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药品库存管理论文(共3篇)

2021-4-10 |

第一篇

一、医院存货管理的定义及其管理的目标

在现实社会活动中,很少有医院能够做到随时购入药品用于患者的需要,这不仅是因为不时出现某种药品的物资短缺,还因为企业距供货商较远的运输可能引起的运输故障。一旦医院缺乏相应的药品可能导致病者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这需要医院考虑存货的相关成本,比如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其次,出于对采购价格的考虑。医院采购药品需要进行相应的招投标过程,大批采购药品对于医院来说能够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在价格上常有优惠,但是过多的存货需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并且会增加仓促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同时,过多地占用资金还有机会成本。因此,存货管理的目标是在存货成本和存货效益之间进行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医院的存货管理水平。

二、医院加强存货管理的意义

医院药品存货管理是医院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占用了医院大量的资源,比如人力、财力等,因而加强医院药品管理成为了药剂科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何有效地降低药品库存成本,改善医院的资金管理情况,保证药品质量是我国大部分医院药剂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医院药品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药品存货管理意识不到位

在我国大部分医院在药品管理上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因,长期存在药品账实不符的情形,这主要是因为药剂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方面出了问题,他们大多数都认为药品种类多,管理环节多而杂,只能要求保证药品盈亏金额不超过上级规定的比例,而要求保证实地盘存数和账面数相一致就觉得非常困难,自由放任,形成了不良风气。因此,在大多数管理不规范的医院都是采取金额管理的方式,只要实际盘存的金额大于账面金额就认为实现了管理的目标,数量的多少与存货管理不重要,也不对其关心。其结果就遮掩了药品可能被工作人员偷盗的行为,滋养了一些不法行为。

2.缺乏科学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

目前,国内的医院大多数都实现了药品使用的信息化管理,在门诊、住院部、药房等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了信息快速传递,库存中相应药品的减少能够很快地反映到采购部门,这样采购部门也脱离了以往凭借经验制定计划的阶段,摆脱了计划和实际需要相差甚远的情形,医院自身管理系统的加强能够减少缺货成本、断货的发生。但是,医院外部的药品配送不能够满足医院的需要,采购部门在进行药品的招投标中往往浪费大量的时间,还可能存在与供应商之间的协调程度不够,造成临床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再者,采购部门没有应用科学的采购决策系统,采购部门员工素质偏低,他们可能不是专业的采购人员,而是从医院其他部门调动过来的,对采购的相关理论知识不甚了解。因此,采购部门作为外部连链接供应商的部门,必须做到自身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对库存进行科学规划和采购。

3.医院库存信息化管理数据不可靠

在我国,大部分医院都应用了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技术,药品的库存管理人员对药品的购销存状况能够做到及时了解,并做好分析的记录,反映出各种药品的入库、出库等信息,对短缺的药品及早做好采购的准备。以上这些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这些库存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但是在现实经营活动中,很多的药品信息化设备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导致接触信息化设备的工作人员自行篡改数据,为自己谋利,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又不能做出反应,最终使得传递过来的库存管理部门的数据是虚假的,那么在虚假的数据基础上做出来的分析结果就是不可靠的,严重的可能导致仓库存量过多,存货的储存成本极高,不利于医院扩大市场份额。

四、加强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政策建议

1.实现医院药品科学的存货管理目标

存货管理的最高目标是零存货,即医院有某种药品的需要,供应商能够快速地满足需求进行供货。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权衡缺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间的关系,即缺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总和最小。在实务中我们常常应用一定的存货管理模型,根据概率算出每一天的药品平均需求量,设定一个保险储备水平,然后再根据不同保险储备水平算出每种情形下的总成本,比较分析做出适合自身的保险储备水平。这种模式的优势就是缩短了药品的采购周期,保证了药品的质量,从药品环节上减少了医疗安全隐患。根据这种库存管理模型,医院也可以事先设定好采购周期,然后不断地根据医院自身对药品的需求修订采购周期,这样才能把药品库存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但是,这种模式需要医院具有相当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要求医院加大对计算机设备的投入,这是实现库存管理的前提条件。

