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建筑工程
联芳楼又名联芳斋,坐落于广东梅县白宫新联村,是由旅印尼华侨丘氏兄弟回国兴建的客家洋楼,取“五叶联芳华”而命名,寓意“兴旺发达,世代联芳”。它是客家地区迄今保存最为完整,且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并由华侨兴建的以中外文化交融为特色的一座客家民居建筑。该楼从1928年开始规划,1931年动工兴建,1934年竣工,历时3年,耗资24万光洋。联芳楼所有的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都直接从国外购买经由汕头进口,使用了大量的黄金、珠宝、玉石。联芳楼的建筑平面布局采用以中轴线为主,体现左右对称文化美学特色的空间分布,但立面造型是西洋风格的,洋气十足。正立面在柱头、柱顶处采用了西方的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的浮雕。在装饰内容题材中,既有中国式大鹏展翅、双狮滚绣球之类的题材,又有透露出西方文化气息的内容。联芳楼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从其建筑的本质特性来分析,它的建筑审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山水同呼吸的建筑与环境构成和谐的生态系统
建筑的美离不开建筑环境的衬托,在环境的衬托下,建筑的造型才会更为优美,建筑的意境才更易感悟。客家人在建筑选址上非常考究,建筑与山区自然环境相生相息,有机结合。客家民居建筑与山水相融,像是从山间长出来的一样,经过人工的雕琢后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1]联芳楼的四周是连绵的丘陵山地,山清水秀,非常符合客家人传统的建宅选址标准。联芳楼的门前有晒谷坪,以矮墙围合,晒谷坪前10多米处有条小溪,溪水潺潺流过。楼前种有松柏,屋后是小山丘,有大片的树林,建筑与青山相连相依。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更有相隔几十米的典型的客家围龙屋棣华居,与中西合璧的联芳楼相映成趣。在联芳楼楼内的天井、厅堂等到处都有供人观赏的植物,楼顶天台上有一大片厚厚的草坪,可以美化楼顶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又可以起隔热作用,调节楼内的温度。楼顶上还有西洋风格的圆顶凉亭,可供纳凉、游憩,并可以登高望远,眺望四周的村落与绿色的田野及远处的山峦景致,一幅幅天然图画尽收眼底。联芳楼周围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迷人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这种与山水同呼吸的建筑与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二、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装饰相结合的独特造型
建筑的美体现于其造型,建筑就像是一曲“凝固的音乐”。联芳楼是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楼房、局部三层的中西混合式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多平方米,坐西北面东南。主体建筑长57米、宽28.2米,联芳楼主楼正立面高8.5米,外墙基座高1.8米,采用大分格式的水刷石墙面,建筑风格西洋化,传统的瓦屋顶也改为平屋顶,四周设有出挑的平檐口,檐上四周设瓶式栏杆;正面外墙开有8个窗,门与窗都很宽大,以新式的门窗组合代替传统的小窗,均饰以壁柱、双柱及工艺精巧的禽鸟动物和花草浮雕来极尽装饰,打破了建筑、雕塑的界限。联芳楼的立面造型突破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整体轮廓,采用巴洛克的修饰手法,饰以众多不同语言风格的艺术构件,表现出一种开放的品质,将大量的外来建筑形式、要素与中国传统的装饰内容和题材相融合,进行了大胆的吸收与借鉴,这一点在其细部处理上表现尤为突出。
