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护理院校文化与医院护理文化结合论

2021-4-13 |

一、途径

1、制度文化对接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和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和医院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现代化医院要有实用性很强的制度体系。护理制度是护理人员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实现护理目标的手段,如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士行为道德规范、行[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YG2011043)。为准则等,它们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约束、规范护理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护理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中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校纪校规、护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方法、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方法等。护理院校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应将临床护理文化所倡导的慎独、敬业的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的理念,纪律严明、规范的管理等与自身的制度加以糅合和改造。如护生进入模拟病房,必须按照医院临床护士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如仪表仪态、交流用语、查对制度等。严字当头,规范管理,使护生在长期的养成教育中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2、课程文化对接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开设的各门理论和实践课程。课程文化建设是将医院护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的最好平台。护理教育的课程应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展示其主要内涵及特点。为体现课程设置的职业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学校应聘请临床医护方面的专家及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听取并接受临床专家的意见,制定具有现实性、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护理课程建设,要突出“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职业能力服务,职业能力为社会需求服务”的思想。教材的选用注重实用性,可组织教师编写教材。课程内容要能适应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加大人文课程的比重,注重实训环节。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PBL教学、小组教学、角色体验与创意、现场教学等,教学环境尽可能与医院环境融为一体,注重护生知识技能迁移能力的培养,真正达到教学与临床护理岗位“零距离”对接。

3、建立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

双师型专兼职护理教师是指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临床护理经验,既能从事理论课的讲授,又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临床实习中给护生指导。一名好的护理教师还应该是一名优秀的护士,对护理事业应有执著的爱,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教学、临床经验及科研能力。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人品、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等都对护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设备更新加快,而护理教材相对滞后,要求专职护理教师走向临床,定期参加临床实践,将临床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并通过临床实践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临床护理人员了解学校的学术研究动向,发现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与临床人员合作开展护理研究,促进专业发展。近年来,护理专业的招生量逐逐渐扩大,而专职护理教师数量不足,从临床上选拔和聘任一批热爱护理教育事业、学历和职称较高、临床经验较丰富且教学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承担护理教学,较好地解决了院校护理师资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将医院新的护理理念和价值观传授给护生,护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医院护理文化的熏陶。但由于兼职护理教师缺乏教育教学必要的素质,难以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因此上岗前应加强培训。

4、建设医院化护理实训中心

学校应建设与临床护理对接的护理实训中心。护理实训中心模仿医院病区的建设,设立护士站、模拟病房、ICU病房、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实训室等。购买仿真性强的设备,如全功能模拟人、静脉穿刺模型、缝合模型、分娩模型和小儿头皮针模型等,各种实验物品齐全。实训中心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并将这些规章制度布置到相应的实验场所,如护士文明用语、护士行为道德规范与准则、不同实训岗位的工作制度、不同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各种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等。护生进入护理实训中心必须按照护士的着装要求,穿护士服,戴护士帽,穿平底鞋,不能留长指甲、不能佩戴首饰等,把实验室当做病区,将模拟操作当作为患者服务,加强护患沟通,体现爱伤观念,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生护理技能的学习、练习及考核都在护理实训中心完成。在实训中心走廊两边的墙壁上张贴从医名言警句、护理哲理、护理名人画像、护理人员先进事迹等,营造与临床“无缝对接”的环境氛围,让护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提高护生的动手能力,实训中心在业余时间对护生开放,在教师指导下由护生进行自我管理,实行“护生轮流管理制度”,护生的行为逐渐由他律变为自律,培养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5、以课外活动为载体的对接

新生入学后即开始由护理教师对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介绍护理专业特色、就业前景、护理礼仪要求等。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护理元素,如教室悬挂护理名言警句、橱窗展示护理的发展成就、护理人才招聘信息等。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护生有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护生感受到护理工作的神圣,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举行护理技能操作大赛、护理知识竞赛,提高护生的职业技能及理论水平;举办护士礼仪大赛,展示护士的职业风采,提升了职业素养;让护生参与新生体检,提高护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邀请护理专家来校讲学,以感染护生,稳定专业思想,提高学习动力;聘请医院护理部主任、护理专家对即将就业的护生进行就业面试指导,模拟面试环境,掌握应聘技巧,提高就业率;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双休日走进社区、养老院进行健康服务,培养护生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爱。

二、意义

1、提升护理院校核心竞争力

随着护理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及多样化,护理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护理院校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并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护理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校院合作是护理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护理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临床护理文化元素,可以让护生多渠道,多层面了解、接触、感悟优秀的医院护理文化,使护生对护理专业逐渐产生兴趣,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有助于提高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将目标贯穿始终。护理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级医疗机构所需要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因此,护理教育不仅要教会护生必要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护生适应社会,适应就业岗位,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但由于校园文化和护理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意识不够,缺乏与医院护理文化有效的交融和对接,势必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培养良好职业素养职业

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人文素质等,如责任心、独立性、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一个人在职场要成功,关键并不在于他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护理院校应把培养护生的职业素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护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在护生走出护理院校、走进医院之时,而是在护生走进护理院校就开始,是通过教育、职业实践、体验内化等活动逐步养成的。护理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将医院护理文化所崇尚的安全意识、质量观念、团队协作以及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核心价值观极早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使护生了解和认识将要从事的职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养成规范的职业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护理人才。

作者:文安华 陈芳 姜淑玲 张坪兰 单位:井冈山大学护理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