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时代下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及其特点
1、新加坡构建了政府主导、校、企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立交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新加坡逐步发展成全球教育中心”是新加坡的基本国策之一
新加坡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政府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仅次于国防开支居第二位。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也与产业界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以保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市场相关性和灵活性。经过4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新加坡已经建成了从低级到高级、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的“立交桥式”的井然有序完整规范的职业教育体系。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主要是工艺教育学院与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而理工学院则相当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图中的蓝色箭头标示的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衔接。新加坡的中学生毕业时都要参加英国剑桥普通水准考试(“O-LEVEL”),成绩优秀的一部分进入初级学院,两年后参加(“A-LEVEL”)考试,成绩优秀者升入新加坡的三所公立大学。
另外一部分进入理工学院就读。落榜的可以选择进入工艺教育学院学习证书课程。工艺教育学院中的优秀生可转入理工学院,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升入大学,均凭学业和课程成绩进入相应专业的第二年或第三年就读学位课程或文凭课程。社会在职人员可以凭借初始学历文凭分别申请进入工艺教育学院或理工学院学习、培训以更新或提高知能结构,如绿色箭头所标示的职业技术培训途径。政府鼓励成年人参加培训,减免学费并给予补贴。
2、职业技术教育全方位落实校企合作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效仿的是德国双元制模式
早在立国之时,国内职教界就已经达成共识:要保持职业技术的产业相关性与灵活性,就必须与产业界密切合作,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具体来说,在实施过程中有“请进来”、“走出去”两种途径。“请进来”就是将产业界的人员、设备等要素请进校园。新加坡的职业院校不仅邀请产业界人士加入院校管理董事会,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还成立了由相关产业领域的从业者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他们对新课程开设、课程开发、程序审查等大量与专业训练相关的事务投入有价值的工作。学院还与企业签署理解备忘录、与技术伙伴合作成立专业中心和实验室、合作从事项目研发等。这些方式与平台帮助学院的教师更新知识,与产业界的技术发展保持同步;使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与不断变化的经济需求相一致。
今天,这种与产业伙伴合作的强势文化(strongculture)继续成为工业训练与教育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进来”还包括将企业环境“搬进”职业院校。目前新加坡的工艺教育学院与理工学院都采用“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工厂的理念是在教学环境中引进实际的企业环境,并且以学校为主,将企业环境和教学环境相结合而设立的。在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环境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走出去”是指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师走出校园来到企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工作。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计划是职业院校学生课程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跨国公司与中小型企业的有力支持下,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在实习期间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学生的实习过程受到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实习是有意义、有帮助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全球心态,近年来更强调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到外国的公司和机构中去实习。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在新加坡以外工作,学习其它国家的文化、理解多元化的商业与产业实践,同时也经历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请进来”与“走出去”相配合,全方位地落实校企合作,大大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岗位的适应过程,实现了“零距离”上岗。
3、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授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他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言语与沟通交流能力、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适应环境、应对变化;对国家、社会、企业、社区发展的责任心使从业者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岗位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工艺教育学院为例,其办学理念是“动手、动脑、用心”。“动脑学习”目的就是培养独立思考、头脑灵活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能够应对变化的环境。“用心学习”指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样的人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自信,并且关爱社区和社会。体现在课程中,工业教育学院的课程有15%的生活技能课。生活技能课模块确保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获得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规划能力、顾客服务意识、终身学习能力。专业课教学中也渗透着软技能的培养。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课程多采用PEPP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如何完成某项既定的任务进行规划,收集所需要的信息,演练并最终执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三种重要的能力:技术能力、方法论知识、社会能力。
4、专业课程设置与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战略相衔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致吻合,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
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一直以来,新加坡职业院校都致力于通过灵活快速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状况带来的挑战,与他们所服务的产业保持密切联系。这种快速的变化不仅要求更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原理知识,也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于是职业院校定期推出新课程,不断回顾和更新既有课程来跟上(通常是超前)工业和商业的变化。南洋理工学院自1992年成立以来,为了满足产业需求,推出了许多新的课程。90年代初,提供的课程类型是满足健康、商务、机械工程、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90年代末,当不同技术的融合变得更普遍时,学院推出了更多的混合课程、商业信息学课程、信息通信技术课程。1996年推出的数字媒体设计课程则是提前开设的。2000年初,在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工程、数字娱乐等领域开设了更多的课程。
二、启示
知识经济的核心和根本的推动力是知识,是信息资源,而任何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使用都是取决于各类各层次的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21世纪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而承担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职业技术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世界发达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无不得益于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新加坡虽然只是一个资源匮乏的热带岛国,但是经济在30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新加坡职教采用的是一种“本土化”的双元制模式。因为自然资源、国土面积等先天条件的不足,新加坡的产业结构不完整,企业无法独自承担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实践课程教学。学生的职业技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多是在学校内完成的。政府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在职业院校内建立设备现代化的“教学工厂”,把“企业”搬进“校园”,兼顾了理论与实践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实践技能。
三、总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政府统筹管理、密切与企业合作、重视普适能力培养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具有更高的效力,能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适用的人才,也有利于学生的个人长远发展与终身学习。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地区和部分大城市在金融、IT、商贸服务方面已初具规模,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因此研究与学习新加坡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彭晓敬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