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农业发展论文
一、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1.专业合作社主导型
专业合作社主导型产业链融资是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合作社内部同一经营项目的农户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农产品原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服务中介以及专业合作社间纵向一体化的合作关系,满足整个农业产业链上各方主体资金需求的金融服务。该模式主要依靠专业合作社内部经营主体间信息、资源、技术、销售渠道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实施整体授信。比如,霍邱县农村信用联社推出的“银行+专业合作社+农户”贷款就属于此类模式。在对霍邱县新店镇蚂虾坝黑鱼养殖合作社实际贷款操作中,合作社提供担保,养殖户之间联保进行反担保,由联社统一审批,基层营业网点具体发放。合作社在信用社统一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由信用社实行统一管理,实贷实付,并根据养殖业的性质循环使用,合作社将贷款分发给农户使用。这一模式,克服了养殖户贷款担保难题,有效满足了该养殖合作社与养殖户的资金需求。
2.龙头企业主导型
龙头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主要存在于“企业+农户”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中,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与合作社或农户签订生产协议,依据规定标准生产供给初级农产品,企业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并统一收购加工农产品。银行开展的该类产业链融资就是针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之间存在的资金、劳动力、产品循环提供信贷服务。在龙头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中,由农户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三方共同核定农户信用度和贷款额度,其中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保险,同时通过与龙头企业签订回购协议规避市场风险。银行将贷款直接划入农户用于支付企业提供生产资料等的专用账户,产品由企业收购后,企业通过款项支付账户有限偿还银行贷款,然后结算农户的贷款。
二、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要素及其优势
(一)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要素
1.产品流
对于农业产业链融资来说,产品流顺畅直接决定了资金流的稳定性,一旦产品流在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断裂,资金流就难以保障。在确保产品流顺畅上,必然要突出政府与经济主体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功能。农业天然的弱质性与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风险高于其他生产,一旦因不可控的自然风险因素导致农业受损,产品流将有可能断裂,从而导致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失败。因此,应建立多元化、广覆盖的农业保险体系,极力避免农业自然风险对信贷风险的传导。二是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专业素质培训,提高农业生产、加工的技术水平,提升农业稳产增产能力,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
2.资金流
确保资金流顺畅的最重要一环就是增加资金的有效供给。一方面增加资金供给。这就要求银行在授信门槛、担保比例上适度放宽,在充分掌握产业链融资精髓的前提下,在产品设计上要更加贴近农业、农村实际,创新实施更趋本土化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另一方面要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在银行把握农业生产规律的前提下,加大对农业产业链融资的研究,将研究的视角深入到具体的某个产业上,去制定与设计更具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确保其体现出“产业”属性。最后要积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对于那些处于初级阶段的农业产业链,银行介入的可能性较小,即使介入也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因此,要探索银行信贷与民间资本合作新的模式,将民间资本引入到产业链融资的环节中,增加资金供给。
3.信息流
信息流是要求银行与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借助核心企业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商业网络优势,丰富金融服务渠道,依托农民合作组织管理分散农户,降低管理成本,借助第三方监管,掌握客户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降低融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从制度建设层面确保信息流顺畅。二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范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让他们与上下游客户形成利益联合体,将松散型农业链条转化为紧密型,构建产、供、销纵向一体化合作关系,让各参与主体在理性思维的支配下,降低有损于团体利益的非理性行为,消除产品链断裂隐患。
(二)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优势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作为一种发端于物流行业的金融创新,以其在信贷供给方面的便捷、高效以及在风险控制方面的显著优势,获得了众多涉农银行的青睐,成为银行拓展业务空间、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新的制高点。目前,一些农业发展银行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均开展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贷款业务。多年的实践,不仅为银行积累了工作经验,也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链融资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农业产业链的阶段及其产业链融资对策分析
(一)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是指那些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但缺少大型龙头企业,仅仅依靠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的农业产业,如,油茶产业、天麻产业等。对于初级阶段的农业产业,重点实施专业合作社“规范工程”,促使农户与专业合作社间形成纵向一体化合作关系,注重加强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提高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积极推动经营水平高、运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社+农户”贷款,对于在短期内无法形成紧密型产业链条的农业产业,应发挥财政资金与民间资本的作用,通过财政资金撬动,吸引民间资金参与。
(二)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是指拥有大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但企业没有与专业合作社、农户形成紧密型合作关系,或者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产业基地的农业产业,如,毛竹产业、羽绒产业、茶叶产业等。对于发展阶段的农业产业,重点促进大型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发挥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的天然优势,建立产业基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利用企业在产品研发、营销等方面的优势,促使三者间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条,推动“银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贷款模式可持续发展。
(三)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是指拥有大型龙头企业,产业基地颇具规模,与专业合作社或农户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的农业产业。成熟阶段的农业产业,重点扶持大型龙头企业做强,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强农产品品牌,在推进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基础上,可以重点推介企业上市、集合债券等直接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尤其是通过对成熟阶段农业产业开展产业链融资,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更多农业产业尝试产业链融资方式,在解决资金难题的同时,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完善,带动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
四、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促进品牌农业发展的建议
产业链融资本质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其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拓宽了服务对象,链接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企业。既促进整个供应链中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又减少了企业违约的风险。而支持品牌农业发展是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本质要求,因此要围绕品牌农业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农业产业链中的不完善、农业核心龙头企业比较缺乏、现代化农业物流体系尚未建立这些基本实情,坚持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动农业产业链融资,为品牌农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进而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
(一)要重点加强对产业基础好,发展前景优,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带动农户能力强的优势产业支持
如茶叶产业、油茶产业、优质粮油产业等基础雄厚产业。通过对优势产业资金支持,在壮大产业基础,树立品牌地位的同时,银行要借鉴产业链融资的成熟理念,将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为优势农业产业提供全方位、本土化的金融服务。
(二)要突出对富有地域性的特色产业支持
比如,六安市位于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分界点,兼具山区、平原、丘陵特点,气候条件独特,形成了油茶、茶叶、石斛、天麻、板栗等丰富的特色生态农业。但长期以来,其特色农业产业始终处于低层次、小规模、短链条发展状态,亟待增强金融扶持。这就要求银行深入到产业链的全过程,对相关产业有深刻的认识,对有发展潜力的种养业、特色农产品,应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先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要以核心企业、专业合作社为金融支持切入点
对于转型期的农业来说,核心企业往往代表某一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银行要以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部示范社、省级示范社为重点实施对象。通过对核心企业资金扶持,帮助其提高产品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逐步培育出新的农业品牌;通过对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可以壮大产业基地,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四)要创造性地运用产业链融资模式
在贷款方案制定中,可以围绕产业链融资所通行的“1(核心企业)+N(中小企业)”模式进行制度创新,比如采取“1(核心企业)+N(协会+基地+农户)”、“1(龙头企业)+N(基地+农户)”、“1(专业合作组织)+N(农户)”等贷款模式,其关键点在于,牢牢把握核心企业和上下游的商业模式,通过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的紧密型合作关系,进行系统性贷款设计,实现资金链与产业链间有效对接,努力促使资金血液激活整个产业链,从而确保满足产业链条上各方主体的资金需求。
(五)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要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首先,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加强农业保险险种的种类,增大险种的覆盖率。其次,政府应该尝试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政府应积极做出反应机制,给予农业供应链中的中小型和微型企业做出补偿,从而使整个农业供应链达到有机结合的统一。
作者:彭菊颖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