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2篇

2021-4-10 |

第一篇

一、构建第三方评价模式的理论基础

1.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

美国1984年出版的《第四代教育评价》阐述了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内涵,它提倡价值多元、全面参与和共同建构,强调“把评价过程的控制特点与评价对象的伦理要求成功地协调起来”,是一种“心理建构”过程。并且在当前国际教育评价领域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对第三方评价模式的构建有启发性意义。

2.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

针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有学者提出内适性、外适性和个适性3种价值取向。内适性是教育系统内部自己界定的自我完善的程度要求;外适性是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国家、社会需要的程度;个适性是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完善与主体性的主动构建、弘扬与完善的程度。这3种价值取向为第三方评价的目标定位提供了思路。

3.国内外教育评价模式

东西方教育评价模式多样,各有特点。国外颇具代表性的有目标评价模式、决策导向(CIPP)评价模式、目标游离模式、应答评价模式和反对者评价模式。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模式有教育型目标调控模式、协同自评模式、导向素质教育的三分合评价模式和三维模式等。对这些评价模式的比较研究,为构思恰当有效的综合性第三方评价方法提供了借鉴。

二、我校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构建

1.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机构

我校以教育部领导下的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平台,构建了教学管理工作委员会,在其管理下进行示范校建设期间形成了科学的第一方和第二方校内评价机制。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课程改革的深化,我校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2000系列标准的指导下,将第三方评价纳入评价体系,探索性地构建了更科学、严谨和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框架,以保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三方评价属独立性很强的校外评价,目前尚缺乏宏观层面的立法和制度保障,但其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使我们必须试点先行,本课题组构建的第三方评价模式以专业评估机构、行业/企业和同类院校作为评价主体,着重于行业/企业的第三方参评。医药卫生类行业/企业主要由用人单位(如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为代表进行教学多环节的定性或定量评价,同时医学考试中心介入了教学过程的定量评价。第三方评价的主体要参与评价方案的制定,包括工作路径、评价内容和标准,评价时间和方法等,并独立或协同第一方、第二方评价主体深度、客观地参与人才培养评价工作的实施,撰写评价报告。

2.第三方评价的流程设计

在第三方评价的流程设计中,确定了评价总目标,具体指所评估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符合内适性、外适性和个适性的程度,再以总目标为核心,详细制定动态的结构性目标体系。从方案实施后的评价报告中给予反馈,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评价方案中评价标准、内容、方法的确立往往是在循环评价的不断改进中形成的。

3.第三方参与的评价节点

完整的人才培养过程包括人才输入、教学运行和人才输出3个环节,因此本课题组把第三方参与的评价节点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多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评价为重点)以及毕业、就业环节上。

4.第三方评价的实践及成效

4.1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估、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用性

自从国家示范校建设以来,我校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深入调研,从岗位需要出发,通过吸纳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制定了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评估、论证中,行业/企业作为用人单位继续参与,同时以专业评估机构对我校2011届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调研分析作基础,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及修订内容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及校园资源建设。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估、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的贴近度,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具科学性和适用性。

4.2教学过程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教学过程是第三方参评的重要环节,运用了座谈式观察法、调研问卷式调查法,笔试、口试、模拟实践操作、现场操作等测验法,结合个案研究法在部分专业进行试点。评价内容涵盖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其中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在我校护理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已成熟运行。临床医学专业委托天津市医学考试中心,仿真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及流程,聘请临床专家做考官,全程梳理考试方案,筛选考试项目,制定评分标准,选取考试场地,形成了完善的“三站式”综合技能考核机制。在本课题实践中,多专业试点进行了三阶段考核,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由第三方主导的仿真实训室强化技能考核,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纳入第三方评价的“知识+技能”综合考核体系,实现了考核内容、评价标准与实际岗位标准的统一,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4.3职业(执业)资格认证的独立评价运行机制

在国家对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的支持下,我校形成了职业(执业)资格认证的独立评价运行机制,鼓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考取中级美容师、中级按摩师、护士执业资格等职业(执业)资格证。医学考试中心是国家各类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组织机构,以笔试、口试和模拟操作的形式对历届卫生行业学生进行执业资格认证,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优质第三方,我们充分借用其优势,委托该机构对护理等专业的准毕业执业资格认证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课证融通,统一标准(人才培养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提供反馈意见。

4.4毕业、就业环节引入专业第三方参与评价

专业评估机构是具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我校请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从就业状况、能力与知识评价、课程评价、生源分析等方面对我校2011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统计,通过量化数据与质化分析形成评价报告,为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办学主体的新专业申报与审批、现有专业招生计划编制提供决策依据。这种经具有行政独立性第三方的把脉问诊得到的数据、分析报告,更加客观可靠,更具指导和借鉴意义,既有助于办学方谨于人才教学质量,又利于宏观管理方慎于计划干预,最终有助于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三、对第三方评价模式的反思

