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理学
21世纪高等教育将完成从标准化、计划教育模式向个性化、选择性培养教育模式转化;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社会化终身教育转变。随着这些功能转变的深化,将必然深刻地影响大学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改造。化学教育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它对农业院校培养适应新世纪,具有强应变能力和高素质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建立健全科学思维方式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至关重要。化学课知识是每个在校学生所必修的基础知识,但由于专业不同,对化学知识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应该多层次设置化学课。
1各专业开设化学课的必要性
农业大学很多专业均属生物类,比如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卫检、动检等,它们与化学密切相关,所以许多专业都开设化学课。以适应专业的需求。
1.1化学课的重要性
自人类文明史发展以来,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促进哲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发展,促进生命物质的优化等诸方面,都曾作出过卓越的贡献。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环境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广为拓展,化学研究手段迅速更新,化学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过去和今天的实践,已经证明化学并非只是以化学实践作为职业的人群所应关注的一门学科,它与情操、修养、生活都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的社会将进一步化学化,化学也呼唤社会化!面对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给公民以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和有用的化学知识素养,使之适应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尤为重要。因此新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耍求学校提供不同层次的大学化学课程。
1.2提高化学课素养的迫切性
我国的大学生在中学虽然学过化学,但由干传统教材未能反映现代科技及其应用;中学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不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我国的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水平较低。本人从事化学教学十余年,就教过的十届学生来看,学生认为化学是和外语同样难的学科,每年的综合侧评合格率只为30%,这表明学校教育的质量(考试成绩)与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并不协调!因此现在及将来提高我国大学生及公民的化学素质是很重要的事情。
2化学课的设置应该是多层次的
我国现在是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主导的优化资源配置和资产重组在国有企业、职工,以及就业和正在准备进入就业的人群中产生根本的改变。人们的就业学习观念也同步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自主择业将取代计划分配作为智力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就业岗位给择业者提供了众多的机遇,因此,面对既将到来的现实,必将深刻地影响大学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所以说多层次开设大学课程是新世纪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多层次设置化学课其含义有三:首先,由于各院系及各专业研究方向不同,对化学知识的需要不同,开设化学课的种类、学时不同,所以是多层次的。如有些专业需学五、六门化学课,有些专业需学习三、四门化学课,还有些专业只需学习一、两门化学课。第二,对刚入学的大一学生均要开设化学课,由于专业不同,其内容不能千篇一律。必需从实际出发根据需求多层次开设一年级化学课。生物类专业:包括农林花卉、动科、动医、生态环境、食品及加工,开设普通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各72学时,工科类专业,开设普通化学;经管、计算机等专业,开设化学与人类。对于近来入校的职高学生,在中学阶段化学学的较少,因此先学习中学化学,再根据专业学习大学课程。
3化学课的问题所在及改革设想
现在学校还没达到上面所述的多层次教学,只是有所改进,每年有1500多新生要学习化学,因此一年级的化学课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的工作。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课程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3.1化学课程的问题所在
有些课程间没有合理的分工,内容重复,造成学时浪费。如普通化学中讲四大平衡,在分析化学中又重复出现;对理论知识的要求逐年加深,占用学时多,而一些与专业及现实相关的知识接触较小,大多数内容只存在于教材中,而没有真正讲解,更谈不上引入新知识和新科技。如化学与环境、食品,元素与生命科学等内容只停留在教材中。可见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一年级附设的普化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的特点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在实验中只能照方抓药,不能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导致他们对实验没兴趣,不便于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2化学课程改革的设想
从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出发,生物类专业开设的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合并为《基础化学》一门课程,为了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将其附设的理论的实验课分开,设置单独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并单独进行实验考试和考查。在与原来相同学时的前提下,可以避免重复,节约学时;可拓展丰富理论教学知识,使之更贴近现代农业科学,更贴近生活。同时增加实验课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间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降低理论深度,考虑我们的授课对象是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对化学理论的获得不应以博大深度为目标,而是以适合、够用为标准,能满足学生学习专业和第一任职的需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因而降低理论深度。如热力学基础:拟介绍热力学三大定律,注意热力学概念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在具体计算时可适当减少物理过程而更多关注化学反应过程,应让学生明确过程、宏观能量与反应方向,限度密切有关;针对专业选择内容,引入学科前沿。一年级化学内容庞杂,学时有限,不同专业对化学课内容需求不同,因此我们的授课不能以同样模式、相同内容一概而论,而必须考虑专业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如生物类专业,胶体是很重要的内容;而对工科类学生则不然,工科类应增加电化学深度及晶体结构的内容,同时必须引入新知识、新科技,让学生及时了解化学发展的前沿、以及化学在农牧业科技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到科学世界的绚丽多彩,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