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海报设计论文
一、杨柳青年画中的视觉张力
1.人物动势造成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
杨柳青年画中经常为表现故事情节而出现一些带有动势的形象,人们会在这种静态的画面中感受到运动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这是大脑受画面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感受。杨柳青年画中极具生命活力的“力场”主要通过形象的动静对比、方向对比以及聚散对比而形成,只有处理好各类对比的关系,画面才能和谐而充满活力。如近代年画绘本《猴抢草帽》(图1),老汉执鞭向画面左侧追赶一只顽猴,其他猴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抢夺帽子,整个画面充满运动感。若没有对比元素作品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画面中也有几只猴子零散分布,要么远远待在树上静观其变,要么拿着帽子远远离开。同时,为打破主体老汉的单一走势,画面右边那棵歪脖松树的枝干也向老汉追赶的方向延伸,似乎也带有追赶之势,使画面充满了和谐的美感。这种动势走向的和谐、动与静和聚与散的对比都增大了画面的视觉张力。
2.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杨柳青年画中不会只有单一的形象,往往是多个形象相互交错、衬托,通过图与底、多个形象间的相互对比和依存来体现视觉张力。杨柳青年画在构图形式上追求“满”与“空”的对立统一,在空间处理上尽可能地控制底的面积,让形象与背景产生最大的互相挟制的张力,从而使画面引人注目。如,清代年画《三岔口》(图2)采用三角形构图,前来营救焦赞的任堂惠位居中间,弹跳高起,两臂外举,整个人物蕴含的气韵乃至整个画面所表现的态势和氛围呈现一种外张之势,而画面两角的店主和焦赞则在造势上呈现内收之势,两种不同动势产生了迫近的张力,将三人间紧张的气氛烘托出来。
3.形象饱满
杨柳青年画的视觉冲击力不是通过局部的强烈对比来刺激观者的视觉,而是通过一种含蓄温婉的手法使观者获得视觉上的满足感,主要表现在形象本身的造型特点以及形象与背景的面积比例关系上。中国民间造型思维崇尚求全、求大、求美,中国人深受古代太极阴阳哲学观念的影响,讲求完整圆满、对称、偶数。杨柳青年画就体现了这种求全的审美特点,人物形象多饱满圆润,尤其是孩童。如年画《鲤化千年》中的娃娃,形象饱满夸张,怀抱着极具扩张感的红色大鲤鱼,构图饱满完整,具有蓄势待发的冲击力,似乎要冲出画面,产生了较强的视觉张力。
4.简化样式
杨柳青年画中的形象大多被省略、简化,从而突出本质,并在简化的基础上添加装饰,使形象更容易识别。杨柳青年画中大部分孩童形象简洁,省去颈部,五官由线条简单勾勒,发髻几乎就用几块墨点代替,形象的简化反而更突出了娃娃憨厚可爱的神态。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一般人总是认为,由于省略,形象可能变得更加复杂。但事实却正好与此相反,当再现过程不再拘泥于事物本身的形状时,向简单形象生成的趋势就获得了自由作用的机会。”杨柳青年画也受到国画的影响,体现中国写意画“意在笔先”的理念,表达简化的意象美,而正是这种不拘泥于事物本身形状的简单形象才使得杨柳青年画更具视觉张力。
二、杨柳青年画与现代海报设计
1.现代海报设计对杨柳青年画形式的借鉴
杨柳青年画因其独有的特色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充满视觉张力的表现形式值得现代海报设计学习与借鉴。在造型上,现代海报设计可以学习杨柳青年画简化而又饱满、夸张的形象,让画面在势态上产生由内而外的张力。在构图形式上,如上节提到的杨柳青年画中的人物动势、形象间的相互关系等,都可运用到现代海报设计中,通过对比与协调的相互关系加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
2.现代海报设计与杨柳青年画构图的结合应用
杨柳青年画追求圆满完整,所以形象在构图中通常都很完整且有所放大,而现代海报中经常会出现出血式构图,将完整性打破。由于不同的处理手法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设计师在借鉴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打破原有束缚,灵活应用规律和法则,以获得最佳的画面效果。清代年画《三岔口》在构图上采用极具代表性的三角构图,此种构图很常见,若生搬硬套,就会显得呆板、雷同,所以设计师在现代海报设计中要灵活加以借鉴。如纪念迈克尔•杰克逊的海报《Thisisit》(图3),迈克尔经典的动作构成了支撑画面的等腰三角形,使画面稳定且富于向外的张力,底下的几行小字以迈克尔形象为轴左右对称摆放,加强了倒三角形的稳定感。虽然《三岔口》与《Thisisit》都为三角形构图,但画面效果不尽相同。
三、结语
杨柳青年画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许多方面值得海报设计师研究和探讨并在借鉴与模仿中学习。但正如左汉中先生所说,在对民间美术的借鉴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取其精华,吸收民间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千变万化的“形”与“势”,将气韵和态势表现在现代艺术创作中。
作者:伯怡萱 韩翔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