由于卫生人才培养的责任关乎生命之重,建立健全、客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刻不容缓。我校对第三方评价模式的探索源于卫生职业教育过程的特色,在良好的工作积淀中开发第三方主体,并使之有效参与教学各环节的评价,通过循环评价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评价方案的完善。(1)在第三方评价的实施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我们只能做到中观、微观层面的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构建,而有效的第三方评价的实施需要宏观层面的有力保障。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引领下,确立行业组织作为第三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地位,能更好地调动本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的热情和积极性,或许可以成为我国现阶段第三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突破口。(2)我校第三方评价实践周期短,难以对比研究评价的成效,还需要完善评价指标等基础建设和积累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将第三方评价机制确立为长效机制。(3)评价过程中以座谈、调研等方式进行的定性评价需要评价主体及客体的互动作用及动态分析,但双方价值取向多元,如何将评价信息科学地融进评价报告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丽 刘冬莹 蔡凤英 刘斌 王庆 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

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内涵

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但做好这一工作尚存在诸多困难。在评价对象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把教师放在主导核心的位置,并将其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把学习者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作为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只看到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这种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集中于对教师所传授知识接受数量的多少、掌握程度的深浅等方面,而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学习思维的形成、学习的主动性等难以进行量化。在评价内容上,只重视总结性结果,而忽视了形成性过程,功利思想严重。通过检验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数量和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审查、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策略是否得当。评价结果是评价教师的实例和佐证。在评价方法上,只偏重定量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因为非智力因素多是用语言难以描述的,所以传统的教学评价对于学习者多采用定性评价,评价的结果也是没有量化的描述性的资料,难以成为有参考价值的评价结果。在评价目标上,只注重技术培养指标,而忽视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权重。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信息收集、分析、评价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评价的要求,现代化的评价应用软件的开发亟待得到重视和加强。

二、新兴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模式

1.以政府为主导的评价模式

该模式强调政府在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政府重视教学内容的卫生职业体现,关注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之间的关系,将社会上已有的、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中高级职业或技术培训的考核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使学生修完这些课程后能够通过相应的考核获取职业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政府在用人政策上严格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使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门类、设置课程。学生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选择专业。该评价模式强调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具体表现在突出能力培训是国家有关教育法规的要求,国家认证体系和培训是职业院校办学必须遵循的教育法规,能力培养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以培训学生实际能力为目标,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以能力目标作为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价的尺度。评价方式通常包括高职院校自评、现场访问、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组织有关人员座谈等,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将评价报告草稿送被评高职院校领导审阅,让其发表意见,并对报告中的事实性信息进行检查,以获得客观的评价结果。

2.以社会为主体的评价模式

该模式强调卫生职业评价的社会主体性,由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中国医疗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等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政府政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进行评价和审计。各评价机构是独立的、非营利性的,承担质量保障、公众信息标准认定、证书管理和为高等教育机构申请政府拨款的条件拟定等职责。

3.以医院为主体的评价模式

该模式明确提出应遵循医院评价标准的基本策略。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掌握医院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以医疗卫生服务的方式接受培训。另外,没有能力按照培训章程单独提供全面和多样化职业培训的中小医院、诊所,也能通过跨单位培训和学校校医院进行补充训练,并按照医院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考试考核是检验卫生职业教育质量的手段,由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专门设有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按照《职业培训条例》的考试要求进行考核,而不是根据某个培训机构(医院或职业学校)所教授的具体内容进行考核,从而能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

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方法

新兴卫生职业教育评价模式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多种评价功能的发挥,尤其重视评价的教育性功能。评价方式多样综合,如定性与定量结合,模糊与精准结合等。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发展,被评价者需主动参与评价的全过程。

1.教、学评价并重

从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专业出发,对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院系领导评价、教师自评、专家评价等。评价过程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由评教师的“教”转为评学生的“学”,将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身上;注重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严把操作技能关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医德人文培养。

2.注重实验评价

科学、合理的实验考核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都有重要意义。实验评价的具体指标有:(1)实验准备,包括教案课件、实验设备、试剂材料是否准备齐全。(2)实验内容,包括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否达标、实验内容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3)实验报告,包括结果是否真实、思考题回答是否准确、评分标准是否清晰。(4)实验效果,包括是否具有应用价值、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习实训评价

医学各相关专业特别是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专业,仪器设备更新快,要求较高,学校硬件条件很难达到。对于这类技能训练不应仅在校内举行,还要在实习阶段,由实习单位组织训练学生,学院进行考核,实现工学结合。以护理专业为例,具体评价指标有:(1)岗位技能,包括掌握护理基础知识、常规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常用医疗器械的使用、与患者的沟通、突发问题的处理等方面。(2)职业道德,包括对待患者的态度、了解岗位职责的深入程度。(3)工作态度,是否任劳任怨、积极主动、认真负责。(4)遵守纪律,是否按时在岗、不迟到早退、严格遵守请假制度。

作者:赵继英 马晶 单位:枣庄职业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