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高校党建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的现在,随着我国高校经过从计划到市场化、人才培养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高校党的建设似乎在党员流动性大、市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失去了着力点,党组织日渐虚无化;大学出现更注重经济上投入与产出的正比关系,相对轻视学生个体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随着大学由封闭到开放化的发展,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在高校蔓延,大学更重视排名和经济效益,曾相对难以顾及大学精神的传承、坚守与发展,制度变迁迅速,相对缺乏成熟性,难以很好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1990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党在高校的地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调党在高校的地位、作用和党建在高校的重大意义。自此学界开始重视高校党建和大学文化研究,反思大学应该坚守怎样的精神与灵魂。2003年10月召开第十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5%,进入到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实,强调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措施,突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迫切性。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倡导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开始研究我国大学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思考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文化中的地位价值作用。习近平在2012年1月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开始强调精神内核。十八大修改丰富了党章,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写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提高了党建的系统性、科学性、现实针对性。2013年1月高校第二十一次党建会议强调: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高校党建文化的价值取向。以高校要坚持的精神内核为核心,强调抓好理论武装、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切实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切实保证高校和谐稳定;通过群众路线学习讨论,进一步提高在决策施策中师生参与度;不断完善党内制度规范,如修改《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完善制度,明确所要坚持的价值和精神才能够健全科学的制度,制度才能不会因人而变,大学的使命任务才能实现,从而促进依法治校和民主参与。通过高校党建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健全了党为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等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大学管理民主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强化大学科学与人文精神,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了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所以,加强高校党建对引领和促进大学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和大学的价值精神的关系
学界曾对此进行了一些不同视角的探讨。常亮等在《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间的“双辐射”机制研究》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文化的根基和导向并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全过程,二者相互依存、作用、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是对党组织提出的一项全新课题,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也为高校党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增添了丰富的内涵。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必将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郝晓玲在《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反思》中指出:大学文化建设成就。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达成共识,以校训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体系基本形成,以校园公共艺术为主的物质文化初具规模,以学生社团为组织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品牌为战略的特色文化建设蔚然成风,以名师为楷模的人才文化建设成果深入人心;同时也指出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不足,盲目跟风,没与实践结合喜新厌旧,制度文化建设滞后,缺乏系统性、民主参与性,可操作性差,人性化差,文化建设未纳入到大学建设全过程,学生文化建设热,教师文化建设自生自灭,有的院系重视有的不重视,校园文化学术性、创新性、特色性不明显。因此,要通过弘扬理念,制度贯彻,以人为核心全员参与,强化特色文化,探析中国特色大学文化评价体系,来深化大学文化建设。但是,这些探索都没有清晰揭示二者的内在关系,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没有很好解决大学价值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系而导致的。笔者认为,作为我国当代大学文化的精髓和灵魂的大学精神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我国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一定是当代我国大学所追求的价值。因此,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通过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弘扬我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完善反映现代大学精神的大学制度,促进管理科学化、科研服务社会化、人才培养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21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对现代大学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虽有分歧,但更有共识,尤其对现代大学精神:科学、人文、创新、民主、法治等具有高度共识。科学、人文、创新精神是大学使命、任务和发展规律所内涵的灵魂。这些大学精神内核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相互统一,因为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就是研究客观事实,探求本质与规律,追求真理,这正是大学科学、创新精神的应有之意。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因此尊重人民,使人们更加平等、有尊严的生存是其不懈的追求。因此,我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通过走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期望、解决群众的困难、关心人、尊重人等,这无疑与当代人文精神的相一致。文明、爱国是我国现代意义大学追求的历史传统,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现代大学制度中民主管理、教授治校、依法治校等与十八大倡导的民主法治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因此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同时,而二者又有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内涵上大于大学精神。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寄托了我国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而大学精神是社会的特定组织大学的价值追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公正、平等等价值是社会主义的价值,但不一定是世界上所有大学的精神价值,但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追求,这样大学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我国大学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了我国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主线。因此,高校党组织通过高质量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通过理论学习、直面问题,促进制度建设、行为引导等,使大学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进一步明晰和感受现代大学精神、健全体现大学精神之大学制度,发现记录自己的人文标杆和践行大学精神的行为典范,积淀属于自己的文化特点,形成自己的文化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大学文化丰富发展。即依据党的建设核心价值理念和高教自身特点和规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组织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原理,明确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构建完善与其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制度规范,通过制度和自身行为作风引导高校主体践行其制度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大学精神,积淀和形成大学特色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通过党建,促进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创新,促进追求科学与真理之风形成,促进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与实践,引领社会思潮;弘扬我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完善反映现代大学精神的大学制度,促进管理科学化、科研服务社会化、人才培养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从而实现加强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
作者:朱凤荣 单位:石家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