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中职教育教研工作探索

2021-4-10 |

一、县域中职教育教研的基本思路

1.确立工作组织。

由各校在教务处、教科室、各学科和专业组长中推荐业务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的骨干教师,组成职业教育教研大组,并确定大组正副组长,人员尽可能涵盖各个主干专业,由教研员定期召集商讨教研工作,大组成员参与县域教研活动的筹备、组织实施、项目评审等各项工作。

2.把握教研主题。

随着专业调整工作逐步到位,县域教研工作不能只围绕某个特定专业开展活动,因此,要选取各学科或专业共性的内容作为县域教研工作的主题,涉及具体学科或专业的教研活动尽可能以文化基础课、专业课两大类进行,扩大各校的参与度。

3.强化校际交流。

以往,由于很少开展县域教育宣传,民众普遍不理解、不信任、不认同。调查表明,只有17%的人认为职校毕业生也能成才,认为子女的理想职业是生产第一线“蓝领”的只有2.3%,对本区域职校办学满意的只占19.5%,不满意的占24.2%,有37.4%的人期望职教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农林类专业率先实行免费就读政策,但在本地根本没有吸引力,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免费政策落实后甚至就读的人更少。因而,诸暨市农业技术人员的断层现象十分明显。长此以往,会严重制约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二、解决农业技术人员紧缺的策略

1.政府为主体,重视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快速进步,要求配套设施不断跟进和完善。农业基础科技研究、农业先进技术推广体系、传播性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网的建设、优良品种引进和培育、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村电网和通信设施、农村信息网、清洁水资源开发建设、清洁能源供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农业领域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队伍作为保障,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加上长期以来实行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方针,农村积累比较薄弱,虽然近年来政府支农资金逐年增加,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不断深入,现代农业园区的数量与功能也不断增强,但长期累积的农村技术力量仍非常薄弱。实践表明,在目前的形势下,通过转变观念,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农业产业,这是短时期内无法达成的。以政府为主体去引导解决则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摸准农业各类技术人员的需求情况,制订培养和用人计划;在必要的情况下,出台农业从业人员的人事优惠政策,政策、资金、岗位落实到位,相信会较快地改变农业技术人员紧缺的现状。

2.职校为依托,打造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基地。

绍兴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06〕7号和诸暨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07〕1号文件提出,将原绍兴农校归属我市管理,新征土地100亩,迁建到现诸暨中专规划区内,实现农校和诸暨中专两校资源的整合,同时设立诸暨市职教中心。根据以上两级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在教育局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绍兴农校和诸暨中专从2007年开始着手准备两校合并的有关工作,2009年实现两校的正式合并。绍兴市农业学校前身系“浙江蚕学馆”,是我国最早的一所农业职业技术学校,自1897年创办以来,已有10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骨干人才和管理人才,100多年的办学历程,使学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诸暨市职教中心现有两个省级实训基地,其中一个就是占地数十亩的浙江省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学校拥有农业类高级讲师22人,学校农学教学和实训一流的软硬件为农技人员的培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设备人员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农业相关专业逐步萎缩,急需政府出台政策,依托职校培养农学专业学生。

3.培训为抓手,多渠道提升农民素质。

为尽快解决目前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的困难,通过短期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在农村一线从业人员中培训一批农村实用人才,这不失为一条快捷的途径,如近期学校赴同山镇和镇农办一起组织开展了水果种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全镇共有60余位种植大户认真参加了在唐仁村活动中心举行的为期5天的培训,聘请农艺师授课指导,培训采取课堂集中教学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了技术难题。另外,诸暨市农办充分利用全市相关部门、各职校的优势,把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项目分解落实,定期组织培训农业专项技术人员,充实了农技人员的队伍。通过多样性、多渠道的培训,造就了一批我市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急需的技术人员,确保了我市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所必需的人才。

三、结语

农业技术人员的落实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高度重视,政策到位,措施得力,通过教育部门、农业相关机构的通力协作,逐步得到改观,以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当然更需要努力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只有更多的优秀人才主动投入到农业科技领域,才能真正改变目前农技人员紧缺的现状。

作者:潘丹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