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教育专业课程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
英语师资教育的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二是培养将英语教给学生的教学能力。基于此目标,英语教育的专业课课程设置可归做两类:一为语言技能课;二为专业知识课。第一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英语交际能力,即为英语教育服务的语言能力。英语读写、英语听说和英语语法是第一类课程的核心课程。目前,高专英语教育缺乏统一的专业教学大纲,第一类课程实施与普通院校英语系无明显区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传授的是英语语言能力知识。课堂上,教师一般提供大量的教学材料、语言知识点给学生,让学生硬记硬背。教师不解释选择教学法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也极少组织学生总结学习规律和方法。这些主要靠学生的悟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程评估时强调的是教学材料完成情况和学生获得的客观的、具体语言知识,如说出、写出的语言或完成的交际行为。
师范专业第二类课程主要是针对师范生开设,具有师范类职业导向作用。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提高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类课程。这类课程的主要代表是教学法或教学理论课和教育见习实习。该类课程的授课方式一般是教师将本学科的教学研究成果呈现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以讲授现成的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任务通常是洗耳恭听,课后通常是背诵、理解理论基础知识。教师布置这些记忆作业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遇到困难时,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二、对课程实施的反思
从目前英语教育专业课设置和实施的情况来看,高专三年的学时绝大部分都分给了与语言技能相关的课程;分给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技能培养和实习实训的学时比例小。我们不难归纳出高专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的特点是以语言技能为主,师范性体现不够,教学方法、技巧方面的培养多半停留在纯语言知识和教学理论讲授层面,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性考虑得不多,课堂实际教学中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教师默认它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自动获得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并且清楚明白语言技能背后的规律和教学技能体现的教学原理。
如果单纯懂得某个具体的语言技能或某个具体教学技能,而对其中蕴含的原理没有全面的掌握,只能是一个“学徒型”教师,谈不上形成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也不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毕竟师范教育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师范生毕业后从事的是教学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须具备将语言知识有效地传授到学生手里的本领,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知识。因此掌握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是帮助师范生在将来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安排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首要条件之一。尽管高专师范生开设了教学技能课。但正如上所述,这些课程主要是讲授现存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和规律的总结者往往是专家教授,非一线教师,有可能出现理论和实践不符、甚至于脱节的情况。再有便是,理论和规律主要是泛指,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因人而异,出现个体差异的现象。遇到这些情况,学生如果生搬硬套课堂中某个教学理论,只会做无效功夫。教学实践是涉及到多种知识和技能,其中很多不能够通过单纯的教师讲授掌握。学生需要一个认知过程,需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来构建意义,经过亲身感受、体验、观察、分析,才能将理论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因此国内专家学者提出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加实习实训机会和课时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手段。
三、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实施方案
响应国家的号召和要求,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依托产业来动态调整。突出针对性原则,以未来职业岗位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主,既要考虑当下职业岗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更要考虑未来学生职业发展不同阶段可能面临的新的需求。基于这个方针政策,高专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很清楚,师范生在职前教育期间所学的内容都是为将来的英语教学岗位服务。因此,课程设置和实施的首要原则是帮助学生毕业后就业时能更快地找准自己的定位,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和标准。下面我们就这个原则对英语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提出几点设想:
1.语言技能课的方案
传统的语言技能课上,教师着重传授语言点,学生积累语言点。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把重视语言学习的目标转换成重视语言学习的过程,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会变被动为主动。Shulman提出了“教学与专业综合知识”的概念,即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结合形成的综合的有机的知识体系。要培养教学与专业综合知识,教师在一门课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教学知识有机结合,进行教授。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举一反三,分析、归纳整理学到的知识,形成语言能力,而不是单纯学到语言知识。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要转变一言堂的授课习惯,运用当今教育界所提倡的启发式、研讨式、合作式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做到师生双向交流和共同探究。例如讲解课文时,可以将讲解与讨论相结合,将提问与研讨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是引导和启发他们去思考问题和形成自己教学技能的过程。事实上,师范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和感受到的教师教学风格是他们在将来教学岗位上模仿的第一对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将方法与内容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师范生语言知识和教学知识的培养。
2.教学技能课的方案
教学技能课是师范类学生课程中的核心课,它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水平。目前的教学技能课主要是教学理论的传授。一些老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只能是照本宣科。提倡师资培训者到一线行业里进行教学实践、业务进修、挂职和兼职是提高师资培训者教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只有自身了解、熟悉教学对象将来教学岗位所需的教学技能以及行业标准,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在学生方面,可以借助微格教学培养他们的教学技能。教师可以先以少数学生做对象,试训练一种教学技能,如组织教学、提问、复习旧课等。将这种训练过程摄制成录像,在课堂上一起观看,共同分析、评价其教学技能的优缺点,然后继续训练直到掌握正确的教学技能为止。受训的学生要掌握某项教学技能,势必同时需要用到课堂活动策划、时间分配、组织等方面的技能,学生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锻炼。
3.教育见习、实习的方案
针对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宗旨和原则,建议在学习的前两年每个学期均开展见实习实践。时间为两周为宜。学习的第三年进行时间为一学期的顶岗实习。打破传统的侧重理论教学,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到实际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岗位上亲身感受工作岗位的标准和要求。返校后根据见实习的经验和感受修正自已的教学理念、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避免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见实习期间,应该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具体指导见实习任务的开展和实施。
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任务时,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现在普遍存在学生多,教师少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实习手册辅助任务的顺利完成。即指导教师将实习的要求细化,写明实习的任务。如做教学日志、课堂听课记录,每项任务都标明具体要求和完成标准,如教师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用该种方法的合理性等等具体内容。为保证教学质量,还应建设行业专家教师资源库,有计划地聘请一线专家来讲授教学技能、指导教学项目。同时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与行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保证学生见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目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教学技能课不够重视学生实际教学技能的培养等问题。我们要解决问题就应该理清思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进行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化素质,适应就业岗位的标准和要求。
作者:黄冰 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