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通识教育论文 » 正文

地方医科院校通识教育的不足及措施

2021-4-13 | 通识教育论文

一、地方医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内容不合理

调查发现,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仅为12.2%。在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中,授课内容与医学学习脱节为主要原因。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通识教育选修课五花八门。例如:中外歌剧赏析与合唱艺术基础指导、书法鉴赏与创作、心理电影赏析等。课程设置缺乏学科整体规划,存在因师资情况而开课的现象。由于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教师相对较少,而且对选修课程的学生人数也有一定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选择的余地。

(二)课时不足,教学形式单一

通选课程的课时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与保障。目前长治医学院共开设16门通选课程,共640个学时,平均课时为40个学时。而中国84所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类课程平均课时为62个学时。尽管现在通识课程开设的课程数目较以往增多、课程更贴近医学生的需要但大多定位于选修课,如积极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生活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课程重视不足。就教学形式而言,通识课程的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仅有部分课程安排社会实践或课堂讨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认可度不高,认为这种教学形式,缺少对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学,导致通识教育与医学临床实践的脱节。有学生提出在临床实习中增加通识课程实践的内容,为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三)课程考核形式单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在调查中发现,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于偏重于概念的解释和基本原理的灌输,所以大多数通识课程的考核以最后的闭卷考试作为评价方式,学生在考前突击就可以过关。虽然也有平时和社会实践成绩占一定比例的考核形式,但所占比例较小,评价还是以学生的应试知识掌握为主。致使学生只是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而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以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较浅层次上。

二、改善地方医科院校通识课程的对策

医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掌握医学技术的医学生必须对人类具有极高的责任心才不致有意或无意对他们造成伤害。这种责任心从实质上说是仁爱之心与人本情怀的人文素质的体现。尽管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并不直接创造财富,但由于它决定着人的生存境界与发展水平,因而在最深的意义上构成了一切财富的根源。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能脱离一定的时代背景、学校发展基础以及发展水平。因此,地方医学院校在通识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于学校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对“最优”和“最理性”的对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落实。

(一)明确通识课程的内容

优化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医学院校通识教育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医学通识课程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许多学科是在原来的哲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门类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在医学通识课程开始独立建制的今天,这些课程在构建自身的课程体系时,需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理清其与医学学科门类的关系。首先,通识课程内容必须指向教学目标。一门好的课程的标志就是落实教学目标。医学通识课程要围绕为医学服务的原则。目标要确立在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人文运用能力,将人文整合到医疗实践中,从而实现人文与医学的一体化。例如,以往由于把医学伦理学误解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德才兼备的医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教学目标。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医患关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老年人医疗等问题的反思,认识到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应是对医学领域道德价值的识别与判定,教会学生分辨价值、分清善恶,并把这些应用到工作中去。因此,通识课程应以解决社会问题、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使通识教育内容更好地融入医疗实践中。其次,通识课程内容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一门课程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够嵌入到学生内心深处关于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态度。所以,在要改变因人而设课程的情况,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先进性,开展课程的优化的前提下,还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再次,通识课程内容要体现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识课程各门类之间不是孤立地讲授而是彼此融合,相互交叉渗透,并与医学内容紧密结合。如涉及医患关系的内容,可以联系当下的医疗纠纷案例从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角度探讨医患关系的各个层面。这样,学生不仅掌握的是概念和原理而且了解了在临床实践中和病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技巧。

(二)适当增加通识课程学时,建立规范的课程体系

课程学时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保障。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一样,作为对毕业生“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长治医学院作为传统的医科院校,学科相对单一,不具备综合性大学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优势。由于人文社科教师师资不足,通识课程学时少,理论与实际教学联系不够都阻碍了课程体系的完善,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适当增加通识课程的学时数。在课程内容上缩减课内教学时数,加大教学实践时数。此外,为保证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时间安排上应尽量避免把通识课程的上课时间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另一方面,改革课程结构,建立科学、规范的通识课程体系,避免通识课程被公共课所代替。

学界认为,当前医学院校通识课程的结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文、史、哲、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一类是由医学与相关社科类学科融合而成的交叉学科,如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等。地方医学院校在实施通识课程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现状,找准学科定位,理清通识课程与医学学科门类的关系。针对因师资而开课的情况,学校应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对开课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学经验、开课的必要性等进行评估,杜绝一些通识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对于课程内容有重复的课程应禁止开设或调整授课内容,在课程设计上坚持持续性和实用性原则。同时,还应注意通识课程门类的全面和均衡。

(三)丰富教学形式,完善通识课程评价

提高通识课程的实效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很重要。长治医学院的通识课程仍是以大班授课、课堂讲授方式为主,受条件的制约目前采取小班授课不太可行。因此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可以采取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外阅读、情景模拟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拿课外阅读来讲,在我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调查中发现,23%的学生除医学教科书外很少读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科类书籍,有12%的学生没有主动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在讲授《医学心理学》过程中,笔者在每一章给学生布置参考书目,并把阅读笔记、心得体会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内容。此外,积极探索“基于案例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先进教学方法。如有的卫生法学教师同时也是律师,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把自己经办的医疗纠纷案例以讨论交流的形式,和学生探讨在现代医患关系不断物化的环境下如何理解以病人为中心、知情同意等原则,并结合社会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案例的学习,考察学生在具体临床问题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之,寻找适应地方医学院校情况的教学形式是应坚持的一个原则。

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考核方式的变革。以往通识课程的评价主要以终结性闭卷考试成绩为主。通过实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课程考核上,变单一的闭卷考试为开卷、平时作业、实践成绩、闭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平时作业、实践成绩要进行细化,在教学过程中编制学生评价量表,包括学生参与、交流、准备、思辨、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在每次活动结束时,教师应及时评价与反馈,保证学生知情。教师不能只讲感觉。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教师要准确表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注重学习经过的评价,让学生监督自己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成绩的具体反馈信息,形成学生优缺点的综合成绩报告,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从而实现由单纯的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

医学通识教育是一个涉及终身教育的过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整个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系统教育的复杂工程。地方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无疑是这个艰巨复杂工程的第一步,改进通识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这种人文教育是对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和操作训练的补充,可以让他们从价值上理解生命和呵护生命。

作者:牛临虹 单位:长治医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