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创业教育论文 » 正文

探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2021-4-13 | 创业教育论文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目标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

狭义的创业教育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成功的企业家。广义的创业教育认为,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活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创新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社交和管理能力。因此,应该从“广义”上来理解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的对象扩展到每一位学生,使其成为具备基本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可见,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以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目标

从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格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从业能力培养,即侧重培养长于实际应用、把技术做精做优的应用型人才,而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评价标准除专业技术能力外,更关注他们的职业道德、职场意识以及创新创业精神等综合素质。为此,笔者认为,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内涵的界定而言,应从属于就业教育,它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为主旨,侧重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提升,将自主创业者的培养和岗位创业者的培养相融合,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着力培养“岗位创业者”。所谓岗位创业是指在岗位工作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技能知识以及所掌握的资源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事实上,将每一位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都培养成为未来的企业家是不切实际的,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视角,“岗位创业者”一词更具普遍性,更能明确体现其创业教育的目标取向。它不仅包含了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教育的理念,还将创业的概念加以拓展,培养学生树立用创新的精神以及创业的心态面对工作岗位的理念,从而把创业、就业与专业兼容为一体。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培养相统一为目标,其中创业精神培养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是创业成功的保证,有了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通过将创业精神和创业知识、技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素质,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从而造就时机成熟时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或者进行岗位创业的应用型人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基本架构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基于以上对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信任学生的创业潜能,通过创业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2.素质拓展在课程内容上,应完整包含具有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内涵。3.注重引导引导学生根据经济社会需求、个人特长与兴趣来正确选择创业领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4.专业融合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创业课程与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融合性,致力于构建一个能“嵌入”现有课程体系的创业课程群,从而形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5.能力提高即着力提高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拓展、充实校内外各种创业项目和创业活动,增强创业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6.分类实施在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上,应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特色,针对创业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分类、分步骤开展创业教育教学,以使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基本架构

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主渠道,是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如前所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创业素质包括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三方面的内容,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应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基于前文所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目标定位,由此而形成了以创业精神课程、创业学科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为核心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1.创业教育目标即以就业为导向,使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三者相统一,促进学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它是整个体系建构的指南性内容.2.创业精神课程体系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意志品质、职业道德以及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方面的责任担当。3.创业学科课程体系主要是创业知识的学习积累。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将创业知识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并在专业平台上不同程度推进基于专业课程与创业知识相融合的创业课程开发,以强化学生适应专业岗位发展的能力。4.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它以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进程为主线,以创业活动、创业项目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点,是对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创业相关知识以及创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提高。5.创业教育运行保障体系它是确保创业教育教学活动达成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包括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创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及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创业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与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目标的实施效果。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以及创业课程的特点,可将有关创业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模块,以必修课或选修课形式开设,使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面向全体学生,形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达成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一)创业精神课程

创业精神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没有专业之分,是全校性的、跨学科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和创业基本道德规范。可以采用正规的课堂教学,开设诸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道德与规范”、“创业心理学”、“企业家精神”以及“创业企业法规和公共关系”等课程。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公共必修课方式来开设,其它课程可以公共选修课方式开设。此外,要充分认识到“创业大赛”等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业精神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的实施效果往往要比正规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参加这些活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热情和创业积极性,因此,在创业精神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引入对创业案例的分析讲授,激励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决心。

(二)创业学科课程

创业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与专业、从业岗位有关的创业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也要结合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将创业教育与各专业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形成创业渗透课程。通过“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创业渗透课程”的形式,帮助学生在掌握创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将创业知识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基于个人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创业层次,也有利于创业教育分层分类实施。创业教育通识课程采用普及型教学方式,在开设教育部明确规定的“创业基础”课程为必修课的基础上,还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如“创业学”、“创业策略”、“创业计划书”、“创业流程设计”等创业务实类课程。创业渗透课程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创业知识融合其他学科专业特别是经管类专业而形成的课程,如“创业经济学”、“创业管理学”、“创业人才学”、“创业法学”、“创业环境学”、“创业融资”、“新创企业成长管理”等,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新企业的创办、融资、人事管理、理财、保险等方面;另一类是创业知识与本专业知识融合形成的课程,如美国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就把创业教育课程与本专业课程进行融合,开设了“音乐创业与营销”、“音乐创业概论”等课程,讲授关于音乐类企业的创新、管理和营销等内容,这类课程的开设属于专业型创业教育模式,对在校期间就有意创业的同学提供了创业发展路径。

(三)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依靠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心理素质更要在创业挫折、困境中磨练成长。在创业教育体系结构中,创业实践教学是创业知识从理性到感性、从理论到实践转变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课程学习的延伸和深化。在构建创业实践课程体系时,尤其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资源,利用政府、社会、企业的政策、资金、人力等资源,形成创业教育合力,构建起多维、立体、开放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创业实践体系和校外创业实践体系。

