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相关 » 正文

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探析

2021-4-10 | 教育相关

 

一、无所不在的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是20世纪以来最令人瞩目也备受争议的文化样态。它的最初形式是被精英文化主义者称之为“大众文化”(massculture)的所谓“劣质文化”。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文化得以与科技、商业和市场相结合,从而能够以文化产品的身份大批量地出现在消费市场上。一部分文化形式,逐渐从前现代社会的精英话语中挣脱出来,以其通俗、廉价的特征而深受广大平民大众的喜爱。然而,正是这些深受普罗大众喜爱的“大众文化”,却引发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以阿诺德、利维斯和法兰克福学派为主的文化精英主义者的无情批判。大众文化在一片被冠之以“下里巴人”和“意识形态欺骗工具”的讨伐声中挣扎着前行。

 

然而,尽管如此,大众文化并没有就此停歇脚步,反而在巨大的商业利润、媒体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心理的相互关连中愈益膨胀。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愈发凸显出它的晚期资本主义性质,社会各个方面的“后现代”特征日益明显。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随之逐渐被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所消解,大众文化不再只是那些“没有接受教育的、毫无素养的下层平民”的专属,追逐流行,引领时尚转而成为富有阶层炫耀财富的资本。也因此,西方社会更喜欢用"popularculture"(流行文化)来代替"massculture",以反映流行文化广泛受欢迎的程度。

 

时至今日,流行文化已经随着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的推动而波及到欧美世界以外的其它国家,成为一种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并已在现代大众传媒的推动下渗透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充斥着流行文化的影子,流行文化已经上升至社会生活的中心。费瑟斯通曾说:“(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中的趋势就是将文化推至社会生活的中心。”[1]詹明信则更为激进地干脆用后现代主义一词来意指文化,并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逻辑或文化支配来讨论。他指出,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遍及社会领域的惊人的文化扩张,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可以说都已变成了‘文化’”[2]

 

二、冲击:媒介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商业、媒体、大众心理,是流行文化不断得以膨胀的三张王牌。其中,巨大的商业利润是流行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高科技媒体是流行文化得以迅速推广的工具和保障,大众心理则是流行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

 

商业媒体利用大众追逐时尚、彰显个性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以各种“类型化”的媒介流行文化将受众进行“区隔”,比如电视、电台不同类型的频道,不同时段的不同节目,不同流行元素的报刊杂志等,以此将不同的媒介流行文化消费群体作为商品“出售”给特定产品的广告商,以赚取商业利润。而受众则完全被商业媒体和广告所操控和摆布。

 

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由于还没有成熟的判断能力,因而是最容易受到流行文化侵扰的群体。流行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毫无商量地侵入了青少年的成长空间,并控制了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流行文化告诉他们应该吃什么喝什么,应该看什么听什么,应该穿什么做什么,应该怎么讲话,怎么思考问题……如此等等,以至于青少年在多变、娱乐、模仿和趋同的流行文化中表现出风潮般的集体盲动性,他们的需要、期望、目标、梦想,他们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他们的选择和决定,着魔般地被流行文化所控制。青少年对外部世界和自我身份的确认,已经在变幻的流行时尚中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力。

 

有学者称,后现代是青少年认同发展的一个新的社会语境。[3]在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和传统权威受到冲击,流行文化、多元价值受到追捧的特殊时期,青少年的自我反思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这也增加了青少年期出现自我认同危机和社会认同危机的可能性。

 

也正因此,后现代社会就像一个万花筒,它闪着变幻莫测的影像,跳动着快乐的音符,我们欣赏着、期待着、投入着,却又纠结着、矛盾着、恐慌着。所以,詹明信说,尽管处于后现代社会的人们不清楚自己的个人身份,失去了计划性,但是,世界呈现出的即时、无分化的状态,却导致人们的一种生动体验:一种充满神秘而压抑情感刺激的生动体验。[4]这的确是后现代大众心理的真实写照,也是流行文化至今仍毁誉参半、颇受争议的原因。

 

三、抵抗:国外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

 

商业利润的追逐和文化环境的净化构成了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矛盾。一方面是开放的、多元的媒介流行文化冲击,另一方面则是文化保护主义者、青少年保护主义者的坚决呼吁。当媒介社会学家希望大众传媒作为非商业的公共服务工具的理想主义立场失败以后,他们转而投身于从受众主体的角度对媒介流行文化进行识读和鉴别,以增强受众的媒体免疫力。为了抵制媒介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些欧洲学者就提出了"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的概念,以增强青少年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估能力。

 

而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即使是最崇尚文化自由主义和鼓励媒介市场自由竞争的美国也意识到了培养青少年文化鉴别力的重要性。媒介素养这一理念迅速得到了欧美各国的普遍响应和广泛传播。至二十世纪末,这一概念又通过欧美各国相继传入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包括南非、巴西、中国的两岸三地。在倡导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形成和发展了适合于本国的媒介素养培养方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欧美国家的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电视媒体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并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首当其冲的,便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学校课程体系之中。目前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日本等国已经将其列入全国或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教学大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