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积极性的因素及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
1.1积极性受挫。个别培训项目鉴于培训时间与正常工作安排冲突,有时授课内容由于其学科小、偏,或针对性太强,造成广大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兴趣、积极性不高,参训人员较少,有时难以正常开班,主讲人备课的辛勤劳动的付出与培训现场清冷的气氛落差太大,严重挫伤了项目主办科室和主讲人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继续医学教育授课人员积极性降低。
1.3投机心理作祟。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无法随时对学分进行登记统计和审核备案,发放的是纸质版学分证书,学分管理只能在每年初对上一年度的学分进行校验。人工登记学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由此产生的“人情”学分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投机心理,听讲者只为学分而来,认为继续医学教育可有可无,只要拿到学分证即可;培训时间可长可短,只要在培训签到和发放学分时及时到场即可;听不听课无所谓,代替听课也可以,只要按人次拿到学分即可。管理上的松懈和缺少有效监管导致恶性循环,轻而易举的获得学分造成部分人员的投机心理,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2.客观原因
2.1医疗工作负荷过重。现在的体制下,医院逐步被推向市场,市场经济给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医疗的工作量与经济状况直接挂钩。随着患者维权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患沟通又耗费了医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因此相对于繁重的医疗工作而言,继续医学教育时间就被压缩的微乎其微,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困难。
2.2继续教育与继续医学教育争市场。大范畴继续教育的对象涵盖了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业各部门,主管部门是市人事局;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仅限于医疗行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属于继续教育的一小部分,直接分管部门是市卫生局。大范畴继续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是针对全市各级各类人员,也就是理论上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继续教育课目分为公共必修课和继续医学教育两部分,继续教育学分审核也必须先后经市卫生局、市人事局两级审核。目前,市人事局只是从面上对全市的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把关,而对人员是否完成本专业继续教育无审核手续,故医务人员只要参加全市的公共必修课考核并取得合格证,即可通过学分校验,不影响职称晋升、年终考核。每每有部分投机人员钻管理空档,失去约束力的继续医学教育就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
2.3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不规范。基层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以往长年依附于医疗部门,重要性尚未被充分理解和认识,无专门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无专人管理相关事务,且形式大于内涵,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院级继续医学教育只能以固定的讲课形式、在固定的某一时间开展,甚至讲课地点也会临时变化,而广大的医务人员从事的临床工作各异、班次繁杂,且加班、休息、急诊抢救等许多因素造成医务人员不能按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讲座。
2.4继续医学教育针对性不强。医学领域专业较多,医务人员的学历层次、职称、专业水平及工作年限又不尽相同,知识结构差异大。如果介绍高端前沿专业性很强的技术,非专业或低年资年青的医务人员听不懂;反之普及基础知识,参加培训的高年资的医务人员又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讲座内容很难做到多种因素兼顾,培训难度可想而知。实际上,在基层医院中,继续医学教育讲座水平普遍不高,一些讲座成了“科普”知识宣传,针对性难免有所降低,继续医学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教和学的状态非常容易使讲者和听者都提不起兴趣。
2.5讲课待遇与付出不匹配。长期以来,我院的继续医学教育讲课是无偿的。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讲者们都是各科室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他们在备课时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他们还肩负着纷繁复杂的医疗工作和沉重的经济效益指标。讲课待遇与付出明显不成正比,参与继续医学教育所体现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所以部分讲者不愿意腾出过多时间参与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2.6学分管理不规范。传统的人工学分统计不便捷,纸质学分保管不便,不能随时进行数据收集、汇总和统计工作,容易出现继续教育数据的丢失。以上诸多因素客观上导致学分管理不到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透明度不高,“人情分”、“关系分”频繁出现,导致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者和参与者积极性均不高。
二、调动积极性的对策探讨
1.加强组织建设,端正继续医学教育态度继续医学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医院成立继续医学教育相关管理组织,结合上级主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制定适合医院自身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与重点专科和各临床科室加强联系,设立继续医学教育负责人,明确责任分工。在平时工作中,多向兄弟医院学习,结合本院情况适时调整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和方法,探求有效途径。每次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均有专职人员进行全程管理,负责落实会场、电教设备、授课人、参会人员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发放等事宜,管理课堂纪律,保证教学效果。充分提高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技兴院”的意识,树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帮助医务人员端正学习动机,提高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医院学术氛围,不断增加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确保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有计划有策划,优化继续医学教育结构通过充分调研,了解医务人员实际工作状况和他们的继续医学教育需求,以及他们能够接受的培训方式,同时征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专家建议,将培训列为常态化工作,制定详实的继续医学教育计划,开课频率为每周一次,除去节假日及特殊情况,按照一个月3~4次讲课来算,一年累计共有继续医学教育活动36~48次。