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历史地理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2021-4-10 |

一、高校历史地理学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1.专业课程具体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就历史自然地理学而言。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大学生学习历史上中国地貌形态之变化、水文环境之变迁、生物种类之分布、气候变化之幅度、灾害发生之频率,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知历史时期中国自然环境变迁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通过历史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实践,有助于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贯彻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整体,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活动作用于自然,自然对人类的活动一定会作出反应,即反作用于人。此外,通过学习历史自然地理,还可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必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理念,进而提示学生: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否则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会显得越来越脆弱。就历史人文地理学而言。首先,通过学习历史上中国疆域的变迁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知晓我们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进程中的艰辛与不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特别是了解近代中国疆域丧失的惨痛教训,可以促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观念,鼓舞学生振兴中华的决心与意志,进而树立正确的疆域意识与领土观念。其次,学习历史上民族的分布变迁,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培养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正确意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此外,通过学习历史政治地理中聚落、政区、古都、地名等内容,还可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中国政治的空间发展过程。通过学生历史经济地理学中农业、城镇、水利、交通、人口、手工业等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先民创业之艰,自觉树立节约意识。通过学习历史军事地理学中战场、关隘、城防、烽燧、长城等内容,可以明了中国历史地缘政治变迁之大势,加深学生对现代中国外交军事格局的理解。学习历史文化地理学中有关方言、民俗、民风等内容,也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灿烂多姿的地方文化与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与人文关怀。

2.专业理念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简单地说,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在历史地理学界。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从天地生的综合研究来看,从长时段来看,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肯定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里,人类可以加速和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起决定作用;不能片面强调生产力越高,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越小,更要注意社会生产力越高,人类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和更深刻的程度上接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在此基础上,在历史地理学界“,地理环境决定论”发展为人地互动理念。无论历史自然地理还是历史人文地理各个子目的研究,都是从人地互动角度出发,研究其变迁与环境的关系,这已成为一个固定模板。接受历史地理学教育的学生,基本都能很好地了解历史时期人地关系互动带来的结果,从而对今天人地关系进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体验与理解。从而对今天发生的环境变迁有着强烈的关注。所以,贯穿人地互动理念的历史地理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在今天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意义不言而喻。总之,要切实加强生态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热爱自然,适应环境,保护环境的生态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人类对待自然正确态度。可以说,人地互动的现实关怀理念实际上也是教导人们最终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3.技术路线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历史地理学研究,并不仅仅依靠历史文献来实现的。实地考察是历史地理学最主要的技术路线。进行实地考察,一定程度上可以验证古代文献记载正误,同时感知同一地点古今地理因素的变迁的程度。实地考察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只有进行实地考察,学生才能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以实践验证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铁的理念,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而不是理论理性的范畴。”实地考察也是一种实践理性的过程,其意义就在于此。另外,实地考察可以训练学生之间的协作问题。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多,团队协作意识单薄,而一个将来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没有团队协作意识,不懂得团队协作,是很难有作为的。历史地理的实地考察可以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一般来说,历史地理实地考察的区域大多比较偏僻,环境比较恶劣。实地考察时,需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有助于整合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二、建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共同平台

由上分析历史地理学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看出,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学科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他专业同样也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同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完全可以通过有关平台、途径面向其他不同专业的学生,使其有效地贯彻下去。首先,讲座、报告、座谈会可以被看做为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平台。大学中的讲座、报告、座谈会,题目、内容一般由讲座专家依学科背景设计(文、理、工科都有),讲听双方的交流也很活泼生动。讲座、报告、座谈会在当前是很受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热捧的。这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补充平台。以我校博士研究生的马克思理论课为例,其课程就是由不同学科一系列讲座组成,形式多样。这些讲座有的介绍本学科的发展历程、发展前沿问题。有的是科技史的普及讲座。也有的就某一与本学科相关联的重大社会关注的问题进行剖析,澄清一些误导性传闻。这些讲座内容并不深奥。这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讲座、报告、座谈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应当还有深挖的余地。是否在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中推行这种系列讲座模式,还有待探讨。其次,公选课有校级公选课,各学院、所、系自行安排的公选课。此类课型比较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需要选择。通过公选课,教师就可以把所授知识推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也就把发掘到的蕴含在所授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出来。推行公选课时,要尽量淡化学科的专业性倾向,使受众能够较易接受。当然,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主要注意的问题是区分好专门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系问题,既不能让专门化思想政治教育包揽学校的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忽视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又不能过分强调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冲淡专业课学习。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要有一个度,这个度大都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总之,对于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问题,必须立足实际,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深入、全面地进行研究,以此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作者:姜立刚 单位: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