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传统文化对中医学教育的影响综述

2021-4-10 |

一、有助于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1、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受“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中医学首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次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思维是中医的一种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各个领域。整体思维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如楼宇烈所言:“中医思维方式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

2、辩证思维。中医理论的逻辑开端,是以“阴阳”这种辨证矛盾的概念、范畴形式开端,从阴阳的对立制约、消长转化、动态平衡作为对立统一思维律建构起的一个中医辨证逻辑体系。根据阴阳对立制约、消长转化,动态平衡,把握人体生命运动中的不同方面(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不同层次(精、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天人),不同阶段(生、长、壮、老、已)的矛盾运动变化规律,规范、演绎一个逐级矛盾(阴阳)分析式的辩证逻辑体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体现了传统哲学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体验思维。所谓体验思维就是对日常活动的经验进行积累、比较、分类、概括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本身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些基本范畴是同人的生命体验直接相关的,如阴阳、元气、精神、生、心、情、意、性等等,依靠这些范畴,就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建立起人事与外物各种本质联系的网络,通过返归内心,体验万物,进而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

4、直觉思维。“医者,意也”,是中医学对直觉思维的早期定义。南朝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云:“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后世医家对“医者,意也”这一名言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中蕴涵着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则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中医认为每一个人的生长壮老已受自身的先天各种因素影响,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临床上对每一个病人的辨证治疗,都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对一个个崭新对象的初次辨识和探索。因此,正确的辨证论治,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医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亦即逻辑性的和非逻辑性的。而非逻辑性的直觉思维显示出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辨证过程中,在理论推导、逻辑思维的同时,常常借助于直觉思维以洞悉症结,把握病机,在具体诊疗手法及遣方用药上,重视医生的直觉体悟,在养生调摄方面注重返观内照、复归本真,甚至于中医学中气、阴阳、五行、道等基本概念的产生,也是直觉与抽象相结合的产物。

5、意象思维.中医意象思维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意象的“象”字,源于《周易》,有两重涵义:一指事物可见的现象,如《易传•系辞上》云:“见乃谓之象”;二指摹拟物象的像,例如《易传•系辞下》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又是对事物进行摹拟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所谓意象思维是运用带有感性、直观、形象的概念或符号,通过象征的方式把握对象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主客体间的互动以及动态、变异的特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医学相融合的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意象思维产生了一系列的意象模式,如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等,深深影响着中医思维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以象定脏”的藏象整体思维模式,形成了中医“援物比类”的病因病机思维模式以及“司外揣内”的诊断思维模式。中医意象思维正是以根源于统一整体的、直觉感悟的及动态变易的传统思维方式,以类比、象征的方法为中介,同时以“意”为灵机,把握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往往倾向于对生命现象、疾病现象、诊治、养生进行整体、动态的思考,重视心智的悟解,忽略逻辑的推理,成为中医最为独特也是最具学术探讨价值的思维方式之一。

二、有助于激发中医学习兴趣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尽可能不以人为的方法干涉自然的过程,而是依赖自然自身的力量去调整、修正异常现象。所以在中医教学中需注重引导学生用“师从自然”态度学习和思考中医。然而纵观历史,新文化运动以前,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教育的知识结构和意识形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文、史、哲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转变为以数、理、化为主的西方科学知识结构并延续至今,并由此树立了数量概念,形成了分析还原思维方法。在现行的中医教学模式之下,尽管学生对课本所学内容非常熟悉,但由于受西方思维影响,在真正步入临床时,或质疑中医中药的疗效,或面对疾病时不知如何辨证论治,课堂所学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往往使学生觉得中医没有“实战性”,从而对学习中医的兴趣大打折扣。正如清代医家陆以??所言:“医非博物不能治疑难之症”,就蕴含了“文是根基,医是楼”的道理。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医学家,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对历代医学人才成长过程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他们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点,即较好地体现了医、文、哲的有机统一,懂得如何“师从自然”。统观现今中小学教育,涉及任何的有关中国哲学、智慧及思维方法在教材与教学中已难觅踪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会对中医产生思想上的和情感上的隔阂与疏远。由此可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教育中所占有的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并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中医教育过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提升对于中医的理解度与领悟度,更好地实现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三、有助于培养传统医德

作为中医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医德,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传统医德闪耀着人性和理性的光芒,崇尚“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信念;倡导“医乃仁术,济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医贵乎精,仁术济世”的精神;恪守“贵义贱利,自正己德”的原则。数千年来,成为行医者自善其身、鞭策奋进的精神动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生命的尊重历来被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道家认为道是构成万物的本源,是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天地为万物之父母,人为万物之首,在天人关系中主张“人为贵”;儒家也持相同观点,《易传•系辞》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生生大德”反映了儒家哲学所理解的天地创造精神,即把创造生命看作是宇宙最崇高的德性。这是传统医德的重生意识和重社会责任意识的本体和价值根源。进而有了“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的论述(《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内经》对生命的态度遵循了儒道二家的观点,认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天地之间,万物之中,以人的生命最为贵重,这一思想成为医德思想的核心。仁术作为反映医学社会职能和职业特点的传统医德范畴,贯穿于整个医德体系之中。正如《本草纲目•序》云:“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一方面,儒家通过行医治病的仁术实践其重生的社会理想;另一方面,传统医学通过引入“仁”这一伦理范畴而充分体现其对社会、对众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医”的事业与“仁”的事业融为一体,成为“好生之德”的事业。修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传统医德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传统医德强调慎独、强调医德的行为实践、强调推己及人的修养方法,体现了道德自律的精神。如《大医精诚》中的“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这是强调隐微处下功夫;“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是德业双修的精进与执著;“我之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则强调了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还有《医方论》中处理义利关系的修养理论,“异地而观则利自淡矣。利心淡则良心现,斯畏心生”是儒家传统“义以为上”的修身理论在医德中的体现。

四、结语

中医学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精华及思维方式解释生命现象,揭示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疗规律,同时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到传统医德之中,具有深刻的本土文化印迹。全面提升中医学子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助于确立中医思维模式,激发中医学习兴趣,培养传统医德,对于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大有裨益。

作者:杨雪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