闸门,打造了高效课堂。
(三)践行合作探究,让课堂动起来
合作交流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教师为小学生提供操作、探究、讨论的机会,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开展利于合作学习的活动,改进教法,指导学法。以学生的合作、探究贯穿始终,即以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为“重头戏”。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出示学具一个和侧面积相近的空心纸筒和一个实心圆柱,问“:请大家猜猜哪个圆柱的侧面积大呢?”学生七嘴八舌,面红耳赤,争论不休。我给小组发放学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用剪刀把空心纸筒垂直剪开之后,发现空心纸筒是一个长方形,用卷尺测量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求出它的侧面积。那么,实心圆柱又不能剪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启发引导学生,把前面展开硬纸侧面重新围起,展开,再围起……这时学生发现了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高就是长方形的宽,再用卷尺测量出实心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后,就能求出它的侧面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动手、动脑,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新课改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思维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让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总结
总之,高效数学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将会引起教师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课堂上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自觉地思考、探索,去获取数学知识,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作者:李芳 单位:原州区第六小学
第三篇
一、创设有效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一)创设课堂实验,调动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根据课本中的一部分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亲手进行制作实验,从而让学生从亲自动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竞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竞争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比赛来营造竞争情境,如知识竞答、算术比赛之类的游戏,并将新知识融入到游戏竞赛中,通过游戏竞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多、更大的动力和更广阔的空间。
除此之外,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多多鼓励学生,用竞争情境的创设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从而消除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的缺点,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教学价值
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较难学的学科,其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以外,还具有实际运用性的特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实际运用性。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拉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更多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数学理论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数学在学生眼中更加具体化,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从而突显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
三、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从而促进学生的高效优质的发展,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加减法时,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行安排工作任务,并对该知识点进行共同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使优生更优,差生变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品质。课堂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进行师生交流、学生间互动的重要场合。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思考,从而使得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四、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反思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任何一堂课后,教师连同学生都应当进行充分的教学反思。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掌握教育教学的进度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而学生在不断地反思中进行学习,能有效地促进自身养成良好的课堂反思习惯。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地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反思,以此来获得最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反思,然后在下节课上课时进行总结交流,并注意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改善,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寻求学生的真实需求。因而,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根本依据进行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加强教学反思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地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作者:焦娇 单位:浙江省永康市山下小学
第四篇
一、深入研究教材,打造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要想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只有教师认真准备还不够,还要把学生也带进来,也就是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知识的工作。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针对预习的内容,看看哪些是能看懂的,能理解的;对于有些预习的内容,还要思考一下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等。这样,学生学习新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因为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实施课程教学活动中更能吸引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可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讲台下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其他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讲解没有新鲜感,使学生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如果运用电教手段,把数学的教学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时,我用课件把问题中文字叙述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可视线段图,通过“变色、移动”等视频手段来体现教学重难点,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引导了学生寻找问题和条件、单位“1”与百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题意,从而起到了“事半功倍”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创设有效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氛围。
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既要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并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第二,教师不能大包大揽代替学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先学后教,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质疑的地方。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三,创设的情境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也就是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实际生活经验来设计。创设情境的形式很多,如发现问题、讲故事、游戏活动、演示实验、竞赛竞争等等。
二、采取多种方式,打造课堂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应本着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上课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必须做出一定的评价。评价包括对学生的激励、表扬,也包括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设疑、争论。如果学生问题回答错了,教师不要批评学生,这样学生才可能畅所欲言地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关键时刻应注意协调与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让学生在充满疑问、争议、惊叹和笑声中获得激励与成功的体验。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可以是言语鼓励评价,如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你真棒等;还可以通过微笑、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进行评价。
三、精心设计训练题,打造课堂练习的高效性
1.课堂练习是巩固新知和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练习设计要体现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练习:学生通过预习交流总结出公式后,就让学生口算教材上图形的体积;第二个练习:让学生实际测量课前准备的长方体学具,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它的体积;第三个练习:把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各减少3厘米,求新长方体的体积。各个层次练完后,我及时做出评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益。
2.留足练习的时间,使学生成为练习的主人。因为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必须要经过自己亲身探索、体验、认知,自己去建构知识的框架和体系,才能完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形成技能。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辅导外,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去操作和实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体会探索知识的乐趣。同时,教师要随时巡查点拨疑难问题,诱发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练习,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研究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更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使好学生“吃饱”,差学生“吃了”,并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因此,教师对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设计的习题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如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及除法的转化》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1)说明下式相等的理由:18÷20=18/20=90%。(2)填一填:45%=()/20=18÷()5/()=()÷24=0.625=()%。通过让学生说明等式成立的理由和不改变数值大小的填空,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百分数与分数及除法转化的知识。
四、不断总结教学反思,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高效性
不断总结教学反思,也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教师调控课堂状况、课堂练习设计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找出最佳教学方法,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思考过程、解题方式、语言表达、教案设计等。教师通过总结反思找出自己在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问题,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找出规律,真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效特色课堂模式,使自己成为教学的专家,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名师。
作者:马军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中心学校
第五篇
一、新授课的知识要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一般我们在讲课前,都要求学生在课前要预习,懂的和不懂的知识学生心中要有数,这样学生上课时才会集中注意力,不懂的地方学生才会更加聚精会神地去听讲。在讲授新课时,教师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重点和难点上下足功夫,争取让每个学生接受掌握、新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性练习
这样的基础性练习教师要明确其目的性,要围绕本节课展开练习。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可先复习整数乘法的特点;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注意引导学生它们之间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2.要有针对性地练习
它主要是在基础性练习的基础上,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涉及的内容并且目地性较强的练习。例如,在讲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教师要让学生记住通分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关键一步,而通分就要找对各分母间的最小公倍数,而最终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教师对这样的练习可多设计一些,避免有的学生找不到最小公倍数或不知如何去找,避免有的学生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在设计这样的针对性练习时,都要想到。
3.要加强学生操作性的练习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画图、拼图、剪图、手工制作一些图形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我们就拓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通过画图、剪图、欣赏图形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让学生通过动手来喜欢数学,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辅导学生是对知识的再次巩固
新课授完后,学生对知识不能完全理解掌握时,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以加深对知识的再次巩固,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1.知识的巩固练习
这次的练习可以是在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例如,在学习了2和5的倍数特征后,可以出这样的题,用0、4、5、7、9五个数字组成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又是2和5的倍数的数。检测学生是否能应用2和5的倍数特征,培养学生的自主概括能力。
2.通过比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在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教师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特征,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使学生提高能力,同时也要强调等于1的假分数,使学生真正理解、明白假分数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会随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随时调节课堂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总结,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不要过于呆板、死板,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好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使课堂效果更好,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作者:张会会 单位:平山县东王坡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