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农业发展论文 » 正文

三化协调视野下的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1-4-13 | 农业发展论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现代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1.农业生产产业化、标准化,带动现代农业模式创新。

2008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000余家。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链,有效地推动了河南省现代农业模式创新进程,涌现出了像黄淮区内的“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等多种现代农业模式。随着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不断深入,逐步出现了“骨干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基地+农户”、“企业+由企业控股规模化养殖+农户”等发展特色明显、经营模式先进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此外,还有豫西南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豫北经济区内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和加工产业群的农业经济,以及粮食生产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有利条件。

2.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仅2008年,河南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各级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就分别高达895.5亿元和102.3亿元。河南省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农业生产能力、农民富裕程度和村民自治能力都有较大地改善与提高;一些地方在产业发展和村镇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效,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先后出现了一批文明村、小康村。

3.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富裕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2008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24元,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57.9%下降到38.3%,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81年的9.8m2增加到2008年的31.69m2。2008年底,河南农村低保对象达257.08万人,农民参合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91.8%,3665.70万人次从中受益。农产品供给也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4.农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河南省各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河南省建成了以新乡为主的豫北强筋优质专用小麦,以信阳为主的弱筋优质专用小麦,以周口、商丘为主的优质棉花,以许昌郾陵为中心的花卉苗木,以三门峡为中心的优质水果,以信阳为主的茶叶,以豫西山区为主的食用菌、中草药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经济区。初步形成了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中原牛肉羊肉带、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豫东南水禽生产基地、豫北肉鸡生产基地和豫南优质黄(麻)羽肉鸡生产基地6大畜牧产业优势经济区。

5.农业劳动力向产业外转移。

随着河南省农业生产条件的逐步现代化,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日益降低。河南省农业就业人员在2000年达到最高峰,为3559万人。近年来,由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全省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力就业数量的关联度逐渐减小。

二、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中,农业的基础地位并不巩固,农业发展拖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后腿。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农业发展水平依然很低,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资金投入、科学技术服务水平、农民收入和基层组织服务能力都有较大欠账。

1.农村人口多,人地矛盾突出。

2008年底,河南省乡村人口6345万人,占总人口的64.0%;人均耕地面积为0.08hm2;乡村就业人员4859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83.3%,位居全国各省份农村人口数量的首位。且土地面积中难以利用的土地占很大比重,人均实际可利用土地资源很少。仅2007年当年就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900万人,约占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48%。人地矛盾突出引发了其他各种矛盾。

2.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007年,全省人均水资源496m3,仅占全国人均的18%;单位面积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为6375.5m3/hm2,占全国人均的2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严重失衡,利用率低,管理薄弱。许多荒山丘陵和荒草地没有被利用和绿化,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农业生产过分依赖化肥、农药、地膜、除草剂等农业化学用品,致使土壤酸化、板结,土壤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产出和食品安全。

3.农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现代农业基础仍不牢固。

目前,河南省还有373.33万hm2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52%;旱涝保收田和有灌溉面积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2.9%、66.7%。山区和偏僻地区,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滞后,部分镇、村规范的公路很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刚起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农村没有通自来水和气,农民居住环境改善缓慢,生产生活仍相当困难,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

4.农村经济结构尚不够合理,农业比较效益还不高。

据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河南省农业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导致优质产品相对不足,一些大宗低质的农产品销售不畅、积压严重,而有的地方农民仍在继续大量生产;省内4大经济区域农业结构雷同,特色农业发展滞缓,地区比较优势尚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畜牧水产品和其他经济项目比重偏低。这些构成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滞缓的主要因素,造成了农业比较效益不高、某些农产品“卖难”,牵扯了政府工作的精力,甚至增加了财政的不必要负担。

5.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有限,科技手段拉动力不强。

2008年,河南全省109个县,只有65个县财政收入超亿元,许多县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基本开支,导致重大科研成果开发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优质高效品种不足;现有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适用技术应用不到位;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传播还有死角,农民接受和掌握的程度不够等。

6.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贫困面大。

2008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24元,全省尚有1/10的农村贫困人口,1/3的县仍为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域农业环境及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

7.基层组织服务能力较弱,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农业合作组织尚不稳定。

目前,在河南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未成年人,接收外界信息能力弱,不善于利用农业科技。河南省调查总队对4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2008年,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最大达77.6%;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只占15.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4.1%。加之部分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农业民间服务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全省仅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18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9.2%,且时常处于不稳定状态。说明农民致富能力还较弱,难以适应现代农业模式创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总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河南省农业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然而,透过“三化”协调发展的棱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河南省农业尚处在现代农业的起始阶段,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仍然不协调。“三化”协调发展既给河南省农业施加了压力,也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同时,通过工业反哺和新型城镇化引领也提供了新动力。

作者:曹占伟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