2.充分应用库存管理中的ABC分析方法

ABC分析法就是把医院药品按照其价值分类,分类的标准由其年总费用占总的采购成本来决定,将医院的管理资源集中于重要的“少数”。而不是价值便宜的“多数”。比如说,在医院药品中的A类就是占库存总数的10%,库存成本占总数的60%,价格比较昂贵的药品,主要涉及到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像这种药品,存货管理部门可以每天进行存货盘点,严格控制库存。B类药品可以是占库存数量大约30%左右的药品,库存成本占总数的20%。C类药品的数量占60%左右,库存成本占20%左右。对于那些新老品种交替过程中的药品,应该特别注意用量可以对新品种的供应进行严格管理库存,防止药品过期带来的损失。对于周转率大于30天的药品应该确保合理库存量,这是减少医院资金挤压的重要手段,同时合理库存量也是减少降价造成损失的重要方法。

3.加强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随着医院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以及挂号处、收费处、门诊部等部门之间进行了联网,使得药库中的药品能够很快地反映在管理者手中,他们能够依靠计算机的数据结果进行药品库存管理分析,但是这些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是计算机所提供的数据是真实有效的。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监督就成为了医院管理层的主要工作。要求药库人员及时、准确地做好药品的进出库账目,岗位设置两人,他们相互之间形成制约机制。另外要做到金额相符必须对调价药品做到实时监控,并及时做好金额亏盈表,完善的数据查询系统可以随机对某个时间段的药房销售情况进行查询统计。同时,对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业务培训,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才能上岗,采取淘汰制度,建立内部管理的激励机制,对表现较好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对表现较差的,甚至具有偷盗行为的员工开除或更有效的处罚措施。

五、总结

总而言之,医院的药品占据了医院大量的流动资金,对药品进行科学的库存管理工作就是对医院进行财产保护。因此,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存货管理模式,把存货管理的相关成本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虽然目前我们大部分医院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强化和完善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医院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是提高药品质量,保证医院临床用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这样的医院才能基业长青,不断增加自身的市场份额。

作者:孟建荣 单位:盐城市响水县人民医院

第二篇

1零库存管理常见实践方法

1.1看板法

看板法的前提是有少量的物资储备,将储备量实时更新于看板上,以供采购人员了解库存实际情况,随时备货。

1.2流水法

即如水龙头即时出水一样的物资流通原则:需要时拧开水龙头(发出物资需求指令),立刻就有水流出来(立刻就有物资采购进来)。

1.3变种储备法

常见于军事战略物资的储备上,例如将原铝以隔音墙、路障等形式储存起来。

1.4分包储备法

保证总装厂实现零库存管理,而将各种零部件分包给其它厂家进行生产或组装,在需要总装时集中输送至总装厂。

1.5生产轮动法

以终端用量为标准,逐级反馈至采购人员,按需采购,形成一个零库存,仅以生产为指导的物资采购使用流程。以上各种方案,在实际实践过程中,相互均有渗透,然而均着眼于实现仓库库存量的最小化。

2药库管理中零库存管理可行性分析

2.1零库存管理对医疗行业的意义

医疗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与生产业有所不同,但零库存管理的积极作用大致相同。第一,零库存管理可以有效优化资金结构,保证资金的最大流动率,这主要是因为零库存管理提高了药品的周转速率,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第二,零库存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库房面积甚至直接撤销库房,提供了额外的空间资源,节约了医院的空间成本。与此同时,零库存管理应用于医疗行业中,还能发挥其独有的优势。首先,由于药品周转率得到了提升,患者可以及时得到最新的药品,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性;其次,该管理手段还能有效促进药房工作重心从药品的流通转移到临床药学中。

2.2可行模式探讨

2.2.1“分类”零库存模式

在药库的实际管理中,不难发现,部分药物供销途径稳定,需求量大,并且其销量受环境(主要指流行疾病)的影响较小,属于相对稳定的药物,如常见的抗生素等,对于此类药物完全可以实现零库存管理,而仅根据实际需求采取“随时备货法”进行管理;而对另外一些药品的销量不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果采取零库存的方式进行管理,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供销断档。因此,在药库管理过程中,可以对每类物品进行分类,采取部分药品零库存管理的模式。

2.2.2“变种流水”零库存模式

所谓流水法,还是存在着“水”的存储,只是该存储不需要使用方参与。笔者认为,医院可以直接与药品配送方签订合同,使后者将药品先配送给医院,而在药品实际使用之后,再做结算,以“药品有库存”的实际管理,实现“账面零库存”,从而达到零库存管理的目标。

