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随着集约化养殖业发展,大量使用抗生素添加剂所来带的潜在危害,如抗生素残留、耐药菌出现等等,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到了80年代,基于食品安全考虑,在没有充分的证据的情况下,各国对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作出了严格的限制。1986年,瑞典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准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国家。2006年1月,欧盟国家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曾经,美国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近几年来,美国对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也变得非常谨慎。我国对抗生素的限制才刚刚起步,但目标明确。我国农业部在2001年颁布第168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2002年颁布了第193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一系列公告,规范了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对允许使用的种类、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对象和使用阶段等都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和严格的限制。各个畜牧大国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添加剂将会是发展趋势。
2抗生素添加剂作用机理
目前,抗生素添加剂的促生长机理还没有十分明确,但是,人们猜测其作用效果可能与动物肠道菌群有关。正常的胃肠道菌群是动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胃肠道菌群可以阻止病原菌和其他非固有细菌在胃肠道定植;胃肠道菌群可以刺激肠发生宿主防御,包括形成粘液层、单细胞层以及固有层,在上皮构成免疫细胞系统;胃肠道菌群分泌的营养物(如,短链脂肪酸、氨基酸以及VB和VK等)可以为宿主所利用。因此就动物生产而论,建立对动物健康和生长发育最适宜的菌群是十分重要的,生产中我们可以人为调控胃肠道菌群以获得所期望的最适宜菌群。在饲料中添加非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可以抑制肠道内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抑制肠道微生物产生氨、酚类、芳香族化合物及胆酸的生物学转化等不利于生产性能发挥的代谢产物,同时还可预防亚临床状态的肠道炎症,保证肠壁通透性良好,并促进肠壁血液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达到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
除了与动物肠道菌群关系相关的猜测外,还有几个假设也可能与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制有关:(1)抗生素添加剂通过抑制细菌脱羧和脱氨酶的合成改善了对营养物质的保护,尤其是氨基酸;(2)抗生素添加剂可以保护水溶性维生素,尤其是那些在日粮中浓度有限的维生素,从而达到节约抗生素的效果;(3)经抗生素处理的动物肠道壁更薄,可增加消化物的吸收,提高饲料效率。
3滥用抗生素添加剂的危害
3.1危害人类健康
残留有抗生素的肉类等畜禽产品即使经加热后也不能使其完全失效。人体经常摄入低剂量的抗生素残留的畜产品,会逐渐在体内蓄积,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作用,一般来说并不表现为急性毒性作用,倘若人经常摄入低剂量的同样残留物,那么在超过一定时间之后,则可由于残留物在体内的逐渐蓄积而导致各种器官病变,甚至癌变,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变现为:①变态反应与过敏反应,虽然许多抗生素被用作治疗药剂或饲料添加剂,但是有少数抗生素药物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易感个体产生抗体,发生过敏反应。症状表现为红疹、疹痒甚至危及生命;②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③激素作用。
3.2危害动物健康
在养殖过程中,有些养殖户为了促进动物生长、防治疾病,不顾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限制,大量甚至滥用抗生素,抗生素被摄入动物机体后,跟随体内血液循环分布于各个组织或者器官,如淋巴结、肝脏和肾脏等,可以与多种蛋白结合成为复合体,使肌体发生明显的免疫形态学变化,并伴随形成特异性抗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病原菌侵入,造成机体感染,而且还会破坏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造成二重感染等等。
3.3破坏生态环境
抗生素经过注射、口服等途径进入机体后,主要以原形或者代谢产物的形式,随着动物排泄物(如粪、尿)进入土壤和水体,这些排泄物含有的一些性质稳定的药物在环境中不能被分解,造成药物残留,对环境中的微生物、植物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Kcbeckere(1982)报道,链霉素、土霉素在环境中不容易降解,螺旋霉素低浓度降解很快,但是高浓度时需要6个月才能降解完,杆菌肽锌在有氧环境下完全降解需要3~4个月,在无氧环境中,降解所需要的时间更长。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方式。不仅如此,在污染地区,生产所得到的蔬果和水产产品同样会有抗生素残留的风险,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4对策
4.1加强替代品的研发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在养殖业中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并且开发了数种比较具有潜力的替代品,分别有:酶制剂、益生元、益生素、中草药和酸化剂等。目前,这些替代品在使用效果上,还不能与抗生素的相提并论,但是由于它们的应用,在一定程度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因此,应该加大科技投入,继续研发出新型、高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增强作用效果,配合养殖水平的提高,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将会进一步减少,甚至实现“无抗”养殖。
4.2正确使用抗生素添加剂
用户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和《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公告,规范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并且要做好以下几个点:
4.2.1合理选用抗生素添加剂
根据传染病的特征选用抗生素,对症下药,且使用抗生素应该具有广谱抑菌特性。根据用药目的,选择高效、无毒、无残留的抗生素添加剂。
4.2.2复配、交替使用抗生素
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应该选用抗同种菌的多个品种抗生素添加剂,轮流交替使用,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复配使用抗生素,可以达到低剂量、高效果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抗生素之间的配伍禁忌和拮抗作用,切忌盲目配伍。
4.2.3严格执行停药期
不同的药物的停药期是不同的,大多数抗生素在体内的停留期为2-14天,饲料一旦添加了药物,一定要严格执行停药期。
4.2.4禁止人、畜共用抗生素
使用畜禽专用的抗生素添加剂,禁止添加人用抗生素,规范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
4.2.5开发新型抗生素品种
研发高效低毒、无残留安全的抗生素添加剂新品种,克服目前抗生素存在的问题。
5结论
欧盟完全禁止使用促生长类抗生素,却造成肠道高发病率和抗生素治疗用量增加。欧盟禁止使用促生长类抗生长素,虽然降低畜产品耐药性,但并没有改善人医中病源菌耐药性的问题。与此同时,研究发现,禁令使得沙门菌、弯曲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率增高。由此可见,禁令并没有促成更安全的食品供应。要完全禁止使用抗生素添加剂,必须有可靠的措施保证在不使用抗生素添加剂的情况下,保持动物良好的生长(生产)状况,保持动物的健康,并且不会产生新的安全性问题。这些措施成本不应太高,在实施过程中操作不复杂。
目前尚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这一要求,因此,立即完全禁止使用抗生素添加剂是不现实的。目前,我国整体养殖水平偏低,生产力水平不高,动物疫病增多,抗生素不仅起到治病作用,而且还起到日常保健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抗生素添加剂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达到整体防御的效果,但是滥用抗生素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又会制约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正确引导、科学利用,严禁滥用抗生素,这才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学者们加快开发新型、高效抗生素替代品,尤其要注重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另外,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可以尝试建立“无抗”养殖试验点,分析相关试验数据以及指导生产,评估“无抗”养殖的可行性,并立下“标杆”作用。
作者:徐鹏 方莹 单位:蛇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