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地理教学论文
一、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结合
思维导图从宏观上看是一个庞大的整体,从微观上看,它有主次之分,每一个分支相对独立,并且又能够衍生出更多的结构。从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定义里,我们清楚地知道高中地理是一门整体性与局部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学科。然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将零散、琐碎的知识点相互衔接成直观性强的系统整体。思维导图虽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但是具体的构图框架和结构可以灵活多变。根据个人思维模式和记忆方式的差异性,能够创造出主题相同、形式不同的思维导图。针对高中学生思维相对成熟独立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思维导图,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创新思维,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在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时,教师首先要考虑教材的适用性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思维导图的建构是一个从繁到简的重组归纳过程,教师要根据课程知识的难易程度判断所授课知识是否运用思维导图。以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教材为例:必修一的主要内容以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水资源及海水运动,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变化以及陆地自然带等自然地理为主。这部分知识对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要求很高,对高一学生来讲,难度特别大。所以在课堂教学或学生课后练习、测验中更适合导入各类思维导图。然而,必修二以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及环境等人文地理为主,这部分知识相对简单,多为陈述性的知识,对理解、记忆的要求较高,所以这部分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总体要求较低。但也不是一概而论,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一必修一课本中,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宇宙中的地球”,第二章第一节“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等等,这部分内容很简单,就不适合运用思维导图。而必修二课本中,第三、第四章中农业、工业的区位及主要农业区和工业区的形成,这些内容比较繁琐且联系十分紧密,在课堂上导入思维导图效果会更好。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充分地甄别教学内容是否适用于思维导图,那么课堂教学也会成为一个难易混淆、本末倒置的过程。教师根据知识深度循序渐进地运用思维导图,初步引导学生学会用放射式的思维构建一个主题与分支明确清晰的图形框架,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熟悉、更牢靠。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法宝。首先,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将本节课中关键词和学生的疑问当成思维导图中的枝干提炼出来,一是探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二是探寻学生在本节课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有侧重点地进行授课,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目的。其次,高中地理课堂要求学生“脑动、眼动、耳动、手动”。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曾经做过一个“是否做笔记对课堂听讲效果影响”的实验,结果证明记笔记对课堂听讲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时,思维始终跟着教师积极思考,眼睛和耳朵也高度集中地获取相关信息,手则要将思考的过程直观表现出来。最后,思维导图式的笔记相较传统线性结构的笔记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记笔记的效率,通过关键词的延伸能够产生精简明了的效果。所以思维导图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且缩短了学生做笔记的时间,自然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思维导图是巩固知识、快速解题的坚强后盾。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让我们知道,学得的知识在一天之后会被遗忘的只剩25%。因此我们要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人的大脑并不是一个“记忆容器”,教师也不能再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复习方式就是以看、背和反复做题为主,这种方式既枯燥乏味又没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在新授课时,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已经将图画、关键词、数字等有利于记忆的因素凸现出来,并且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就是模拟逻辑理性思维可视化的过程。学生在巩固知识时,可以将思维导图的内容按顺序从关键字到主干、分支回想一遍或者重新组合。这样的复习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使他们在细微知识点上做到不缺不漏。地理学科常以图画、图表的方式进行出题,学生在答题时通常要用较多的时间分析图画所带来的信息,进而再思考解决的办法。然而,解题就是从问题出发,采用逆向思维逐个击破的过程。问题是我们要寻求的答案,而题目所透露的信息就是处于思维导图起始状态或者中间过程的某个信息,学生根据问题的实质向正确的方向推进就能够得到答案。
三、努力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既要能够保证学生在必修阶段完成学习目标,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众多的难题,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直观性、逻辑性强的教学手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在启发引导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尝试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在初级阶段,教师先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思维的差异性,从而取长补短,拓展思维,实现放射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发展。学生熟悉思维导图的建构过程后,可以让其独立完成。在预习阶段学生根据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教师授课时对照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查缺补漏的完善工作。教师要积极对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另外,教师既要因势利导将其他适用的思维导图类型介绍给学生,又要将这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模式应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帮助学生实现认识的飞跃。
四、结语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工具,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思维导图的使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认知方式,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拓宽了解题的思路。这是一种利于学生合作交流、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灵活运用到教学中来。
作者:邹少华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