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相关 » 正文

论语中的人本思想教育

2021-4-10 | 教育相关

 

一、孔子及其《论语》中的人本思想

 

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对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等思想的思考。孔子对“仁”有种种解释,但首要的是“爱人”。(《论语•颜渊》)孔子指出人是区别于野兽的社会人,认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论语•微子》)人既然是社会的人,就必然有着某种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性相近也”,(《论语•阳货》)人都有人性。共同的人性使人们组成了社会,而“仁”则起到了调节人们社会关系的作用。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孔子创立了囊括着为人之道、待人之道、治人之道的关于人的学说。

 

孔子的为人之道思想大多是关于人格道德修养的思想。孔子认为为人之道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并强调个体道德修养的最终归宿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强调主观能动性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作用,指出“为人由己,而由人乎?”(《论语•颜渊》)“我欲仁而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并认为“通过主观努力和自我修养而能够达到‘仁’的要求的,就是君子,反之则为小人。”[1]这充分表明了孔子对以自觉、自强、自为为前提的人的主体性认识的加深。

 

孔子的待人之道则是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孔子的总原则是“仁”,即“爱人”。具体说来,就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和为贵”(《论语•学而》)。其理想是实现全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实现的手段是以个人主观努力为主,先求诸己,后推己及人,乃至影响全社会。孔子认为,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他主张从“亲亲”出发,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爱人的行为,力争做到“泛爱众”(《论语•学而》)的博爱。孔子认为,“爱人”就要承认他人的地位和尊严,尊重和关怀他人。也正是在这个理念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孝悌”的观念。正如孔子的弟子有若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

 

孔子的治人之道思想是关于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的阐述,在孔子眼中,将其描绘成了“天下归仁”(《论语•颜渊》)的景象。治人之道在与为人之道、待人之道相结合之后便产生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这不仅是个体由内在修养到外在德化的自觉要求,而且是主体自我完善的必然过程。孔子主张,治国者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尊五美,屏四恶”。(《论语•尧曰》)此外,还要对人民施行仁政,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相对稳定的条件。在治人的具体措施上,他认为必须“举贤才”,任用仁人执政,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人民“足食”、“富之”,继而实现“教之”(《论语•子路》)的目的。可见,孔子想建立的是一个生活富足、礼义教化盛行、秩序安定的“天下归仁”的社会。

 

二、《论语》中的人本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当今“以人为本”思想正是孔子及其《论语》中的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中的“本”字在这里指的是“根本”的意思,而非哲学中所讲的“本原”。关于“本”字,“实质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3]即一切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这里的终极关怀,可以说“是一个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为前提,以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为前提,以肯定个人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概念。它体现了人文关怀”。[4]而这种人文关怀最终要以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标准,这是因为,以人为本要最终体现在人的需要方面,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终极目标。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尽可能满足人的需要。

 

教育家蔡元培在谈到教育本质时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使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6]在性质上看,“是‘使人向善’的教育活动,始终追求着一种‘应然’理想,创造着一种可能的生活。它不仅提醒人们意识到自己是谁,正在干什么,而且让人们懂得自己是谁,应该干什么”,“它始终以其特有的方式关注人的发展”。[7]而这种特有的方式,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上就是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遵循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的原则,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个性的“现代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既重视学生的社会化,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化,还要通过各种个别教育的措施促进学生的特长和独特性的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