联芳楼的立面造型可谓洋气十足,整体上以西方建筑风格为主,墙面有8条高6.1米的爱奥尼克“扶墙柱”直通二层,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直通顶部的3座门楼,其造型极其耀眼。门楼凸出墙面3.8米,底层是罗马塔斯干柱式的门厅。二层阳台顶部是三面都有雕花的罗马拱券式石柱;中间门楼的顶部是文艺复兴式的圆穹顶形式的塔楼,两侧门楼的顶部则是比中间塔楼略显矮小的洛可可风格的装饰性半塔楼,塔楼布局大致相同,左、右、前三面敞开,后面是浮雕装饰的西洋屏风墙,前面由带凹槽装饰的爱奥尼克式圆柱式矮柱和檐口部分构成,中央是半圆拱券,拱形底雕刻精美的浮雕,西洋屏风墙上两个西洋天使手托大五角星,中间大五角星外面有16个小五角星围成一圈。五角星是西方的图形元素,代表着胜利。以上这些都体现出西方建筑的文化气息。联芳楼的立面造型也有许多中国传统的装饰元素点缀其中,主要在细节装饰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装饰内容和题材,如主门楼上雕有郭子仪拜寿群像,还有鲜花宝鼎、桃源仙境、三羊开泰,以及描写乡村、城镇景象的浮雕等,工艺都十分精湛。又如两侧门楼的阳台顶端有双龙和宝塔的浮塑,即双龙夺宝;两边是垂挂着透雕的石鸟笼,鸟笼里面的石鸟就像是在引颈歌唱。主门楼的阳台顶端两边各垂一装饰,像石榴花更像南瓜花与蒂的石雕垂饰,垂饰上部为一四面心形装饰,下垂一朵石榴花,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这垂饰或许寓意四方同心,多子多福。[2]中间阳台的方柱上是两个被锁链锁住的、头长鹿角的绿眼怪兽,样子凶狠,望之生畏,起镇宅的作用。还有正面塔楼的屏壁上镶嵌着“联芳楼”3个贴金的立体字;“联芳楼”字下是用灰泥雕塑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双狮滚绣球,双狮滚绣球意为吉祥喜庆、祛灾祈福。
实际上,联芳楼的立面造型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的装饰内容和题材相结合的产物。有些建筑构建是中西方建筑风格的混合体,两者之间既有对比又融合,相互衬托,和谐共处。如阳台上带有罗马柱头的中国式方柱,还有由4根爱奥尼克柱和4根中国式方柱支撑的顶层的主塔楼,塔楼四面置半圆拱券,两侧置饰瓶,塔楼上四角立望柱,爱奥尼克柱与中国式方柱形成方圆对比,爱奥尼克柱粗细的体量变化关系,产生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这座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集西洋古典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以及客家民居建筑风格于一体,其造型独特、显得富丽堂皇且极其气派,并具有浓郁的西洋风韵。[3]它是客家人在外艰苦奋斗的历史反映,也是客家人海纳百川、宽大胸怀的具体表现。
三、典型的传统客家堂屋建筑结构布局
联芳楼采用严谨的中轴对称、左右均衡的“十厅九井三堂四廊”的客家传统堂屋建筑结构布局模式,将重要的房屋如厅堂贯穿在中轴线上,次要房屋如卧室等位于中轴线两侧,东西两边对称,整座宅院错落有序,整齐对称,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展现出联芳楼的对称之美。就连客厅里面家具的摆设都严格遵循左右对称分布的原则,强调封建礼制的中心地位,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联芳楼的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楼内的厅堂、寝室、浴厕、厨房、谷仓、楼梯、楼道以中轴为基线向左右、上下对称布局,统一标准的开间。联芳楼的厅、堂、房间、走廊、天井的设计都十分巧妙。联芳楼共有52间房和14个厅、堂,8个杂物间,4个楼梯间。中轴线上的上、中、下3个厅堂均为敞厅,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横向是4排住房和过厅,厢房以单元式组合成排,分列两侧对着中心的厅堂或天井,中轴线上的中、下堂之间是横向方形天井,中轴线两侧是纵向狭长的天井,即侧院落,而中堂与上堂之间是横向狭长分3段的天井,主体建筑有3个大门出入,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强烈向心。联芳楼在建筑空间布局上层次分明,秩序井然。楼前宽阔的门坪为第一个空间层次,是介于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它把建筑空间延续到自然之中,起到烘托建筑主体、强化建筑主轴线的作用;进入大门是下堂门厅,则是第二个空间层次,进而是天井、中堂、天井、上堂,层层深入,一闭一敞、一暗一明,层次丰富。而中堂空间最为高大宽敞,面积近40平米,显得富丽堂皇,成为整个空间序列中的高潮。进而是与传统客家民居建筑一样供奉祖先的上堂,使敬祖、思祖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以上堂背后的后院作为空间的结束。体现三堂四廊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模式,空间布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表现出家族强烈的内聚力,使生活其间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服从礼教和严格的宗族秩序,这是中国传统尊卑亲疏伦理秩序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