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赏识教育论文 » 正文

略析赏识教育在语文课上运用原则

2021-4-13 | 赏识教育论文

一、客观性原则

全新教育理念的前提是:学生个性化的优点,不能为了赏识而赏识,赏识不是一味地说学生的好,哄学生。不能为了要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学生本人会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周围的同学。

赏识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教师要独具慧眼找寻学生身上的灿烂之处,对其进行肯定的评价后以此作为最佳时机加以激励,使学生信心大增,不断超越自我。

二、适度性原则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表扬,一味地迁就,我们从教者不能把它看成是“唯一的”“最佳的”,赏识是一种新型的理念,也是一种方法和手段,但在运用时一定要掌握好“度”。

赏识的度就是什么时候给予,给予多少以及如何给予的问题,说得简单些就是赏识的时机、程度和方法的问题。

赏识的度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它是灵活而机动的,与教师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经历阅历有关,也因赏识对象的个体差异而不同,我们要遵循“保质保量”的原则。

三、平等性原则

传统教育中,老师一直承担着传授者、领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处于被控制、被领导、被教育的地位。“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在学校要听老师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成为学生信奉的教条。而赏识教育提倡的是平等尊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生应共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要从传统的“主—从”地位转化为新型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是朋友,是平等的对话者,是和谐课堂的构建者。

以此更好地顺应新课标的要求,真正实现“绿色”语文。和谐、平等、融洽也是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先决条件。

这比传统教育中老师的一味呵斥,变相体罚强迫学生带来的教育效果更有力度,毕竟赏识教育对学生来说是由表及里的深入过程。

时代的要求迫使教师进行角色转变,把赏识教育带进中学语文课堂,但教师自身应对这种教育形式有实质的理解和把握,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让学生从此爱上课堂,爱上语文。在把赏识教育引入中学语文课堂这段旅途中我们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我相信,随着老师对赏识教育的参透理解,我们的语文又将绽放迷人的光彩!

作者:李莉琴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