2.3可行性探讨

零库存管理确实可以为医院药库管理带来偌大的益处,但从可行模式的探讨不难看出,要实现零库存管理,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2.3.1药品采购供应流畅

药品流通至最终使用者时,必须经过生产、配送、医院等多个环节,而零库存管理对负责各环节的部门都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在整个环节中,药品的存储是必须的,由哪个部门来负责,可直接影响药品采购供应的流畅性,进而影响药库零库存管理的可行性。站在医院的角度,为了实现零库存管理,库存必然转移至药品供应链的上游,这就需要医院做到及时支付货款,增派管理人员协调上游工作,选用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

2.3.2药品信息的更新应及时准确

药库管理涉及到对药品需求的准确分析、对成本的准确核算,这需要及时、准确的做好药品信息的实时更新。具体而言,引进并应用现今的电子商务系统、强化内部管理,都是可行的途径,前者可以保证药品流通信息能够准确被需要方获取,而后者可以保证药品的需求分析准确可靠。

3结论

零库存管理起源于生产型企业,能够有效增加其活动资金量,并杜绝因库存无法及时消耗而带来的维护、老化等问题,具有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而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可行性,还需要进行长期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分类”模式和“变种流水”模式是应用于医疗行业中有效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合理措施下能够较好地实现零库存管理。

作者:李晓娥 邢建峰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第三篇

一、医药公司药品经销商库存管理改进的问题研究

1.销售信息后滞,很难对市场产生及时的反应。

药品的销售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供应链组织之间,终端销售数据的收集一般要滞后1个月,到下个月月中时才能看到上个月的真实终端客户销售信息。为了减少这一风险,医药公司借助于咨询公司、市场调研公司等第三方力量提供方向性指标来作为补充,但是,大多数产品整个流通周期较长,第三方力量的作用就很有限了。由于信息后滞无法及时对市场信息进行反馈,也给业务部门的同事预测及监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产品效期问题无法有效控制管理造成损失。

频繁的换货、退货现象,经销商和医疗机构往往进购了大批量医药品以确保正常的日常使用。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产品的特性和有效期,以及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往往造成大量的浪费,一般出现此类情况都会由医院直接退回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统一与医药公司结算,这样公司在承担处理日常大量接口工作的同时,还要承受由于浪费和过期而产生的费用。

3.采集到的终端销售数据没有标准的产品批号。

医药公司目前收到的终端流向数据中含批号信息但是往往标准不规范无法使用,由于医药行业的经营特殊性,对同一家药品流通企业而言,同一种药品每批次的进价也可能不一样,这样就造成了一些货品无法迅速退换或因价格因素引起窜货现象的产生。

4.缺乏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持。

医药公司及其合作伙伴都各自实施了不同的多种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各自支持的技术标准各有不同,对应的软件平台也不同,各企业又会考虑到数据的保密性通常会安装防火墙或建立代理服务器,直接导致了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系统无法集成,无法信息共享。各自为库存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了信息孤岛难题使药品物流业务的共同协作设置了障碍。医药公司只能依据历史订单记录、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制定预测计划。

二、医药公司药品经销商库存管理改进分析

1.建立基于VMI的经销商库存管理理念。

一个经销商在下订单前的决策是由很多因素的组合而成的,比如对在一个垄断的局域市场,经销商渴望预订更多的货品;比如在二、三级或更多级的分销模式下库存被放大;又比如一定的订货批量能获得更多的供应商返利等等。但是,只要不是基于市场实际需求其订货就不利于公司的战略利益,因为以上这些订货因素的直接需求并不是来源于最终消费者的,只要市场真实需求出现结构性的变化,比如某一规格的药品需求量突然下滑,并出乎供货商的预料之外,将会造成供货商的利益的受损;同时,经销商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是不断变化的,对于经销商而言可能只是损失了一批货品的金钱价值,而对于供应商来说就有可能会失去整个区域市场;另外,如果供货商允许经销商无原则频繁地退货、换货,那医药公司就会面临很大的危机。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渠道中经销商库存管理的两个根本目标:一是经销商的订货需要符合真实的消费市场需求,努力避免销售渠道上的库存积压或断货问题;二是合格的渠道经销商必须是一个资质优秀的合作伙伴,使它能够强有力地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我们需要建立VMI的经销商库存管理理念。

