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教育是城乡统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社区教育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城乡统筹是基于我国发展历史的全世界独有变革,所以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进行的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既不同于国外的社区教育信息化研究,也不同于我国以往非城乡统筹时期的社区教育信息化研究。在城乡统筹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教育被赋予新的使命,包括提高我国公民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任务。利用社区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素质、深化城乡统筹意识,加速城乡统筹进程,为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无法忽略的重大作用。社区教育作是推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社区教育不仅有其教育意义,更有其深远的社会价值。
2.温州的社区教育和城乡统筹结合紧密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城乡统筹工作会对当地的社区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使社区教育在城乡统筹改革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而社区教育水平也会伴随城乡统筹的推进而发展,两者是一组互动的关系,彼此促进和影响。以温州为例,温州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在温州60%的城市化率中,仅有20%的人口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口,剩余的近40%处于非农非城的过渡性状态,城乡统筹工作需要通过社区教育对80%的人口进行素质提升,引导他们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与之相对应的是温州成人学校基础差,全市仅16个标准化成人学校,温州的城乡统筹工作迫切需要社区教育的配合,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就成为必然,这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典型性。
二、温州社区教育信息化现状
1.信息化建设助力社区教育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历史远远短于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水平和社会群体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也落后于发达国家。2013年4月,在我国上海召开了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议,通过会议上全国各个城市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递交的报告和发言可知,我国社区教育的实体化和信息化远远落后于其他教育,更不要说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社区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还不长,相应的人、财、物在没有倾斜性投入的前提下,发展速度还不能跟上城乡统筹工作的进度。在可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以信息化技术来弥补目前社区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社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最终使社区教育工作与城乡统筹工作同步,使社区教育机构成为统筹城乡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智库,就成为我国社区教育的必由之路。
2.社区教育信息化要以城乡统筹为前提
社区教育信息化也需要人、财、物的投入,按我国普通教育信息化的配置来进行社区教育信息化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社区教育属于非正规教育,这种教育的本质属性并不是基础性、不具备强制性,不可能全靠国家进行投入;同时,社区教育又有很强的社会教化属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特殊的意义,在不同的地方会因为作为不同效果差异极大,不可能获得统一标准的投入。如果想要推动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就要以城乡统筹为前提,找准结合点,紧贴各地统筹城乡中心工作,立足教育,多方争取,脚踏实地,干出成效,让广大群众受益和满意。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以实效说话,用成绩来证明对信息化投入的价值从而获得进一步的资源配置。
3.温州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温州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所取得的成效上呈现了“1+X”的态势,“1”指的是温州社区教育教学课程资源网站———温州学习网;“X”指的是X个数字化学习先行社区。温州市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数字化终身教育服务延伸为宗旨,推进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推广温州学习网的应用。到目前为止,温州市110所等级社区学校、46所合法培训学校、19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入驻温州学习网(包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35所知名高校)。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信息化设备投入,除了做好温州学习网建设,温州市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还投入经费,2012年对典型社区进行计算机网络和终端设备建设,2013年评选出示范社区后,进行远程教育终端设备建设,推进了社区信息化的标准化建设。这些信息化设备的投入使用,有效带动了各社区自筹经费进行信息化配套设备建设的热潮,使温州社区教育的学习资源得以充分共享。
信息化建设同样离不开人的因素,社区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是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和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证。温州有条件的社区都建立了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本社区需求的社区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温州市社区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的建设以骨干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为中心,提高社区信息化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与整体水平。一方面,积极开展全市社区工作者信息化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进行全市数字化信息员技能培训,利用教育部授权开展全国数字化学习指导师认证(DLM)项目培训,在温州培养一批全国数字化学习指导师。培育发展社区教育信息化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机制,按照志愿者的特长组建多种类型、多个层次的志愿者队伍,形成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社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服务网络,辅助信息化条件还不够成熟的社区开展相关教育工作。
三、城乡统筹环境下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究
1.以“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为契机,全面提升社区教育信息化的认知度
按照教育部2013工作要点中“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要求,全国各地数百个城市都在分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这项活动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自2005年开始主办,并联合相关单位为各地积极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宣传推广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的全国性盛会。活动周期间举行的各项全民终身学习系列活动、成果展示和研讨会,都可以对社区教育信息化进行宣传和展示,提高国民对社区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2.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基础,加快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2012年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涉及东中西部地区,自此后,全国各地都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大投入。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智慧社区、城市生命线管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必然与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交叉。社区教育信息化投入有限,不可能完全凭借专项资金进行设备建设;各地社区只有将教育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当地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中,借力而行,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已有的社区教育信息化资源,投入资金力量而行,才能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3.以服务民生策划品牌为策略,提升社区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力
各地社区教育面授教学普遍存在缺教室、缺教室、缺教材和缺教学相关资源的现象,用信息化手段联结区域内所有社区教育力量缓解现有问题,缓解各社区面授教学力量不足之困。在联结统一区域内社区教育力量时,可以建立办学网络,标准化打造民生服务品牌,使区域内社区教育机构之间和居民与社区教育机构之间拥有认同感,形成互助的力量。可以借鉴温州的做法,设置量化指标,选出一批有一定实力和经验的社区学院,以这批学院为示范性学院进行信息化建设,制定统一标准,打造统一形象和标识,实现现场和远程相结合的社区教育,使居民一看到相关标识,就想到社区教育和相应的信息化教学。
4.充实学习服务内容,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社区教育信息化的设施建设只是提供了载体,利用社区信息化促进社区教育,还要利用这个载体进行学习服务,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一方面,要引进我国最优秀的数字学习资源,如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知名高校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等;另一方面,则要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开发地方特色数字化资源,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传播区域文化。利用信息化设备和技术,还可以拓展社区教育服务对象,不仅服务于社区内所有居民,还可以根据社区教育内容偏重生活技术和素质提升的特点,辐射中高职学生和外来务工人群。组建数字化学习兴趣小组服务圈,评选数字化学习先行社区和学习型组织,培育一批社区学习型团队,鼓励全民利用现代信息化网络进行数字学习。
5.要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夯实社区教育信息化的软实力
加强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的创建和建设,使之成为当地社区教育信息化的业务指导中心、资源信息中心、培训学习中心和理论研究中心。社区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提高市民的信息化知识和水平;市级社区大学应该开发社区信息化教育课程,支持各社区学院根据自身区情和居民需求,自主编写具有不同地域特色、多元化的数字教材;同时通过开展各类评选活动,如评选数字化学习先行社区、先进个人等,提升社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打造社区教育信息化特色品牌,逐步建立社区教育数字课程体系和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做相应的科学研究。
6.以完善和优化推进机制为根本,实现社区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每年伴随“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应该召开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研讨会,研究协调各区域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分享各自取得的成果,交流彼此的经验。还要争取各区域市级层面出台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性文件,并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吸收各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更好地推动工作。还要制定各地区社区教育信息化的考核量化指标推进考核工作,因为没有考核,就没有竞争;没有难度,就没有高度;没有机制,也就没有环境。同时通过指标修正和考核的过程,吸收有价值的意见;通过反馈和督促,增进社区之间的互动,最终使社区教育信息化得以可持续发展。
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建设思路,分解和部署相应责任,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队伍齐心协力地工作,才能在城乡统筹大局中确立社区教育信息化应有的地位,彰显社区教育信息化应有的价值。
作者:谢瑞霞 单位:温州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