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初中数学论文 » 正文

初中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4-10 | 初中数学论文

一、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起着引导者、管理者的重要作用。而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必须与教师的教学紧密配合。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优秀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相反,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在那种形式下学生只能变成知识的容器。而这是新课改标准中坚决抵制的。实际上,教师作为榜样,其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广泛而且深刻。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故而,数学教师不仅要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改变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结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不断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的学生。

二、及时发现并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学生都处于花季雨季的年龄,处于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虽然有时候他们的问题略显幼稚甚至可笑,但是教师绝不能嘲笑他们,损伤他们的自尊心,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绝佳时机,因此,教师要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想法并引导他们继续探索、深入思考,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

以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在讲“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任意地画出他们所能想到的各种多边形;然后告诉他们:“不管你画的多边形是什么样的,只要告诉我它有几条边,我就能知道它的内角和。不信可以挑战一下。”这时,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激发起来。由于他们不知道多边形的边数和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所以就会很积极地思考其中的奥妙。有的学生就会想到:“老师是怎么算的呢?会不会有什么公式?”然后动手的欲望和思考的本能就被彻底地激活了。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考的结果给予适时的引导,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营造富有创新精神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

首先,课堂是学生吸收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基地,因此,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营造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例如,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讲到“勾股定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以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知识,画出四个和课本上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把四个直角三角形剪下来,进行组装拼贴,看看是否能拼出以c为边长的正方形,然后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拼贴、计算很快能够发现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关系,然后总结出勾股定理。这种激发型、引导型的教学设计非常有吸引力,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充满探索和创新的激情,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锻炼了创新能力。其次,课外学习环境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学生的学习是终身的,因此,不能仅仅局限在短短的45分钟课堂里。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工具性十分强的学科,教师在授课之余,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新性的趣味数学活动、游戏和作业,让学生在玩乐中、在生活中,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脱离了课堂的限制,这些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可行性和时间等问题。最好能在周末组织学生统一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创设数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活动中边玩边学边锻炼。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其间也有很多富有启示的教育成果。笔者认为,要创新必须先从教师做起,教师要在专业知识积累、教学技能训练、思想素质提高等方面全面入手,为学生做个好榜样。然后在学习环境的营造上必须下大力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最后,在激发、引导学生方面,教师还应注意方式方法;要本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宗旨,和学生平等对话、友好合作;要试着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多角度地理解、帮助、鼓励学生,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作者:于永明 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镇初级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