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特点
(1)课程设置既关注个人的生存、发展,又兼顾个人的休闲生活情趣
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有学术性课程、职业性课程、以就业为基础的课程,还有闲暇类课程。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提供各类个性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尊重学习者的不同兴趣与不同需求。所设置的课程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职业需求,也关注与学习者的个人发展的相关性;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也为学习者个人的终身学习、职业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注重学生类型的分析
英国的职业教育在明确学生能力目标(“SMART”,即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Relevant;Time-based)的前提下,注重分析学生的学习个性(VAK:听觉型、视觉型、动手操作型学生),教师据此每节课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对学生学习类型的注重和学习个性的尊重。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思辨能力
英国职业教育中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整、自我激励及自主评估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特别是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自我决策以及独立行动能力的形成。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师课堂行为的借鉴及反思
(1)是否营造了适宜的课堂环境
适宜的课堂环境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会激发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因此适宜的课堂环境需要有明确性。课堂讲授前教师应该确保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具体安排、需要完成的语言任务及要达到的语言目标。其次,要有个体性。教师应该在教学计划制定和课堂活动设计中,分析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类型、个体特点甚至性别特点来调整学习任务,使合作任务与个体任务分配比例适当,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共同完成任务的集体归属感和成就感,还能有机会释放个性,展示个人语言魅力。第三,要有关注性。正因为学生对课堂环境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对个人的刺激,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个体支持与适时帮助,使其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学习支持,从而增加学习的动力。Ryan等(1998)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的情感使学生有更多“寻求帮助”的行为,因此,教师本身应该具有亲切感与爱心,乐于与学生交往,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情感,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学习”情景和练习语言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自信心。
(2)是否鼓励学生采取“协商式”和“互助式”的学习方式
高职英语的教与学是一个互动和协商的过程。协商既是一种个人记忆、分辨、比较、劝说、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展示,又是一个建构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交流与沟通的互动方式,有助于缩短师生与生生的心理和情感距离,营造课堂的民主气氛,培养学生的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养成。因此,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师应该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法及研究性探讨法,让学生自己成为思维的主宰者,思想的表达者,活动的参与者,问题的解决者;使学生在课堂这个动态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质疑能力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另外,鼓励学生通过“互助式”的学习方式,形成自我与集体的相互依赖,来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和情感支持,同时帮助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此,英语听力、口语和写作课堂活动中可以增加“头脑风暴”式的设计,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预测、评价、判断、挖掘主题,拓宽看问题的视角;英语口语和写作教学中可以采用自我评估与同伴互评的方式,改变传统的被动等待教师评价和批改,消极等待结果的局面,要求学生自己在学习任务完成后主动参与到评价、评点和评改过程中,检查自己或同伴的作业完成及语言掌握情况。
为了合理准确地做到自评和互评,学生从学习结果的等待者变为学习过程的获取者,他们将教师掌握的评价标准以主动学习者的姿态,分析、研读、判断和综合,将语言形式的正误(语法、拼写和标点等)及文字修改策略(句式变化、连接词、词汇选择等)比对作业进行识别、区分、归类、阐释和评估,再把反馈意见条理成文。可以说,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不仅规范化了语言的表达形式,细化了语言内容,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分析、推理和评价技能,培养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ThinkingSkills),即个人为了决定某物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
3.结束语
“以学生为中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对高职英语教师课堂行为的建议,更是对高职教育终极目的的探求,即:“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思想、鲜明的个性、思维活跃的认识与发展的大写的“人”;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思考成为一种工具,让职业教育成为一种生活形式。
作者:魏朝夕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