2.经销商合作伙伴及关系的梳理。

我们借鉴VMI的管理理念,首先需要建立与经销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得到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保证随时反映到公司的预测系统上的销售和库存情况真实而且及时,建立一套经销商进销存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实施和过程监控,加强公司与各经销商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信息共享,帮助经销商合理管理库存量,减少即期、过期产品出现。保证一定的库存进货比例的合理,形成进销的良性循环。公司的市场分析人员也可以使用实时掌握实际销售情况,较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性。我们借鉴VMI协调公司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需要做好信息的收集与共享,并实现与经销商的共赢。

3.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共享格式标准化。

在经销商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共享数据的统一,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编码规则,以方便对入库及出库药品的管理。主要原因有二点:一是为了保证医药公司数据库的安全性,各经销商只需要操作和维护本地数据库,无需实时与医药公司数据库相连接。二是医药公司数据与经销商数据库分开设计还可以大大降低网络构建的成本,有些经销商原本的数据库系统也是可以被利用的,医药公司数据库集中管理一些共享的公用信息,并定时将药品更改信息、将供应商的库存信息等下传给各经销商;各经销商将进出库的药品信息等上传给医药公司,使其能对各经销商业务数据进行汇总,在设计数据库时,必须考虑到所有相关库存影响的变动,如购进、销售等都必须有相对应的数据表与之对应并进行合理设计,使其起到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的作用。

4.借鉴VMI模式下的销售流程及库存管理设计。

借鉴VMI系统,需要改变传统的订单处理方式,建立一种基于标准的托付订单处理方式。在VMI库存管理模式下,企业的销售流程显得更科学合理,药品经销商向医药公司提出其订货需求,并传递其结余库存量与出货量等信息,公司销售中心收到信息后需要先确认信息的有效性,如资料是否完整或重复等,此外,还需要将没有约定进行VMI模式管理的药品信息分离出来,最后将剩余的信息统一合并于VMI的销售预测系统中。医药公司可以直接较及时地获取前端的需求信息,并以此制定预测计划和生产计划。借鉴VMI库存管理就必须替换原来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中的条块分割,在相对统一的信息结构的基础上,系统的进行库存管理,使在药品物流链上的各企业同步运作,以合作为基础,有效减少“牛鞭效应”。以供应链“双赢”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共同建立VMI模式库存管理的执行协议框架和运作流程,医药公司根据事先达成共识的流程及规则管理用户库存,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改进协议框架从而建立起更为合理有效的VMI模式和方法。

5.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考虑到我国药品经营企业供应链具有分散性,地域又较广,特别是经销商、零售商及个体药店在各地区都是存在的,结合目前我国药品供应链的特点和现状,完全由医药公司掌握库存,对企业而言成本太高,风险也太大。但是医药公司与合作伙伴的经销商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的力量,通过第三方物流可以尽可能吸收药品经销商、零售商和医药公司的库存,药品经销商、零售商同时自身保有和掌握一定的安全库存。

6.应用BI工具,增加对市场的灵敏度。

为了项目的更好实施,医药公司需要加强商务智能BI(BusinessIntelligence)工具的开发和使用,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利用数据库软件更灵活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使数据及分析有更高质量和价值。商务智能工具的基本功能包括灵活的进行信息分析、预测市场发展趋势和根据数据进行辅助决策。医药公司人员不管是市场预测人员还是供应链库存管理人员都可以运用商务智能工具知道产品的进销存情况,包括各销售的地区、价格,以及影响市场的一些因素,这样可以对整个行业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在商务智能工具中加入其他的一些外部竞争产品数据,运用足够的信息评估该行业及该产品的未来需求。

三、总结

随着经销商库存管理的改进,各种信息就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是各自独立的。从资源投入上来看,已经需要花费很多人力和时间在对信息的收集和格式及管理这些数据上,很容易造成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根据这些信息做正确的决策。加强BI工具的使用,可以有机地将这些数据结合起来,节省数据管理所需要的时间,可以随时而方便地查询得到决策所依赖的信息,而且反复地被使用及时地更新。

作者:吉丽 周晶 单位: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