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通识教育论文
一、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开设现状及问题
(一)通识教育开设现状
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历史不是很长,但国内很多高校开设了不同模式的通识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复旦大学成立了以开展通识教育为目的的复旦学院,形成了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北京大学开设了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程,此外还成立了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人才的培养;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主要是针对清华学生理工科偏强的学科特点,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开展以人文通识选修课为主的全校性的选修课程;首都师范大学新生全部集中到基础教学部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选修课程的学习,之后再学习专业课,形成了“1+3”的教学模式。从总体来看,目前国内高校开设通识教育的模式无外乎两种做法:一种是开设全校性通识选修课,学生在毕业前完成要求的学分即可;另一种是在“大学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理念指导下以成立专门机构(实验班)进行全人教育。多数高校以开设通识课程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形式。
(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都在开展通识教育,但是实际的教育效果却有着相当的差异,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仅仅在专业教育之外起到对学生的培养锦上添花的效果,没有起到通识教育真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重视不够,研究不够
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通识课程,但是总体来说有特色的不多。多数高校以专业课之外同时开设全校性选修课为主要形式。学校或下设学院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深入研究程度远远不及专业课程,因此通识课应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此外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还存在学校顶层设计理念缺失、学校课程的学科构成比例失衡、学校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缺位等问题。
2、通识课程门类受到学校师资状况的制约
对于综合型高校,学科种类相对比较齐全,课程门类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等院校来说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就比较大。比如对于农科类院校来说,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课程的开设成为其开设通识课程的薄弱环节。因此这些学校的学生在课程的选择性上就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学生通识教育的培养也具有局部性或片面性。
3、对教师开设课程的管理不到位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专业性是深深印在教师的脑海之中的。专业课在高校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教师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通识课程,甚至有的教师把开设通识课程看作负担,不愿意额外付出精力去建设一门通识课程,往往是必须开设的时候把专业课以稍微改变再复制的形式转化为通识课程。而学校为了提高课程总量,有时把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也列入其中,或者只要教师开设就批准,没有对其目标内容的审核,课程随意性大。通识课程在于一个“通”字,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不应该列入同时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的建设需要依靠教师,但教师对通识教育理解不够,研究不足,会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4、学生的收获未达到预期目标
在通识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研究的不够,或者还是按照惯有的专业课程思路开设。庞海芍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学生也希望能够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时更看重课程带给自己的实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以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期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主要原因是师生在认识上的差异,教师认为重要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学生感兴趣的教师没有重点讲授。通识教育搞得好不好,除了学校的顶层设计,教学理念的指导之外,教师起到至关重要对通识教育课程师资培养的思考的作用。教师的思想认识,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通识教育的质量,教师是通识课程的执行者和完成者,是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
二、通识教育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
而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博、特、新、高、深,博是指学科专业广泛,涉及知识范围广;特是指通识教育往往是跨学科的;新是指创新;高是指跟上科学前沿的发展;深是指具有深厚的学科功底。由此可见,通识教育对通识课程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教师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根基,具有个人魅力
通识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功底要求较高,哈佛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都是由顶尖的教师主讲。只有对知识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师才能融会贯通,才能旁征博引。像易中天老师、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讲座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的表象之外,最终是源于二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对于以非专业学生为主的通识教育而言更多的是靠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教师专业魅力,性格魅力,气质魅力的综合影响。
2.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通识课程面对的多数是没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讲授深入浅出,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很多通识课程的知识属于交叉学科,还有的通识课程完全是因为教师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而取得的知识积累,这些都没有参考可以借鉴,需要教师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和课程研究能力。
3.教师要具有自我提高的热情和内动力
教师要达到通识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创新精神的要求,教学能力的要求,需要具有自我提高的热情和内动力。教师要想上好课程,就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不断学习好的经验,不断补充前沿学科的知识,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
三、通识教育视角下对教师培养的建议
通识教育对大学教育而言是全人培养的重要内容,提高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培养。
1.从政策上支持教师开发通识课程
要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必须加强教师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在学生全人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部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样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通识教育的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要真正从思想上使教师认识到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使教师愿意投入精力去开发、研究新的通识课程,改进提高已有的通识课程。甚至可以培养部分专长于开设优秀通识课程的教师群体。
2.加强对通识课程教师人格魅力的引导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同,在学生知识能力学习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和引导。因此教师首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更要有优雅的谈吐和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我们经常听到某知名教授的通识课人数爆满,除了教授渊博的知识之外,学生对教授在学术上的成就和令人敬仰的人格声誉的崇敬之情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3.形成教师教学联合体进行师资培养
通识课程多是独立开设的一门课程,重复性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需要靠自身去建设。所以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学校成立教师教学联合体,在机构内相近专业的教师通过教学会议、专业交流、学术沙龙等形式互相支持、互通有无;在机构内形成优秀课程师承制度,教学名师必须培养年轻教师,增加通识课程教师资源和后备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4.重视教师新理念、新教学手段的学习
教师教学内容的完成需要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媒体或设备等教学手段。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全人的教育,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更应侧重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精神情操的熏陶和基础知识的普及,而不是看重知识掌握的系统程度、深入程度。因此通识课程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不只局限于单一课堂讲授方式。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为课程建设进行短期进修、挂职体验,鼓励教师学习使用新方法、新手段,在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能力。
5.加强组织管理和校际间的资源共享
学校从管理上要重视通识课程的组织建设,要研究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建设规划、课程组织等环节。要把教师组织起来形成合力,不能各自为政。对于某些学科薄弱的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校际间通识课程教师的交流促进教师的发展,利用校际间通识课程共享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
6.建立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成长意愿
对于通识课程教师要建立适度的激励机制,对于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或课程建设创新性强的教师要有精神和物质的政策倾斜,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入到通识教育的队伍中去,鼓励更多的教师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7.建立适合通识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专业课各校都有自己经过多年实践基础上的评价指标。但是对于通识课程来说一般是沿用专业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很少建立这类课程的评价标准。但是由于专业课程学生和通识课程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需求不同导致课程的讲授方法和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类不同类型的课程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势必会挫伤部分优秀通识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形成适合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既能鼓励一批在通识教育中表现优秀的教师,也能导向其它教师授课更贴近学生的水平,学生的需求,达到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和研究还有很大上升的空间,要鼓励更多更优秀的教师投身于通识教育的队伍中去,鼓励教师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平台进行探索、创新、学习、提高,最终教师获得自我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双丰收。
作者:陈红 郑显松 胡佳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