在近50次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基本包含了内科、外科、精神科、超声、影像及护理等各医学专业,医务人员可根据年初的计划,依照自身学习需要查询适合自已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及项目开展的时间和地点,提前做好工作安排以准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听课。方便快捷的查询,使医务人员能及时了解继续医学教育的动态信息,一定意义上增强了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主动性。在培训常态化的同时充分突出重点专科学术优势,试点专科沙龙,探索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专业、时间、地点的新契合点。我们医院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科和神经内科为我们二大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为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针对性,适应不同专科、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的学习需要,把继续医学教育和学术活动相结合,以重点专科为依托,重点专科的带头人及各科室主任经常亲自授课、主持或参加讨论,并带领本科室各级医务人员参会,使他们能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及时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技术发展的新动态,能及时解决本专业的疑难问题,充分发挥了专科权威和影响力。沙龙活动形式多样、时间灵活、内容丰富、气氛融洽,不仅为本专科医务人员提高理论和操作水平提供了机会,也给各专科学术互补提供了一个平台。
3.组建讲者库,兑现讲者待遇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利用本地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教学和人才资源,在全市范围内聘请专家共同参与本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每个专科都有当地知名的院内外专家2~3人。在组建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讲者人才库的同时,还为我院相关专业医务人员在全市范围进修、会诊、科研合作提供了便利。在现阶段医疗体制的大环境下,在规范教学行为的同时注重强化教学年青化意识,注重实施青年讲师的培养,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机会,组织中青年讲者们外出参加全国性教学会议或到兄弟院校交流观摩,并在学习之后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也注重强化和健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和奖励力度,提高经济待遇,使教学付出与收入成正比,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激励师资队伍健康积极向上。
4.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评估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要把好质量控制评估关,效果评估要贯穿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各个环节,重点对教育计划的执行状况、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前要对项目负责人和课件内容进行评估,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要对课堂教学质量和现场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后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表、听课评分等进行满意度调查、效益跟踪分析及远期效果随访评价。健全有效的效果评价体系能够指导和不断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能够增强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又能让参与者切实感受到继续医学教育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
5.基于网络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平台管理现代管理理论要求实施“三化”原则,即管理制度代、管理系统化、管理循征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应用信息化管理继续医学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应采用现代信息手段、网络化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反馈体系,从而能够实时了解和掌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的开展情况和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的学分完成情况,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近来,江苏省卫生系统与“好医生”网站共同开发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CME),系统使用IC卡采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据,IC卡真正起到一人一卡、专卡专用、如实记录使用者学分信息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了违规操作,严格了学分授予,规范学分管理,加大医院继续教育管理规定的执行力度,规范流程管理,严格落实学分管理和登记制度,提高了管理质量。通过I继续医学教育平台,单位不同职称、不同科室达标完成情况、个人学分情况、个人达标情况以及项目学习开展情况等均可通过系统随时汇总统计和查询。ICME便于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更好地安排个人学习,自主选择并安排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规划整体计划,保证年度继续教育工作的完成,充分提高医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讨论
实际上,继续医学教育并非只是简单的形式化的学分教育,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开展关系到医疗技术水平关系到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基层医院中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影响因素也是主客观方面各式各样的,为了更好的管理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性,只有在继续医学教育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探讨继续医学教育正确、可持续性发展规律,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促使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向制度化、系统化、信息化发展,使继续医学教育成为卫生技术人员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作者:陈国锋 李亚峰 沈雪峰 单位: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科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