1.校内创业实践体系校内创业实践体系从形式上可分为创业实践模拟课程和校内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模拟课程为学生创设模拟创业锻炼的机会,通过创业模拟实践,体验创业教育有关理论内容,加深对创业的全面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如以任务为导向的“营销综合实验”,将学生组成小组设计商店店面、寻找商店地点、给商店取名、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及营销方案、开发广告等。再如“ERP综合实验”课,就属于相对开发成熟的创业实践模拟课程。此外,要鼓励学生参加“电子沙盘创业比赛”之类创业计划竞赛活动,通过创业模拟竞赛活动,使学生全面体验一个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创业实践活动课程是为指导学生获得直接创业经验和创业信息而设计的一种以活动为中介的创业课程形态,也被称之为“经验课程”,它对开拓学生的创业视野,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活动课程开展形式多样,如参观企业、访问消费者、商业调查、创业计划竞赛以及开展创业专题讲座和报告等。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校园创业文化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对校园创业氛围的营造,通过组建创业联盟、创办创业论坛、成立学生创业园区等形式,使学生及时了解创业信息,积累创业知识,促进创业能力不断提升。

2.校外创业实践体系校内创业实训重在创业模拟和训练,校外创业实践重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进企业,让学生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寻找创业的灵感,体会创业的艰辛,感悟创业精神,全面提升创业能力。校外创业实践方式可根据学生创业需求层次,按照“学生自主、学校引导”的原则,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可设社会调查、挂职锻炼以及创业实践等形式。社会调查是结合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目标和内容而进行的有明确主题的群体性活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调研,访问企业家,撰写调研报告等。通过与企业家零距离接触,感受创业文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增强学生对创业的分析能力。社会调查可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和业余时间进行,也可集中在寒暑假进行。挂职锻炼是学生利用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创业实践的活动。学校应不断完善校企联合模式,加强创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社会取得多方位、多渠道的联系,把创业人才培养与科技开发、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就业结合起来。对立志进行创业的学生,学校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创业规划,鼓励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创业,搭建与社会之间人才、知识和科技成果交流与转化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直接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让学生投入创业一线,从事创业实践项目。事实证明,文科大学生创业项目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理工科学生创业项目更多和所学专业或导师的研究成果紧密相连。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运行保障体系的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运行保障体系涉及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创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及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

(一)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创业教育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创业教育目标,调控、优化培养过程中各有关要素的活动及其相互间作用的管理规则与行为的系统,包括专业管理机构、教学管理制度、创业学分评价制度等。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中心是必要的,其职能可定位于统筹教学需求、配置教学资源、协调教学秩序、调动教学积极性、评价教学效果等。开展创业活动往往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因创业而影响学业。因此,实行弹性学制应成为学校学业管理的制度安排。再如在学分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一定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总学分中创业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例,如何将课外创业活动、创业项目取得的成果折算到总学分中,就需要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地加以研究并形成有关管理制度,从而便于实际教学管理操作。

(二)创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

创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是创业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涉及创业平台建设、制度支持和资金扶持等方面,通过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障创业教育体系的运转。要加大创业教育教学条件建设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建设创业教育支持体系:(1)创业实验室,如“创业模拟实验室”、“网络创业实验室”、“ERP实验室”、“企业沙盘对抗模拟中心”等。(2)创业工作室。通过创业工作室,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创业实习或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和个人支持,充分利用校外创业资源,通过建立与经济社会相对接的创业实习或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的孵化,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活动的真实环境,使学生得到创业实战化的训练,更好促进学生自主创业。此外,设立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建立针对学生创业不同需求、创业不同阶段的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体系,并充分利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给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咨询、创业指导等形式的创业服务。创业资金是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学校要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各方面支持,设立创业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还有,要充分利用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学生积极创业。

(三)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条件。为建设好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善于创新和实践的“双师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通过培训、引进、专题研讨等形式尽快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教学水平;将教师从事创业教育的经历和教学质量作为其考核、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以激发其从事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学校还应当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以增加其实践经验。此外,学校还可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企业家或政府官员等担任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合作讲授创业教育课程。

(四)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依据创业教育目标,对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关创业课程与教学内容、创业课程教学资源、创业教育管理以及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等整个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进行评价考核。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评价中,目前特别要重视以创业课程为核心的教学评价,要根据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注意创业课程体系中创业精神课程、创业学科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课程质量标准与监控操作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监督与指导体系。

五、结语

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起步较晚,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国际比较成熟的高校创业教育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创新与实践。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创出特色,促进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备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张建斌 张颖洁 单位: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

Top