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读者本位”的管理服务观念
“以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使得图书馆管理存在着忽视甚至漠视读者的情况,因此图书馆领导应当积极转变服务观念,纠正工作误区,一切围绕读者中心来开展工作。首先,应当积极提高全馆人员的思想认识,在馆内开展“读者本位”的工作中心大讨论和学习,通过学习会议纠正员工的思想偏差,将“一切以读者为重”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其次是在现行制度中加入“读者本位”的相关规定,将原有制度中给读者带来不便的相关规定进行删减调整,使图书馆的制度规定同样围绕服务读者这一中心展开。譬如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为读者提供便利。再次是在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中,将“服务读者、读者本位”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工作思路。
二、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质量
图书馆是一项面向社会的服务性质单位,图书馆工作不仅要求馆员热爱这项工作,同时拥有加强的责任感,同时也要求馆员具有一定的服务技能,如平和的工作态度,热心的服务态度,尊重读者,积极为读者提供便利,为读者营造一个宁静、和谐、融洽的环境。全馆人员应当将“读者本位”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准则,将读者满意度作为图书馆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只有读者满意,图书馆的发展才有具体的落实点,将读者满意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基石,图书馆才有可能重新焕发生机,获得读者喜爱,实现其建设初衷和宗旨。从某种意义上讲,读者不满是对图书馆工作的不认可,是对图书馆工作者敲响的警钟。因此馆员应当以自身亲切的服务态度和优良的服务水平,做好读者与图书馆的连接纽带,将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服务。此外,图书馆应当积极建立“读者本位”的书籍采购制度,在新书选择的过程中,加强读者调查,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这样不但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书籍利用率。譬如暨南大学目前采取的书籍采购模式,对于图书馆的一部分“专业读者”可留下自己的相关资料,当图书馆有购书计划时,会与读者联系。
三、围绕读者建立有效的书籍流通机制
一直以来,“以书为中心”的工作思想禁锢了当前图书馆的书籍流通,转变“读者中心”的服务方式就要求图书馆围绕读者建立有效的书籍流通机制。传统观念中,图书馆总是被看作是文献收集、储藏的仓库,因此管理工作总是单纯地追求馆藏书籍的数量和保存质量,而忽略是书籍的利用,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被束之高阁,缺乏读者的使用,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这种“重藏轻用”正是“以书为本”的基本体现。因此图书馆重视人本管理,就必须正确认识书籍的馆藏与利用,积极树立“为用而藏”的人本观念,积极体现其服务读者的价值。使每本书都能为读者所利用才是馆藏质量的最高标准,也是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好衡量标准。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外绝大多数图书馆对读者免费开放的藏书量都能达到80%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95%。因此图书馆应当积极提高藏书开放比例,积极实行开架借阅,建立外借制度。
四、建立一支优秀的图书馆人才队伍
人才流失是当前图书馆提高服务管理成效的重要阻碍。因此图书馆应当积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建立一支优秀的图书馆人才队伍,为读者服好务。首先,按需设置岗位,按专业要求安排人员职务。在图书馆工作中,应当重视每位员工的专业能力,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确保员工的能力同岗位要求相符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是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员管理模式。对于图书馆的各级领导应当实行择优聘用制,在全馆内实现公平竞争、严格考核的人才流动机制,杜绝按人情设置岗位的情况,确保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能,使人才能够得到及时选拔和任用。其次,严格控制人员进入,对于进馆人员一定要按照岗位缺员情况、从业资格等进行严格审核,招聘人才必须是图书馆专业,最好是同时具有计算机、外语等多项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并适当引进一批图书馆藏学术带头人。图书馆工作是为读者服务的部门,包括了馆员和书籍两大组成部分。其中书籍是读者服务的根本立足点,缺少了书籍,读者身份也不存在了。但书籍必须依靠馆员积极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服务才能实现书籍的阅读作用。人本管理正是以开发馆员的专业服务潜力,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提高读者认可度和书籍利用比例,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最大价值。
作者:徐文如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